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通過算法生成所有可能的旋律 並將其發布到公有領域

2020-12-28 環球網

據外媒報導,兩位程式設計師音樂家將存在的所有可能的MIDI旋律寫入硬碟,並對其進行了版權保護,然後將其全部公開發布,以試圖阻止音樂家受到起訴。程式設計師、音樂家和版權律師Damien Riehl以及音樂家/程式設計師Noah Rubin試圖制止他們認為扼殺了藝術家的創作自由的版權訴訟。

通常在歌曲旋律的版權案件中,如果因侵權而被起訴的藝術家可能被指控「潛意識」侵權原始內容。其中一個這方面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Tom Petty聲稱Sam Smith的《Stay With Me》聽起來與他的《I Won’t Back Down》 的旋律十分相似。Smith最終不得不向Petty支付版權使用費。

在法庭上為這樣的案件進行辯護可能會花費數百萬美元的律師費,結果永遠無法保證。Riehl和Rubin希望通過公開發行旋律,可以防止很多此類案件。在關於該項目的最新演講中,Riehl解釋說,為了獲得他們的旋律資料庫,他們通過算法確定了單個八度音階中包含的每個旋律。

為了確定旋律的有限性質,Riehl和Rubin開發了一種算法,該算法記錄了每種可能的8音,12節拍的旋律組合。這使用了一些黑客用來猜測密碼的相同基本策略:遍歷音律的每種可能組合,直到沒有音律為止。Riehl表示,這種算法的工作速度為每秒30萬次旋律。

作品以有形格式提交後,即被視為受版權保護。在MIDI格式中,音符只是數字。

Riehl在談話中解釋說:「根據版權法,數字就是事實;根據版權法,事實要麼版權薄弱,幾乎沒有版權,要麼根本沒有版權。因此,也許這些數字自開始以來就存在,而我們只是將它們拔掉了,也許旋律只是數學,這只是事實,沒有版權。」

它們生成的所有旋律以及生成它們的算法的代碼都可以在Github上作為開源材料獲得,而數據集則可以在Internet Archive上獲得。

根據該項目的網站,Rubin和Riehl使用Creative Commons Zero許可證發布了這些旋律,這意味著它們「不保留任何權利」。從功能上講,這意味著它們類似於公有領域的作品,儘管版權律師對於這是否使它們真正進入公有領域持有不同意見。如果某件作品是政府作品或版權已過期(在作品發布後數十年內發生),則該作品被視為「公有領域」。Creative Commons Zero許可證是藝術家在不使版權主動失效的情況下將其作品投入公有領域的最接近的方式。

