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生打造的憲兵特工:如果丁樹中「竊開」敗露,唯一的後果是戰爭

2020-11-18 觀海汀濤
友情提示:研究歷史,建議看史書。史書也未必是真的,依舊需要自行判斷。

鄭重聲明:

在講述黃浚父子洩密案的故事時,有不少讀者朋友對谷正倫所創建的憲兵司令部"特高組"相關行動很感興趣。

既然這樣,筆者就再次將那九十年前的舊事翻出來曬曬。

閱讀之先,還是請各位朋友站穩立場。

本文所回顧的這段往事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請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進行深入理性閱讀,切莫誤解。

筆者無意於激發、引導各種不良情緒;更無意於影響、重構讀者朋友們的心理認知。

敬請理性閱讀、理性接受,莫要被歷史的灰塵迷了眼睛。

【序】

既然有朋友想聽一聽特高組"竊開"行動的往事,那麼我就再囉嗦一番。

不過嘛,有關這個行動的背景介紹是必不可少的。

否則朋友們就無法理解、無法相信其真實性。

字數會不少,還是敬請各位耐心閱讀,必有爽點回報您的辛苦。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先從這項行動的發起人、組織者、領導者丁樹中說起吧。

這位丁樹中,又名丁昌,號祝綏。在別處遇到莫要混淆了。

1906年他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往大裡說,還是雷鋒的同鄉。

1926年1月,他考入黃埔軍校四期步科一團第一連,與林彪是同隊同學。

看看人家這朋友圈,多豪華。

那一年的秋天,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飲馬長江、佔領武漢,前線急需大批中下級軍官,根據形勢需要,他提前畢業,任國民革命軍排長,參加了北伐。

北伐之後,他就進入了轉型期,從槍桿子轉身往刀把子方向去了。

他先是考入軍事委員會警憲研究班第二期繼續學習。

畢業後,奉派受訓於德國警察學校

前文說過,1932年,憲兵司令谷正倫派了一個由黃埔出身的少將級和團職軍官等心腹愛將(谷正倫可不是黃埔出身的)組成考察團去日本考察憲兵制度、調研間諜反間諜工作,丁樹中就在其中。

谷正倫這個老傢伙值得拓展閱讀一下,其三兄弟都是牛人。

他本人還有著"中國現代憲兵之父"的美稱,他提出的"不說謊,不作假,守本分,盡職責"為當時憲兵的官兵的座右銘。

考察結束回國後,丁樹中撰寫的心得受到谷正倫的讚賞,於是就將他調任到憲兵司令部第四課(政治警察課)課長。

他那心得的基本思路就是建議谷正倫按照日本陸軍憲兵的模式來發展中國的憲兵,具體而言,憲兵不僅是軍中警察,還要集黨務與特務、處常與備變一體。

由此可見,那時的出國考察可是貨真價實,收穫提高真存在。

不久,他又改任憲兵特警第二隊(也是支有故事的隊伍)隊長。

這時,丁樹中可以說已經定型為秘密警察了。

大家記住,這個憲兵特警第二隊可就是"特高組"的前身了。

【一】

1933年3月6日,蔣介石決定將憲兵第三團調至北平布防。

丁樹中也被抽去做了第一營的副營長,他從憲兵連裡挑選一批文化水平較高的上等兵,施以短期訓練,然後著便衣執行任務,當時的稱法叫做"便衣憲兵勤務"

實質上,這已經超越了"憲兵"的職能,是特工了。

期間,為全面捕殺北平的共產黨人,他令這幫憲兵便衣特務化裝成工人和學生,偽裝進步愛國,打入了我黨北平地下黨組織,中共河北省委、北平市委及反帝大同盟、互濟會等組織先後遭破壞,數百人被捕,使北平地下黨的工作遭受重大損失,他對我黨以及進步群眾欠下累累血債,大家要站穩立場。

