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作者|許雄俊
編輯|譚松
前段時間,由於疫情原因延期上映的《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公開了定檔海報。本片由王雲飛執導,將於2021年5月1日上映。據官方介紹,《西遊記之再世妖王》通過年少輕狂的孫悟空、身陷囹圄的神仙師徒、身份成謎心狠手辣的超級反派矩陣映射出芸芸眾生相,將為觀眾展現一個前所未見的西遊世界。《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影片中,孫悟空獨戰十萬妖兵妖將,打遍西遊反派等等場景的動作特效鏡頭佔全片50%以上。相比於重新定檔的興奮感,更多的是「又是西遊題材,快審美疲勞了」的聲音。恰逢皮克斯的《心靈奇旅》剛剛上映,在全網獲得一致好評,累計票房也達到了2.35億元。雖說國內的動畫電影相比早期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尤其是在動畫效果上,但還不至於有人奢望跟皮克斯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廠相提並論。但是,對於千篇一律的題材和故事風格,觀眾心生厭倦也完全是可預見的。眾所周知,當一個題材成功之後,便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製作人追逐風口。畢竟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繼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火爆全網,攬入9.43億的高票房之後,《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姜子牙》等神話傳說題材的改編國產動畫堆滿了院線熒幕,各自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其中,魔童哪吒更是一舉打破次元壁,超過《流浪地球》《復聯4》等商業大片,票房達到50.35億,直逼《戰狼2》。相比,擁有多年粉絲沉澱的《羅小黑戰記》動畫電影也在全網也獲得不錯的口碑,且獲得入江泰浩、井上俊之等多位日本動畫業界大佬的一致好評,雖然也獲得了3.15億元的票房成績,但是和魔童哪吒還是有較大差距。西遊記、哪吒這樣的IP有成功案例,投資人也自然樂意掏錢。而其他冷門亦或是原創IP,投資人沒聽過也不敢投。像是田曉鵬、餃子等有過成功經驗的動畫導演,如果之後想打造個人品牌向的原創ip,也許還會有投資人還敢報以一定的信任和冒險。但是,對於大多數觀眾幾乎都沒怎麼聽過的小型工作室,想拉投資也只能靠西遊記、哪吒這些成名的ip了。除非像是當初《大魚海棠》那樣12年磨一劍,風險之大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說,執著於老ip倒也沒錯,原創動畫的難度和風險有多大,對動畫稍微有些了解的觀眾也都清楚。白蛇緣起製作組的《哪吒重生》也好,這次的《再世妖王》也好,本身這兩部動畫的立項比魔童哪吒還早,所以倒是不存在「碰瓷」嫌疑。但是,從動畫題材上的「重複」可以看出,國內對西遊記、哪吒這些老ip的依賴性還是太重了點。大多數觀眾可不會去查這部動畫是什麼立項的,「哪吒」「煙燻眼」「桀驁不馴的個性」種種標籤相似的情況下,期待度就降低不少了,觀眾出現審美疲勞也不利於電影本身的宣發。過多「同質化」作品的出現會讓觀眾不禁對某類動畫打上標籤。就比如說:以《搖曳露營》為例,製作人堀田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了「角色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感」的重要性。舉個例子,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情況:撫子一邊說著「凜醬真可愛!」,一邊興奮地抱了上去。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景,那觀眾對這部動畫的「標籤」或是「看法」就定下來了,這是製作組需要避開的地方。要是動不動摟摟抱抱,就跟大多數的量產型輕百合番沒什麼差別了。角色之間所保持著一種微妙的距離感和空氣感,才是《搖曳露營》的獨特魅力所在。即使是京吹這種上乘的動畫質量,在讚嘆京阿尼將真實系高中社團活動的青春感和寫實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時,也會有部分觀眾對動畫中的百合營業和純愛要素之間的模糊處理頗有微詞,不過,在京阿尼無比細膩的作畫和演出風格的刻畫下,最終還是會讓觀眾覺得「女孩子之間真好啊」。而且,京吹的核心主題還是真實系校園社團,可以說是京阿尼的看家本領了,完全是出類拔萃的級別。但是,國內動畫製作可沒那麼穩定的作畫和演出實力,除了近來一直被詬病的「西遊」題材以外,其他像是3D風格的角色建模之類的問題也被不少人所詬病,「審美疲勞」這個詞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這幾年,高票房的動畫電影幾乎都是西遊記、哪吒、封神榜之類的神話傳說題材。但是,目前過多神話傳說改編題材的出現,觀眾都不知道有什麼區別,反而觀影欲望被大大降低。如果忽視越來越多觀眾發出的「審美疲勞」的聲音,哪天主流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認知變成「炒冷飯」的時候,那個時候國內動畫電影的市場會變成什麼樣呢?《再世妖王》宣傳中提到,「動作特效鏡頭佔全片50%以上」。