這種策略在法庭上是否真的有效還有待觀察。

相關焦點

  • 網易首支 AI 生成歌曲《醒來》將發布
    IT之家12月13日消息 在 「2020 網易未來大會」上,由網易伏羲、網易雷火音頻部提供作詞、編曲、演唱的全鏈路 AI 技術支持的歌曲《醒來》正式發布,這也是網易首次完成由人工智慧完全生成的歌曲。在作詞方面,為讓學會人類語言組織的基本邏輯,網易伏羲利用大規模小說、文章、詩歌等語料預訓練海量語言模型,並在歌詞語料上訓練端到端的歌詞生成模型,並通過自研的方法控制不同參數情況下的歌詞生成。
  • 網易首支AI生成歌曲《醒來》將在「2020網易未來大會」驚豔發布
    在「2020網易未來大會」上,由網易伏羲、網易雷火音頻部提供作詞、編曲、演唱的全鏈路AI技術支持的歌曲《醒來》將正式發布,這也是網易首次完成由人工智慧完全生成的歌曲。
  • AI深入藝術創作領域,音樂該何去何從?
    對於音樂領域中每一個現有的角色,從藝術內容產出者到藝術內容接受者,AI於他們來說有著怎樣的影響?作為人類精神世界載體的藝術,又該如何在AI音樂不斷發展的時代進行定義?我們又該如何與AI共處?12月13日,網易在 「2020 網易未來大會」上正式發布了AI生成歌曲《醒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首作詞、作曲、編曲、演唱全部由AI完成的歌曲。
  • AI作曲的諾亞方舟將去往何處
    作品數據輸入後,人工神經網絡會找到眾多被輸入作品之間存在的規律,繼而形成對音樂旋律、節奏、音高、強弱變化的理解與學習。這種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用來預測,並非就此生成作品。AI程序會帶著它對以上音樂風格的預測繼續運行,並將在前方遇到下一個驗證數據集。這個數據集會判定它的預測是否正確,正確與錯誤的回饋都將被AI記住。
  • 通過基於搜索的過程內容生成進行自動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2.2 生成路段程序性生成道路時的基本活動是創建路段,我們將其定義如下:對於路段 s,(a)我們從路的起點 IP 構造其後沿(Bs)。脊柱 SP;Bs 是定義道路段起點的邊緣,並且包含定義車道的折線的起始點。(b)通過對所有 Bs 點應用仿射變換來構建路段前線(Fs);我們通過平移生成直線路段,並通過額外旋轉生成轉彎路段。
  • 「腦波音樂」技術的運用,正見證一場偉大音樂家的養成記
    然而現代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通過將腦電和樂器數字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MIDI)技術結合,實現了基於腦電的音樂創作和演奏。你完全可以通過一個設備利用自己的腦電完成一場交響樂的演奏,這樣的音樂表現形式稱為腦波音樂(Brainwave Music)。腦波音樂早在20世紀中期就作為一種音樂藝術表現形式而存在。在
  • 網易未來大會主題曲發布,從創作到演唱都由AI包辦
    基於創意,在作詞方面,網易伏羲自主研發的有靈智能創作平臺,會先讓AI學會人類語言組織的基本邏輯,藉助大規模預訓練的語言模型GPT-2, 實現端到端的歌詞生成。作曲方面,網易伏羲根據樂理的數據分析,形成了一套旋律生成算法,可以在短時間內產出多個實用性生成結果;編曲上,則採用雷火音頻部自研的智能編曲引擎,該引擎覆蓋華語樂壇主流風格,15-30秒就能生成一首出版級歌曲。
  • 36氪首發|計算機視覺算法平臺「極視角」完成B輪融資,高通創投領投
    針對這兩點,極視角構建了AI算法開發平臺,該平臺有公有雲和私有雲兩個版本,可以提供在線編碼開發、訓練狀況實時通告、自動化生成測試報告、SDK一鍵生成等功能。「這一平臺提升了算法的開發效率,可以將原本需要120天的項目開發周期壓縮至50天。」劉若水說,「算力方面,目前主要是使用主流雲廠商的的服務。之後極視角也會在這方面加大投入,並將算力資源向優質的開發者傾斜。」
  •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2021,這一領域巨變仍將上演
    2021年,人工智慧將繼續引發四大領域巨變幾乎全世界所有的著名媒體和機構都在關注,AI將在2021年如何繼續影響人類生活。綜合Forbes、IDC等的預測,巨變將發生在這些領域:其一,人工智慧將給藥物研發領域帶來一場變革。在2020年,人工智慧極大地推進了新冠疫苗的研發,從10年縮短到11個月。
  • 主宰全球的10大算法
    與早期的排序算法相比(如冒泡算法),這些算法將排序算法提上了一個大臺階。也多虧了這些算法,才有今天的數據發掘,人工智慧,連結分析,以及大部分網頁計算工具。2. 傅立葉變換和快速傅立葉變換這兩種算法簡單,但卻相當強大,整個數字世界都離不開它們,其功能是實現時間域函數與頻率域函數之間的相互轉化。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是託這些算法的福。
  • 從軟體開發到 AI 領域工程師:模型訓練篇
    我是軟體工程師出身,2004 年剛畢業時我寫的是 JSP 代碼(一種將 Java 語言嵌入在 HTML 代碼中的編寫方式),工作幾年後轉入分布式軟體技術,再後來進入大數據技術領域,最近的 4 年時間我一直在從事 AI 平臺研發工作。
  • 陳根:算法下的選擇讓渡,你被算法裹挾了嗎?
    但不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慧,都依託算法而存在,我們正在走進的數字世界本質上則是數據驅動的算法應用。當算法充斥於我們的生活,又在細微處改變著我們對信息的接收、對產品的需求以及情緒與狀態時,卻少有人關心算法最終會對我們產生的影響。事實上,以算法為導向的思維模式,正在迅速地蔓延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所有領域,並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 《連線》:AI生成的文字將是最可怕的Deepfake內容
    人們將不得不調整,並適應新的不現實程度。即使是社交媒體平臺也認識到了這一區別;他們的deepfake造假節制政策區分了合成的媒體內容和僅僅是 "修改 "的媒體內容。《連線》認為,無孔不入的生成文本有可能扭曲我們的社交傳播生態系統。不過,要想對deepfake內容進行管理,必須知道它的存在。在現在存在的所有形式中,視頻可能會變成最容易檢測的形式。"
  • 詳解人工智慧領域重大突破:GPT-3
    William Matthew的插圖已進入公有領域,發表於1905年。以示GPT-3的參數比GPT-2多100多倍。GPT-3是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迄今為止發布出來最大的Transformer模型,超過之前的記錄——微軟研究院Turing-LG的170億參數——約10倍。
  • 萬裡星空、皓月千裡、電閃雷鳴,各種天氣特效,算法一鍵生成
    現實的天空,我們也可以使用算法進行調整,算法效果逼真(效果如下):萬裡星空、皓月千裡、電閃雷鳴,各種天氣特效,算法一鍵生成。甚至,可以生成電影特效中才有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算法原理、環境搭建、效果實現,一條龍服務,盡在下文!
  • 公有雲+邊緣+專有雲加速融合,騰訊Techo Park無邊界計算分論壇解析...
    近年來,在不斷深耕公有雲的同時,騰訊雲也在積極發展邊緣計算和專有雲服務,據騰訊雲計算產品研發副總監曾君亮介紹,騰訊雲已經打造了中心、邊緣、私有一朵雲的服務,即把公有雲的能力通過Edge zone 和 CDC一體機的方式從中心延展到邊緣,提供就近計算能力低時延、低帶寬成本接入;通過騰訊雲TCE標準私有化部署和CDC一體機的能力把公有雲的能力延展到企業內部,滿足客戶數據本地化存儲和處理的需求。
  • Creator 迷宮生成:DFS與BFS 算法實現
    Github 源碼地址 : https://github.com/zhigang26/maze-generalization 運行動畫: 非遞歸實現的隨機地圖生成過程演示:
  • Open AI發布MuseNet,數秒生成不同風格的原創音樂
    MuseNet跟OpenAI的文本生成模型GPT2有著很多相同的基因,後者號稱 「太過危險,不適宜發布」。不過,跟計算機生成真假難辨的假新聞比起來,計算機不受限制地生成音樂危險性似乎要小一些。MuseNet的複雜機器學習系統在模型用來為其下一步創作提供信息的上下文關係上投注了大量的 「注意力」(attention,這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個技術術語)。以莫扎特的作品為例,如果模型每次只 「注意」 其中的幾秒鐘,那麼它就無法學習交響樂更龐雜的音樂結構,無法注意到其中的起伏以及音調和樂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