不過限於篇幅,本文就不展開說了。

說說他的抵禦外敵的政績、"閃光點"吧。

當時日本特務平津活動頻繁,策動張敬堯華北獨立,策動內蒙德王內蒙自治,企圖兵不血刃吞併我國大片領土。

1933年5月7日,他在鄭介民的率領下,聯手軍統華北特區北平站的大特務王天木陳恭澍、白世維,在北平城中心的東交民巷內的六國飯店直接將張敬堯給槍決了。

從此開始,丁樹中日本特務的打擊尤為狠辣賣力,大概這就是魏源老先生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或者金大俠說的"以彼之道還治彼身"吧。

他的兇猛令日本人十分惱火,遭到恨,把他視為眼中釘。

1935年6月9日,日本梅津美次郎致信何應欽,要求將憲兵第三團撤離華北,並強調一定要懲辦該團負責人蔣孝先(西安事變時被處決了)、丁樹中(時名丁昌)。

何應欽屈從日本人的要求,與之籤訂了《何梅協定》,憲兵第三團被迫撤到蘇州整訓,蔣孝先、丁樹中在名義上被撤職查辦

丁樹中沒吃日本人那一套,根本沒撤,率部分便衣(已經是特工了)在華北潛伏下來,活動得反而更加歡實了。

不久即為日軍特務發現,受到搜捕,不得已化裝成乞丐逃回南京

【二】

丁樹中在平津的活動令谷正倫喜出望外,這不就是他改革憲兵所期盼取得的成果嘛。

於是,他將丁昌改名為丁樹中,調到憲兵司令部警務處任少將處長

這樣,丁樹中就在谷正倫的鼎力支持下,正式建立了憲兵特務組織——特高科(後因忌諱日本的"特高課"之名,就改稱"特高組"),派駐外地的叫特高隊(後改亦為特高組),報蔣介石批准撥發了活動經費,配備了專用電臺,網羅人員形成了憲兵特務系統,與中統軍統並稱三大特務組織。

當時,每一"特高組"都配有無線電臺,用密碼傳遞情報,密碼不定期更換,其組員不定名額,視任務和需要設置。

組員都受過特殊的職能訓練,有法西斯式的嚴酷紀律。

在各大中城市分設的"特高組"小組組長與駐地憲兵團長或營長密切配合,監視日本特務、漢奸。

除此之外,人家還將觸角伸向了海外,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宜細說了。

民國時期,南京的中央門。

【三】

為了讓讀者信服,我再講講這"特高組"選人標準

"特高組"領導骨幹必須受過中央軍校及憲兵學校正規的軍事訓練,再轉入憲兵學校特務訓練班接受特務教育

一般組員也必須受過兩年憲兵教育、再經憲兵技術軍士隊訓練兩年、還要入特務訓練班受訓畢業,才能為正式成員。

"特高組"成員除用憲兵司令部名義,公開招考過幾次高中畢業生,給予特殊訓練外,還有幾次專門招收從日本歸國的華僑,利用他們嫻熟日語的長處,經過專業訓練後,作為防日反間的力量。

這些歸僑大多是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人。

另外還有一些是"特高組"在其外圍組織吸收的人員以及臨時僱用收買的人員,他們不一定都經過專業訓練,只在一定範圍內擔任一定的臨時任務,不是"特高組"正式成員,更不能充當"特高組"領導骨幹。

它的成員在參加組織時都必須宣誓:

"自願終身忠於領袖、忠於革命、嚴守紀律,如有違背,願受極刑"

這些誓言還寫在特務證件上,以便隨時牢記。

"特高組"成員所接受的特務課程十分複雜,可以解密的我就絮叨、絮叨,大家儘量別嫌煩。

當時開設的課程有:

