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會繼續扔,會扔到日本人徹底投降為止!
1945年8月6日早上,三架美軍B29轟炸機飛臨日本港口城市廣島上空,尖銳的防空警報聲隨即響起。
由於之前美軍飛機已經多次飛臨過廣島上空,扔下的都是勸降傳單而非炸彈,因此,對於此次美機的「再度光臨」,廣島市民並沒有驚慌失措躲進防空洞,他們紛紛抬頭仰望美機,有的人還向美機大聲歡呼。此時,他們絕對沒有想到,災難即將降臨到他們的頭上。
這三架美國飛機是來執行一項史無前例的任務的----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在其中一架美軍飛機上,攜帶了一枚威力巨大的叫做「小男孩」的原子彈,不久之後,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被投入實戰的核炸彈。
9點14分17秒,B29飛行員按下了投彈按鈕,然後迅速飛離投彈區域。45秒後,「小男孩」爆炸了,爆炸產生了比太陽還要炫目的強烈白光,直接使人雙目失明,隨即廣島上空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巨大爆炸,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衝擊波迅速蔓延開來,摧毀了無數建築物和生命,廣島瞬間被毀滅。
在爆炸當天,廣島死了近9萬人,這是一場悲劇。8月9日,這樣的悲劇在日本城市長崎重演,另一枚叫做「胖子」的原子彈將長崎摧毀。六天後,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同盟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美國人為何要用原子彈結束戰爭?
「沒落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逐漸攻入日本本土。1945年2月,盟軍發起硫磺島戰役,雖然最終美軍取勝,但卻付出了陣亡6800人、受傷22000人的巨大代價,要知道硫磺島僅僅是一個面積22平方公裡的小島,可以說整個硫磺島都沾染了美軍士兵的鮮血。1945年4月,美軍又開始進攻衝繩島,遭到日軍的猛烈抵抗,經過兩個月的血戰,美軍最終以傷亡7萬餘人的代價全殲了衝繩島守軍10萬餘人。
此時,德國已經投降,只剩下日本仍在負隅頑抗。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盟軍將給予日本最後打擊,日本比較陷入毀滅的境地。
波茨坦公告不僅僅是口頭嚇唬日本,盟軍方面已經制定了規模巨大的登陸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作戰計劃。該計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奧林匹克行動,由衝繩做跳板佔領日本九州島南部地區,以此地作為進攻日本本州島的前進基地,將於1945年11月實施。計劃第二部分是小王冠行動,即在本州島的關東平原地區進行登陸作戰,直插日本統治中心,將本州島攔腰截斷,最終迫使日本投降。整個行動盟軍計劃動員250萬兵力,歐戰結束後,盟軍力量即向遠東地區集結。
日本決心「一億玉碎」
雖然敗局已定,但是日本統治高層特別是強硬的軍閥勢力依然不甘心投降,他們決心頑抗到底,以爭取有條件的停戰談判。他們制定了一個瘋狂的本土決戰計劃,叫囂「一億玉碎」,將日本十五歲到六十歲的男性、十七歲到四十五歲的女性全部徵召,編入軍隊和「國民義勇隊」,拼湊了數百萬武裝力量和近千萬民兵,準備對盟軍實施抗登陸作戰,妄圖以本土「抗戰」給盟軍造成巨大傷亡,迫使盟軍放棄登陸日本,最終同意進行有條件的停戰談判。
當時的日本國民,在軍國主義教育的長期洗腦下,大多信奉武士道,時刻準備為天皇「盡忠」,因此大多相當頑固,寧死不降。在以往的戰役中,美軍早已領教了日軍的這種精神,因此對登陸日本的傷亡也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美軍陸軍總部預估,即使日本民眾以一般的激烈程度對抗盟軍,盟軍的傷亡也會高達100-200萬。而日本一方傷亡的軍民將會高達1000萬以上。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傷亡代價。
另外一方面,要實施對日本的登陸作戰,必須要拉上蘇聯一起行動,讓他出兵牽制在中國境內的關東軍和中國派遣軍,防止其回援日本本土,同時派出兵力英美軍隊一起參加對日本本土的攻擊,以分擔美英軍隊的壓力和巨大的傷亡,史達林方面也捏準了美英的心思,於是便獅子大開口,提出了很多條件,要求英美大量讓渡遠東利益給蘇聯,例如蘇聯成功攫取了中國東北很多特權,還把千島群島收入囊中。
正當盟軍積極準備實施「沒落行動」之時,原子彈研製成功了。戰爭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領導人堅信這種威力巨大的炸彈可以促使日本人很快投降,盟軍無需在進行登陸作戰了,可以避免巨大的傷亡。同時美國也不需要獲得蘇聯的幫助了,更不需要與蘇聯分享戰後利益。因此,美國總統杜魯門很快就做出了使用原子彈的決定。
