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為何我一直堅持《風聲》才是國產諜戰電影的最佳

2021-01-09 影評時光機

諜戰,是一種區別於懸疑和燒腦的題材,它需要懸疑燒腦作為整體框架,但也要有家國情懷、生死看淡作為血肉填充,所以諜戰題材,即要邏輯上嚴謹,又要感情上豐盈。

而我為何堅信,《風聲》是國產諜戰電影裡的最強佳作,原因有三。

壹:什麼是好的推理?

好的推理,會讓人真相未解前一路懵逼,真相道破後恍然大悟。

念書時,老師會在每次考試以後講解試卷,而通常的我們會在老師講解某道題結束時,猛拍大腿,原來如此,這麼簡單……

但是,我們卻在考場時無論怎麼抓耳撓腮,就是怎麼想也想不出來。

而《風聲》則完美的表達了這一點,在武田被殺之前,整個劇情(特指第一次觀看)總體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唯一可以得到的準確答案是:老鬼是顧曉夢,白小年是偽政府漢奸,金生火自殺明志可能不是間諜,至於李寧玉和吳大隊長,真實身份屬性有極強爭議。

另外武田在百草堂苦守一夜以後,計劃中的暗殺並未進行,然而顧曉夢從頭至尾並沒有成功與外界聯繫,那究竟是誰傳遞了取消行動的指令……

種種一切,都顯得撲所迷離。

然而在吳大隊長送武田上路之後,觀眾會逐漸有了幾絲準確的猜測,再到吳大隊長與李寧玉會面,完整的說出整個事情經過。

此時我們再與前面電影情節對照,然後會如醍醐灌頂,大嘆一聲:原來如此……

這就是一部高明的諜戰片所要做到的基本準則:真相未破前,只能瞎猜,真相解密後,經得起反覆推敲。

當然對於部分常看諜戰片的朋友,在電影整體推進中,有三個已知要素是足以支撐大家提前解答題目的。

要素1:「顧曉夢主動要給李寧玉縫補旗袍,並在每一次事態跌進後,都有這一場景。」;

要素2:「陽臺上吳大隊長唱空城計,顧曉夢與他發生了一段看似平常,卻處處機鋒的對話。」;

要素3:「吳大隊長在醫護室搶救時,再次唱起空城計,畫面拉遠後,一位護士開門走了出去。」

這三個畫面,構置的已知要素,填充在同一道題中,已經相對豐富,是可以支撐我們解題並得到大致答案的。

但有兩幕場景,分別是顧曉夢與吳大隊長房間爭吵,以及獄中互咬攀咬,這兩段都是只聞其聲、未見畫面,而明面的交流之下究竟隱藏的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

當最後一幕吳大隊長在與李寧玉會面時,完整的交代了這兩段場景背後的內容,於是三個已知條件+兩個隱藏條件,合在一起,一個完整的脈絡圖便就此呈現。

再為大家簡單的梳理,整個電影的故事,以此來驗證我上面所說的脈絡。

日軍南京駐守及汪精衛偽政府,在1942年雙十節前後,不斷遭遇暗殺,日軍特務機關長在分析以後得出兩個結論:

(1)內部有奸細,這個奸細代號「老鬼」;

(2)對方有專門發布命令的通道,以及負責下達指令的人員,此人代號「老槍」;

在不斷的對抗中,某次暗殺行動時,對方一位女暗殺者被抓。在「針手」六爺的特殊手段下,女暗殺者說出:所有暗殺指令,均來自城隍廟布告欄上含有摩斯代碼的廣告。

但誰是洩露了日軍高官具體行蹤的老鬼,以及對方負責發布指令的老槍,這個答案,日本人並未獲取。

於是在武田的安排下,日軍發布假召集令:「十月三十一號,掛尾中將會在百草堂集會」。如果城隍廟有人發布了「十月三十一號襲殺掛尾中將」的指令,即說明消息已經洩露。

便可實現兩個目的:(1)凡經手這個消息的人,其中必有老鬼。

(2)老鬼控制以後,再集大軍圍堵百草堂,抓捕對方暗殺人員,同時審判老鬼繼而獲悉老槍真實身份。

於是「情報收發專員顧曉夢」、「譯電組組長李寧玉」、「偽軍剿匪大隊長吳志國」、「軍機處處長金生火」,以及「司令侍從官白小年」,這五人成了唯一接觸過指令的人,被請回受審。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為何只鎖定這五人。