特工概要、諜報須知、特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此書是我黨叛徒顧順章所寫)、切卡工作(契卡,即蘇共克格勃,由我黨叛徒陸夢衣翻譯)、外事警察須知、指紋學、犯罪學、犯罪心理學、偵察技術、行動技術、化裝術、照相術、無線電收發、密碼研究、化學通訊、汽車駕駛、特殊遊泳術、日語、捕繩術、警犬訓練、看相術、青紅幫研究、手槍射擊術、摔跤術、科學自衛術、奪槍術、法醫學、社會調查學等等。

這些課程的教材,多來自日本、蘇聯、德國、義大利、英國。

每個參訓人員,也不要求每門課程都精通、但至少要具備常識。

"常識"二字,也就是那麼一說。

換成讀者,在血與火的考驗面前,您是願意與"精通"組隊還是願意跟"至少"湊合呢?

所以,哪怕是為了自己著想,每個參訓人員都會憋著勁往"精通"的方向狂奔。

南京站前廣場的照片

【四】

碼字到此,讀者朋友們大概能聽明白這個"特高組"從上到下都是什麼樣的人了吧?

那麼,"竊開"行動自然就水到渠成、不足為奇了。

前文說到:

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在一次防日工作擴大會議上,特高組對開張以來的行動以及效果進行了總結。

會上,不少人認為前一階段嚴防日諜日奸屬於消極性質的,儘管費了很大力氣,收穫卻很小;今後要從消極防日,發展為積極反間

要說呢,丁樹中無愧黃埔出身,職業軍人那種"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理念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後,"特高組"的防日反間工作便有了新的發展。

反間工作開始是以南京為中心,逐步發展到上海、北平、武漢,凡是有日本僑民和日本領事館的地力都積極地開展了這項工作。

"特高組"在南京的反間工作,做得就非常值得點讚。

例如:特高組在南京的日方公、私機關僑民僱用的華人中,吸收了40餘人為反間行動利用人員

南京,街上行人

【五】

當時必須通過長時間的調查了解,確認這些人具有給"特高組"偵監日本人活動的主客觀條件,方才擇其可靠者吸收任用。

主觀條件是他們要具有愛國熱情、膽大心細,善於應付多變的複雜環境,嚴守紀律等;

客觀條件是他們所擔任的工作,便於偵監日本人活動,收集敵人情報。

每吸收一個人,"特高組"都要做許多思想工作,除曉以國家民族至上的大義外,還必須給以一定的經濟報酬

例如在日本使館任華文秘書錢念慈,能忠誠地搜集日方情報,特高組每月最少津貼他80元;

此外有一些是日方機構裡的司機、侍者、通訊員、傳達等,特高組每月也付給他們10元的津貼;

逢年過節還送禮物,成績顯著者,給予更多的獎勵。

南京夫子廟大成殿前的亭子,趕廟會的時候這裡很熱鬧,現在的這個亭子是重建的。

【六】

竊開日本使、領館密件箱之事,剛開始的時候進行得非常困難。

首先必須準確偵察情況,選擇一個非常安全可靠的時間才能夠下手。

後來"特高組"發現,每到周末和假日,家住上海日租界等處的南京日本使館的主要官員基本上都回上海的家中度假或跳舞、打高爾夫球、玩樂去了(蘇州日領事館也如此)。

日本人離開以後,辦公室上鎖,只留一兩個不關重要的底層日本職員看守。

於是,待至夜深人靜,在使、領館服務的日本人都入睡了(不想睡也會有辦法讓他們睡過去的,方法可以自行腦補),特高組的技術人員便翻牆(呵呵,可不是網上的那種)進入使、領館,在與特高組發展的華籍職工協助下,從事竊取密件的"竊開"行功。

