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出場調侃三大主演,以及梁小龍和李連杰的對決成為了觀眾最喜歡的兩場戲。
新京報·新世紀聯合觀影 NO.412 《不二神探》 63分三年前,由導演薛曉璐創作的《海洋天堂》中李連杰與文章演父子,之後他們二人又一起捉「蛇妖」,這次「李文」再搭檔合組《不二神探》,在大都市香港的街頭巷尾上演了一場場讓人啼笑皆非的動作喜劇。雖然片名為「不二」,但欠缺邏輯的故事情節、為了搞笑而致敬的誇張手段,都讓本報觀影團的觀眾覺得「非常二」。昨日,本報觀影團在觀看了《不二神探》之後,為該片打出了63分的平均分。本版撰文/阿木
故事 搞笑泛濫,劇情無邏輯由新導演王子鳴執導的《不二神探》,講述性格火爆的幹探王不二(文章)與臨近退休的老警察黃飛紅(李連杰)是一對搭檔,只是性格不合而常鬥氣,這也讓他們的上司Angela(陳妍希)感到很無奈。這時,香港發生了三起神秘的「微笑死亡」事件,三人探案組依照線索將嫌疑人鎖定為死者們的前女友劉金水(劉詩詩),以及劉金水的同父異母姐姐戴依依(柳巖),一場場喜劇也在破案的過程中上演……
影片極力想打造成類型喜劇片,也明顯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動作喜劇片的味道,即以比較誇張的方式呈現人物的性格、遭遇:比如開場時王不二為了方便在交易現場逮捕犯罪嫌疑人,穿著女上司的蘇格蘭圍裙假冒舞者、王不二和上司Angela去查案,採用極其誇張的拋人上樓的方式進被害人家中。但這些笑點,卻讓觀眾覺得老套,甚至有些做作。此外,影片的主要線索破案,更是毫無推理性和邏輯性,王不二僅是誤打誤撞地發現了幕後真兇,讓人啼笑皆非。
不停抖落的無聊笑料,誇張的人物性格,以及沒有邏輯的推理過程,借用曾寫過《香港電影的秘密》的影評人大衛·博德維爾的話來說,就是「盡皆過火,儘是癲狂」。因此,本報觀影團大部分觀眾給予了影片「差勁死了」的批評(約75%),而其餘的小部分觀眾也只認為這部影片「就那麼回事,不過不失」。
致敬 走火入魔,致敬太泛濫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香港電影,曾經出現了一批致敬經典之作的作品,比如劉鎮偉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陳可辛的《新難兄難弟》。不過新世紀後,有些作品不僅是以致敬為手段,甚至將「致敬」作為了影片的「目的」,使得影片如果分成一幕幕看似曾相識,但雜糅在一起後感覺又怪怪的。
《不二神探》中最為明顯的致敬都集中在李連杰身上,他扮演的老警官黃飛紅諧音「黃飛鴻」,也即李連杰的經典銀幕形象之一,黃飛紅出場時,也總以《黃飛鴻》的主題音樂作為背景。而李連杰與梁小龍扮演的兇手追逐、對決時,則將《黃飛鴻》的戲班、布坊等雜糅在一起;李連杰打敗對手的致命一擊,則來自於他在好萊塢拍攝的《救世主》的高潮一幕,同時又是一場「陳真」與「陳真」的隔代之爭(梁小龍的經典形象之一是《霍元甲》《陳真》等港劇裡的陳真,而李連杰在《精武英雄》裡也扮演過陳真)。
可惜,整體上致敬過度,也讓影片走火入魔地沉迷於「為了致敬而致敬」裡,反而不注重人物的個性、形象的刻畫,也不注重邏輯關係(比如黃曉明的突兀出場莫名其妙)。
文章 2票
文章扮演的「王不二」,還是「王小賤」無突破。
陳妍希 10票
雖然有點包子臉,但有酒窩的陳妍希演喜劇片依然挺可愛,是本片最大亮點。
李連杰 5票
幸好還有李連杰的兩場打戲挽救一下影片。
柳巖 0票
只有胸!
劉詩詩 1票
她的臉太苦情了,只適合演苦情電視劇,不適合大銀幕。
【一句話短評】動作喜劇,雖然有些地方有點鬧了,不過對於一個港片迷來說還帶來了時不時的笑點。74分
自從王小賤以後,感覺文章在「賤」的路上越走越遠了,影片只能達到及格分。60分
這片的出現,是想讓《富春山居圖》不再孤單嗎?57分
感覺這片不僅片名的後半句沒有做到,甚至連前半句都沒辦到。50分
【一句話短評】李連杰對撼三大功夫巨星,兩代陳真致敬香港電影功夫片,港片迷很喜歡。74分
最好看的是李連杰與鄒兆龍對打的那一場,也想起了他們合作的《中南海保鏢》。72分
有些致敬的地方畫蛇添足,如陳妍希說「你以為你在拍《無間道》啊」。55分
亂入的客串明星《不二神探》雖然被影迷詬病,但影片無數的「明星臉」客串也成為了觀影中的一個樂趣。而每個客串明星又都有「背後的故事」,也成為《不二神探》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1.鄭嘉穎:劉金水前男友1號,是一名演員,調侃鄭嘉穎的演員身份。
2.謝天華:劉金水前男友2號,是舞蹈家,而謝天華成名前是TVB的舞蹈演員。
3.田亮:劉金水前男友3號,是一名跳水運動員。
4.佟大為:劉金水前男友4號,是一名房地產商項目經理。
5.鄒兆龍:毒販,影片裡與李連杰有對手戲,致敬《中南海保鏢》。
6.馬伊琍:女警司,王不二說在單位要聽領導的,在家聽老婆的,調侃文章與馬伊琍是夫妻。
7.梁小龍:劉詩詩的二叔,大盜,兇手。
8.黃曉明:警察上司,出場僅兩分鐘卻致敬了《黑衣人》系列,並調侃了陳妍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文章的《失戀33天》,李連杰的《英雄》《霍元甲》等。
9.梁家仁:祥叔。致敬七十年代邵氏功夫動作片。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