武田發布的掛尾中將集合令,是只發給有限的幾位值得掛尾邀請的人,而偽政府軍張司令便是有資格被邀請的幾人之一。同時為了避免錯判,武田選擇逐個發送「誘餌情報」,然後根據城隍廟是否有指令告示貼出來判斷是哪一次邀約有問題。

而張司令處在收到情報以後,城隍廟便出現告示,所以可以鎖定以上五人之中必有老鬼。

當以上五人被請到了日軍駐紮特務機關處,整部電影的諜戰部分劇情便也正式展開。

請回的五人,被分別安排在四個房間。

顧曉夢與李寧玉一個房間,其餘三人各一個房間,在短暫休息以後,五人被邀請到大廳開會,偽軍特務處王處長拿出了一份截獲的密碼,並要求現場的人進行破解,在武田補充母本以後,密碼成功破解,內容便是城隍廟告示內容。

此時武田說出:內部有奸細,望奸細主動現身的話語以後,並隨即轉身離去。

而五個被請回來的人,則被安排回房間,同時房間內裝有竊聽器,武田與王處長則會根據他們五人的動靜和對話,來做第一次預判。

此時顧曉夢房間內,顧曉夢說:「想想也知道誰是鬼了……」,但這段對話並未展開,而是轉成給李寧玉縫補衣服的那一幕。

而正在此時,隔壁吳大隊長在陽臺唱起了「空城計」,於是有了另一幕:顧曉夢與吳大隊長的機鋒對話。

我們根據後面的劇情可以知道:

(1)縫補衣服是顧曉夢在縫補電碼,這次內容為:「取消百草堂暗殺行動」,在其後顧曉夢還有兩次縫補,而三次縫補的內容合在一起是什麼,在電影的最後有交代。

(2)吳大隊長的真實身份是老槍,他知道另外四人中必有一個是老鬼,所以他用唱戲的方式與老鬼接頭,並且通過這次對話,他獲悉顧曉夢的身份是老鬼。

(3)顧曉夢知道自己是老鬼,她並不知道老槍也在他們之中,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她故意說出了「想想也知道誰是老鬼」這句話,為後面的洗脫嫌疑埋下伏筆。

到這一幕結束:老鬼與老槍互相確認同志身份,但顧曉夢只以為吳大隊長是普通的潛伏者,並不知道他的身份其實是老槍,同時「取消暗殺行動」的指令尚未傳出。

第二日早餐之後,王處長對以上五人分別提審。

白小年咬定金生火,金生火卻處處啞謎、官腔,同時在提審此二人期間,顧曉夢第一次嘗試通過打電話回家來傳遞消息,但以失敗告終。

在提審顧曉夢期間,顧曉夢第一次咬吳大隊長,說吳大隊長本不該看電報卻看了電報,這一幕符合顧曉夢前一幕在房間裡說的那句話。

在提審吳大隊長時,吳志國只說自己的過往戰績,沒有攀咬任何人,也沒有做任何老鬼是誰的猜疑回答,這一幕符合吳大隊長軍人的設定。

在提審李寧玉時,李寧玉只有一句話:「我什麼都不知道」,這一幕符合李寧玉過往的高冷性格設定。

審訊結束以後,在武田授意下,故意將審訊內容洩露給以上五人,然後根據接下來的飯局中五人相互之間的表現和對話,來做第三次預判。

接下來武田安排眾人寫下各自的生涯履歷,作為後期協助辦案的獎勵憑證,但他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比對筆跡。