技術人員們帶著各式各樣的萬能鑰匙,約100餘把,一一試用。

然後將能打開保險箱的那把鑰匙弄上記號

工作結束後,再依據做了記號的鑰匙專配一把更適用的鑰匙,以備下次行動時,提高效率、無須多花時間。

在竊開保險箱時,要帶著特製的膠手套,以防留下指紋。

對於保險箱中秘密文件存放的位置、秩序要一一記好。

竊取攝影后,仍照原樣放好,以免日本人生疑發覺。

南京太平南路的國際飯店。

在一般情況下,竊取日本人保險箱的文件,都是"特高組"派專門技術人員進行的,但也有例外情況。

如蘇州日本領事館僱用的華人王孫乾,年輕機智、膽大心細、熱愛祖國,他就曾多次為特高組的反間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績。

因為他平時十分注意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偵察竊取到日方保險箱的鑰匙後,便到鑲牙館找一大塊作牙模型的材料。用來迅速做好該鑰匙的模型,照原樣配製一把適合的鑰匙。

因此,他一人便能頻繁地打開日本領事館的保險箱,偷竊秘密文件,然後伺機溜出來,拿到特高組預先準備的秘密接頭點拍攝、翻印再歸還原處。

每當南京日本大使館內的工作關係竊獲到字紙簍裡的廢紙片時,也多捻成紙團,外包硬紙,扔入金陵大學校園,特高組的人再拾取。

由於他們每次潛入或者接應日本大使館,都要從金陵大學的圍牆翻進去。初始時期,特工和大學生們相遇時,彼此之間還一驚一乍的;

後來嘛,長此以往,大學生們都司空慣見了,特工也不怎麼避諱,雙方相遇,特工就眨眨眼睛,大學生們也面帶著微笑,用手指掩掩嘴,雙方示意溝通完畢,心領神會、心照不宣了。

金陵大學行政樓

【七】

"特高組"通過"竊開"行動所偷拍盜攝到的日本秘密文件,多屬下述內容:

1、日本外務省的訓令、通報、密令、命令以及對中國外交的指示等;

2、日本在華間諜機關專案密件,例如題為如何"擾亂中國金融",如何"加強各省與蔣介石的分歧"的文件等;

3、日本特務機關對搜集我國政治、軍事情報的命令,情報內容是關於我國陸、海、空軍的數量、戰鬥力、裝備、訓練情況、國防計劃、軍隊及高級將領與蔣介石的關係,以及國民黨重要會議內容、派系鬥爭、各省軍閥割據的情況等,還指令日諜怎樣從事挑撥、離間、破壞、分化等活動;

4、對於一些特殊事件的電報及特種情報,例如西安事變中,日本使領館官員對國共兩黨、

兩軍的詳細分析以及他們同日本國內的往來電報,從中得知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很希望張、楊把蔣介石殺掉,惹起國共兩黨大戰,使他們坐收漁人之利;

5、在日領駐地我國發生重大事件的報告,例如在湖南長沙水陸洲的日本領事館獲得的密件是日領向外務省報告湖南地方勢力與國民黨中央的派系鬥爭,文電中用甲方代表蔣介石,乙方代表何鍵派;

6、屬於各地日使領館收買的漢奸名冊和支付他們活動費用的化名收據。

這些名冊、收據為"特高組"剷除漢奸提供了可靠依據。

【尾聲】

1937年,因憲兵第一團團長楊鎮亞在西安事變中被殺,隊伍為東北軍收編,谷正倫重新建立憲兵第一團,委丁樹中為團長。

淞滬會戰後期,戰火蔓延至錫澄線,無錫守城戰正式展開。

當時無錫城附近聚集了從上海等地撤退來的國民黨各路軍隊約計28萬人,而無錫當時守城部隊並不多,估計只有5個連,約600多人。

丁樹中憲兵第一團正在其中。

11月23日下午16時40分,日軍少量艦艇沿著古運河河道經清明橋摸進無錫南門,丁樹中立即派三營長李成仁攜連長歐廷昌及警察局長張達率部前往堵截,日艦見城內守軍已有準備,不敢滯留退出南門。

