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牙醫和學者之間的音樂人

2021-02-23 經典裡人生

經典裡人生,生活的樸素記錄者

· 如水流年  經典奉獻 ·

他是一位富有才情的音樂人。

他也是人類學作家和電影導演。

他是一位牙醫。

他被人們稱為「牙醫歌手」。

他是一位執著追求創新理想,不斷尋求人生突破的音樂人。

他,就是來自臺灣的創作型歌手張洪量。

經典裡人生 1 lifebymusic

張洪量,1959年出生於臺灣新竹,從小和音樂就有著不解之緣。
他自幼接觸民樂,初中學習拉琴,少年時學習理論作曲,高中時開始寫管弦樂,搞過搖滾樂隊。大學裡參加的社團是吉他社,並且還擔任了社長一職。大學裡第一份兼職是教人彈吉他,當時與他一起在琴行打工的還有童安格。屬於傳統客家人的張洪量一直是家中聽話的孩子,嚴厲的父親希望他將來能夠成家立業,有一份安穩而體面的工作。遵照父親的期望,張洪量高中畢業後考入臺北醫學院牙醫學系。大學畢業後,為了不讓父親失望,張洪量在從事音樂的同時開了一家牙醫診所,牙科醫生的歌手之路就這樣正式開始了。

在專輯發行時,張洪量在和家人溝通後達成一致,允諾宣傳期間一個星期最少在牙醫診所看診一天。

在父輩的期望與自己的任性和理想的兩頭來回擺渡,找到一個最好的折衷方式,這是華語樂壇中絕無僅有的一個特例。

張洪量對於音樂的初衷源於興趣,也源於自己對於華語樂壇的不滿意。他對當時的臺灣歌壇以日本風當作中國風的現實非常不滿,希望自己能夠創造屬於中國自己的流行音樂風格。

1987年,張洪量發行處女作唱片《祭文》。這張唱片的內容如哲學書般枯寂高深,編曲、歌詞以及演唱都顯得離經叛道,迥異於臺灣當時流行的風格。

結果顯而易見,《祭文》銷量很慘,只賣出了一千多張。而同一時期,王傑在臺灣推出的首張唱片《一場遊戲一場夢》,銷量達20多萬張。

張洪量初次嘗試的失利甚至引起家人的不滿:「那時候當牙醫一個月大概掙15萬到20多萬臺幣,而我選擇去滾石唱片當製作人,一個月的薪水才15000塊,這麼大的差距,當然會引起家人的反對。」

然而,這個對於理想偏執的青年,在音樂市場的現實面前沒有屈服而甘心放棄,他開始潛心研究流行曲式,希望在自己音樂理念與現實碰撞中找到共鳴與妥協的可以流行的東西。

經過兩年的打磨,1989年張洪量發行第二張專輯《心愛妹妹的眼睛》,其中《心愛妹妹的眼睛》和《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兩首歌曲迅速走紅,尤其是《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從臺灣火到大陸。

還有後來與莫文蔚對唱的《廣島之戀》也廣受歡迎,迅速成為唱片市場最受矚目的超級情歌。

與其他歌手不同,張洪量的每一首歌基本都是自己作詞作曲。對張洪量這樣頗富才情的創作者而言,寫幾首很暢銷的通俗歌曲很簡單,但如何在市場中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卻很困難,尤其當發現自己的通俗歌曲很熱賣很賺錢的時候。流行音樂的世界繁花似錦,縱然是天才般的張洪量,在面對市場和個人音樂理想的博弈時,依然如履鋼絲:「有些東西還是要堅持一點,有些東西就不要太堅持。」個人的力量太過單薄,儘管其間起起伏伏,但張洪量對華語流行音樂的走向和構成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應對方式。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遊移,糾結可能更甚於在牙醫和歌手之間的擺動,但根植於心的個性與理想,始終不曾抹煞執著不屈的他。張洪量一直希望華語樂壇能夠創造屬於中國自己的流行音樂風格,擁有真正自己的音樂,能走向世界,被世界認可:「有幾首經典的走紅歌曲不是我人生的目的,我的目的是希望中國的音樂能在全世界普及。」這一想法源自於他素來已久的內心責任感,「我們的流行音樂在歐美若干年前的音樂中都找得到類似的,周杰倫的音樂類型也並不新鮮,中文流行歌曲對世界音樂的貢獻是零。我把《廣島之戀》唱給外國朋友聽,發現這樣的情歌打動不了他們,我想做真正能外銷的音樂,擺在國外絕找不到相似的」。渴望拓展音樂創作的視野,以及對電影與生俱來的獨特情感,1990年已經31歲的張洪量毅然割捨了在臺灣發展勢頭良好的音樂事業,帶著一隻簡便的皮箱直奔所有藝術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殿---紐約。經過種種激烈篩選,順利進入許多國外知名導演修習電影的母校---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開始了自己新的藝術生涯。這一決定,在他的身後,不知留下多少音樂人的驚嘆和樂迷的惆悵。在學習期間,張洪量遍訪全球頂尖錄音師,試圖在不斷的接觸和學習中打開音樂創作思路。
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國外彈奏的技巧、音樂的豐富性,甚至歌詞中包含的一些他沒有觸及到的東西。那些年的張洪量一直在做各種類型的中西文化比較,並在比較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與詰問。在美國學習電影與生活的過程中,性格比較敏感的張洪量也感受過歧視,這一感受卻再次激發了他發掘黃色文明的衝動。

