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海慶
原文刊載於上海戲劇學院學報
《戲劇藝術》2011年第2期(總160期)
劇作家、導演 鄭義信
(圖片來源其官網)
在日本和韓國均獲得好評的劇作家、導演鄭義信屬於在日高麗人(簡稱「在日」,這個概念泛指的是持有北朝鮮國籍、或持有韓國國籍、或歸化日本取得日本國籍的高麗人)。鄭義信原來是朝鮮籍,現在是韓國籍。因日本1947年外國人登錄令發布時,只有「朝鮮籍」這一欄,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時,不少人從朝鮮籍換成了韓國籍。他父親原來是忠清南道人,該城市離首爾相當近。
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延續了其在朝鮮的殖民統治,殘酷野蠻地強行徵用朝鮮人充當炮灰和勞工,就這樣許多人背井離鄉來到了日本,雖然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後來改用了日本名字,但實際上仍受到各種歧視,戰後六十多年過去了,他們及他們的後代還是會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歧視,現在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曾傲慢地稱呼他們為"三國人",以示自己日本人的優秀。但時代畢竟在前進,2002年日韓共同主辦世界盃足球賽,從那時起,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得以加強,現在韓國電視劇、"東方神起"、"少女隊"等在日本大受歡迎,以至於日本媒體在報導韓國人、朝鮮人的姓名時都直接用韓語音讀。
鄭義信生於1957年,是家裡五個男孩中的第四位,他原來還有兩個姐姐,在他年幼時夭折。小學低年級時,他和家人分開與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家的周邊全是朝鮮人,自然形成了一個部落,那裡各種各樣人生經歷、不同身份的男女老少居住在一起,在時代大潮流的衝刷、洗滌,翻弄中他們拼命地存活,命中注定似地和日本發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年幼的鄭義信是在聽祖母的各種各樣的朝鮮故事中長大的,他笑稱自己直到中學還和祖母睡在一起,祖母的口頭禪「想死啊,想死啊」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回憶說,從童年時代起自己就隱隱約約地感到人生的無常、生命的脆弱,這種感覺和環境也有關聯,在那個朝鮮人部落附近有個小山丘,登上山丘能看到醫院的白色牆壁,火葬場的煙囪,還可以看到關押犯人監獄的紅色圍牆,生與死、罪與罰、人生的各種況味都攪合在一起了。
高中畢業後,他去京都考上了同志社大學,專業是文學部文化學科美學和藝術學。他喜歡俄羅斯文學,並耽讀柴田翔和高橋和己的作品。但因家裡的反對(兄弟五人中其餘四人都選擇了理科),讀到第二年就休學了。休學後,他一邊自己打工維持生活,一邊拼命地看電影。有時甚至周末先在京都看三部,然後去大阪再看三部,然後再回京都看通宵電影五部,第二天回大阪再看三部,看得昏天黑地。他想通過看電影將自己莫名的青春傷感填滿。同時,他也做些和電影有關的工作,為此,他去了電影學校學習,之後又去了松竹電影公司做裝飾助手、美術助手,就在那時,他遇到了「在日」的前輩,拉他參加了「黑帳篷劇團」。該劇團提出的理念是「演戲誰都會」,家庭主婦、普通市民、大叔大嬸都能來參加。鄭義信自己也演過戲,而且還是主演。但據他自己說是糟透了,導演說他機械,他自己感覺像木頭人……。但這段體驗對他的日後戲劇人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退出「黑帳篷劇團」後,1987年他和金久美子、金守真等人創立了「新宿梁山泊」(「新宿梁山泊」曾參加過上海戲劇學院小劇場戲劇節),作為專屬劇作家,他以旺盛的精力創作了不少劇本,其中有諸如《千年孤獨》(1988年)、《映像都市》(1990年)、 《人魚傳說》(1995年)等傑作。1994年,鄭義信創作的劇本《寺山》獲岸田國士戲曲獎,和崔洋一導演合作的電影《月亮從何而出》、《血和骨》獲電影旬報劇本獎。