李成仁等人一直追到清明橋,立刻堵塞清明橋河流,並構築警戒線,嚴防日軍艦艇借古運河航道竄入城區。

除此以外,日軍便衣隊還化裝成難民,想從東門和南門混進城內,均被丁樹中布置的憲兵人馬給識破。

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憲兵第一團無錫作戰概要》中記載:

直到11月26日上午6時30分,東門外槍聲密集,中日雙方圍繞5號橋、6號橋展開你來我往的爭奪戰。、當天9時15分,日軍前鋒逼近火車站。當時守城的將領丁樹中命令守城官兵全部投入戰鬥,雙方在全城展開激戰。

正與敵酣戰時,丁樹中接到上級命令,要求"所有憲兵著即相機撤退,並向常州大道集中"。

丁樹中接令撤退,他當場發飆:"我部已與日軍全面接戰,如何撤得下來?!"

此後連接兩道命令,他只能無奈撤出。

日軍於11月26日正式進城,無錫宣告淪陷。

憲兵第一團當為最後撤離的一支隊伍。

秦淮河上的船家

言及此節,無非是不想全盤否定這位丁昌丁樹中,在民族大義考驗之時,筆者認為他是條漢子。

其他的舊事嘛,就請翻閱筆者此前發布過的劣文了。

相關焦點

  • 臺空軍唯一武裝女憲兵曝光 可射殺叛逃飛行員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灣空軍唯一的武裝女「憲兵」首次曝光,她是臺灣空軍401聯隊警衛連上兵高善純。高善純是機場警衛連衛戍跑道安全的「憲兵」,所持的T-91戰鬥步槍都配實彈,第一發就能擊殺企圖駕機叛逃的不肖飛官或偷戰機的間諜,是臺軍中唯一可合法射擊叛逃飛官的女兵。
  • 20萬黃埔生,8年戰死19萬……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黃埔軍校成就了中國現代史;尤其是在抗戰中,總共20萬黃埔生中,戰死者高達19萬多人,僅萬人倖存。據《國民黨研究資料叢書: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戰場史料選編》:抗戰期間國軍一共陣亡132萬人。簡單計算,陣亡的黃埔生佔全部犧牲國軍的約14.4%,即每陣亡100名國軍官兵,就有至少14人是黃埔生。
  • 臺軍「雙十」操演唯一新戰力,「憲兵」執行「反斬首」任務
    臺灣軍方「雙十」操演,分別有陸軍、空軍與「憲兵」部隊參演。其中屬於新型戰力整建部分的,是「憲兵」部隊的所謂「快速反應連」,呈現的「首都」衛戍「反斬首」戰力,屆時將全員全裝展示紅隼火箭彈、車裝排用機槍與輪轉槍榴彈等建制武器。
  • 臺軍「憲兵特勤隊」簡介
    近些年來,「憲兵特勤隊」開始由幕後走向臺前、由營區走向營外,頻頻在各類演訓活動中登場亮相。今年亮相的頻次更高:5月份被臺「國防部」和綠媒證實擬訓練某中東國家反恐部隊;7月份攜手「警政署」維安特勤隊及「海巡署」海巡特勤隊參與「漢光36號」演習中的「反特攻」演練。隨著參與活動的增多,其「獨特」「神秘」之處逐漸為民眾所知曉。
  • 《變身特工》:無人機與鴿子的戰爭
    影片的主題其實可以用片中兩件道具來總結,那便是無人機與鴿子,分別對應戰爭與和平。1、無人機想不起最早出現在電影裡的無人機是哪一款了,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絕密飛行》(2005年):無人機擁有了人工智慧,成為了自主殺人機器;《安德的遊戲》(2014年):無人機已大規模運用於太空作戰中;
  • 當年駐美的臺灣憲兵
