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青蓮
民進黨當局態度囂張,肆意妄為,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再試探大陸底線。卻直接導致大陸消費者對於臺灣農產品的購買熱情不斷下降,民進黨當局只怕才意識到,一系列挑釁作死的行為,卻害苦了臺灣農民。
民進黨當局一再試探大陸底線
民進黨當局一再幹涉兩岸民眾進行正常的文化交流,阻擾臺商來大陸進行投資。更過分的是,民進黨當局妄圖勾結美國,想藉助美國的力量「以武拒統」。這些一再試探大陸底線的行為讓兩岸關係不斷緊張。雖然大陸的經濟已經率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然而沒有了「兩岸一家親」,大陸消費者對於購買臺灣農產品的熱情正在下降,臺灣農產品也出現了滯銷的現象。
臺灣農產品出現銷售困難
近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圓滿謝幕。在此次進口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家參展企業在進博會上滿載而歸。2018年,泰國一家椰青公司由於在進博會上取得的合作,在中國賣出了2000多萬顆泰國椰青。該公司在了解中國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還推出了椰子水和椰奶,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有臺灣同胞不禁感慨,臺灣正在失去大陸市場的龐大機遇。
這位臺灣朋友還表示,臺灣的水果產量高,品質好,口味深受大家的歡迎,現在臺灣農產品市場出現滯銷的情況,並不是因為當局所說的產量過剩造成的「供大於求」。而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實施的「脫中」政策,導致沒有了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一家親」,臺灣的水果失去了大陸市場。沒有了銷售市場作為支撐,滯銷是必然的事情。
RCEP協議籤署加劇島內焦慮
如今RCEP協議籤署後,雖然民進黨當局對外表示十分鎮定,「損失不大」,但是島內輿論情況卻恰恰相反,他們對此憂心忡忡。臺灣某企業總裁公開表示,RCEP的籤署完成,將使臺灣在傳統行業、外資投資企業面臨嚴峻挑戰,不利臺灣經濟的良性發展。
如今,消費者對於商品的選擇,不僅僅在於對於品種和性價比的追求,還有商品的文化情感及內涵。臺灣一方面親近美國,叫囂著「臺獨」,另一方面又想在大陸賺得盆滿缽滿,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免責聲明:本文由《奇蹟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國際旅遊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