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抗癌女漫畫家熊頓的故事以及作品改編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正在各大影院上映,很多觀眾看了後非常感動。曾和熊頓一樣患過淋巴瘤的李開復發微博說,這部電影讓他記住了「熊頓」這個讓人可以更樂觀、更堅強的名字。
熊頓,原名項瑤,浙江麗水人。她自嘲胖乎乎的像只熊,又認為自己像牛頓一樣,是被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中才有了繪畫靈感,所以,她為自己起了「熊頓」這個筆名。
生病前,熊頓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做插畫師,推出過《熟女養成日誌》《熟女單身日記》《減肥俠》等漫畫。
2011年8月,熊頓突然暈倒,經檢查後被確診為惡性淋巴瘤。
治療期間,熊頓用畫筆將自己與癌症作鬥爭的經歷記錄了下來,這就是漫畫《滾蛋吧!腫瘤君》。
漫畫中的熊頓,是一個極為開朗活潑,喜歡開腦洞想像萬事萬物的樂觀主義,即便患病,在醫院裡的點點滴滴也全然不苦情。
比如會被帥氣的主治醫生搞得小鹿亂撞:
把抵抗病魔想像成跟醫生一起在大戰殭屍:
在病痛的時候喜歡摸媽媽的嘴角:
然而,2012年11月,年僅30歲熊頓還是就被癌症奪走了生命。
李開復看了《滾蛋吧!腫瘤君》這部電影後,他在微博上說:
如果每個病患都能夠像熊頓一樣保持樂觀、幽默感,感恩並善待他人,自然是一種很贊的心理狀態,對治療也有積極的幫助。
「有網友當年讀了熊頓的故事以為她治癒康復,遺憾的是她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這也讓我警惕雖然一時治癒,但仍要謹遵醫囑,當心復發。」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金潔說,臨床中,有一些患者得知自己患的是惡性淋巴瘤,意志消沉,甚至出現牴觸情緒,不願意配合醫生治療。還有一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難以忍受化療副作用帶來的痛苦,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繼續治療,結果中斷治療幾個月以後,病情就惡化了,最終無力回天。對於淋巴瘤患者來說,心態也非常重要。要像熊頓一樣,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配合醫生治療。
淋巴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免疫力低下會誘發淋巴瘤
近年來,淋巴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趨勢。十多年前,浙大一院每年接診淋巴瘤患者不到100例,現在每年接診600多例。浙江省腫瘤醫院接診淋巴瘤患者每年都在增加,去年有600多例初診患者。
「目前,淋巴瘤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一般認為,可能和基因突變,以及病毒及其他病原體感染、放射線、化學藥物,合併自身免疫病等有關。」
金潔主任說,首先是病毒感染,這是導致淋巴瘤的明確誘因之一。感染病毒後可能會引起淋巴細胞受損,使細胞發生突變,從而誘發淋巴瘤。例如,B肝病毒可能與瀰漫大B淋巴瘤有關。
其次,精神高度緊張,壓力過大,導致免疫系統的應激反應,也可能誘發淋巴瘤。
也有研究表明,裝修、人體接觸放射線、苯類的化學製品等,也會刺激淋巴系統,誘發淋巴瘤。
金潔主任強調,由於淋巴系統遍布全身,各個臟器都可能會得淋巴瘤。再加上淋巴瘤的種類繁多,因此在診斷上也比一般腫瘤困難。
「淋巴瘤的診斷要做到精準化,不同類型的淋巴瘤治療方案不同,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什麼類型的淋巴瘤,才能制定最適合的方案對症治療。」
淋巴瘤早期症狀不明顯 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要當心
李開復在微博裡說,淋巴瘤不一定都有明顯的症狀,電影裡,熊頓就是在正常工作生活過程中突然倒下,他自己當時也是在體檢中發現淋巴瘤的,所以每年的體檢很重要。
「淋巴瘤的早期症狀不明顯,與感冒有些類似,會發熱、扁桃體腫大、感到乏力等,此外,還有一些淋巴瘤的早期症狀有夜間過量出汗、體重下降、皮膚發癢等。」金潔主任說,有些人患上了淋巴瘤,還以為自己只是感冒,連醫院都不去,往往因此延誤了治療時期。淋巴瘤早期最明顯的症狀是頸部、腋窩或大腿根出現淋巴結無痛腫脹,特別是大而不痛的淋巴結,要特別引起警惕。
浙江省腫瘤醫院淋巴瘤科醫學博士楊海燕副主任醫師說,由於多數淋巴瘤患者先在淺表淋巴結髮病,如頸部、腹股溝和腋下淋巴結,這些部位都很容易自測到。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和牙齦炎、咽喉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是不一樣的,它的主要特點是,無痛性的,沒有紅腫,且會逐漸增大,不會隨著身體炎症的消失而變化。如果自己不會判斷,建議諮詢專科醫師。
「淋巴瘤要早發現,儘早治療,如果頸部、腋下、腹股溝出現無痛性腫塊,且低燒半個月以上,要高度警惕。」
熊頓生前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自己病前的生活方式,恐怕算是你我都正在經歷,但極其不健康的:
所以,希望大家能珍惜自己的身體,早睡早起,好好吃飯,用微笑,趕走這個世界的一切陰霾!
(漂亮可愛的熊頓)
熊頓,本名項瑤,1982年出生,超人氣繪本達人。因《熟女養成日誌》一炮而紅,被譽為中國版的高木直子。除《熟女養成日誌》之外,還陸續出版塗鴉漫畫《熟女單身日記》、《熟女「房」事心經》、《減肥俠》、《世博原創漫畫叢書·三毛尋寶記(1、2)》等等。2011年8月21日被檢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2012年11月16日去世。
內容來自: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