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安化一藏香豬養殖基地,每當廣播響起《南泥灣》,數千頭豬成群結隊從山林四處奔向養殖場的新聞上了熱搜。對此,有網友戲稱為「二師兄成精了。」
二師兄成精是句戲言,但音樂能創造奇蹟倒是真的。今天給大家帶來兩位音樂大師的故事,看看音樂是如何改變他們的命運軌跡的。點擊觀看刺激小視頻
貝多芬:被音樂拯救於崩潰之中
1803年的一天,奧地利維也納劇院。一個鬢角有些灰白的年輕人,在觀眾的掌聲中,緩緩走上指揮席。這是他一年前創作的新交響曲第一次公演,他將擔綱指揮和獨奏。
此時的他正處於事業上升期,但是表情卻有些凝重,而且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絲毫不見三十出頭年輕人的意氣風發。
貝多芬
人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叫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青年才俊,此時聽力已經開始減退了,去年10月,他躲在城郊的「海裡根斯塔託」小村創作時,就有了會完全失聰的預感。這種感覺總在撕扯著他的內心,要知道,失聰對於音樂家的打擊是致命的,況且他還那麼年輕,只有32歲。
為此他準備立下遺囑,可是每次動筆前,創作的衝動都像潮水一樣「拍打著他腦海裡的礁石」。結果,當他艱難寫完那篇著名的《海裡根斯塔託遺言》時,一部新的音樂作品也同時完成了,這便是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
貝多芬在心事重重中指揮並獨奏完了,觀眾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不知道的是,這部在崩潰中完成的交響曲將使他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更不知道的是,這部交響曲也是他的風格成熟之作,在以後的二十多年中,他會在逐漸失去聽力中創作出7部交響曲,並且在完全失聰後,真正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小施特勞斯:用圓舞曲來「吸貓」呀
《貓和老鼠》彈鋼琴片段
《貓和老鼠》是我們童年的回憶,由最早央視的配樂無聲版,到地方臺的方言配音版(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齡),可是親,你注意過裡面有很多經典的古典音樂嗎?譬如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蝙蝠序曲》,也是各大音樂會必備曲目,其傳唱度如此之高,都可以與他的另一部作品,地球人都聽過的《藍色多瑙河》相比肩。
1874年的一天,還是在奧地利維也納劇院。這回是一個鬢髮有些灰白的中年人,在觀眾的掌聲中,三步並作兩步,輕快地跳上指揮席。這是他根據法國劇作家梅拉克和拉·阿列維的喜劇《除夕之夜》,改編創作的輕歌劇第一次公演。
小約翰·施特勞斯此時已到了「知天命」之年,而且早已譽滿天下,父親老約翰·施特勞斯是「圓舞曲之父」,他不但子承父業,沒有讓父親丟臉,更是做到了「圓舞曲之王」。
施特勞斯
他在指揮的間隙偷樂了,但觀眾們不會發現,因為這部作品本身就是歡樂的。人們不知道的是,他此時溜了個號,又想起20年前那首鼓舞在普奧戰爭失敗後,鼓舞了全奧地利的《藍色多瑙河》,是在一件髒秋褲上寫成的。
要是妻子沒有及時把譜子從洗衣婦手裡搶救過來,他還能被人們叫「圓舞曲之王」嗎?靈感稍縱即逝,機遇只有一次,抓住了就是抓住了。
他就是天生給人帶來快樂的人,所以要時時受老天眷顧,把快樂傳遞出去。譬如正在公演的這支《蝙蝠序曲》,就是讓人「幸福」的序曲。想到這裡,他抿著微笑的嘴,接著指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