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觀後感

2020-10-12 Lynn

嘉靖:長江之水灌溉數省兩岸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在嘉靖的角度,沒有絕對的忠賢來分辨哪些人可堪重用,只有當下任用的這個人是否符合他的切身利益,嚴嵩的貪腐之程度觸目驚心,嘉靖不可能不知道,可他需用這麼一個人來替他出面做那些他不方便出面之事,需要為嘉靖斂財獲取利益,需要他來背負這個罵名,嚴嵩的利用價值榨取完之後,嘉靖也需要用嚴嵩來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消天下怨言,俱之陳洪也是這般的角色,譬如嘉靖修宮殿引起百官上書不滿,嚴嵩走了便有陳洪這般人去當這個惡人,毆打驅逐百官。雖說嘉靖二十年不上朝,但他卻對政治權利控制得相當老到,朝廷百官控制為以嚴嵩和虛階為首的兩黨,中間引入了以司禮監為代表的宦官這個特殊群體,形成了嘉靖-宦官-百官之間一條關係鏈,三黨之間在大明王朝政治中心互相調和,互相牽扯,以至於誰都無法形成一家獨大,無所拘束的局面,這猶如太極的陰陽調和之理,三個黨派均形成了以嘉靖皇帝為中心的權力中樞,讓嘉靖將朝局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在嚴嵩的角度,他權勢滔天,可他深諳自己的角色定位,他貪腐可以,打擊異黨可以,可以幹盡缺德事,但是不能逾越過一條底線,就是嘉靖,他自己的角色就是替嘉靖擦屁股當大惡人的,他必須當好這個角色,維護好嘉靖的利益,甚至於和大明未來的皇帝裕王對著幹,他也不得不這樣做,嘉靖需要他這樣做,也是需要用他來提醒掣肘裕王。 在海瑞的角度,在嘉靖將王朝權力牢牢把握的朝代裡,嘉靖與海瑞的矛盾顯得尤其尖銳,這種人就是一把利器,直指這個王朝最要害之處,一擊中的,他無黨無派,沒有官場上的種種顧忌,他剛烈正直,敢於言他人不敢言語之談,不顧己身利害之處,是真正心繫大明王朝的江山百姓,其他官員也會像他這般心繫江山,天下百姓,可首要的還是考慮其身處的環境,對於自己個人及官場黨派之利害,一旦遇到太大的阻力便也無能為力,甚至不敢言談,這是人之常情,無法苛責,可海剛峰就有常人所沒有的魄力,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君王的權威之高,他敢一言中的,直指要害之處,說當今大明朝的種種病根是源於嘉靖的不作為,不以百姓為重,都是嘉靖的錯,甚至這到奏疏還是在嘉靖喬遷新宮的大喜之日送上的,而其他百官都是送的賀詞。嘉靖王朝有海瑞這等人是嘉靖王朝的榮幸,當權者用得好,就是大明王朝的一把利器,以斬除種種病根,而這也需要海瑞們達到「無父無君,棄國棄家」的境界。 無論皇帝,權臣,清臣,宦官,各種角色都承擔著歷史車輪滾動到那個歲月時代裡,需要他們去承擔的角色和歷史任務,每個人都是根據各自的屁股來思考問題,沒什麼絕對的忠奸善惡,嚴嵩可以在巨大利益面前變得憂國憂民,徐階張居正之輩為了扳倒嚴黨可以不顧浙江百姓死活,政治家和政客是不一樣的,歷史的軌跡不曾重複,可人性的本質總是重複循環的。 嚴黨倒臺以後,清臣流的徐階家族便也代替了當初的嚴家的位置,一切似乎都和當初一樣,什麼都沒有改變,被後人稱為千古一臣的張居正說過這是制度的問題,需要改革,可後來張居正的改革對大明王朝的延續也只是苟延殘喘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封建王朝的問題所在,統治階級和廣大平民的矛盾,劇烈的貧富分化始終無法調和,這也無可避免的導致了大明王朝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的道路,一切社會秩序,生產資料都需要重新進行分配。

相關焦點

  • 高分巨作《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這部作品是張黎導演的。它的視角和立意與眾多電視劇完全不同。但無疑是一部超時空的好作品。豆瓣評了9.7的高分。而同一導演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也是9.7的高分。我們能看出來,《大明王朝1566》雖然演義的是歷史,可反映的確是當下,它的一切權謀和當下的官場非常接近,看幾處橋段,比如「鐵王座之爭」,完全可以契合到當下的權謀爭奪中的一個例子。
