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幣上的明星——臺灣獼猴

2021-02-18 大連自然博物館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持續升級,每年的生肖紀念幣也成為人們爭相熱炒的品種。在紀念幣市場上,一枚臺灣中央造幣廠倒春壬申年臺灣獼猴銀元受到熱捧,這枚紀念幣上的明星——臺灣獼猴是我國特有的物種。


臺灣獼猴生肖銀幣

臺灣獼猴是靈長目猴科獼猴屬的種類,體形酷似獼猴,但身體的顏色更灰,主要為藍灰石板色或灰褐色,沒有任何桔紅等鮮豔的顏色,頭冠有些許紅褐色,頂毛向後披散。頭圓;面部平坦,呈肉色或比肉色稍微深一點,但不像其它猴類那樣呈紅色或白色;頰部生有濃密的鬚毛,頰囊比獼猴的小。四肢毛色深暗,手、足均為黑色,故又得名「黑肢猴」。尾巴很粗,尾毛濃密,基部為橄欖色,端部則為灰色,中部有明顯的黑色條紋,下部相對較為蒼白;尾巴的長度都超過體長的二分之一,不過在比例上更長一些。臺灣獼猴也比獼猴較小而胖,體重4~5kg。


臺灣獼猴,來源《中國野生哺乳動物》

臺灣獼猴僅分布於臺灣地區,以高雄的壽山密林中最多,故稱臺灣猴。最早被發現於南部沿海的石巖地區,所以又有稱「巖棲獼猴」,之後在中部內陸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中也有發現。

臺灣獼猴是晝行性、半地棲的動物,感覺靈敏,行動迅速,以各種野果、樹葉、昆蟲、蛙類等為食,尤其喜歡吃蝗蟲,有時成群結隊地盜食農田中的穀物、瓜果等。平時以家族式群居生活,婚配為一雄多雌制,每個群體中由一隻成年雄獸擔任首領,成年雄獸大多性情暴躁,喜好爭鬥。

臺灣獼猴因為僅在臺灣地區分布,棲息地狹窄,加之人們對環境的開發,曾一度瀕臨滅絕。目前,臺灣獼猴已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Ⅰ級、中國物種紅皮書列為 瀕危動物。

