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艘安平級巡防艦下水,星期五(12月11日)在高雄中信造船廠舉行下水典禮。除慶祝第一艘600噸級安平級巡防艦正式下水,星期五的儀式還包括第2艘成功艦命名下水暨35噸級巡防艇PP-3589交船。
這是臺地區「國艦國造」的重要成果之一,該艦雖然隸屬海巡署,但在戰時可緊急改裝為雄風二/三反艦飛彈發射平臺。同時今天該型的二號艦成功號(與成功級護衛艦首艦重名)下水,三號艦也已整體成型。
安平艦上首次安裝了島內自行研發的20毫米遙控炮塔,以及鎮海火箭彈~~明年將進行反艦飛彈試射。
臺灣媒體報導,安平艦是一艘先進的雙體船,屬平戰兩用,可以在戰爭期間配備飛彈,最多可搭載16枚反艦飛彈。
安平艦最快航速高達43節以上,並增設最大射程達120公尺之高壓水炮,可執行海上救生救難、越界陸船登檢及驅離等勤務。
臺灣行政院2017年核定了「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劃」,用10年時間(2018年至2027年)新建141艘各型海巡艦艇。蔡英文表示,為期10年的「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劃」,預計打造的超過百艘艦艇都將是國艦國造,能夠帶動臺灣造船產業的發展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