  • 靜水深流的《大明王朝1566》
    八月,我再看《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即有針鋒相對的庭辯,直入主題,劍拔弩張。之後,這樣的文戲比比皆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不僅僅是劇情的段落,還有大明嘉靖年間波橘雲詭的朝局,不見硝煙的黨爭,捉襟見肘的財政,沿海四起的倭寇,民生疾苦的百姓。這一切,又使得劇情環環相扣,變化多端,往往箭在弦上,常常意料之外。怎一個精彩了得。
  • 在今天,為什麼人們仍懷念《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聚焦的矛盾,首先是「銀子不夠」。縱觀張黎、劉和平參與的歷史劇,國庫虧空往往都是事件發生的引子。「父親—媳婦—兒子」,三者貫穿《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有趣的是,這種以父主導、三者並存的情形,在《大明王朝1566》中比比皆是。比如在朝廷之中,是皇帝—宦官—文官,皇帝是君父,宦官是認乾爹的兒子,文官是媳婦。
  • 最好的古裝片——《大明王朝1566》
    最值得看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編劇劉和平,導演張黎,演員都是老戲骨。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寫了不少影評,算是對1566有個一知半解吧。……看《雍正王朝》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想到了另一部劇——《琅琊榜》。在我看來,這兩部劇都是打著權謀劇的幌子,而實則走的是爽劇路線,男女老少皆宜那種,比較適合全家人一塊看;而《大明王朝1566》的水平早已跳出了電視劇的限制,就是比起小說,它的深度也不遑多讓。
  • 《大明王朝1566》中的3句名言,讀完受益匪淺
    ——嚴嵩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7分,穩坐豆瓣高分榜寶座,遠超《康熙王朝》,當初看《康熙王朝》,覺得這是一部非常「長智」的電視劇,但是在看完《大明王朝1566》之後,我才發現《大明王朝1566》才是真正的「長智」神劇。
  • 我最喜歡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
    刷到《大明王朝1566》,完全是個意外。那是幾年前我工作需要熬夜,刷視頻就成了那段時間打發無聊和排遣困意的一個辦法。評分高的且對我胃口的電影,基本刷得差不多了,就去翻翻電視劇,本來想去刷一下評分很高的《康熙王朝》,但覺得太長了,而且以前斷斷續續也看過一點,大概的劇情也知道些,就不太想看。    當我把點開的視頻關掉,繼續尋找時,系統給我推薦了幾部類似題材的劇。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觀眾只要跟隨他們的視角,就能相對容易地沿著劇情,體察到一部電視劇的核心精神。但《大無怪乎在當年對黃志忠的一次採訪中,還在網站做主持人的大鵬忍不住總結:「中國最會演戲的都弄到這部戲裡面了。」《大明王朝1566》也是一部奇怪的電視劇,它的高評價,是播出多年後姍姍來遲的結果。如果用播出之初的反響和口碑來衡量,它大概算是一部「平庸之作」——2007年,作為湖南衛視的開年大戲,收視率平平的《大明王朝1566》在觀眾中幾乎沒有激起什麼水花,更沒有擔負起芒果臺「轉型」的期待。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寫了不少影評,算是對1566有個一知半解吧。在我看來,這兩部劇都是打著權謀劇的幌子,而實則走的是爽劇路線,男女老少皆宜那種,比較適合全家人一塊看;而《大明王朝1566》的水平早已跳出了電視劇的限制,就是比起小說,它的深度也不遑多讓。用導演團隊的話說,他們希望1566出來後,大家能對電視劇這個藝術分類有全新的認知。結果他們也確實做到了,1566在藝術層面的水平不說絕後,至少空前。
  •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是一部聰明的劇?
