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149場《圓圓曲》
2021年1月17日-20.00 雨夾雪
昆明市學府路蓮花池公園庭院劇場
演出時間:2021年1月17-18日 20:00
演出地點:昆明市學府路蓮花池公園庭院劇場
庭院情景戲劇《圓圓曲》
古典情境與現代戲劇的時空交錯
庭院園林與戲劇演出的深度契合
中國當代第一部庭院戲曲
第一部原地重現的戲劇演出
用現代藝術理念打造的現代戲劇
似戲非戲,情韻無限。
同一個蓮花池,三百年絕代佳麗命運穿越時空
精緻的古典味,庭院間簫管笙琶奏響別樣情懷
絕代佳麗陳圓圓故居
演出陳圓圓千古情曲
圓圓曲
清 · 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
許將戚裡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綺。
夢向夫差苑裡遊,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燻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
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座客。
座客飛觴紅日莫,一曲哀弦向誰訴?
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
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
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便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欄。
若非將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鬟不整驚魂定。
蠟燭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
專徵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
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
教曲伎師憐尚在,浣沙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
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盡延致。
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支細。
錯怨狂風揚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徑塵生鳥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裡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劇情簡介:
明末清初,江山易代,天翻地覆,百姓流離,多少豪傑卻趁勢而起,留得千古之名。柔弱的江南佳麗陳圓圓,因與吳三桂的一段姻緣,竟與國家大勢相糾葛。李自成大順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滿族鐵騎挺近山海關,天下大勢,一時微妙,把守要塞的明將吳三桂因個人恩怨,終投向滿清,清朝因此而興。世人為此唏噓,更有遺老吳梅村力作《圓圓曲》,將改朝換代之大局換為英雄美人之浪漫故事,陳圓圓為此成為傳奇人物。只是,痴情也罷、浪漫也罷,在殘酷的歷史風雲中,兒女情態不過是人們留存心中的一絲溫情波瀾。當康熙皇帝平番,吳三桂起兵爭戰時,彩雲之南固然寧靜不再,陳圓圓心中的那份痴情,又何處保存?只有警世的佛音繚繞,留存一份悲憫之心。
三百多年前,投降滿清的西南王吳三桂鎮守昆明,為愛妃陳圓圓仿照江南景觀、修建了蓮花池,在彩雲之南,經歷了國破家亡慘痛經歷的陳圓圓,唯求幹戈寧靜,終老昆明。世人傳唱吳梅村名作《圓圓曲》,映入心間,或真或假,只有自知。然而,幹戈再起,蓮花池落花飄零;陳圓圓去處又有誰知?佛音入耳處,是對亂世中百姓苦難的悲憫,也是對一代紅顏的無限惋惜。
三百多年後,蓮花池公園一角,陳圓圓曾經起居處,藉助現代戲劇理念打造的庭院戲曲,在似戲非戲的古典音樂氛圍中,在演員的投入飾演中,在全景觀視角投射中,感悟一代紅顏的內心情懷、幽幽嘆息。戲隨人而走,人因景入戲,為各位看官提供一次獨特的庭院觀戲體驗。
導演的話
