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的收視火爆總算讓於正鹹魚翻身,劇情先不說,至少在服飾道具方面讓人感覺誠意滿滿,沒有粗製濫造的廉價感。
該劇服化道精美,崑曲、刺繡、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在劇中有所展現,努力做到情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情節。(人民日報評)
作為一部古裝宮鬥劇,想要做到美觀又不脫離歷史符合清朝的規制,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說還珠格格時代一直流傳下來的大拉翅髮型,其實流行於晚晴慈禧年代。事實上清朝前中期,宮中女子還是習慣把頭髮梳到頭頂,然後往左右分開,用寶石裝飾。
劇中還大量呈現了點翠工藝,古代所謂的珠翠其實是指鑲嵌珍珠的點翠金銀首飾,不過隨著翠鳥的大量滅絕,這項工藝已經面臨失傳,我們也只有在古裝劇中才能一睹這項國粹。
總之這部作品服裝華美,畫面令人賞心悅目,再加上劇情節尚可,沒有非常瑪麗蘇傑克蘇的劇情,演員演技在線,角色智商在線,算是於媽這些年難得的及格作品。
除了延禧攻略,馬上要開播的如懿傳作為甄嬛傳的續集,也是萬眾矚目,不過兩者雖然都是清宮乾隆劇,但是在髮型服飾,佩戴的寶石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看著實在不像一個時代的人。
小編作為非科班出身的吃瓜影迷也實在分辨不出誰對誰錯了?比如如懿傳嬪妃常掛壓襟,延禧傳就沒有。
再比如白色的圍脖,以往的清宮劇裡都會有,但是到了延禧攻略裡也統統省略掉了。
如此種種數不勝數,小編有時候也被弄的挺懵逼的。目前如懿傳只有一些圖片流出,看著服飾場景道具也完全不輸延禧攻略,只是能否超過延禧,甚至前作甄嬛傳,還得看後續的情節和演員們的演技了!
最後我建議哪位學者應該寫一本通俗易懂的《拍攝清宮戲指南》,給大家一個權威的說法:清朝什麼年間,到底如何該穿形制的衣服,戴什麼珠寶,用什麼朝珠,梳什麼髮型,畫什麼妝。考證清楚,也好讓那些導演編劇造型師好好學習下,免得惹出各種爭議。
中國清宮戲源於港臺,他們對於文化民俗的考證都是得過且過,所以很多服飾方面的細節根本就是憑空想像,經不起推敲。
大陸的清宮劇到還是比較注重恢復歷史的原貌。
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這王朝三部曲還是比較嚴謹的。
其他那些披著清宮戲外衣的瑪麗蘇言情劇,基本就比較隨性,想怎麼來怎麼來了。
這幾年清宮劇高產似母豬,但豆瓣評分超過6分的都稀罕,實在搞不懂為何大家都如此偏愛這個年代?
寫了這麼多,其實還是想告訴大家:琥珀蜜蠟皇家物件,尊貴的象徵,還愣著幹嘛?快來買買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