此時白小年則成了第一個下水的人,他被認定為老鬼,然而在一番審訊以後,白小年死在酷刑之下,但白小年並非老鬼,而是被栽贓。

第二個被單獨審訊的人是李寧玉,在審訊李寧玉期間,吳大隊長闖入顧曉夢房間,在竊聽器中我們聽到了吳大隊長打罵和威脅顧曉夢的對話。

在電影最後一幕,我們知道這是老槍、老鬼二人第一次避開所有人單獨相處,目的是為了商量對策。

到這一幕結束:顧曉夢與吳大隊形成默契,確定二人相互攀咬的策略,犧牲一人,保留一人。

在審訊李寧玉以後,武田排除李寧玉的嫌疑身份,此時唯一有嫌疑的只剩顧曉夢、金生火及吳大隊。

於是武田安排了另一場飯局,並在飯局中讓負責在城隍廟貼告示的清潔工去收拾桌面,這個過程中,如果誰和清潔工傳遞消息,誰便是老鬼。

飯局結束,武田確認整個過程中唯一沒有和清潔工有過眼神接觸的吳大隊、顧曉夢是最大嫌疑人。

於是在拉走李寧玉,金生火自殺以後,牢房之中只剩吳大隊與顧曉夢。

而就在此時,竊聽器中傳出了顧曉夢說吳大隊長才是老鬼,並且他通過香菸傳遞消息給清潔工的對話,在顧曉夢提供了有電碼的香菸以後。

武田鎖定吳大隊長是老鬼。

在對吳大隊長審訊期間,顧曉夢再次縫補衣服,並告訴李寧玉其實自己才是老鬼,希望李寧玉去舉報她。

於是在吳大隊長遭受「六爺針刑」以後也未獲取有效信息,再加上李寧玉舉報了顧曉夢,兩者結合之下,反轉開始,吳大隊長嫌疑洗脫,顧曉夢被鎖定為老鬼。

然而在審訊顧曉夢,以及到顧曉夢死亡的這段過程中,武田一無所獲,他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壓在了第二日的百草堂集會,然而暗殺行動並未啟動。

到此時,整部電影諜戰階段,全部結束,然而取消行動的指令究竟是如何傳出的?

在其後我們知道,吳大隊長的原計劃,是通過給顧曉夢香菸,讓他舉報自己,然後洗脫顧曉夢嫌疑,繼而達到出去以後傳遞消息、取消指令的目的。

但是在百草堂集會之前,哪怕已經判斷身份,武田也不會放人,於是這個策略並不可行。

顧曉夢在吳大隊長受審時,讓李寧玉舉報自己,同時在與武田單獨相處時力求一死,便是顧曉夢想到的第二計劃。

她知道只有死人才可以離開這裡,所以顧曉夢在為李寧玉縫補衣服時,也在自己身上縫製了摩斯電碼,她通過自己的屍體在運出以後,衣服上的摩斯電碼來傳遞消息。

而另一邊吳大隊長在排除嫌疑以後,送至醫院搶救時,通過「空城計」的語調變化也傳出了另一份內容一致的消息。

到此時,百草堂暗殺取消的指令成功發出。顧曉夢以死傳遞消息是第一層保險,同時拯救吳大隊,讓他可以在醫院傳遞消息是第二層保險,雙保險之下,最終完成指令傳達。

貳:什麼是好的演技?