動畫特效作為動畫中最能直接呈現的部分,既能用作宣發素材,也可以展現工作室的作畫實力,一直被不少動畫人所青睞。談到大篇幅的打戲,就不禁讓人想起19年上映的《龍珠超:布羅利》劇場版。這部劇場版的戰鬥場景佔了整部動畫電影篇幅的2/3以上。貴為日漫第一大IP,《龍珠》在國內擁有相當紮實的粉絲基礎,上映前甚至有粉絲方言能10億以上,但最後「僅僅」以3165萬的慘澹票房收場。雖然也有國內上映比日本遲很多的因素,但不只是這樣。絕大多數TV動畫在工期和經費上不像劇場版或動畫電影那麼富裕,打戲也就是在日常戲中突然爆發,要是演出也處理到位的話,一場打擊感十足的武戲看著還是挺爽的。但是,對於《布羅利》文戲過於簡單無腦,打鬥篇幅過於密集,聲優嘶喊聲過於嘈雜的表現方式,看下來很「累」卻是最直接的感受。國內大眾ACG圈子在談論動畫的時候,經常會提到劇本、作畫、配樂等環節,但是對分鏡、演出之類的關注度一直不高。如何用分鏡、構圖、敘事、攝影等技巧展現出最佳的動畫效果,讓觀眾看著舒服,該緊張的時候提起心眼子,該放鬆的時候能舒一口氣。演出功底到位的話,哪怕用靜止幀平移也能醞釀好氣氛。多看書,增加對文字的理解;多看電影,增加對鏡頭和構圖的理解。而不是一味依賴的作畫和特效。放出一大堆眼花繚亂的特效,要麼是節奏拖沓到觀眾失去耐心,要麼是炫技炫到最後,故事沒講清楚、角色也沒塑造出來。正片劇情節奏混亂的話,也許能吸引部分純作畫廚,但對路人粉絲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單論作畫素質,《龍珠超》動畫已經比上世紀80、90年代那極其拖沓的《龍珠》TV版要好多了。但是,故事講不好的話,畫質再好,也很難出圈吸引路人粉絲,甚至於流失原本的忠實粉絲。就算不談戰鬥力崩壞,毀悟空人設這些敗筆可是連很多不關注超的龍珠原作粉絲都清楚。至少在筆者在身邊有太多的例子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學室友前前後後收藏了完全版漫畫、超史集、超畫集、手辦之類的各種周邊,但唯獨對《龍珠超》這種的「爛尾續貂」的動畫不屑一顧的。雖說也有鳥山明參與監製,但是駕馭劇情的功力明顯和巔峰時期差太遠了。龍珠Z後期的悟空已經是一代宗師級別的武者,到了超卻變成了只會打架的傻白甜,國外韭菜太好割了。放到國內動畫電影也是一樣,如果只是為了炫技,卻沒講好故事,就本末倒置了。而且眾所周知的是,動作特效鏡頭對經費的消耗也非同一般,文戲節奏流暢所需求的劇本、演出、配樂等要素可不能被落下啊。除了猴哥和哪吒,中華歷史幾千年也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題材。據2020年Oricon漫畫銷量榜單,除了《鬼滅之刃》穩穩佔據榜首以外,另一部熱血漫畫《王者天下》也超位居《海賊王》之上。《王者天下》是由日本漫畫家原泰久講述的橫跨五百年的大戰爭時代——「春秋戰國時代」的故事,雖然不是很喜歡個別角色的塑造(尤其是龐媛),在一些歷史場景的還原上也有紕漏(比如說白起殺20萬趙軍是坑殺,而不是活埋),攻鄴篇也挺拉跨的,但整體還是儘可能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除了戰國題材,日本人對三國題材的莫名情結也是聞名於耳,光榮製作的《三國志》甚至帶國內玩家領略了三國時代的魅力。無論是遊戲還是動漫,國內的製作水平離日本還有較大差距。但是,對本土題材的挖掘,國內遊戲和動漫做得還不如隔壁好。延續成名的ip可以降低風險,但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更大的成功希望,就算不是能夠擴張現有國內動畫邊界級別的作品,也希望不要止步於此。如果只是想著商業上的成功,比動畫賺錢的行業還多的是吧,雖說有成功的案例,但更多的是折戟沉沙的屍骨。哪怕是放眼全世界,可能都沒幾個經典ip像《西遊記》《哪吒》《封神榜》這些改編那麼頻繁,這幾款經典ip的認知度不可謂不高。提到西遊記就想起孫悟空,倒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比起每次都是那隻桀驁不馴的野性猴子,像是《大話西遊》的改編就讓人津津樂道,《西遊記後傳》裡那種帶有佛性和智慧的鬥戰勝佛也不錯啊。西遊記、哪吒、封神榜……沒人會否認這些歷史名著的偉大,但是再不整點的東西,觀眾熱情就快消散了。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有驚喜!
▼
文章同步平臺
一鳴網丨百家號丨澎湃丨人民日報
藍鯨TMT丨界面丨天極網丨艾瑞網丨和訊
網易丨搜狐丨鳳凰丨騰訊丨新浪丨大魚號丨一點資訊
今日頭條丨招行社區丨雪球丨微博丨知乎
今封面號丨趣頭條丨快資訊丨等百家媒體平臺
新媒體矩陣
相關閱讀
【百鳴計劃】
碼尚丨納米盒丨橙市超人丨脈策數據丨純米科技
釵頭鳳影視丨木蟻機器人丨cocospace丨創略科技
啟信寶丨小喬丨創客邦丨競界電競丨70邁丨影創科技
123看房丨萬物工場丨51offer丨笑果文化丨阿里媽媽
擎朗智能丨能力風暴丨大鵝文化丨觸寶科技
有妖氣丨e籤寶丨Childcare雲聽丨極光點播影院
【鳴+學院】
多元媒體環境下如何做PR丨品牌公關要失業了嗎?
區塊鏈與內容分發丨中小投資者如何避坑區塊鏈
數字貨幣泡沫怎麼來的?丨信用租賃的區塊鏈應用
紛享銷客的獲客之道丨B2B企業如何構建競爭壁壘
【行業洞察】
SaaS領域的一地雞毛丨影遊聯動如何破除「快消品」魔咒
樓市浪潮裡的逆行者丨AI成SaaS行業新破局之道
消失的國美手機丨Vlog能拯救西瓜視頻嗎?
華為陷入銷量與品牌價值的雙重面子境地
三星敗走中國丨巨頭紛紛押注智能音箱的野望
ofo的無奈丨美團哪有護城河丨攜程困局大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