陳圓圓與吳三桂的故事家喻戶曉,三百多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更因各種文學藝術作品的精彩演繹,被賦予許多傳奇色彩。「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一千古傳誦名句,令人感懷與唏噓。兩人的愛情故事是悲是喜,百人百釋,莫衷一是。本劇創作只重情感抒發,不去判斷是非。結尾處,陳圓圓看破紅塵,遁入空門,激起的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哀愁和悲憫之心,是我們對這一傳奇人物的理解與思考。
《圓圓曲》一劇在昆明蓮花池公園內的一個真實環境內展開,是在開滿睡蓮的池塘邊,是在一個曲徑通幽的長廊間,是在綠意滿園的美景中,創作的一部庭院式音樂戲劇。本劇採取極為簡約的藝術手法,通過說書人的吟唱、道白、身段等藝術手法,將歷史背景與故事娓娓道來並貫穿全劇,並運用虛擬寫意的戲曲手法與聲音光影處理,把有限的空間變換、營造為不同的環境與情境。運用了古箏、琵琶、笙、簫、阮、鼓等古典樂器的編配組合,以古典樂曲、崑曲為音樂基調,對整體的聲腔音樂進行了一次大膽探索和嘗試,以此來詮釋如歌如泣的人物命運和內心情懷,表現深沉的歷史意蘊,以求呈現出一種如詩如畫、虛實相生的優美意境。
主創人員:
藝術總監/導演:周龍
創意人/出品人: 邵筱萍
編劇:顏全毅
音樂設計:姜景洪
服裝設計:劉小慶
造型設計:趙文杰
演員與樂手:
陳圓圓——王曉燕
說書人——付強
吳三桂——趙文杰
阿丹——姚佳
阿桂——李珂而
琵琶——婁斯佳
古箏——餘瑾瑩
司鼓——張新華
中阮——楊墨君
笛——耿林虎
笙——方崎鈞
演員介紹:
王曉燕: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副教授,擅長戲曲京昆表演、戲曲形體研究、戲曲形體創編及技術導演等。編寫戲曲形體訓練教材及發表多篇論文。主要演出劇目有《牡丹亭》、《霸王別姬》、《天女散花》、《鎖麟囊》、《春閨夢》、《昭君出塞》、《秋江》、《遊龍戲鳳》等,創作主演《節婦吟》、《悲慘世界》、《櫻桃園》、《還魂三疊》、《圓圓曲》等。
付強:雲南省京劇院優秀文武老生演員,主要演出劇目有《鐵弓緣》、《戰洪洲》。曾在數部電影、電視劇、電視廣告中飾演多種角色,如《天龍八部》、《金三角風雲》、《大馬幫》、《偵探成旭》、《國際大營救》、《家園》、《圓圓曲》、《蘭羽戀》、《聯大往事》等。
趙文杰:國家二級演員,國家高級化妝造型師。「雲南省優秀青年演員」榮譽稱號獲得者、曾榮獲第五屆中國戲曲紅梅花獎、第十屆雲南省青年演員大賽表演一等獎、第三屆雲南省花燈藝術周青年演員演唱大賽金獎。主演劇目《七妹與蛇郎》、《花子郎中》、《重圓記》、《打漁收子》、《探乾妹》、《垂金扇》、《二愣子招親》、《新三訪親》、《三訪親》、《大茶山》、《蘭羽戀》等。
我的感受:(此部分就比較口語化啦,措辭不當的地方見諒)
陳圓圓——亂世之中,紅顏依靠,靠人人跑,靠牆牆倒emmmm……首尾呼應的方式,花開花謝,物是人非,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作為全場主角,雨夾雪中室外唱完全場,辛苦王教授了。
說書人——老者以客觀視角進行評說,對話,串場,承擔了劇中重要線索。
吳三桂——趙文杰聲音也太好聽了吧!當場去世。(雖然沒露臉)這次是圓圓的路線,以後期待吳將軍的視角。
配樂——配樂四周環坐,很有意思。曲子還是很好的,就是我太狗了,京劇有時候聽不太明白,不過配以字幕可以理解。
環境——沉浸式的四周環繞,布景將庭院充分運用,十分有趣。
服化道——說實話服裝稍微簡單了一些,但考慮到其是小成本小劇院小演出也便理解了。燈光配合的很好,剪影似的劇情讓我沒看到吳三桂,這個有點狗,但是吳三桂聲音太好聽了,一代梟雄,體現了角色深情的一面,「只願他鄉如家鄉,可還合君意?」天吶,這一開口,是我我也願意從江南隨著將軍跑!(不是)
當然,從專業角度來看,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優點:
1,應急措施:遇上昆明雨夾雪天氣,給觀眾送上熱水袋,很貼心。
2,劇場和古蹟融合新穎,沉浸式專屬庭院劇場的打造,將公園很好的利用了起來。
3,四周環繞,情景交融,演員互動,使得看客更加融入其中。
缺點:
1,沒有標識,沒有領路的領委員,找不到路。說來也巧,走投無路之時,我是跟著蓮花池的老總混進去的,噗....
2,座位沒有預留,重要嘉賓沒有很好的位置。反而隨便坐的情況讓我這個小透明坐到了最中間風水寶地……
3,宣傳推廣一般般吧。演員的宣傳介紹等還可以更完善。
4,現場的控制和管理,看劇的可能很多是贈票,意識還不太高。手機拍攝錄像吃東西……提高觀眾意識素養之路道阻且長。
5,可能因為是小劇場小成本,沒有票,沒有相關文創,還有待開發運營。
其他:
邵老師很厲害,不過緣分不巧。
不過很感謝劉總,從帶路到最後探討,這又很巧。
【結語】
有優有缺,有得有失。
未滿,結局留白續寫,或許也是不錯的結局。
僅簡單推薦了個人喜歡的部分內容,大家喜歡的話歡迎繼續對其進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