諜戰作品,極其考驗演員演技,內心活動既需要通過表情來呈現,又需要通過善於變幻的表情來掩蓋內心真相,所以在不同的場合和時機下,用身體語言來呈現不同的內心活動,這是一個好的諜戰作品基本訴求。

而在《風聲》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陣容:張涵予、周迅、李冰冰、黃曉明、王志文、蘇有朋、英達,以及飾演清潔工的倪大紅,飾演六爺的吳剛、以及僅漏一面便被擊殺的段奕宏。

這樣的陣容,放在10年前也算是神仙陣容,在10年後更是再也無法聚齊的超大牌陣容。

這部電影中,千人千面,各有各的特色。

王志文,飾演的王處長見人三分笑的外表下實際心腸毒辣;

周迅,飾演的顧曉夢嬉笑之餘,卻藏著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

張涵予,飾演的吳大隊長硬漢面容下,卻有著極為細膩的謀略智慧;

李冰冰,飾演的李寧玉鐫刻的清高之下,有著與時代脫軌的迷茫;

黃曉明,飾演的武田則讓人咬牙切齒、憎恨不已;

蘇有朋,飾演的白小年則陰氣十足,舉手投足間娘裡娘氣;

英達,飾演的金生火則完美的詮釋了貪生怕死,更怕折磨的懦夫形象;

吳剛,飾演的六爺則是一副讓人不寒而慄,明明是笑卻如魔鬼的恐怖既視感;

而倪大紅,則再次成功的把自己隱藏起來,猶如空氣無處不在,卻又讓人容易忽略;

這就是實力派演員,一個個鮮活的角色,讓人銘記,讓人懷念,也再也無法重現。

叄:什麼是好的情感?

只有懸疑的諜戰,一定不是好的諜戰,在《風聲》的最後,顧曉夢透過摩斯電碼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段話,被顧曉夢的原聲娓娓道來。

李寧玉顫抖的雙手,點燃不了的香菸,吳大隊長坐在車中,被淚水模糊的雙眼……

這一切,這一刻,溢滿胸腔的情感無比豐盈,讓人猶如穿越了七十載的歲月,回到了那段往事。

顧曉夢在被武田用家人威脅時,眼裡的痛恨、絕望和愧疚,又在轉身赴死以後,眼裡的訣別、堅毅和不舍,這樣的情感糅合在顧曉夢一個人身上,極度的讓人震撼。

顧曉夢是那個偉大的群體中的一員,如同顧曉夢所說:「武田永遠不明白,其實老槍與老鬼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風聲》用了90分鐘的時間來描寫諜戰部分,只用了35分鐘的時間來傳達情感,然而這僅有的35分鐘,卻並不遜色於我們過往見過的任意一部「抗戰」作品中的那種慘烈與悲痛、堅毅與訣別,這便是《風聲》,一部無法取代和超越的諜戰電影佳作。

(文/大娃)

