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2020-12-22 五千年思索者

當然會繼續扔,會扔到日本人徹底投降為止!

1945年8月6日早上,三架美軍B29轟炸機飛臨日本港口城市廣島上空,尖銳的防空警報聲隨即響起。

由於之前美軍飛機已經多次飛臨過廣島上空,扔下的都是勸降傳單而非炸彈,因此,對於此次美機的「再度光臨」,廣島市民並沒有驚慌失措躲進防空洞,他們紛紛抬頭仰望美機,有的人還向美機大聲歡呼。此時,他們絕對沒有想到,災難即將降臨到他們的頭上。

這三架美國飛機是來執行一項史無前例的任務的----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在其中一架美軍飛機上,攜帶了一枚威力巨大的叫做「小男孩」的原子彈,不久之後,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被投入實戰的核炸彈。

9點14分17秒,B29飛行員按下了投彈按鈕,然後迅速飛離投彈區域。45秒後,「小男孩」爆炸了,爆炸產生了比太陽還要炫目的強烈白光,直接使人雙目失明,隨即廣島上空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巨大爆炸,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衝擊波迅速蔓延開來,摧毀了無數建築物和生命,廣島瞬間被毀滅。

在爆炸當天,廣島死了近9萬人,這是一場悲劇。8月9日,這樣的悲劇在日本城市長崎重演,另一枚叫做「胖子」的原子彈將長崎摧毀。六天後,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同盟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美國人為何要用原子彈結束戰爭?

「沒落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逐漸攻入日本本土。1945年2月,盟軍發起硫磺島戰役,雖然最終美軍取勝,但卻付出了陣亡6800人、受傷22000人的巨大代價,要知道硫磺島僅僅是一個面積22平方公裡的小島,可以說整個硫磺島都沾染了美軍士兵的鮮血。1945年4月,美軍又開始進攻衝繩島,遭到日軍的猛烈抵抗,經過兩個月的血戰,美軍最終以傷亡7萬餘人的代價全殲了衝繩島守軍10萬餘人。

此時,德國已經投降,只剩下日本仍在負隅頑抗。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盟軍將給予日本最後打擊,日本比較陷入毀滅的境地。

波茨坦公告不僅僅是口頭嚇唬日本,盟軍方面已經制定了規模巨大的登陸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作戰計劃。該計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奧林匹克行動,由衝繩做跳板佔領日本九州島南部地區,以此地作為進攻日本本州島的前進基地,將於1945年11月實施。計劃第二部分是小王冠行動,即在本州島的關東平原地區進行登陸作戰,直插日本統治中心,將本州島攔腰截斷,最終迫使日本投降。整個行動盟軍計劃動員250萬兵力,歐戰結束後,盟軍力量即向遠東地區集結。

日本決心「一億玉碎」

雖然敗局已定,但是日本統治高層特別是強硬的軍閥勢力依然不甘心投降,他們決心頑抗到底,以爭取有條件的停戰談判。他們制定了一個瘋狂的本土決戰計劃,叫囂「一億玉碎」,將日本十五歲到六十歲的男性、十七歲到四十五歲的女性全部徵召,編入軍隊和「國民義勇隊」,拼湊了數百萬武裝力量和近千萬民兵,準備對盟軍實施抗登陸作戰,妄圖以本土「抗戰」給盟軍造成巨大傷亡,迫使盟軍放棄登陸日本,最終同意進行有條件的停戰談判。

當時的日本國民,在軍國主義教育的長期洗腦下,大多信奉武士道,時刻準備為天皇「盡忠」,因此大多相當頑固,寧死不降。在以往的戰役中,美軍早已領教了日軍的這種精神,因此對登陸日本的傷亡也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美軍陸軍總部預估,即使日本民眾以一般的激烈程度對抗盟軍,盟軍的傷亡也會高達100-200萬。而日本一方傷亡的軍民將會高達1000萬以上。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傷亡代價。

另外一方面,要實施對日本的登陸作戰,必須要拉上蘇聯一起行動,讓他出兵牽制在中國境內的關東軍和中國派遣軍,防止其回援日本本土,同時派出兵力英美軍隊一起參加對日本本土的攻擊,以分擔美英軍隊的壓力和巨大的傷亡,史達林方面也捏準了美英的心思,於是便獅子大開口,提出了很多條件,要求英美大量讓渡遠東利益給蘇聯,例如蘇聯成功攫取了中國東北很多特權,還把千島群島收入囊中。

