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康熙五妃之一的良妃,為何死後被康熙稱為「辛者庫賤婦」

2020-12-27 網易

2020-12-21 11:33:03 來源: 歷史上的人和事

舉報

  良妃衛氏,內管領阿布鼐女,本辛者庫罪籍,入侍宮中,成為康熙帝後來的五妃之一。在康熙二十年,生下了皇八子胤禩。

  那何為辛者庫?

  與佐領一樣都是為皇室服務的,辛者庫護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最開始因為家裡人少被編成了半個包衣佐領。在清朝后妃裡面,辛者庫出身的大多都是正常的包衣族。良妃家裡是天聰來歸,說明他家裡面是努爾哈赤時就投靠的,家族的人太少了才進的。

  

  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她冊為良嬪,不久晉升為良妃。成為歷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據記錄說,良妃非常美麗,康熙非常寵幸他。

  《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裡說她「美豔冠一宮,寵幸無比。」

  良妃「辛者庫賤婦」的說法,出自雍正朝編纂的上諭和《清聖祖實錄》。而這都是後人編寫的,真實性有多少呢?還真不知道。因為康熙帝本人並沒有寫過這樣的話,且康熙朝文獻對此也沒有記載。

  

  所以究竟康熙帝有沒有說過,尚且存疑。但是我覺得他應該沒有說過,至少在良妃生前沒有說過,如果說過的話也是氣話,因為康熙他的內心對良妃是真愛的。

  良妃位列五妃之一,地位顯赫。一般妃子去世的時候,皇上是不參加送行儀式的,但是在良妃死後,康熙卻參加了這個儀式。並且給良妃寫下了兩篇祭文,這是絕無僅有的事情。當然還有另兩位妃子在死後,各得到了一篇康熙帝的祭文。

  良妃的兒子皇八子胤禩還是非常有心計的一位,聚集了一幫為之服務的阿哥們,大臣們,也就是八爺黨。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的小心眼都被康熙帝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對他極度厭惡,最後在奪嫡競爭中以失敗告終。

  據說有一次,胤禩因為去祭奠母親良妃,而沒有陪康熙帝出行,並且沒有告訴康熙的原因,只是送給了他兩隻鷹,但是這兩隻鷹被送到康熙帝手裡的時候已經死了,康熙帝覺得這是不好的表現,是皇八子胤禩的居心叵測,是在詛咒自己,所以就隨口說了這句話,「辛者庫賤婦的兒子」。

  

  我覺得從這個故事中,即使是康熙帝真的說了這句話也是一時的氣憤而已。被氣急了,人也就胡言亂語,所以在這種不是正常的狀態下說出的話根本不可信。

  或者是當時,康熙帝只是罵他的兒子胤禩,被在旁邊聽到的宮女和太監以訛傳訛,就聯想到他的母親是賤民,所以把康熙沒說出的話,通過宮女或者太監的口說出來就說成了辛者庫賤婦的兒子。

