解放軍原「猛虎師」改旅後移防新駐地

2021-01-08 觀察者網

據微信公眾號「中部戰區」(ID:jfjbbjjq)2月8日發表文章《移防不移志,「王留傑學雷鋒小組」的愛心行動仍在薪火相傳、紮根蔓延 》,從文章可知原濟南軍區駐豫某集團軍「猛虎師」在改編為81集團軍某旅後已經移防新駐地。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不是親朋,卻相濡以沫,親人相稱;不是鄰裡,卻結伴同行,其樂融融。你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讓無私真情走出愛心之路,讓向上向善書寫人間大愛」。這是前不久「感動集團軍人物」頒獎典禮上的一段頒獎詞。

「王留傑學雷鋒小組」與為貧困學生郭旺博送上助學金。薛偉  攝 圖片來源見水印

獲得此項榮譽的是中部戰區陸軍第81集團軍某旅副政治教導員王留傑。他已連續20年助殘幫困,曾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兩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去年被評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該旅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王留傑學雷鋒小組」。

臨近春節,王留傑心裡更加牽掛駐地那些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前幾天,他主動聯繫駐地政府有關部門選定慰問對象,把剛剛立功獲得的5000元獎勵金全部作為慰問基金,帶領小組成員深入駐地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和敬老院老人們,為他們送去冬日的溫暖和新春的問候。

小組成員與駐地敬老院88歲高齡的老紅軍合影 圖片來源見水印

冒著凜冽的寒風,「王留傑學雷鋒小組」官兵們帶著濃濃情誼來到困難群眾家中,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和米、面、油、衣服等慰問品。走訪中,學雷鋒小組官兵仔細詢問了困難家庭的生活狀況和實際困難,幫他們出謀劃策、增強信心。交談中,困難群眾們紛紛對官兵們表示感謝。在敬老院裡,他們與老人們心貼心交談,詢問老人們近來身體狀況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並祝他們過個幸福祥和的春節。

「付出誠心得到愛心,付出愛心得到舒心,只要別人幸福,我就感到快樂。生命的精彩在於你回首往事、感悟生命歷程時,所能得到的那種心靈滿足。」王留傑經常這樣對身邊的戰友說。

近年來,該旅一茬又一茬的官兵接力參加學雷鋒活動。如今,在移防後的新駐地,他們的愛心行動仍在薪火相傳、紮根蔓延。

據此前媒體2012年2月報導,2012年2月24日下午,濟南軍區駐豫某師「王留傑學雷鋒」小組,在通信營教導員王愛軍的帶領下,帶著米、面、油、蔬菜和戰士們自發捐贈購買的毛巾、書包、衣物食品等,來到安陽市社會福利院看望慰問住在那裡的老人和孩子們。

戰士們還自編自演了一些小節目,為大家送去了歡樂和笑聲。女兵班長張青青1人獻出了3個節目,男兵班長劉和雲現場揮筆,用書法表達了自己的愛心,就連剛剛入伍的新兵也積極參加此次愛心活動。