相關焦點

  • 電影《風聲》:國產諜戰電影的傳奇
    該片作為中國首部諜戰巨製,它出道即巔峰,十幾年過去了,小編覺得沒有哪部同類型電影可以超過他。電影《風聲》宣傳海報電影講述了1941年春初汪偽政權時期,有位代號「老鬼」的共產黨地下工作者,依靠高超的電報破譯技術
  • 電影《風聲》重映,11後再看難以逾越的諜戰經典
    電影上映後果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僅獲得了多項電影獎提名,更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十一年過去了,仍然沒有一部華語諜戰電影可以超越《風聲》。電影在沿用了小說故事框架的同時,也繼承了原著陰森可怖的懸疑氛圍。作為十年來最精彩的諜戰電影,《
  • 11年前《風聲》打造了中國諜戰電影的高峰,此後全是山丘
    就像今天我要推薦的這部電影一樣,恍然之間,這部曾經在華語影壇叱吒一時的影片,已經上映十一年了。十一年前的那個同樣寒冷的冬天,《風聲》悄然在各大影院上線,一時間人們開始驚呼,竟然會有如此一部演技在線、製作精良、故事懸念迭起的電影出現。
  • 最近十幾年最好看的一部諜戰電影:風聲
    在我心中,《風聲》這部電影,是最近十幾年來最好看的諜戰電影,至今無人超越。這部電影也是很多明星的巔峰之作。李冰冰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蘇有朋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周迅獨白:我不怕死,只怕愛我之人不知我為何而死……
  • 《風聲》11年過去風採依舊!首部諜戰巨製,風聲過後,再無傳奇
    當然有許多舊片重映,這其中包括一部11年前的影片《風聲》。在單日票房榜上,國產影片方面,僅次於《誤殺》。豆瓣上超40萬人打出8.2的評分,對於國產影片來說,這樣的口碑依然很能打。他在《風聲》中的表現可圈可點,甚至超越了其他一眾實力派演員,這絕對不是拉踩,而是看過電影的人發出了真實的感嘆。電影中還有很多人物性格十分飽滿的角色,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蘇有朋扮演的白小年,這是一個多層次的角色。如果演員不能好好的把握整個人物的性格中的悲劇,那麼這個人物也會變成討厭的角色,畢竟誰也不會喜歡抬著高傲頭顱的孔雀呀。周迅在片尾的那段獨白,至今讓人念念不忘。
  • 《風聲》——絕對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
    2009年,華誼的一部國產諜戰巔峰之作——《風聲》問世。「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風聲》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說說《風聲》的原著麥家,是一位非常擅長寫諜戰的作者,他曾經在部隊工作過,也曾是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 11年前《風聲》打造了中國諜戰電影的高峰,此後再無人超越!
    就像今天我要推薦的這部電影一樣,恍然之間,這部曾經在華語影壇叱吒一時的影片,已經上映十一年了。 十一年前的那個同樣寒冷的冬天,《風聲》悄然在各大影院上線,一時間人們開始驚呼,竟然會有如此一部演技在線、製作精良、故事懸念迭起的電影出現。
  • 5部國產諜戰電影,每一部都值得反覆看,為何值得推薦?
    文|冷絲 欄目|諜戰片藝術 國產諜戰電影數量並不是很多,就最近這幾年來看,冷絲認為,5部影片值得推薦,而且值得反覆觀看。
  • 電影盤點:5大諜戰電影,第一名是國產諜戰巔峰
    嗨,又到了周末的【電影盤點】,今天給大家盤點的是[諜戰電影]。 說起諜戰片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國外的,殊不知,中國也有一些很出色的高質量諜戰電影。 最好的國產群戲,沒有之一。 一部感官電影,看得人渾身發毛。
  • 「風聲」歸來,亦有「新聲」 劇版《風聲》創新演繹諜戰「劇本殺」
    電視劇《風聲》改編自麥家同名經典諜戰小說,該作也曾被《人民文學》評為「最佳長篇小說」。「劇本殺」進行電視劇改編時,最大挑戰無疑在於:如何以幾十集的龐大體量,去生動演繹一個原作場景集中、節奏極快的諜戰故事?能吸引觀眾們一路追下去嗎?當《風聲》播出十多集時,已有不少觀眾感慨:「節奏很快!」「太燒腦了,一分鐘都不能走神!」
  • 一部很成功的諜戰影片《風聲》
    近日,走進電影院觀看了諜戰影片《風聲》,感覺這部影片拍攝的太成功了,禁不住要寫一些東西出來,表達一下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劇情大意是日偽時期,特務要抓出潛伏在司令部的地下黨「老鬼」,故意發了一個假情報引了5個人上鉤。而「老鬼」,100%就在這5個人裡面。
