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各大中小學,手機帶來的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手機從一種通話工具逐漸演變成了侵蝕中小學生的「精神毒品」。
每人一部手機基本是學生的標配,這個標配帶給學生的,只是遊戲,小說和抄作業。手機問題也成了目前家長們深惡痛疾的頑症,很多脾氣暴躁的家長不知道砸了多少手機,也不知道打罵訓斥了多少遍,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愈演愈烈。
孩子們為什麼這麼熱衷於手機呢?其實無非是在學習上找不到成就感。作為青少年他們的精力旺盛,而宣洩精力的方式對於學生來說只有四種:一是學習;二是運動;三是戀愛;四是網絡。
你會發現越是成績差的學生對手機的迷戀程度越大,因為對於現在的學生熱衷運動的少之又少,很多學生還並沒有萌生戀愛的衝動,而手機上網卻異常的方便,在網上他們能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所以在虛擬的世界裡享受快感便成了他們宣洩精力的主要方式。
手機沒有錯,孩子也沒有錯,錯就錯在我們這個社會缺乏對此類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所以我不反對學生喜歡玩手機,但是作為父母和老師要清楚,暴躁的訓斥和打罵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你必須告訴孩子,你最喜歡的東西是別人給的,無論你玩的多開心,無論玩的多高興,隨時都會被別人收走。所以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是不會有人給你想要的生活,心底的自信和骨子裡的自豪是自己奮鬥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