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後期時,日本國內已經兵員枯竭,勞動力嚴重缺乏。為了維持日本的軍需生產,日偽軍在我國境內抓捕大批青壯年送到日本或偽滿充當勞工。而在今撫寧縣東部,偽滿臨榆縣負責這項工作的,則是鬼子顧問高石茂利。高石茂利實為該縣的「太上皇」,總攬偽軍、政、憲、特大權。
1944年秋,高石茂利帶著賓田中隊和「鐵矛」特務隊,由山海關來到海陽鎮,親自指揮日偽軍對我軍抗日遊擊根據地的「掃蕩」、抓人、搶劫糧食的行動。當地百姓對這夥日偽軍恨之入骨,希望冀東八路軍灤東七區隊隊長馬驥能消滅這股敵人,為民除害。
馬驥接受了鄉親們的請求,帶著七區隊從口外回到長城內,下決心消滅海陽的敵人。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在行動之前,馬驥便調查清了海陽當地日偽軍的兵力部署,在海陽鎮據點內,除了賓田中隊和「鐵矛」特務隊外,還有300多名偽軍和偽警察。高石茂利來到海陽鎮後,經常帶著憲兵隊、特務、偽軍,從海陽出發,經範莊、侯莊向西北方我抗日地區抓人搶糧。
而在範莊東面隔馬路是一道南北向的土坎子,土坎東面是大片高粱地,地形優越,便於隱蔽。所以馬驥便決定在範莊設伏,並制定了專以消滅鬼子憲兵為目標的戰鬥方案。按照戰鬥方案,如果敵人到來時,偽軍在前,就放過去,專打鬼子。如果鬼子在前,偽軍在後,與鬼子交火後,偽軍撤退也不追擊。一切準備就緒,就只待鬼子進入包圍圈。
按照之前探知的情報,高石茂利的部隊每天會7點從海陽出發,最晚不過8點也會從此處路過。但在8月20日那天,都上午9點了,還不見鬼子的蹤影。為了得知鬼子的具體動向,馬驥派出一位偵查員去海陽附近偵查敵人的動態。但偵查員出發沒多久,便聽到了兩聲槍響,不久便沒動靜了。
不一會兒,偵查員回來報告說:「碰到了六個騎自行車的鬼子,我開槍嚇跑了他們。」此時交給馬驥的是一個難題:「是留還是撤?」如果撤了,這番努力就白費了。但如果不撤,鬼子偵查到了他們的動向,有可能會被「包餃子」。最終馬驥做了一個艱難決定:留下來!他認為偵查員剛才出去時穿的是便衣,鬼子兵並沒有發現七區隊的蹤跡。很有可能會將偵查員當成「土八路」而帶人抓捕。所以他們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
沒多久,鬼子兵的行動驗證了馬驥的猜想。海陽的鬼子兵真出動了,前面是武裝偽警察和特務,中間是高石茂利帶著的憲兵中隊,以及中隊隊長賓田,後面是200偽軍。由於他們認為此次圍剿的是「土八路」,而不是八路軍主力,所以連機槍槍衣都沒脫。他們大搖大擺地進了範莊南街後,偽軍和特務便叫囂著讓老百姓給日軍做飯。
就在這時,馬驥勾住重機槍扳機,瞄準鬼子隊長賓田,一連打出數發子彈。戰鬥打響,日軍指揮官卻率先被斬首。所以憲兵中隊的建制被打亂,指揮失靈。 鬼子顧問高石茂利見狀,立即帶30名鬼子向東跑出村去。但他萬萬沒想到,馬驥早已布置了兩個排的兵力等著他。所以,高石茂利和他的手下很快被打成了篩子。
一個小時的時間,日軍一個成建制的憲兵中隊被消滅,還打死了20多名特務和武裝偽警察。至於在後面的偽軍,一聽到槍響,就跑回了海陽。當「賓田中隊覆滅,顧問高石被打死」的消息傳到唐山後,震動了日偽軍高層。日偽軍一些高層親自乘專列來海陽調查此事。當他們看到特務隊長和偽軍隊長都活蹦亂跳時,立刻大發雷霆,將此次憲兵中隊覆滅的原因歸咎在這些漢奸身上。因此,特務隊長和偽軍隊長都被逮捕了起來,部分頭目被發配到偽滿或日本做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