    作者 劉屏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如果駐有美國的陸戰安全衛隊,臺灣地區駐美代表處以及雙橡園是否也應駐有憲兵?這是舊事重提,卻也溫故知新,尤其不能不提駐美代表處的爆炸案。    早在2008年底,臺灣即有「恢復在駐美代表處及雙橡園派駐憲兵」之議,但因為經費、員額等問題,未能實現。至於憲兵是什麼時候撤除的?
  • 軍統在抗戰中之三:特工戰!軍統和76號的大PK
    軍統在抗戰中之三:特工戰!軍統和76號的大PK遲傑摘要:軍統在抗戰中最濃墨重彩的就是與汪偽特工總部也就是惡名昭彰的76號展開的一系列血腥的特工大戰,76號憑藉主場作戰的優勢,再加上日軍的大力支持,使軍統遭到了極大損失,不過最終戴笠還是借刀殺人,除掉了76號的魔頭李士群,算是扳回了一分。
  • 法國19歲士兵持刀襲擊憲兵 被後者連開2槍制服
    原標題:法國19歲士兵持刀襲擊憲兵 被後者連開2槍制服法國憲兵隊對事發區域實行警戒(法新社)海外網2月4日電 據德國《世界報》報導,當地時間2月3日,在法國東部城市迪厄茲,一名19歲的法國士兵企圖持刀襲擊一名憲兵未遂
  • 全國公認的十位抗日名將,為何只有三位黃埔生,有資格入選
    抗戰然而在這十人中,只有三位抗日名將屬於黃埔生,他們分別是杜聿明,王耀武,戴安瀾三位黃埔生將領。要知道在整個抗戰時期,黃埔生也參加了許多重大戰役,犧牲的人數,不比川軍少。抗戰中的表現也不比任何地方軍差,甚至還要超越。據戰後統計黃埔畢業生在戰後倖存者僅11000多人,相比抗戰期間入校受訓的20萬學生,「黃埔系」在抗戰中的犧牲率高達95%。那麼,為何只有這三位黃埔生,有資格入選!第一位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杜聿明,他在抗戰時期擔任第五軍軍長,曾經在崑崙關戰役中一戰成名。
  • 臺軍「憲兵快速反應連」:護佑蔡英文逃命的「御林軍」
    >,相繼在兵員配額、武器配備、戰力提升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並在今年的「漢光36號演習」中予以重點演練,儼然已把其當成蔡英文「反斬首」的「御林軍」。 但就是這樣一支頗受爭議的部隊,自組建以來參加「雙十慶典」逾五十次,「外事活動」更是數不勝數,多次榮獲臺軍模範連隊殊榮,被臺軍認為是臺「憲兵」中名氣最大、訓練最硬的部隊之一。
  • 砍傷「憲兵」的日本軍刀是偷來的,刀柄上還刻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警方發現,這把「兇刀」竟然是呂姓男子竊自「國軍」歷史文物館的一把「南京大屠殺軍刀」,刀柄刻有「南京之役殺一〇七人」。而對於軍史館藏刀輕易遭竊,臺灣網友大呼不可思議,認為管理過於鬆散,「實在太扯了」!呂姓男子從軍史館偷的「南京大屠殺軍刀」警方:砍傷憲兵用刀為「南京大屠殺軍刀」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稱,今天上午約10點15分,一名呂姓男子闖入臺「總統府」南苑車道口(近博愛路),執勤憲兵衛哨依標準程序警示制止,呂姓男子不從,隨後迅速被一線協勤衛哨官兵制伏,阻止其進入府內,過程中周姓憲兵遭該男子以隨身刀械所傷
  • 《霹靂嬌娃》:性感百變女特工搏命上陣全新出擊
    在此片中,「小K」克裡斯汀·斯圖爾特、《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娜奧米·斯科特以及「黑美人」埃拉·巴林斯卡三位顏值爆表的90後女星首次聚到了一起,共同演繹了一段性感火爆的新一代霹靂嬌娃特工傳奇。故事中的三位新一代天使也個性鮮明、各有所長:「叛逆天使」薩賓娜灑脫率性,而且任何造型、身份都能hold住,她文能化身性感嫵媚的風月俏佳人色誘敵人,武能秒變不讓鬚眉的女漢子貼身肉搏乾淨利落地打倒對手,堪稱酷炫帥炸的百變女王;「力量天使」簡是前軍情六處特工出身,身手靈敏矯健,且精通各國武器裝備的使用,戰鬥力超強,是「天使聯盟」中當之無愧的力量擔當;艾琳娜雖然身手一般,但是身為科學家的她善於操作各種高科技東西