正當盟軍積極準備實施「沒落行動」之時,原子彈研製成功了。戰爭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領導人堅信這種威力巨大的炸彈可以促使日本人很快投降,盟軍無需在進行登陸作戰了,可以避免巨大的傷亡。同時美國也不需要獲得蘇聯的幫助了,更不需要與蘇聯分享戰後利益。因此,美國總統杜魯門很快就做出了使用原子彈的決定。

1945年8月6日上午9點,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投入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在日本廣島上空爆炸,廣島瞬間被摧毀。蘇聯見狀非常擔心日本過快投降,那樣蘇聯就沒有介入對日戰爭的理由了,也就無法分享遠東利益了,因此在8月8日迫不及待地向關東軍發起了全面進攻。由於日本仍然沒有投降,8月9日美軍在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再次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日本天皇意識到,如果繼續頑抗下去,日本將會亡國絕種,經過激烈的內部爭論之後,最終於8月14日決定投降。

如果日本此時仍然拒絕投降,那美軍會不會繼續使用原子彈轟炸日本?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美國領導人已經堅信這是結束戰爭代價最小的方式,絕不可能半途而廢輕易改變戰略,即使扔了2枚原子彈日本仍未投降,美國也絕不會改變主意,他們會繼續使用原子彈打擊日本,直至日本人投降。

有傳聞說美國其實只製造了2枚原子彈,扔完就沒有了,日本人不知道,以為美國人還會繼續扔,所以就投降了。如果日本人知道美國人只有2枚原子彈,就不會這麼快宣布投降。其實這是無稽之談!美國已經掌握了原子彈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國內核原料礦產又非常充足,要想分離出更多的材料製造更多的原子彈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怎麼可能扔完2枚就沒有了呢?就算是沒有了,再生產新的也用不了多久。

關於投擲原子彈的地點,美國人最初選擇了好幾個目標,京都、長崎、小倉、新潟、東京、廣島都進入了轟炸名單。其中京都是日本幾千年以來的古都,是日本的歷史所在。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是全體國民的心系之地。長崎是海軍軍港,主要的造船工業基地。小倉是主要的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之地。廣島被 稱為陸軍之城,本土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是重要的軍事目標。很顯然美國原子彈轟炸的目標並不僅僅限於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如果炸了廣島和長崎日本仍然拒絕投降,下一個轟炸目標必定是重工業基地小倉,而下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會是東京,直接打擊那些冥頑不靈、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高層,但日本的最高統治者沒給美國人這樣的機會。

使用原子彈是代價最小的結束戰爭的方式

如果不使用原子彈,還有沒有別的促使日本投降的辦法?當然有,那就是要登陸日本!

如果盟軍要實施「沒落行動」,必然會使用空軍對日本進行無休無止的大規模戰略轟炸,以進一步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屆時,被美軍轟炸的不僅僅只是軍事目標和工業設施,還有所有的民用設施都會遭到美軍的無差別轟炸,此前美軍對東京進行的大轟炸已經印證了這一點。在轟炸中,東京大片區域被燃燒彈毀滅,傷亡於大轟炸的日本軍民比原子彈造成的傷亡還要大。

另外一方面,此時的日本已經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由於日本政府將大量勞動力都徵調到軍隊以對抗盟軍的進攻,從事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的勞動力已經嚴重不足,產量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已經開始施行配額制,而且配額越來越少,連吃飯都成了很大的問題,如果戰爭再繼續下去,日本將無可避免地發生大饑荒,餓死的人會數以百萬計。

戰爭意味著毀滅,意味著死亡,對此時的日本國民來說更是如此。一旦盟軍實施登陸作戰,頑固的日本軍閥必然會驅趕日本國民充當炮灰,被軍國主義思想控制以久的日本人會用肉彈去對抗美軍的飛機坦克大炮,日本最終的人員傷亡會在千萬以上,這真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相信日本人也絕不想承受這些悲慘的結局!

