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個古代人,能活到七十,那真是高壽了,快成了「稀世珍寶」。可竟然還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鬚髮蒼蒼的老翁從不言老,為父母解除寂寞而經常扮演頑童,以博得父母開顏一笑。他就是春秋時期楚國的老萊子。
一代學人自耕蒙山
老萊子,楚國人,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他著書立說,傳授門徒,宣揚道家思想,是名副其實的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一代賢人。
老萊子因看不慣塵世間的名利角逐和諸侯爭霸,不願受人官祿,為人所制,於是隱居山林。楚惠王五十年(公元前479年)發生了「白公勝之亂」,繼而陳國南侵,為避亂世,他攜家人逃至紀南城北百餘裡的蒙山之陽,過起墾荒耕種,飲泉水、食雜糧、樹枝架床、蒲草作墊的艱苦日子。
老萊子對父母特別孝敬,他生怕二老遭難受罪,始終不出門遠行,不受聘居官。據說楚惠王很賞識他,欣賞他淵博的知識,看重他高尚的品格,曾親自登門請他出山,他都婉言謝絕了。
他對楚惠王說:
「一個人不能在家奉養雙親,只圖高官厚祿,只貪自己享受,不是有違人性嗎?」楚惠王無言以對,只好打道回府。
老萊子蒙山自耕,用辛勤汗水換回了衣食豐足。他和妻子給雙親做最香甜可口的飯菜,給二老穿質地最精美的衣服。晨夕侍奉,天天問候,使父母心情愉悅,安度晚年。老萊子不僅自己孝順父母,還要求兒孫們也必須孝敬,做不到或做得不好的,竟按家規懲處。
孝父母忍飢伴飽漢
有一年旱魃為虐,幾十天滴雨未下,禾苗枯焦,致使顆粒未收。
儘管老萊子辛勤耕耘,子孫們也能勤儉節約,但天旱造成的深重災難,使一家人缺吃少穿,經常處於揭不開鍋,不能按時節換衣的困難境地。
為了免除兩位老人的憂愁,老萊子想盡辦法,儘量在老人面前假裝出豐衣足食、衣食無憂的樣子,並叮囑兒孫們不要在兩位老人面前說出實情。
一般情況下,都是老萊子陪著父母吃飯。老萊子每次都把三碗大米飯端到坑桌上,給老父母各一碗,自己留一碗。其實,也自己吃的那碗大米飯,只有上面那一點點米飯,下面的全部是野菜。一次,忙亂中出了紕漏,把一碗本應留給自己的飯錯給了老母親。當他發現時,立馬要和老母親換過來。
老萊子的老母親雖然是九十多歲的人了,但眼不花,耳不聾,也不糊塗,馬上就明白了真相。她知道兒子的一片孝心,激動得淚流滿面,同時也把兒子責備了一番。
他的老母親情真意切地說:
「渡過災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一家人都要共患難,齊心合力過難關。你每天還要幹活,這樣長期下去,弄垮了身體,這個家靠誰來撐呢?」
老萊子急忙向老母親解釋,他說野菜極富營養,對身體大有益處。說完,腰一挺,用力拍了拍胸捕,便問母親他像不像個大小夥子,逗得父母開懷大笑。
,自此以後,他再也不敢和老父老母一塊兒吃飯了。他急急忙忙地吞完糖、咽完菜後,再給兩位老人端飯,且邊走邊佯裝打飽嗝。有時父母讓他再吃點兒時,他便裝作生氣的樣子,一邊踩著腳,一邊揉著肚子說:
「肚皮都快撐破了,還要讓人吃,莫非想叫人真的撐死不行!」
老萊子說著躺在父母身邊讓二老為他揉肚子,還不停地撒嬌,逗得父母幾乎噴飯。
還有一次,老萊子想給父母親改善一下夥食。他把家裡稍微值錢的東西拿出去,在街上換回一斤豬肉。
香噴噴的豬肉菜做出來後,老萊子已飢腸轆轆,饞得哈喇子都快要流出來了。他怕父母強迫自己吃,便用豬油在嘴唇上抹了一圈,好似滿嘴流油剛剛吃過的樣子。之後才端著佳餚送給父母。
老萊子的父母看到他嘴上油乎乎的,又一次相信了他的善意的謊言。
經過千磨萬難,終於熬到了年關,可過年的新衣服還沒有著落。老萊子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給二老做一身新衣服。
老萊子到離家一百多裡的一個較大的村莊裡,找到一個熟悉的人做保證人才在一戶富裕的人家借到了一匹土粗布。
衣服總算做好了,可好說歹說父母就是不穿。
老萊子的父親硬要把新衣服給兒子穿,聲音顫抖地說:
「兒啊!你的心意我明白。我一個長年坐在炕頭的人,穿啥都一樣。你到外面,穿上破衣爛衫,讓人笑話。」
老萊子的母親接著說:
「萊兒,你爸說得對。給我做的衣服,你拿去給你媳婦穿吧。我一個老太婆有個穿上的就行,你媳婦難免拋頭露面,穿得不體面,讓人寒磣,也丟咱們家的臉!」老萊子左說右說,父母始終不答應。子夜將近,老萊子突然穿起色彩斑瀾的花衣裳、大紅大紅的布鞋,又把老虎帽戴在頭上,耍著撥浪鼓,給父母唱起了兒歌:蹦,蹦,蹦高高,
一蹦踩疼了爺爺的腳,
二蹦碰傷了奶奶的腰,
三蹦自個兒腦袋起了個大包包,
......