鄭義信作品《燒肉dragon》被拍成電影,將於今年6月上映
此次介紹的劇本《烤肉龍》是鄭義信2008年創作的,2008年4月在日本東京、2008年5月在韓國首爾上演,均獲得好評。特別是在韓國的演出,觀眾反映強烈,臺上臺下渾然一體,人們悲泣、驚叫,時而哄堂大笑,這使得只會日語不會韓語的他驚訝不已。
該劇描寫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日本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關西某地方城市沿鐵路線的一家小酒店「烤肉龍」店主金龍吉一家的悲歡離合,龍吉在戰爭中失去了妻子和一隻胳膊,他帶著兩個女兒相依為命,之後認識了英順,英順離婚嫁給他時帶著自己的女兒,他們兩人之間又生了一個兒子。在兒女的成長、「烤肉龍」的存亡的過程中,因「在日」的特殊身份和居住地的特殊環境,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品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雜陳交錯的滋味。在整個戲裡,鄭義信敏銳直接地運用既不誇大,也不刻意卑小的寫實手法,將每個特定人物的細微感覺描寫得人木三分,使觀眾對那些人物的言辭舉動不禁發出會意的微笑,時而流下哀婉的淚水。
鄭義信覺得通過這部戲,自己和已往的創作有了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寫了「等身大」的和自己相關的人。曾經有人問過鄭義信,寫了那麼多的戲、創作了那麼多的人物,但都一貫不屑有錢人和小眾化的東西,原因是什麼?他回答,自己就是那麼生活和成長起來的,因此只會寫弱小的或者說貧困的人們。有時也會動念想寫點瀟灑的東西,但想想自己不會感動那又何苦呢,便自動作罷。在他少年時代,周邊的那些大叔們的生活態度給他很深的印象,他覺得,他們都很有頭腦,即便每天生活得很艱辛,但都樂觀、開朗,雖說在這種外表裡含有很多的辛酸,但他們全然不就此頹廢、卑猥,人就這樣艱難而實在地生活著。「因為僅僅是悲傷哀嘆什麼也解決不了,自己受這種生活氛圍的影響,日積月累、一年一年地、自然而然地全部接受了這種生活態度。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過了五十歲,更感到有責任寫和社會現實題材有關的東西,以及和日韓之間有關聯的東西……。」
此次翻譯得到了鄭義信先生爽快允諾,日本東京新國立劇場快速提供了演出劇本和劇照,鄧肯工作室(AtelierDuncan)的古閒雄二先生為此做了不少努力,在翻譯過程中關西方言指導方面得到了前進座演員高柳育子女士的不少幫助,在此一併致謝。
本文作者:朱海慶(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教授)
劇作家、導演鄭義信的作品《杏仁豆腐心》即將由有趣戲劇搬上國內舞臺,目前已定於2018年7月11日起在北京和上海進行首輪演出。看過上面對他的介紹,估計你對這部作品會有更多的想法哦!現在八折預售!
有趣戲劇第四回 話劇《杏仁豆腐心》
★★★早鳥票八折★★★
1、話劇《杏仁豆腐心》首演將於2018年7月11日起在北京、上海雙城首演,早鳥票八折活動(不含公益票)持續至開票日(開票日另行通知)!
2、購票請搜索微信公眾號 #有趣網服務號# 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票,本次演出為對區不對號入座,請您在演出前到劇場找工作人員換票後入場,請放心購買!
3、在本工作室購票用戶僅支持現場自取,敬請諒解!
識別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全文
即可享受八折早鳥預售優惠
北京站
時間:2018年7月11日-14日19:30 / 7月15日14:30
場館:北京繁星戲劇村·貳劇場
票價:280/180/80(公益票)元
上海站
時間:2018年7月18日-21日19:30 / 7月22日14:30
場館:上海光影車間·靜劇場
票價:280/180/80(公益票)元
備註:上海站已上預售,但由於購票系統內無此次演出場館,所以會上一個無座位演出場館,演出前會發簡訊再次通知,敬請諒解,也放請心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