「王留傑學雷鋒」小組是2003年3月在濟南軍區駐豫某部隊通信營以一名普通戰士王留傑的名字命名的。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王牌「猛虎師」去向確定
    一則軍方權威媒體的報導披露了解放軍王牌部隊「猛虎師」的動向。據中國軍網「八一電視」欄目介紹,6月11日上午,應蒙古國邀請,中國赴蒙古「可汗探索-2018」維和聯演的35名官兵在張家口機場乘機飛赴蒙古國,參加為期兩周的多國維和軍事演習。
  • 解放軍有一個猛虎師,解放戰爭打垮鋼七軍,對越反擊戰所向無敵
    猛虎,嘯聚山林,我自為王。他日虎入羊群,便是一場何其痛快地撲殺!當然,本文所稱的「猛虎」卻並非斑斕巨獸,而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英雄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4軍162師486團。 眾所周知,解放軍陸軍曾有三大王牌集團軍,即第38集團軍、第39集團軍、第54集團軍。
  • 移防三年,猛虎旅這樣走過!
    移防三年,猛虎旅這樣走過!賈思坤  馬開元  張 剛  特約作者 陳思潞2017年6月17日,哈爾濱雨後初晴,天朗氣清。前幾日,移防的消息在猛虎旅營區很快傳開,大家討論的話題變成移防……沒過兩天,正式通知下來了:移防!
  • 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
    來源: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黃明 李兵峰 黃一宸 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南部戰區陸軍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政治建軍、練兵備戰記事 半截烙有「長徵記」字樣的老舊皮帶前,官兵們肅然站立,重溫那個84年前的紅色故事。
  • 部隊移防近兩年,第二場「遷徙」還在路上
    劉 波攝 部隊移防已近兩年,妻子和女兒第一次來到新駐地探親,第77集團軍某旅四級軍士長程加彬欣喜不已,特意抽出空來帶著妻女逛逛營區,讓她們看看「新家」。一家四口剛走過家屬樓的拐角,5歲的女兒就有新發現。「看,幾棵『枯樹』!」孩子指著一片小樹林大聲喊道。那是7棵碗口粗的杉樹,每一棵都被3根圓木牢牢支撐著。
  • 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千裡移防鑄「鐵拳」
    從繁華都市到邊陲小鎮,是這條線上的最後一段——3年前的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中,該旅官兵就是沿著這條路線,移防到現在的駐地。 「我們用忠誠丈量祖國大地。」該旅政委劉宏偉說,全旅官兵牢記習主席的殷切囑託,在這場改革大考中,用千裡移防鑄「鐵拳」的實際行動,為「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誓言作出生動詮釋。 2016年1月5日,習主席來到原第13集團軍視察。
  • 部隊移防的第二場「遷徙」:官兵和家人如何消除「水土不服」?
    部隊移防已近兩年,妻子和女兒第一次來到新駐地探親,第77集團軍某旅四級軍士長程加彬欣喜不已,特意抽出空來帶著妻女逛逛營區,讓她們看看「新家」。一家四口剛走過家屬樓的拐角,5歲的女兒就有新發現。「看,幾棵『枯樹』!」孩子指著一片小樹林大聲喊道。那是7棵碗口粗的杉樹,每一棵都被3根圓木牢牢支撐著。
  • 移防!移防!!!
    他原以為經歷無數次離別和重逢,早已學會將情感收放自如,可壓抑的情愫在車輛開動的那一刻,無法遏制地漫了出來。營區經歷兩次移防,如今雖在海邊,卻沒有海濱的美麗景象。寧黎明是突擊車二連連長,湖南衡陽人,湘南大學國防生,1米73的個頭,67公斤的體重,而立之年,敦敦實實。
  • 中部戰區陸軍某旅6月乘高鐵離開駐守48年的城市千裡移防
    這也許是和平年代裡規模最大的一次移防,很多部隊正在或即將離開熟悉的駐地,到新的地方生根發芽。移防,遠不是「搬家」那麼簡單;移防,檢驗一支部隊的作風,一支部隊的戰鬥力,還檢驗一支部隊的全面建設水平和大局觀;移防,更是此輪改革強軍中的關鍵一環,直接關係改革全局。所以,在部隊移防展開之際,軍報記者趕赴一線,近距離感受改革強軍畫面,全方位展現部隊移防故事,敬請關注。人員準備出發。
  • 【關注】移防令下,聽聽他們的心裡話
    ▲呂汶駿已經上一年級了,他的爸爸今年剛剛轉業在家,媽媽隨部隊移防到了千裡之外。習慣了媽媽照顧的他,對於爸爸突如其來的陪伴還略顯不適應。▲某營列兵歐自文沒有想到,在兵之初就遇上了最牛軍改,他認為這將是一生中最好最難忘的經歷。