老萊子的父母聽著兒子唱的兒歌,笑得前仰後合,老萊子這才乘機給二老穿上新衣。
娛雙親戲著花彩衣
別看老萊子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可在父母面前,從來不說自己老了,也不許兒孫們說他老了。
老萊子想盡辦法讓九十多歲的父母親快樂地生活,經常扮作頑童,以娛悅父母之心。
常言道:老小孩。人老了,就如同小孩兒一樣。臉就像二八月的天,說變就變。這一陣兒還又說又笑,過不了一會兒,就大發脾氣。每當父母不高興時,老萊子就把兒童的五彩斑瀾的衣服和大紅鞋穿上,再把花帽子戴上,一手搖著撥浪鼓,戲耍於父母身邊,一直把兩個老人逗得開懷大笑為止。
有一天,不知是兩位老人晚上沒有睡好,還是因為天氣惡劣,一大早就心情不佳。剛數落完了這個,又責備那個,好像不順心全是兒孫們造成的。老萊子急忙上前,態度極其溫順地向兩位老人檢討,並說些老年人愛聽的話。可好話說了千千萬,兩位老人仍然還繃著臉,眉頭緊鎖,嘴厥得老高。
老萊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趕緊把兒孫們打發出去,自己換上了五色斑嫻的花彩衣,戴上了老虎帽,又把大紅大紅的布鞋穿上,在兩位老人面前蹦了起來。
他一邊蹦,一邊唱起了兒歌:
「身穿花彩衣,
頭戴老虎帽,
嚇得妖怪掉頭跑,
嚇得惡魔傲敷叫!」
老萊子在唱兒歌的同時,還學著兇猛的老虎跳躍的動作,張牙舞爪,大聲嘶叫。
二老連理都不理,好像沒有看到、聽到似的,紋絲不動。
老萊子急中生智,學起老鷹抓小雞。他先學雞撲楞撲楞扇著翅膀到處跑,又學大公雞喔喔叫,再學母雞咕咕叫,不一會他學起老鷹來,兩臂張開,輕輕擺動,像是老鷹撲楞著翅膀,接著他學老鷹從天空俯衝下來,撲跌在地,並喊著:「抓到了,抓到了。
至此才逗得兩位老人撲味一笑。
老萊子深知人越老越容易感到寂寞,也越害怕寂寞。在基本保證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快樂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
因此,老萊子總是千方百計地消除兩位老人的寂寞,不讓他們感到一點孤單。
一次,十裡八鄉的人都到離老萊子家僅有二裡的一個地方觀看射箭比賽。按技藝說,老萊子雖然不敢與百步穿楊的楊由基相比,但十裡八鄉也是赫赫有名的了。
老萊子當然是應該參加比賽的最合適的人選,可他去參加比賽,家中留下雙親,他們肯定會覺得孤獨。因此,他放棄了一試身手的良機,留在家中侍奉老人。
家人都去觀看比賽後,原來你進我出相對熱鬧的家裡一下子冷清了許多,兩位老人的情緒也有些許變化。
突然間,老萊子挑著兩隻水桶,要去挑水。回到父母居住的屋子裡,他故意跌倒,兩桶水撒得一點不剩。
兩位老人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只見老萊子在地上又打滾,又哭鬧,嘴裡還不停地大聲喊著:
「爹娘快來呀,孩兒跌倒啦,動彈不了啦,快來搭救孩兒呀!嗚嗚,嗚嗚……」兩位老人信以為真,正準備動身下地掙扶兒子。再一看,老萊子早已爬起來,快跑到他們面前了,並哈哈大笑起來。與此同時,雙親也突然醒悟過來,也跟著兒子笑了起來。
老萊子的老伴下午回來後,知道了這件事,心裡有點內疚,同時又認為老頭子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做得有點過分,便好言相勸。她非常疼愛地對老萊子說:「對父母孝順是天經地義的,但也不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為了博得父母的歡心,你在父母面前屢扮童子,故意作態,這麼折騰自己你怎麼能受得了呢?要是出個意外,這麼大的一個家該怎麼辦呢?再說你本身也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又是兒孫滿堂,應該是老有老相。現在你天天穿上五彩衣,兒孫看著彆扭、外人知道也會寒磣你一頓......」
老萊子不等老伴說完,就正顏厲色道: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我就是活到一百歲也是我父母的兒子,報答父母之恩,從來就不分年齡大小。父母年齡越大,越需要兒女們的關心和照顧。消除老年人的寂寞,免除老年人的孤獨之苦,是兒孫們能代替的了嗎?孝敬老人不能有一點私心雜念,只有不惜一切,才能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兒孫們不能理解我屢扮童相的苦心,他們就成不了孝子賢孫。說閒話的外人,也是不明事理之輩。以後你再也不要說這樣的話了,少討沒趣。」
從此,老萊子的老伴經常教誨兒孫們要以老萊子為楷模,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孝子。
老萊子的孝名自此之後便很快地在天下傳揚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