  總而言之,康熙帝非常寵愛他的良妃,所以在他心裡從來沒有歧視過他的良妃身份,更不會在良妃死後,還這樣罵他的兒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位列康熙五妃之一的良妃,為何後來會被康熙稱為「辛者庫賤婦」
    眾所周知,康熙的良妃衛氏出身十分低微,她原是辛者庫的包衣奴才,只不過後來陰差陽錯被康熙爺看重選進宮當了妃子,這才「飛上枝頭變鳳凰」成了主子成為康熙五妃之一(衛氏封號為「良妃」,良字取意善良美好,由此也可以看出她早年間確實很得康熙愛重)。
  • 良妃明明是五妃之一,也受寵,為何會被康熙罵是「辛者庫賤婦」?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清聖祖康熙帝罵良妃衛氏為「辛者庫賤婦」的大背景,也就是清史裡著名的「斃鷹事件」、又叫「海東青事件」。看到這兩隻死鷹之後,康熙帝怒不可遏、大發雷霆,放著一眾皇子的面斥責胤禩是「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並揚言要與胤禩斷絕父子關係!這就是「辛者庫賤婦」的由來。從這件事的背景來看,康熙帝罵這句主要並不是針對已故的良妃衛氏,而是針對胤禩。說白了,就跟平常人家老子罵兒子「你個小王八犢子」差不多,不過就是老爹在氣頭上口不擇言罷了。
  • 康熙的五妃之一,良妃|親王|雍正|妃位_網易訂閱
    ,為何還將她封為五妃之一?從於正的《宮鎖心玉》開始,關於良妃之子八阿哥胤禩的影視劇,層出不窮。每次看到這種劇,都會提到胤禩的母親良妃。在影視劇的情節中,康熙冷落良妃,還把良妃打入冷宮。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倘若康熙不喜良妃,為何還將她封為五妃之一?難道是因為八阿哥?很多人都以為,良妃出自辛者庫,乃是卑賤的奴籍。而康熙那句「系辛者庫賤婦所生」,實際上出自他人所書《清聖祖實錄》。至於是不是康熙真正所言,真實性得不到驗證。
  •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時間:2020-12-07 13:2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 同是包衣出身 德妃備受寵愛10年生6子 良妃卻被稱「辛者庫賤婦」
    良妃與德妃都是包衣出身,待遇卻大不相同,德妃深得康熙帝寵愛,10年生6子,中年還侍寢。而良妃卻是得寵一時,兒子也被康熙帝厭棄,康熙甚至說出了」辛者庫賤婦「這樣的話。可見在康熙心中,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女人,康熙覺得德妃溫文爾雅,品行高潔。而良妃則是出身卑微,上不了臺面的人。
  • 雍正為什麼要借康熙的嘴惡毒咒罵胤禩額娘,還說人家是賤婢?
    (違反了宮規的奴才會被罰入辛者庫,每日辛苦勞作,再無自由可言)良妃這樣的出身也就註定了胤禩政治前途上的短板,康熙厭惡歧視良妃在歷史上也有著明確的記載,《清聖祖實錄》寫明,在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時老皇帝就曾經惡毒的咒罵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
  • 《如懿傳》、《延禧攻略》裡面都出現過的辛者庫是個什麼庫?
    清宮戲中會出現某某嬪妃因為犯了錯或犯了罪,而被罰入辛者庫的情況。比如電視劇《康熙王朝》曾經華貴溫婉的容妃變成了辛者庫刷馬桶的「容婆子」。電視劇《康熙王朝》王輔臣:曾經的「辛者庫」戴上了「紅頂子」比如,看過《康熙王朝》的都知道,清初有王輔臣這號人物。他曾經是阿濟格的侍衛,當阿濟格獲罪以後,王輔臣受到牽連,被貶為內務府辛者庫。後到康熙年間,王輔臣徵戰有功,被擢為陝西平涼提督。
  • 《如懿傳》《延禧攻略》中頻現的辛者庫,是什麼地方
    也就是說,在宮鬥戲密集出沒的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辛者庫不僅是原來的奴僕工作地,同時也是是帶有懲罰性質的罪犯貶入地,誰被貶入辛者庫,就意味著比普通的包衣奴僕地位還要低。比如康熙皇帝的良妃衛氏,她曾經生下了皇子允禩[yìn sì],也就是後來跟雍正對著幹的老八。康熙五十三年,允禩因為怠慢康熙皇帝,康熙一怒之下父子反目,就在實錄裡面留下了「允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這樣的罵街之語。這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辛者庫注釋語。
  • 《如懿傳》、《延禧攻略》裡面都出現過的辛者庫,到底是個什麼庫?
    清宮戲中會出現某某嬪妃因為犯了錯或犯了罪,而被罰入辛者庫的情況。比如電視劇《康熙王朝》曾經華貴溫婉的容妃變成了辛者庫刷馬桶的「容婆子」。具體來說,被貶為辛者庫的一般是兩類人:第一種:犯了經濟罪、政治罪的八旗籍官員,比如拖欠公糧不還、挪用公款、貪贓枉法等,本人及其家屬,就有可能會被貶入辛者庫,成為罪籍奴僕。第二種:漢人官員犯了罪,也有可能入辛者庫。