於是,1992年他在紐約完成了一張歌詠黃種人命運的專輯---《有種》的錄製,主題高冷,推出後自然沒有獲得市場多大反響,但這張專輯卻對張洪量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此後,他便萌生了要撰寫有關黃種人文明的書籍的想法。

但張洪量沒有料到,為了寫這本書足足花了他近20年時間,直到2013年才正式面世,在臺灣首發。

這20年裡,張洪量在不斷翻閱各種書籍,歷史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宗教學……有時候為了某一個歷史問題,會熬夜到凌晨五六點。

張洪量為了寫這本《黃書》,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實地考證。

從搜集資料,大量研讀各類世界通史,驗證自己的思路觀點,實地考察,再到執筆成文,都由他一個人獨立完成。

通過遊歷世界、實地考察,了解黃種人遷徙歷程,研究黃種人行為文化的一部作品,這已經是人類學、文化研究、哲學思考範疇。

張洪量認為,他其實是在以一個非學者的身份在做一個學者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得到學界的認可,重點不在於你再多拿一個歷史學的博士,而是你寫的東西有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可,所以我一開始就抱著這樣的想法去寫這個東西,挑戰他們。讀一個博士5年,我花20年的時間翻這些歷史書也跟念一個歷史學博士差不多,而且是自願的,不是為了得到老師成績。」

從這本《黃書》開始,他已經是華語音樂圈中從歌手變成學者的第一人。

張洪量說,其實他想做的事情很多,只要活得夠久就可以做完。

長期的研究生活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習慣於不停地在探索中思考來路與歸途。學習期間交出了一張優異的成績單後,沉澱了三年積累了許多音樂作品的他,又回到臺灣開始了音樂創作。
就在很多人都以為張洪量會一直在音樂道路這樣走下去的時候,他卻退出了歌壇,專心開起了牙醫診所,一做就是二十年。後來張洪量講述了其中原因,當時父親年歲已大,而自己也認識了想要共度一生的人---美麗的立陶宛籍模特出身的妻子和一雙可愛的兒女。在思考了人生道路之後,張洪量選擇儘自己的孝道,回到普通生活中,上班時憑藉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知識照顧好病人,下班就回家陪陪父親聊天,陪一陪妻子和小孩。
做一行愛一行,無論是歌手還是牙醫身份,張洪量都全力以赴,以一個專業的水準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如今已60多歲的他,已然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學者醫師,追憶起往事如雲般淡泊,如今他也偶爾登臺演出,和自己歌迷朋友聊天互動,將自己愉悅積極的人生態度帶給喜歡他的人。
張洪量的人生經歷殊為精彩:做音樂、學電影、做牙醫、寫論文、遊歷全球。因此,人們對他個人的介紹裡總有一大串稱呼:歌手、音樂家、詞曲創作人、牙科種稙牙專科醫師、歷史學社會人類學作家、未來趨勢思想家、電影導演。為理想活著,盡心而為,盡力而行,透視人生之後,又能沉靜如水,平淡從容。
試問,在浮躁流行的娛樂圈裡,又有幾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張洪量的人生經歷告訴人們,行醫是生活,音樂藝術是理想,對於一個有著理想驅動的人來說,二者並不存在無法調和的矛盾。經典裡人生(lifebymusic),工科人的文藝宅地,原創經典,做生活的樸素記錄者。本號所有文章,歡迎轉發分享,未經授權許可,嚴禁轉載。