審稿人:王萌


相關焦點

  • 非常少見的臺灣獼猴紀念幣現在的市場怎麼樣
    此枚臺灣獼猴紀念銀幣正面造像為一隻臺灣獼猴,蹲在一塊珊瑚礁上,側臉面對,雙目炯炯,面頰有囊,癟嘴含笑,面容和善,透露吉祥;其長臂所指下方即為珊瑚礁,其長尾巴拖在礁石上。此面左側豎鐫「臺灣獼猴」四字,下方標明「壬申」(1932)。
  • 我送大熊貓,你還臺灣獼猴?
    蘇貞昌一語雷人:兩隻獼猴。曾揚言拿掃帚也要和大陸拼命的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再次因言惹議。12日,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在「立法院」質詢時問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若大陸送兩隻大熊貓,我們臺灣要送什麼?「蘇院長」回應稱:如果真送兩隻熊貓,「臺灣就送兩隻獼猴。」
  • 【疑惑】臺灣女博士未經許可觸摸獼猴被罰5000臺幣
  • 人送熊貓,你還獼猴?
    如果大陸送大熊貓,臺灣回贈什麼? 蘇貞昌一語雷人:兩隻獼猴。曾揚言拿掃帚也要和大陸拼命的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再次因言惹議。昨日(12日),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在「立法院」質詢時問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若大陸送兩隻大熊貓,我們臺灣要送什麼?
  • 同樣是猴子,這隻臺灣省的3D列印獼猴卻精緻又討喜
    回歸正題,我們還是來看看臺灣省的這隻3D列印獼猴吧。這隻獼猴是來自臺灣設計師陳學建(Amao)所創立的設計工作室「紙立方PaperCube」最近分享了一個超級應景的「3D列印獼猴」(文末有相關介紹以及網址和臉書主頁,有興趣可以去關注哦),不只造型可愛,精細的可動裝置更是迷倒不少網友,如果有機會收到當新年禮物,一定會跟猴子一樣開心到跳起來~
  • 趴在銀幣上的大蜘蛛
    以前哲蚌寺有一個僧人,他特別吝嗇,不願意上供下施,每次到外面去念經,得來的錢全部換成銀幣,在牆壁中間挖一個洞,把這些銀幣藏在裡面。以前哲蚌寺有一個僧人,他特別吝嗇,不願意上供下施,每次到外面去念經,得來的錢全部換成銀幣,在牆壁中間挖一個洞,把這些銀幣藏在裡面。他積累了許多銀幣後,突然生病而死,由於死時一直惦記他的銀幣,後來變成一隻蜘蛛,每天晚上在銀幣上走來走去,並發出「瑟啦瑟啦」聲。隔壁有一個修行人,覺得那人死後有點不對勁,每晚在牆壁裡有一種怪怪的聲音,於是便去查看。
  • 半元機制銀幣之王:新疆四錢
    在陳吉茂來看,這枚錢幣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半元機制銀幣之王。通過陳吉茂、林憲章兩位臺灣同好前輩的解讀,可以讓我們進一步揭開新疆錢幣的神秘面紗。1980年前後,忽然大量新疆古錢、銀幣流到香港,數量之多,超乎想像。這批新疆錢幣百分之八十被我等同行搬回臺灣,少量流往日本,新疆錢幣的市場價格一下從雲端跌到谷底,但也颳起了一股新疆錢幣的研究風潮,箇中翹楚,首推林國明先生。林兄之新疆銀幣版別藏品數量,多達千種,1987年老夫將其所有新疆研究、集藏刊印出書,書名:新疆金銀幋圖說。
  • 猶大的銀幣
    《30枚銀幣》看完,雖說有點驚喜,但亦在意料之中。猶大為錢負賣耶穌,這三十枚銀幣便被後人賦予神奇魔力。
  • 熊貓銀幣的收藏
    而且通過努力,把這系列集全也是辦得到的.現在都把熊貓銀幣當成一個特種系列幣來對待,其實在1983年發行首枚時, 它是帶有紀念性質的. 這一點在當時的造幣公司的鑑定證書上有明確說明: 「為紀念一九八三年世界熊貓年和向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贈款, 本公司特精製熊貓銀幣一枚.」 而且,在重量(27克)與成色(90%)上也沒有象金幣那樣作為投資幣來處理. 它的發行量比同年的熊貓金幣還要少,只有一萬枚.
  • 42歲獼猴獲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上7大最長壽的寵物
    獼猴「勤子」(京都新聞)【海外網5月15日編譯報導】日本京都市動物園14日宣布,園內一隻42歲的獼猴「勤子」(音譯)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上最高齡的人工飼育獼猴。據日本《京都新聞》消息,獼猴「勤子」於1978年出生在京都市動物園,生育過10隻小猴。它目前和其他2隻高齡獼猴一起住在類人猿區的「老猿之家」中,每天曬曬太陽,理理毛,悠閒度日。園方稱,人工飼育的獼猴平均壽命在15年左右,此前吉尼斯紀錄的獼猴最高年齡是40歲。今年(2020年)春季,園方把「勤子」的出生證明、飼養記錄等送至吉尼斯。
  • 大清銀幣到底值不值錢?還是騙局?