  • 紅顏特工——記抗戰中的傳奇女性
    因在太平洋戰爭之前,提前破譯了日軍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姜毅英成為國民黨內唯一的女少將。 姜毅英 1941年暑假,戴笠派姜毅英帶了一組密電同志,輾轉從海上進入香港。在香港做了半年的情報。那一次是主要的工作是要布建東南亞的電臺。
  • 和義大利憲兵親密接觸
    如果你去問義大利人,他們通常會給你一個並不能令人滿意的答覆:警察-polizia是常規國家警察,憲兵-carabinieri屬於軍隊。真正的原因,其實是一段歷史怪異。憲兵比義大利歷史還要悠久,它是由維克託·伊曼紐爾一世、薩沃公爵、撒丁國王創建的,比現代意義上的義大利還要早將近半個世紀。
  • 韓國清除日本殖民遺毒,要將臭名昭著的憲兵一詞,改為美式稱呼
    韓國的軍中有一個特殊的兵種叫做憲兵,他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之久,就在最近韓國國內正在商討要把憲兵這個名字改掉,提了很多方案,最後基本定稿跟美國的叫法一樣軍事警察。按說韓國憲兵這個名字都叫了幾十年之久了為什麼要改呢?
  • 《變身特工》獲中外觀眾好評 開年特工冒險來襲
    《變身特工》從轟動一時的創意短片《鴿中諜》汲取靈感,講述超級特工蘭斯·斯特靈因為陰差陽錯,變成了一隻鴿子,因此不得不和少年科學家沃爾特·貝克特(Walter Beckett)組隊拯救世界,踏上一段腦洞大開的特工冒險。
  • 砍傷臺灣「總統府」憲兵的軍刀真是南京大屠殺的「百人斬」用刀?
    於兵戈之間,回味崢嶸歷史與硝煙戰場盔甲、刀劍、戰爭值得一提的是,該事件中,這名男子所持的日本軍刀,是從臺灣「國軍歷史文物館」盜竊而來的。而且這把軍刀本身也並非普通軍刀!但如果將刀拔出刀鞘,就可看到紫銅刀鏃上刻著「南京の役 殺一〇七人」的字樣。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令人觸目驚心!
  • 穿制服自拍上網,涉冒充憲兵被抓
    .午夜驚魂:「回家路上遇持槍搶劫,還對我開了一槍...
  • 抗美援朝中最牛的戰俘,一顆手雷炸掉美軍一架飛機,報銷十名間諜
    在這場戰爭中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位的經歷非常傳奇,以一介俘虜之身炸掉了美軍一架飛機、報銷了十名美國間諜,他的名字叫張文榮!張文榮1926年出生於遼寧省遼中縣,1948年8月考入國民黨的陸軍軍校,成了最後一批"黃埔生"。在軍校期間對國民黨當局的腐敗感到深深的不滿,於是1949年12月,張文榮隨部起義,之後進入了西南軍政大學學習,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
  • 《王牌特工2:黃金圈》打造顛覆重口系特工片 仍別具一格
    英國怪咖馬修·沃恩卻從未躋身MCU、DCEU宇宙的的主流,而是在中低成本裡找自由。  在邊緣裡塑風格,在暴力中造狂歡。  一部[王牌特工:特工學院],訴盡對1970年代間諜片的深情;  影片也在致敬經典和顛覆套路中試探著娛樂新法則。  如今[王牌特工2:黃金圈]的出爐,正式向世界宣告「三部曲」系列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