 往期經典推薦 

點擊藍字,即可閱讀

經典裡人生,經典與你同行

lifebymusic

相關焦點

  • 《龍的牙醫》預見死亡的選擇
    龍給牙醫看到死亡的權利,但只會留下順應命運的人成為牙醫,沒看到死亡就不會知道結局,也就不會糾結如何面對,死亡既定,命運已定,牙醫與變成牙的人的區別在於,有的人會因為已知而拼命反抗,將生的日子變成地獄,牙醫卻能在生活中尋找幸福。龍將結局給了眾人,而眾人如何面對,這就是對命運的思考,已知與未知,因果與際遇。
  • 《龍的牙醫》能在「死肥宅」和動畫之間做成平衡的動漫
    以龍的牙醫作為切入,展現整個世界,這種從小擴大開來的感覺不是一般的舒服,演出安排也很優秀,看到後面都感覺看出日本內在的那種文化感了。龍,人物,建築,服裝,描繪出的整個世界有十足個性的原創感。音樂方面,捉迷藏插曲和op相當優秀,但其它曲目並不突出。
  • 遊走於主流和前衛之間的薩克斯風手Chris Cheek新作問世【Saturday Songs】!
    一是經常和Jim Black、Tim Berne、Dave Douglas、Skúli Sverrisson、Hilmar Jensson等前衛人物廝混的Chris Speed。 三位音樂家中,Chris Cheek無疑是最低調的一位。出道二十多年來,作品僅只有四張!其他時間,Cheek大量地為人作嫁,錄了好幾十張擔任Sideman的專輯,近年更廣受歐洲爵士音樂人的邀請赴歐錄音與演出。
  • 富牙醫 窮牙醫
    窮牙醫說,經營診所我常常感到困頓和迷茫,現在的患者是越來越難伺候了,他們會經常挑醫生和護士的錯,我就像個消防員不停的忙於「滅火」。富牙醫說,在我的診所裡,最有價值的是我的員工。窮牙醫說,診所的收入被員工的工資佔去了很大的一部分。
  • 如果不當牙醫,你能做什麼?
    為了父親的心願,暫時放下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事業,選擇繼承父親的衣缽,在自家牙醫診所看診。 1986年張洪量在美佳牙醫診所擔任院長。將牙醫工作做到極致的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夢」。1989年張洪量以《心愛妹妹的眼睛》和《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兩首中文流行音樂正式出道,進軍歌壇。正如他在採訪中說到「未來我要當一個『牙醫歌手』,希望看牙齒的病人能成為我的歌迷,我的歌迷也能來找我看牙齒。」
  • 真實和虛幻之間的遊走與掙扎——影片《薔花,紅蓮》簡評
    面對醫生的追問和曾經的全家福照片姐姐開始了對往昔的回憶。與其說是回憶,倒不如說是開始,錯亂的開始。父親開車接姐妹倆回家,荒野中孤獨矗立的木質小樓就是他們曾經的家,如今卻因為繼母的到來而改變了所有。繼母臉上一貫的精緻妝容也難掩對兩姐妹的厭惡之情。妹妹秀蓮純真而稚嫩,面對繼母的刻薄只有害怕和不安,更多的則是沉默。姐姐秀薇不同,強硬的態度,直言的頂撞,想要保護家庭,保護妹妹的心境表露無疑。
  • 《狗和狼的時間》——遊走於光明與黑暗之間
    民基的跟蹤,智雨的直覺,都在無形中給他製造揭露身份的危險,生死只在一夕之間。他不再單純是李秀賢,還是Kay,而是披著Kay的皮的李秀賢,但對智雨的愛卻令他總是每每錯失機會。除去了鄭部長,突然明白到,復仇遮蓋了他的眼睛,差點吞噬了他的整個靈魂,以為跟智雨一起離開,重新生活。只是必須守護身邊人,為了他們,他必須去迎戰。
  • 遊走於商業與藝術之間,探索奉俊昊的電影世界
    到了美國拍片,他更開始拿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當靶子,「資本三部曲」揭露著階級分化的殘酷和悲劇。 翻看他的履歷,大學社會學專業畢業,難怪他的電影總是與社會議題有關了,原來他的專業就是學的這方面。
  • 碎碎念 遊走在現實與醉生夢死之間 ——《遊園驚夢》影評
    一直以來對同性之間的感情是難以真正認同的。可是這一次,楊凡的《遊園驚夢》是如此細膩、感性、自然而不帶斧鑿痕跡的推翻了我腦中固有的觀影經驗。不由自主的遊走於王祖賢與宮澤理惠柔腸百結、絲絲入扣的感情糾結之中,鐘擺那清晰、頓挫而分明的節奏一下一下的敲擊著我的耳鼓,我甚至奇幻般的感受到劇中人物的呼吸和心跳。
  • 個人診所牙醫、如何成為一名受歡迎的牙醫?
    每個人都渴望受歡迎,作為一名牙醫的你,自然也是希望受歡迎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受歡迎的牙醫總是少數的,那麼如何成為一名受歡迎的牙醫呢?今天給大家一些建議,讓你變得受歡迎!1、學會微笑微笑在人與人之間,它是一個表達方式,表示愉悅、歡樂、幸福,或樂趣。