  • 其實康熙最愛弘旺,又為何不讓胤禩繼任太子?
    拿康熙帝的話當放屁,康熙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多次說明,甚至申斥胤禩不要妄想皇位,甚至痛罵本來勉強算是寵幸的良妃為「辛者庫賤婦」,良妃是胤禩的生母,挨罵也是因為胤禩不知進退的一直惦記著皇位,雖經嚴厲警告,但終究死性不改。
  • 八阿哥很像康熙,為何黨爭還是失敗了?康熙:誰都行,唯獨他不行
    那麼為什麼康熙認為八阿哥最像他,最終卻沒有讓他奪嫡成功呢?其實有幾點原因導致了別人行,就只有八阿哥不行。八阿哥出生於1681年,小時候和各個兄長一起讀書,他的年齡偏小,但也十分出色,絲毫不讓。除此之外,他和兄長們一起去打獵,也能獲得和他們差不多數量的兔子,康熙最開始非常喜歡他,1698年就已經把他和其他年齡比較大的皇子一同冊封了。
  • "康熙晚年為何要讓老十四當大將軍王?這一招太高明,雍正都被騙過"
    在另外一些人的看來則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康熙其實並無意傳為於雍正,傳位詔書是偽造的,康熙更屬意於其他皇子,比如老八和老十四。這兩種說法那種更正確呢?我認為是前者,原因如下:康熙一定是非常認真地想過自己的後事,在《清聖祖實錄》中曾記載過這樣一句話:日後朕躬考終,必至將朕置於乾清宮內,而等束甲相爭耳!
  •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中,為何不見康熙的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
    康熙晚年,眾位皇子為了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出空間激烈的奪嫡大戲,史稱「九子奪嫡」,即共有九位康熙的皇子參與其中,包括大阿哥胤禔,廢太子、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禵。最終四阿哥胤禛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登基皇位,他也就成為後來的雍正皇帝。
  • 清宮劇中的慎刑司、辛者庫、四執庫、宗人府具體位置分別在哪兒?
    3.辛者庫康熙的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便是出自辛者庫,眾人都稱她為辛者庫賤奴,是官奴的後人。但在紫禁城中,並沒有辛者庫這個地方的存在。從字面意義來看,辛者庫是辛勞工作者的庫房,並不是實際的庫房,只是一個部門而已,是管理相對來說等級較低的奴僕的機構。辛者庫即包衣管領下人,是圍繞皇宮服務的皇家服務機構、皇家執事人員,最大領導是旗主也就是皇帝本人。
  • 八阿哥胤禩是因太優秀而觸怒了康熙嗎?真實的「八賢王」到底如何?
    當時下著大雨,康熙來到朝堂,詢問百官治理黃河水患的事,老八這時候就站出來了,說黃河沒事,以前都沒事,這次說不定是官員虛報。康熙跟他說是真的,他又說康熙聖明。過了一會雍正清點完國庫存銀回來了,他跟康熙說國庫沒有多少銀子可以用於賑災。
  • 慎刑司、宗人府、辛者庫,這仨到底啥區別?別被清宮劇忽悠了
    而在各大清宮劇之中,有三個地方是出鏡率最高的:慎刑司、辛者庫、宗人府。 但是觀眾們卻對這三個地方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在清朝,這三個部門的職能是分得非常明確的。想要了解宗人府,首先要了解清朝的司法制度。清朝有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三者簡單來說就是上下級的關係。刑部負責審理重案要案以及地方官員不敢審理或者難以審理的疑難雜案。
  • 類型文推薦—清穿文(二) 今天還是康熙哈!
    她入宮成了辛者庫的奴婢,又轉眼成了康熙的寵妃,宮中表面平靜內裡整天撕逼蛋疼的日子,叫徽之明白眼睛和耳朵有時候也會騙人的。看起來和顏悅色,善解人意的不一定都是好友。難道這世界沒有希望了嗎?好在上天是公平的,她有了自己的兒子,據說是那個倒黴的無以復加的八阿哥胤禩。抱著香香軟軟的兒子,徽之發誓:「兒啊,娘一定不會叫你重蹈覆轍!」
  • 善於隱忍的德妃,為何會反對雍正繼位?
    康熙感情最深的妻子,無疑是胤礽的生母赫舍裡氏。因為赫舍裡氏曾和康熙共患難過。隨後的幾任皇后,康熙更多是敬重。康熙之所以對後幾任皇后敬重有加,其實也是為了安撫外戚,穩定朝局。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母族勢力格外強大,為了拉攏佟氏一門,康熙更是將胤禛寄養到佟佳氏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