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西南石山鎮,距市區僅15公裡,屬地塹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動地質遺蹟,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萬多年)火山噴發活動的休眠火山群之一,是國家的4A級旅遊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在2006年9月火山口地質公園與湛江湖光巖一起申報了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具有非常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遊觀賞價值。
據地質學家考證,瓊北火山噴發於新生代早第三紀,最後一次噴發是第四紀全新世,距今約1萬3千年前,是一座休眠火山群。歷經萬年滄海,大地變遷,這裡還保存了36座環杯錐狀火山口地貌遺址,其中馬鞍嶺火山口海拔222.8米,馬鞍嶺火山口是因為它外形酷似馬鞍而取名,由四座火山組成,南錐風爐嶺火口,北錐包子嶺火口及旁側兩個寄生小火山,它們猶如一對眼睛而稱眼睛嶺,被譽為火山聖嬰。是瓊北地區的最高峰。
這個火山口有36座環杯錐狀火山口,熔巖洞隧道有30多條,洞分上、下兩段,下段洞中有洞,天外有天,令人撲朔迷離,巖壁上吊著、貼著各種各樣的熔巖石乳,似落非落,令人驚嘆。
沿著石階而行,一路上全都是火山熔巖地貌,這是由於火山噴發過程中巖漿在急驟冷卻後,由於壓力的急劇減小,內部氣體迅速逸出膨脹而形成的一種有密集氣孔的玻璃質熔巖。其氣孔體積佔巖石體積的50%以上,形似蜂窩狀又稱蜂窩石;因孔隙多、質量輕、能浮於水面而被稱為浮石。
這種熔巖石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有豐富硒元素,這種硒元素對種植各種植物和水果重要的礦物質元素,因此火山口公園及附近地區的植物繁茂,並且種植大量果園荔枝、龍眼、芒果、黃皮等,其中以荔枝最為出色,粒大飽滿香甜可口!
因火山口的地理環境影響,到處都是火山巖石,當地的老百姓就利用了當地的巖石建起了房屋,形成石屋古村,也由於火山噴發的原因,早期造成當地一度缺水嚴重,而造就當地水缸的文化,家家戶戶都擺放著幾個水缸,用來蓄水準備的。當地早期還有這樣的民俗文化就是: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銀,要數數誰家的水缸多!這些就可以看出當時是有多缺水了。
到石山鎮參觀火山口公園後一定不要落下去品嘗石山鎮的石山雍羊,紅燒也好,火鍋也罷,可以用不同的烹飪方法來製作這石山雍羊,入口美味可口,肥而不羶。是海南不錯的一道名菜哦!
公園在火山錐、火山口及玄武巖臺地上發育熱帶雨林為代表生態群落。還保存有千百年來人們利用玄武巖所建的古村落、 石屋、 石塔和各種生產、生活器具,記載了人與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脈絡,被稱為中華火山文化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