1945年8月6日上午9點,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投入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在日本廣島上空爆炸,廣島瞬間被摧毀。蘇聯見狀非常擔心日本過快投降,那樣蘇聯就沒有介入對日戰爭的理由了,也就無法分享遠東利益了,因此在8月8日迫不及待地向關東軍發起了全面進攻。由於日本仍然沒有投降,8月9日美軍在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再次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日本天皇意識到,如果繼續頑抗下去,日本將會亡國絕種,經過激烈的內部爭論之後,最終於8月14日決定投降。
如果日本此時仍然拒絕投降,那美軍會不會繼續使用原子彈轟炸日本?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美國領導人已經堅信這是結束戰爭代價最小的方式,絕不可能半途而廢輕易改變戰略,即使扔了2枚原子彈日本仍未投降,美國也絕不會改變主意,他們會繼續使用原子彈打擊日本,直至日本人投降。
有傳聞說美國其實只製造了2枚原子彈,扔完就沒有了,日本人不知道,以為美國人還會繼續扔,所以就投降了。如果日本人知道美國人只有2枚原子彈,就不會這麼快宣布投降。其實這是無稽之談!美國已經掌握了原子彈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國內核原料礦產又非常充足,要想分離出更多的材料製造更多的原子彈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怎麼可能扔完2枚就沒有了呢?就算是沒有了,再生產新的也用不了多久。
關於投擲原子彈的地點,美國人最初選擇了好幾個目標,京都、長崎、小倉、新潟、東京、廣島都進入了轟炸名單。其中京都是日本幾千年以來的古都,是日本的歷史所在。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是全體國民的心系之地。長崎是海軍軍港,主要的造船工業基地。小倉是主要的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之地。廣島被 稱為陸軍之城,本土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是重要的軍事目標。很顯然美國原子彈轟炸的目標並不僅僅限於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如果炸了廣島和長崎日本仍然拒絕投降,下一個轟炸目標必定是重工業基地小倉,而下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會是東京,直接打擊那些冥頑不靈、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高層,但日本的最高統治者沒給美國人這樣的機會。
使用原子彈是代價最小的結束戰爭的方式
如果不使用原子彈,還有沒有別的促使日本投降的辦法?當然有,那就是要登陸日本!
如果盟軍要實施「沒落行動」,必然會使用空軍對日本進行無休無止的大規模戰略轟炸,以進一步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屆時,被美軍轟炸的不僅僅只是軍事目標和工業設施,還有所有的民用設施都會遭到美軍的無差別轟炸,此前美軍對東京進行的大轟炸已經印證了這一點。在轟炸中,東京大片區域被燃燒彈毀滅,傷亡於大轟炸的日本軍民比原子彈造成的傷亡還要大。
另外一方面,此時的日本已經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由於日本政府將大量勞動力都徵調到軍隊以對抗盟軍的進攻,從事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的勞動力已經嚴重不足,產量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已經開始施行配額制,而且配額越來越少,連吃飯都成了很大的問題,如果戰爭再繼續下去,日本將無可避免地發生大饑荒,餓死的人會數以百萬計。
戰爭意味著毀滅,意味著死亡,對此時的日本國民來說更是如此。一旦盟軍實施登陸作戰,頑固的日本軍閥必然會驅趕日本國民充當炮灰,被軍國主義思想控制以久的日本人會用肉彈去對抗美軍的飛機坦克大炮,日本最終的人員傷亡會在千萬以上,這真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相信日本人也絕不想承受這些悲慘的結局!
原子彈的出現使盟軍放棄了登陸日本的作戰計劃,由此避免了整個日本成為焦土,更是避免了戰爭雙方數以千萬的人員損失,這是原子彈被投入實戰的積極意義。
廣島、長崎被毀滅了,十幾萬日本軍民成了亡靈,這是一場悲劇!造成這場悲劇的不是別人,正是窮兵黷武給各國人民帶來無數災難的日本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