原子彈的出現使盟軍放棄了登陸日本的作戰計劃,由此避免了整個日本成為焦土,更是避免了戰爭雙方數以千萬的人員損失,這是原子彈被投入實戰的積極意義。

廣島、長崎被毀滅了,十幾萬日本軍民成了亡靈,這是一場悲劇!造成這場悲劇的不是別人,正是窮兵黷武給各國人民帶來無數災難的日本軍閥!

相關焦點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這主要是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他們的當量非常的小,在爆炸的瞬間很多的核輻射已經被消耗殆盡,所以並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汙染。再加上日本在戰爭後期進行過大規模的核汙染處理,使得核汙染的威脅越來越小,才會使得廣島長崎的老百姓繼續在這一片土地上居住。
  • 廣島,然後是長崎:為什麼美國部署了第二顆原子彈
    幾天前,就在美國B-29轟炸機伊諾拉·蓋伊(Enola Gay)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被稱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震驚世界16小時後,白宮發表了一份來自美國總統哈裡·s·杜魯門(Harry S. Truman)的聲明。 除了向世界介紹之前高度機密的原子研究計劃「曼哈頓計劃」,杜魯門還加倍強調了核武器對日本的威脅,日本是美國在戰爭中僅存的對手。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對於這場戰爭的結束,我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喜悅,相反的多了一些思考,數以萬計的民眾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古城古都被毀,珍貴文物建築被毀,這是我們記憶的傷痛,也是歷史的傷痛。
  • 當年美國為何沒把原子彈丟在東京,而選擇了廣島長崎
    二戰進入尾聲的階段,日軍在全球各地的戰場節節敗退,卻執意拒絕投降,甚至揚言所謂「一億玉碎」的瘋狂計劃,為迫使日本儘快投降,也為了試一試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決定在日本本土丟下原子彈這種此前人類從未使用過的新武器。
  • 被原子彈轟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現在那麼繁華?
    日本廣島原子彈的波及半徑是16千米左右,長崎原子彈波及範圍約15千米,沿著長崎市內的浦上川向北,兩岸的建築 公路等基礎設施完好。再看看廣島,平坦的太田川三角洲上,秘密麻麻的房屋 港口,距離1945年兩顆原子彈投放才過70多年,可如今我們在看到的廣島和長崎,早已是繁華的都市。難道核輻射沒起什麼效果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 美國的原子彈沒有丟在東京,丟在了廣島和長崎,是不想炸死一個人
    中國有句老話叫「擒賊先擒王」,意思是說作戰時如果抓住了對方的主帥,或者攻佔了最關鍵的地方,就能瓦解對方的軍心,取勝也會輕鬆很多。按照這樣的邏輯推算,當年那兩顆分別被命名為「小男孩」與「胖子」的原子彈,似乎應該被丟在東京?
  • 廣島核爆70年:為什麼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必要的
    本文選自《進攻日本》中文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授權澎湃使用。日本廣島遭原子彈襲擊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原子彈的毀滅性是巨大的。在廣島與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的事實從來都沒有被扭曲與隱瞞過。但是此時此刻,只有讓全世界都知道美國何以使用原子彈,且知道使用原子彈的合理性與正確性,歷史才不會視美國人為惡徒。
  • 美國:原子彈炸後百年內不能住人,現在廣島和長崎住滿了人,為何
    美國研製的原子彈原本是用來對付德國的,但法西斯德國在蘇聯紅軍攻佔柏林後就宣布無條件投降了,邪惡軸心國中就只剩下日本還在垂死抵抗,這也導致二戰的持續時間被一再延長。美國原本制定了登陸日本本土作戰的計劃,但在得知日本實施的「一億玉碎」作戰計劃後,為了減少美軍傷亡,在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授意下,美國便先後對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步伐。
  • 原子彈爆炸後百年內都不能住人,為什麼廣島和長崎居民卻敢住?
    原子彈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武器,它是核武器。核武器的破壞力太大了,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原子彈投入使用後會對破壞地造成放射性汙染。這樣的汙染會持續很久,會長時間破壞生態。
  •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越南戰爭的結果,是美軍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付出了約5.8萬名士兵的生命以及兩千多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之後,仍舊沒能消滅在南越的北越滲透武裝人員。
  • 原子彈爆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和長崎現在就能居住