    隨著市面上大清銀幣越來越少,身價也就隨之而漲,但是大清銀幣品種多樣,哪些才是特別具備收藏價值?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鬚龍」版壹圓樣幣一枚,1911年度支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未發行,是宣統三年銀主幣系列中,除「短鬚龍」之外最具人氣的版別,存世稀少,此枚為臺灣著名錢幣收藏家劉改造舊藏,鑄工精美,淡彩包漿,品相極佳。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反龍」版壹圓銀樣清政府雖然了解幣制未定所造成的混亂,但改革的步伐依舊蹣跚。
  • 生肖牛銀幣欣賞:可愛的澳大利亞生肖銀幣
    銀幣是珀斯鑄幣廠從1/2盎司99.99%的純銀精製而成,限量7,150枚。銀幣的背面是一幅彩繪。這款彩繪的設計是一頭可愛的萌萌的小牛手捧禮品盒的圖案。設計中還加入了「 牛」的漢字,「 Year of the ox」字樣和珀斯鑄幣廠的「 P」鑄幣廠標記。
  • 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獼猴新家園
    獼猴新家園  6月下旬,在曲靖市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小寨村萬猴山野生獼猴保護基地,隨著護林員王海四的呼喚,群猴從茂密的山林中接連跑出來,聚集到定點投食點「進餐」。獼猴新家園  「現在村裡的猴群數量有300多隻,我每天都要分兩次定時投餵並查看猴群情況,每年猴群數量都在增長。」
  • 不起眼的大清銀幣,竟價值千萬!
    宣統三年(1910)四月,天津造幣總廠試鑄的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人認為有多種版別,如長鬚龍、短鬚龍、反龍、大尾龍,短鬚龍罕見。2004年中國嘉德春拍,私人收藏中僅見的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金質樣幣拍出176萬元。2004年北京華辰春拍曾以118.8萬元拍出一枚短鬚龍樣幣,這一幣種國內僅上海博物館藏有。
  • 大清銀幣曲須龍詳情
    以下是如今的貨幣收藏市場上,大清銀幣曲須龍詳情。一、大清銀幣曲須龍的設計「曲須龍」的名稱由來,是因為錢幣上的祥龍圖案,龍鬚彎曲而短,因此得名為曲須龍。大清銀幣曲須龍銀元,正面珠圈內是「大清銀幣」字樣,珠圈外上方為滿文,下方為漢文「宣統三年」,滿文與漢文意思一致,珠圈外兩側是對稱的花飾。
  • 湖南張家界:護猴員20年守護野生獼猴
    不一會,三五成群的野生獼猴循著聲音從巖壁上、叢林中蹦跳著匯集而來。原來,這是景區工作人員聶景明呼喚野生獼猴的猴語。 張家界武陵源景區良好的自然森林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吸引野生獼猴在此繁衍生息。為保護這些珍稀的野生獼猴種群,出生於馴猴世家的聶景明從2000年開始就專門在景區從事野生獼猴的保護和餵養工作,一幹就是20年。
  •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鑑賞
    就目前而言,在收藏市場上有一些古錢幣還是非常少的。具有很強的稀缺性。但是這些古錢幣往往有很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枚價值800萬的古錢幣「大清銀幣」「大清銅幣」「光緒元寶」。這些古錢幣在市場上都屬於緊俏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 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島嶼型獼猴自然保護區,讓你一秒穿越精靈島
    如果你特別喜歡親近大自然尤其是喜歡和小動物親密接觸那麼今天小編要給你推薦一個必去打卡地海南南灣猴島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島嶼型獼猴自然保護區島上有2500多隻獼猴因此人們稱之為猴島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到南灣猴島遊玩的必備英文用語。各種各樣的交通方式,如何用英語表達?
  • 奧匈帝國大奶媽銀幣
    文:塗秋紅詔安梅嶺宮口港一帶曾多次發現過「大奶媽」銀幣,其實那應該叫瑪麗婭·特蕾西婭奧匈帝國貿易銀幣,「大奶媽」是國內俗稱。瑪麗婭·特蕾西婭1泰勒(THALER)銀幣是世界上著名的貿易銀幣之一,也是流入閩南的海絲銀幣之一。
  • 研究者拍攝到日本獼猴與梅花鹿的親密關係
    因此,此次觀察到日本獼猴與梅花鹿的親密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者表示,該記錄將成為了解某些人為什麼會嘗試與非人類動物進行性交這一問題上的「關鍵因素」。參與這項研究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稱,他們已經可以對這種跨物種性關係進行解釋。答案就是所謂的「雄性剝奪」,即「在接觸雌性方面受到限制的雄性更可能表現出這種行為(換句話說,就是與其他物種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