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地處#廣東#省最北部,與湖南郴州和江西贛州交界,南與清遠、廣州、惠州、河源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代稱為韶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設曲江縣管理,至今已有2131年了,歷史十分悠久。韶關地圖大致像一個蘑菇,或像一隻向西飛翔的鳥或鴿子。人口以客家人為主,不過大部分都會粵語。

改革開放之後,珠三角起飛了,韶關卻沒有跟上步伐,以2019年為例,韶關人均GDP約是3.9萬元人民幣(約合5667.7美元)要知道我國人均GDP已經是10276美元了,韶關人均GDP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55.15%,可以說是十分窮,丟了廣東的臉,廣東這麼富,韶關再窮也應該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面子上才掛的住。謝志林認為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韶關交通成本高,韶關是內陸市,內陸市裡也算條件比較差的,珠江支流的北江航運能力很差,河裡有不少水庫,船隻通過十分困難,絕大部分物資流動都依靠公路和鐵路運輸,要說廣東省離海洋最遠的城市非韶關市莫屬。

二、韶關山多地少,廣東最著名的山脈就是南嶺山脈一半左右都在韶關,還有一半在湖南,很多廣東人都自稱是嶺南人,這嶺南就是南嶺山脈以南的意思。山地很難開發,稍微平一點的山都被開發成了田地,我家有些梯田甚至引不來水,只能等下完雨再去插秧。

三、農業缺少機械化,日本和以色列的農業條件也很差,但是利用小型機械進行耕作也能提高效率,很多農民資金有限,或膽識不夠,沒有購買農機。只有少數見識比較廣的農民才購買了農機,效率高很多。

四、城市內澇嚴重,我奶奶有句老話,雲下曬死白馬,雲上水淹樂昌,三年一小澇,五年一大澇,我大伯在城裡開店被洪水淹得損失慘重,五六萬元貨物被水衝走是小事,一家人差點也被淹死,好在從小窗戶上了衝鋒舟,做生意由於水患欠下許多債。以前不少樂昌的工廠也被水淹了,樂昌峽建成後,樂昌才安全了,今年六月曲江水災也很嚴重,已有人被滑坡壓死。

五、人才流失,絕大部分韶關人大學畢業之後都選擇到珠三角闖蕩,留在韶關本地的並不多。

六、旅遊開發起步比較慢,南嶺山脈幾乎每年都會積雪,春天萬畝桃花,夏天是避暑勝地,九峰山裡氣溫比城裡低五六攝氏度,同時大量水果上市,可跟隨農民摘果,秋天玩漂流,早柑橘也輸了,冬天摘遲柑橘。

七、缺乏外資,原本以為珠三角的工廠會搬遷至韶關,結果深圳的搬惠州、東莞,廣州的搬到清遠,珠海的搬到肇慶,甚至不少工廠寧願搬到越南、孟加拉,也不願意搬上韶關來,韶關招商引資太難了。

總之,韶關目前大力發展工業的可能性不大,不過發展農業和旅遊的的前途無量。農業要發展與進口產品競爭優質產品,不能發展與河南山東農產品競爭的廉價產品,比價格是比不過的,有機的黃金奈李和鷹嘴桃已經不比美國蛇果差了,可惜受氣候影響,不能種植榴槤和山竹。

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女人特別勤勞,叫母親不要拼命做事,她非要拼命,不捨得請人套袋除草,直到今天還有很多果子沒有套。稍微靈活一點,人沒有那麼辛苦,收入也不會減少,幾乎每個村都有套帶摔傷的人,果樹棵樹有限,大家都追求產量最大化,捨不得鋸掉太多高的樹枝,樓梯不穩就容易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