  • 10年6部國產諜戰片,為何僅有《風聲》《智取威虎山》獲好評?
    這2部國產諜戰片都努力突破原有的影片模式,在眾多男性角色中增加了女性角色的數量和戲份。尤其是《風聲》,該片的畫面還大量展示各種酷刑,創作者還充分運用了現代電影技術,打造了別具風格的諜戰片。「中國首部諜戰巨製」的口號,以全新的敘事方式嘗試「老瓶裝新酒」。
  • 為何諜戰電影口碑不如諜戰劇?《聽風者》的氛圍和情緒最「隱蔽」
    因為從電影敘事的角度看,該片所謂諜戰的情節雖弱,但整部電影的氛圍和情緒都做得很棒,而且我認為這才更接近真實的隱蔽戰線。隱蔽戰線,顧名思義是與敵人面對面作戰的公開戰場外的第二條非常隱秘的戰線,它始終存在並發揮著非同一般的作用。但由於其特殊性,這條戰線的鬥爭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並不為大眾所知,因而又顯得格外神秘。
  • 為何諜戰很難出精彩電影?《聽風者》卻能佔據一席之地
    其實對於這些小部分人的看法,我覺得可能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在他們眼裡這部電影的缺點 我覺得正是這部電影讓人回味的地方。在類型上,它是屬於諜戰,不過在裡面關於諜戰的畫面卻是沒有多少。為何諜戰很難出精彩電影剛才我們是說了許多優秀的諜戰作品,但是細看下會發現。似乎大部分諜戰都是電視劇,而電影幾乎就有《風聲》的評分是比較高一點。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作品的時間。
  • 國產諜戰片11年,只有《風聲》無可匹敵,堪稱電影界的《暗算》
    在國產電影的發展史上,有一部舉足輕重的電影,無論從劇情到演員,從導演到拍攝,從獲獎到口碑,無不令人嘆服。這部電影就是《風聲》。如果你沒有看過《風聲》,那麼你還真不好意思稱自己為諜戰電影迷。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8.2,跟當時的電影環境以及觀眾的口味,甚至是劇方的宣傳有很大關係,當時懸疑劇並不像現在這麼受歡迎,諜戰片也是千篇一律的手撕鬼子,更沒有現在的花式營銷手段。但就這個評分,在國產諜戰片裡已經是巔峰,在小編心裡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堪稱電影界的《暗算》。
  • 國產諜戰片11年,只有《風聲》無可匹敵,堪稱電影界的《暗算》
    在國產電影的發展史上,有一部舉足輕重的電影,無論從劇情到演員,從導演到拍攝,從獲獎到口碑,無不令人嘆服。這部電影就是《風聲》。如果你沒有看過《風聲》,那麼你還真不好意思稱自己為諜戰電影迷。但就這個評分,在國產諜戰片裡已經是巔峰,在小編心裡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堪稱電影界的《暗算》。
  • 李冰冰《風聲》出演大尺度場面,堅決不用替身,原著道出她的用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2009年,電影《風聲》上映。在當年,《風聲》的票房達到2.05億,創造了內地影片的多個記錄。而且這部影片在豆瓣上得到了8.2的高分,成為國產電影的一部裡程碑,即使是最挑剔的影迷,在看完這部電影後,也由衷地發出這樣的稱讚:《風聲》之後,再無諜戰片!
  • 周迅被逼瘋,蘇有朋演技炸裂,神作「風聲」為什麼是諜戰巔峰?
    先說說《風聲》的原著麥家,是一位非常擅長寫諜戰的作者,他曾經在部隊工作過,也曾是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07年,麥家接續諜戰類型懸疑風格,再作《風聲》。據說,一開始傳出《風聲》改編電影的消息,是由姜文購買版權,而不是華誼。
  • 《風聲》十年,中國電影倒退十歲
    10年裡,前前後後也翻出來重看過五六遍,每次隔段時間重看,心裡都會確認倆事兒:1、誰說內地演員撐不起一部大片,它就做到了;2、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沒有一部國產電影能超過它的群戲表現。10年的節點上,我很想和大家好好聊聊它:《風聲》。
  • 《風聲》十年,中國電影倒退十歲
    早在上個月,就想和大家聊聊這個國產老片了。忍到現在,離它公映整10年,還有10天。10年裡,前前後後也翻出來重看過五六遍,每次隔段時間重看,心裡都會確認倆事兒:1、誰說內地演員撐不起一部大片,它就做到了;2、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沒有一部國產電影能超過它的群戲表現。10年的節點上,我很想和大家好好聊聊它:《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