    原子彈是核武器中最基礎的一種,大家一定都注意過這樣的說法,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但是為什麼廣島以及長崎現在就能居住,居民們也從未想著搬走呢? 廣島和長崎現在就能夠住人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美國動用原子彈的時候使用了空中爆破的方式,這種爆破方式雖然依舊會給日本帶來比較嚴重的核輻射,但是整體損傷已經降到了最低,因此這兩座城市的居民才沒有選擇搬離
  • 原子彈炸後百年內寸草不生,今廣島和長崎卻住滿了人,怎麼回事?
    因為像美蘇這樣的超級強國打起來,勢必會動用核武器等一系列殺傷力超強的武器,這對地球的損失是非常嚴重且無法彌補的。 原子彈爆炸不僅會帶來巨量的光和熱,伴隨著原子彈的衝擊波一同侵蝕整片土地的還有相當恐怖的核輻射。核輻射會直接作用於生物體內的DNA,破壞細胞的遺傳信息,讓細胞無法正常增殖分裂,從而使生物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
  • 原子彈投在了廣島長崎,為何不是在東京?美國佬深思熟慮啊!
    大家應該知道,二戰中,中國勝利的轉折點其實是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使得日本國內資源受到極大的損傷,以至於後來抵不住各國的攻擊而投降。那麼,為什麼美國投原子彈的城市不是東京而是廣島和長崎呢?
  • 日本人不怕核輻射?廣島長崎「吃」了兩枚原子彈,現在就住人了?
    二戰時,日本人就像脫韁的野馬,手中拿起的屠刀怎麼都放不下。最後還是美國人往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日本這才算屈服,舉雙手,豎白旗,向全世界宣布投降了。很多人說經過這次教訓,日本「學乖」了,同時全世界也看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屠殺,美國為何認為是拯救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入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戰爭的原子彈,沒有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會認為,這就是一顆名叫」小胖子「的炸彈,但對於生活在廣島經歷了核爆的人而言,這是打開地獄的鑰匙。美國總統杜魯門所說的採取行動,就是要曼哈頓計劃,最初秘密計劃是要用原子彈摧毀日本。在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強烈反對下,杜魯門不得不改變計劃,決定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上空投擲原子彈。
  • 原子彈爆炸後幾萬年都有輻射,為何長崎廣島現在就能居住了?
    但美國佬可不是日本人惹得起的,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美國就宣布對日作戰。在當時日本雖然是亞洲第一,但論工業積累和戰爭潛力比之美國還是要相差甚多的,因此在美國投入對日作戰後,日本就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在投下原子彈之前,日本拒絕同意《波茨坦公告》,拒絕了這種「和平」的投降方式,並且一再強調「一億玉碎」的口號,最終激起美軍的憤怒,不僅僅是報復,儘快結束戰爭,同時還有測試原子彈的性能如何,日本恰恰成為了美軍的「試驗品」!不過最終卻達到了世界最想看到的結果——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如果當初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將免受原子彈的傷害!
  •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分別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數十萬的人無辜傷亡以及非常大的損失。那麼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美國會在這兩個地方投放原子彈在東京投放呢?
  • 廣島和長崎的核爆,對於日本的投降,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將核武器作為對日本拒絕投降的回應,分別投擲在了廣島和長崎。一般會認為,兩次核爆促使了日本的投降,但是在戰後,很多人認為原子彈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原子彈只是枉殺無辜。今天就回顧這段歷史,看看原子彈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而那些死於核爆的日本人,又是否真的無辜?
  • 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為何長崎廣島還住那麼多人?
    ,當時二戰結束後,日本就已經開始恢復廣島和長崎的建設,儘管原子彈的威力十分的嚇人,之後對日本所造成的汙染也有著極大的影響。而日本是一個不放棄的國家,他們並沒有被原子彈真正的打到,而是積極的開始了災後重建。在原子彈爆炸了兩年之後,當時的天皇曾經到廣島進行視察,鼓勵人們堅強的生活。所以說原子彈炸過的地方100年不能住人,這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說法,也沒有事實依據證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