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顧曉夢終於擺脫裘莊地獄,重見天日時,她想不到會在街上與父親交匯,更想不到父親原本是帶著怎樣悲痛的心情打算去接一個活的李寧玉和一個死的顧曉夢回家。當她決定要脫離父親和軍統的掌控,誓死要完成李寧玉未完成的任務時,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一直都未脫離父親的視線,並在冥冥中朝著父親預想的方向發展。
對於《風聲》這部劇,喜歡它的觀眾說它燒腦、意外、有驚喜,就像經歷一場又一場的劇本殺,不斷的反轉,耐人尋味的臺詞,讓人慾罷不能。而不喜歡的人則覺得人物之間大段大段的臺詞純屬故弄玄虛,而每個人物的身份和行為又根本經不起推敲。
比如,這個雙面間諜顧船王,既然核心身份是我方在蘇寧杭地區最高級別的地下黨「老槍」,為何會將自己的女兒顧曉夢送去給戴笠做軍統的特工呢?難道不怕女兒真的跟自己因信仰不同而分道揚鑣嗎?
但如果你看過諜戰劇的經典之作《偽裝者》,理解明樓為什麼放縱明臺成為軍統特工,就會很好理解其內在的邏輯。顧民章也好,明樓也罷,恰恰顯現出在抗日這一特殊時期背景下這樣一類特殊人群的生存狀態。
所謂「雙面間諜」,其能夠存在的必要條件,必定是有兩個相愛相殺的組織。這兩個組織因有共同的敵人而聯手合作,卻因路線分歧和信仰矛盾而彼此防備,並不能向對方完全敞開心扉。這樣一來,在三方關係中不僅有敵我關係還有合作關係,玩的不是零和博弈,這樣「雙面間諜」才有騰挪轉移的餘地和空間。如果只有敵我這剩下雙方,沒有共同對抗的第三方,這場遊戲就馬上變成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零和博弈」,那麼「雙面間諜」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
在當時全民族抗日的背景下,國共之間因有日本侵略者這一共同的敵人而暫時拋開分歧達成合作,但之前十年對峙造成的矛盾並未就此消弭,而在之前潛入國民黨內部的我方情報人員也不會就此停止自己的工作。而當這些人再次受國民黨的委派,潛入汪偽政府執行特殊任務,他們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雙面間諜」。
作為臥底,本身就是行走在死亡陷阱上的欺騙者。更何況是雙面間諜,更是每一步都需要權衡計較。他們不僅需要提防明面上的敵人日本侵略者,還要提防來自國民黨特務機關的審查。他們在得到一份情報時必須考慮是兩個組織都給,還是先給哪個組織,或是給一個而不給另一個。這裡面的艱難與危險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因此不管出於組織紀律,還是出於自保,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能暴露自己最根本的那層底色,這裡面也包括自己的子女和愛人。
其實不管是顧民章還是明樓,本意都不想將自己的至親之人捲入到自己的這個艱難處境中。他們更希望自己最為愛護的女兒和弟弟成為一個能大大方方活在陽光下的人,一個身家乾淨的人。所以他們會按照自己最表面的那層身份去對待他們。送他們去最好的學校,讓他們享受富貴之家應有的奢華與品位。讓家人活得像這個階層應該有的樣子,才是對他們身份最好的偽裝。
可是,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在那樣一個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不管是出身富貴還是出身平民,青年人身上都有一股為國奮鬥的熱情在躍躍欲試。這些情報部門本就喜歡招攬有志青年。如果這些「間諜」的家人正好能力出眾、有報國之心,自然也就成了組織選拔諜報人員的首選。
特別是對於講究裙帶關係和血緣親族關係的國民黨特務機關,這種將諜報人員的家人同樣發展成工作人員的方式,還可以加強對現有諜報人員的羈絆和控制。在《偽裝者》中,王天風(劉奕君飾演)就是這樣盯上了明臺,並在暗中考察後設計將明臺誆進了特工訓練營。想必在《風聲》中,顧曉夢同樣如此。並非顧民章主動將自己的女兒獻給戴笠當特務,而是出於戴笠的脅迫和顧曉夢為國效力的熱情,不得不順水推舟。
有人可能會問,那為何不從一開始就將自己的真實身份向顧曉夢挑明,讓她直接成為「雙面間諜」呢?這其中應該也兩個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人的成長是需要有過程,有歷練的。就像玩遊戲,總得從最低級別一步一步升級打怪才能成為大神一樣。對於一個諜報新手來說,一上來就面對如此艱難的「雙面間諜」處境,只能死得快。所以,顧民章作為父親和一個深知其中利害危險的老特工,當然不希望顧曉夢馬上處於如此高難度的局面中。所以與其讓女兒隻身犯險,倒不如利用和戴笠的私交成為曉夢在軍統的上級,隨時幫女兒掩護。
加入軍統,顧曉夢不僅能得到軍統對特工生存技能的專業培訓,剛開始接到的任務也會相對單一。就像顧曉夢執行的對金生火的「鋤奸計劃」,只需要進入汪偽政府的情報部門潛伏下來,接近金生火,摸清他的弱點和行事規律將情報傳遞給上級即可,其實並不需要她自己去執行刺殺。若不是顧曉夢無知無畏又立功心切,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去主動招惹金生火,一下讓森田大佐看出了破綻,最後不得不殺了森田,自己差點就暴露了。
所幸,她的上級是更加老謀深算的顧民章。在爸爸的提醒和點撥下她反思了密碼船上的問題。而顧民章暗地裡給顧曉夢找的導師李寧玉又可以給她作出良好的榜樣,為曉夢最後能成為優秀諜報人員做準備。
另一方面,年輕人天生叛逆,特別像顧曉夢這樣具有冒險家精神的大小姐,並不會乖乖臣服於一種信念或一個思想。當人沒有選擇餘地而走上一條道路,這叫做別無選擇;只有當人將好的壞的都見識到極致,每條路都嘗試過,然後再堅定地選擇一條路去走,才叫情有獨鍾。
因此,如果一開始就跟顧曉夢講共產主義信仰,她或許也會因自己天生的冒險精神和熱情投身進來,但她未必對別的信仰不抱有好奇和興趣。與其如此,倒不如先讓她充分見識軍統內部的操作,看看國民黨內部是如何的腐敗不堪,讓她自己去做選擇和判斷。只有當顧曉夢自己悟透了,看明白了,才可以逐步引導她成為有堅定信仰的諜報人員。
當顧民章「老槍」的身份被顧曉夢揭穿後,她固然會受到不小的打擊。但有李寧玉作出的榜樣,顧民章便很容易讓顧曉夢明白自己這樣選擇的價值和意義。而經過裘莊的洗禮,顧曉夢已經比之前在密碼船上成熟許多,也幹練許多,去除了年輕人的浮躁,慢慢讓其理性與智慧發光。顧民章果然是比金生火更高明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