  • 34年魚水深情:部隊千裡移防,追你追到海邊邊
    面對部隊千裡移防,一段持續34年的魚水深情如何延續下去?請看,長春工業大學與陸軍第79集團軍某部共建育人的故事——追你追到海邊邊■宋志強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海洋寒冬時節,遼南腹地。1月25日下午,陸軍第79集團軍某部訓練場地面上還鋪著昨夜飄下的雪花,海邊小鎮氣溫驟降至-19℃。15時不到,該部黨委一班人就在寒風中不時向營門口張望,等待從長春趕來的老朋友。
  • 解放軍最早的儀仗隊
    為參加作戰、訓練和生產勞動,儀仗隊官兵平時穿著的軍衣,和其他戰士沒什麼兩樣:仍穿著和抗戰時期一樣的八路軍軍服,左臂佩帶白底藍字的「18GA」(十八集團軍)臂章,腿上都打著綁腿,腳蹬黑布鞋,許多戰士的衣服還打著補丁,直到執行任務那天,才換上新軍裝。  在延安經過20多天艱苦緊張的訓練,儀仗隊員的軍事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 軍人駐地內部結婚年齡,取消!
    軍人在駐地內部結婚年齡限制,也取消了。近日,軍委辦公廳印發新修訂的《軍隊人員婚姻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的乾貨主要涉及到兩條核心點---①取消士官在駐地或者部隊內部找對象結婚的年齡限制。②明確「軍隊人員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
  • 猛虎師鐵拳團緊急馳援
    險情就是命令,駐豫猛虎師鐵拳團聞令而動,晝夜奮戰,處置了一次又一次險情。    7月20日13時,安陽河崇義段堤壩出現決口。猛虎師鐵拳團出動230名官兵迅速前往抗洪一線。「搶險就是戰鬥,守不住大堤枉為人民子弟兵。」政治委員謝天平簡短有力的動員,極大鼓舞了士氣。    官兵們趕到時,決口處已達20餘米。
  • 專家:解放軍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是大概率事件
    原標題:專家:解放軍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是大概率事件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2日在專題電話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已邀請19個國家的方隊參加紅場勝利日閱兵。3日,相關專家表示,中國非常大概率將會派出方隊參加紅場閱兵,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或將再出徵。
  • 防解放軍軍演奪島?島內緊急行動,臺海軍陸戰隊被曝移訓東沙群島
    據臺灣網6月22日報導,由於臺灣在東沙只有海巡兵力駐守,力量過於單薄,臺軍方已增強東沙島戰備,並以移地訓練的名義,派出臺海軍陸戰隊兵力進駐東沙島。據悉,自2000年起至今,東沙島一直都是由臺海巡部門兵力駐守,那麼此次為何臺當局要派臺海軍陸戰隊進駐呢?
  • 【國防軍事】解放軍第二炮兵司令員——李旭閣
    【國防軍事】解放軍第二炮兵司令員——李旭閣 2020-07-24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電影《最後一戰之陸地猛虎》在浦城拍攝
    8月9日,在浦城縣公安局及附近路段,導演楊健武和該劇組工作人員正在拍攝網絡電影《最後一戰之陸地猛虎》警察片段。後續該劇組還將前往匡山取景拍攝。該電影由杭州不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蘇州紫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浙江卓像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承制,浦城縣文聯影視藝術協會聯合製作。並由著名導演、製片人、編劇仝國強兼制,香港著名導演楊健武執導,海政宣傳文化中心海軍中校劉清沂編劇。
  • 臺灣軍力詳細解析:約10萬陸軍番號、駐地曝光
    在2004年至2007年實施的「精進案」中,臺灣陸軍已經裁撤了所有師,完成了「師改旅」,目前擁有4種類型的旅:4個裝甲旅和3個機步旅被稱為打擊旅,屬於主力「重裝」部隊;6個步兵旅實際上是新兵訓練旅,專責新兵訓練任務,只有悍馬一類的輕裝輪式車輛,缺乏重武器和足夠的訓練,戰鬥力很弱;3個陸航旅則是空中突擊和運輸力量,只有直升機而沒有美國101空中突擊師那樣的機降輕步兵兵力;因此實際的機動作戰力量就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