  • 揭秘遊走在純情與風騷之間的女星們
    不單是「秀」和聚光燈的需要,也有成長的痕跡。於是,我們看到了女星們遊走在純情與風騷之間,各自有各自的精彩! 李嘉欣是很多男生的偶像或者說夢中情人,她有高貴的氣質和完美的身段和容貌 打女楊紫瓊似乎不會去拍單純的露點啊露什麼的寫真,但是就是在動作與眼神之間
  • 新書發布||遊走在神魔與現實之間的懸疑盛宴
    遊走在神魔與現實之間---《西遊八十一案:大唐敦煌變新書發布會》天貓:重慶出版社旗艦店噹噹:重慶出版集團官方旗艦店京東:重慶出版集團自營店快手:紫焰傳媒  抖音:華章同人地安門東大街東不壓橋49號春風書院(地鐵6/8號線南鑼鼓巷A出口步行230m)有離得近的小夥伴可以去書院坐坐
  • 富牙醫與窮牙醫的區別!強烈推薦!
    富牙醫說,我在診所一開始就制定了發展的規劃,不斷整合可利用的資源,不斷開發患者群。定期培訓員工,提高他們的技術和服務水平,患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在不斷的提升。 窮牙醫說,經營診所我常常感到困頓和迷茫,現在的患者是越來越難伺候了,他們會經常挑醫生和護士的錯,我就像個消防員不停的忙於「滅火」。
  • 《龍的牙醫》選擇、命運和逃避的勇敢
    《龍的牙醫》原本「日本動畫人展覽會中」展映的一部8分鐘動畫短片,後來由鶴卷和哉作為監製人在2017年2月份放送。總體來說這部動畫作品立意甚高、隱喻眾多,不失khara的一貫高逼格水平,且可稱得上是2017年度少見的佳作。    《龍的牙醫》故事發生在近現代科技水平的架空世界,存在一種高等龍的神奇生物。
  • 《龍的牙醫》龍的牙醫設定分析
    微博 @miine-寫在前面:1.文中內含大量劇透2.文中含有很多個人的推理和猜測3.此文主要是關於一些設定的討論4.也有一些感想和廢話如果以上內容均沒問題.那麼往下看吧~==============================這篇對於龍的牙醫片子想要表達什麼之類的沒有說,應該說不屬於評價類文章。是自己對於這部片子設定的理解和觀察。我先把龍的牙醫第二集生放之前的幾分鐘的導演對談中聽到一些情報寫在前面。
  • 我和牙醫先森的愛情故事
    除了拔智齒之外,一口漂亮的好牙齒(這是他說的)的我之前都沒有去看過牙醫。隔天,校內就有收到回覆:你牙齒還疼麼?第三天應該是腫的最嚴重的吧?他還記得我。可能是我名字特別,也可能是我的牙齒讓他印象深刻吧。之後,就和所有的愛情故事發展一樣,從聊病情,聊牙齒保健,到生活。那會,他在我心中是戴著光環的,是穿著白大褂的。
  • 今日電影 《道熙呀》,遊走在曖昧的情感之間
    在英男的呵護下,女孩的臉上展現了久違的笑容,然而彼時一股曖昧的氣氛悄然升起,英男被迫捲入命運的漩渦之中……PS:遊走在曖昧的情感之間...
  • 第五人格:陣營之間的反串,咒術和昆蟲學者像極了監管者!
    第五人格的國際服接二連三的被國服玩家羨慕,雖說遊戲的進度確實略晚於國服,但國際服的口碑和氛圍的口碑一直都是不錯的,儘管國服的第五人格正值柯南的聯動,這國際服的暗黑系珍寶又一次的熱鬧了起來。大家好,歡迎閱讀本期的《第五速報》。
  • 中國最幸福的醫生群體:牙醫
    牙醫學可以說是醫學領域中最為複雜和模糊的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部」,它交織著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美以及人們對於美的主觀認識、客觀認識和哲學思考。因此說,一個好的牙醫不僅僅是一位醫生,更是一位技師,是一位藝術家。 中國牙醫是稀缺資源。1985年中國每10萬人群才只有一個牙醫。由於加大對口腔醫學人才的培養力度,近年來高校牙科專業畢業生才大幅增加,中國的執業牙醫人數也在穩步增長中。
  • 《傲骨賢妻 第七季》人生遊走在作勢和真心之間,面具之下的專業精神。
    試想她一個女權主義者在此事件後如何能和她相愛的丈夫再次相守?這一記耳光打的是她的真心。當Alicia擦乾眼淚挺直腰杆孤勇向前時,那種姿態是作勢。但人生就是在真心和作勢之間不斷遊走。面具摘掉再戴上,這就是我們,7days*24hours. The good wife作為一部女性文化傳播媒介來說教會我幾個道理:1. 人生沒有兩全 不能既享受州長老公的政治紅利又享受will老闆的柔情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