    他們沒雞賊似的去靠以前的老本騙錢騙觀眾,還肯學習、肯用心、有野心,對歷史有了解、對社會讀得懂,他們的才華和能力也沒辜負他們的野心。事實上,劉和平和張黎不僅聰明,而且智慧。有人一直在說「走出帝制」,可我們這個老大帝國哪能一下子走出帝制?
  • 《大明王朝1566》韓國將播 黃志忠版海瑞受追捧
    《大明王朝1566》海報。網易娛樂5月4日報導  由著名導演張黎執導,黃志忠、陳寶國主演的古裝歷史巨製大戲《大明王朝1566》確認引進韓國,即將於5月6日在韓國首播,作為在中國廣受好評的優秀歷史正劇走出國門與韓國觀眾見面。
  • 一部讓我拍案叫好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
    這部電視劇就是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主演的《大明王朝1566》。 1566> 幸好這個修道二十年的嘉靖皇帝,還沒有徹底糊塗,他雖暴怒卻沒有殺海瑞,把海瑞的諫書看了一百多遍,「他想做比幹,無奈朕不是紂王」,他把海瑞看做是「國之利器」,是大明的一把神劍
  • 《大明王朝1566》女演員現狀,閆妮獲大發展,胡靈靈徹底沉寂
    2007年,閆妮在《大明王朝1566》中飾演李妃,屬於劇中戲份較多的女演員。不過,《大明王朝1566》中畢竟還是老戲骨比較吸睛,這部劇並未讓閆妮大火。不過,和閆妮一樣,王雅捷真正成名不是因為《大明王朝1566》。
  • 《大明王朝1566》古怪的模範官員
    歷時近三個月,斷斷續續地把《大明王朝1566》重新看了一遍。正如《雍正王朝》,或者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不管什麼時候看,也不管看了幾遍,每次都有新的感觸。萬曆十五年正好是歷時18年的隆萬大改革的結尾,而這部《大明王朝1566》則正是開啟了這場改革的序幕。
  • 《大明王朝1566》高清全集 | 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神劇巔峰之作
    精 品 資 源 分 享微信公眾號:手機軟體資源局NO.18111 大明王朝1566編 輯:文 娜
  • 13年來,因為一個角色,這部戲一直接近《大明王朝1566》
    文本小立一提到《大明王朝1566》,看到他的人總會有讚美之詞,甚至貶義詞「神劇」也成了這齣戲中的褒義詞,目前豆瓣的評分為9.7分,在國內劇中排名第一。可以說《大明王朝1566》早就出名了,即使你沒見過,你也聽過。
  • 《大明王朝1566》究竟有多好
    《大明王朝1566》是由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主演的電視劇,講的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朝的重要事情,有嚴嵩、有海瑞等,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躍然紙上,一件又一件的歷史事件基本還原,把當時的社會階級矛盾和勾心鬥角刻畫地非常到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大劇,甚至可能是大陸最好的歷史大劇。他的亮點很多,我主要說一下三個方面。
  • 《走向共和》17年,只有它,敢與《大明王朝1566》叫板
    不過,《大明王朝1566》已閱數遍,今天姑且不提。今天著重給推薦另外一部劇,這部劇目前豆瓣評分9.7分,同《大明王朝1566》不相上下。如果《大明王朝1566》敢說自己是第二,那這部劇就敢說自己是第一,這就是王冰、呂中、馬少驊主演的電視劇《走向共和》。
  • 《大明王朝1566》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
    比如下面三句,《大明王朝1566》裡的重要臺詞,都以精彩的方式,帶出真實的明朝歷史思考。臺詞1:海瑞罵藩王海瑞:一個親王一年就要供祿米五萬石,鈔兩萬五千貫,錦緞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絹五百匹,紗羅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還要一千匹,其它各種開支更是不勝繁舉。
  •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中的「小媳婦」
    劉和平創作的《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01月0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同名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2007年1月8日在湖南衛視首播,獲得豆瓣9.5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