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五十二歲無疾而終,是多爾袞派人下毒,還是孝莊親自動手?

2020-12-24 半壺老酒半支煙

#孝莊太后#我們看《清史稿》中清朝歷代帝王之死,都死得比較蹊蹺:清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是不是袁崇煥用大炮轟斃?清世宗憲皇帝胤禛是不是死後無頭?這些謎題至今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就連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死,也是雲遮霧繞——有人說是睿親王多爾袞派人下毒,還有人說是孝莊親自動的手。

按照《清史稿·卷三·本紀三·太宗本紀二》的記載,皇太極確實死得很突然:「(崇德八年八月)庚午(1643年9月21日),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時,無疾崩,年五十有二。」

《清實錄》連皇太極的死狀都寫清楚了:「八月庚午,是夜亥刻,上無疾,端坐而崩。

記載起於清崇德二年(1637)二月、止於順治元年(1644)八月清廷大事的《沈館錄》說得更明顯:「八月二十六日獲啟:本月初九日夜半後,皇帝暴死。」

年紀不大,沒病沒災,皇太極就這麼沒了。皇太極死了之後,清廷發生劇震,八旗之間差點刀兵相向——索尼鰲拜堅持立皇子,而睿親王多爾袞對皇位也很感興趣,最後折中的結果是孝莊(為了便於讀者諸君看得明白,咱們還是一直稱皇太極的莊妃,順治朝的昭聖皇太后、康熙朝的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為「孝莊」)所生的四歲福臨榮登大寶,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與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而皇太極那個比孝莊還大四歲的長子豪格則靠邊站了。

毫無疑問,皇太極暴死,多爾袞和孝莊都是受益者,如果不是正黃旗和鑲黃旗以武力威脅,多爾袞可能就要來一個兄終弟及了:「兩黃旗大臣盟於大清門,令兩旗巴牙喇(護軍)兵張弓挾矢,環立宮殿,率以詣崇政殿。諸王大臣列坐東西廡,索尼及巴圖魯(巴圖魯乃清語,猶漢文稱能幹,諺雲好漢也——《清文匯書》」)鄂拜(不知是不是鰲拜的另一種寫法)首言立皇子……乃定議奉世祖(福臨,廟號世祖,諡號章皇帝)即位。」

記得某本關於明朝的暢銷書論證皇太極繼位合法性的時候說:「多爾袞當時還是小孩,遊牧民族比較實在,誰更能打、更能搶,誰就是老大,要搞任人唯親,八旗是不答應的。」

但是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努爾哈赤喜歡的多爾袞不能繼位是因為年紀小不能打,那麼四歲的福臨就比他的大哥豪格和十四叔多爾袞還厲害嗎?

這個問題是不需要答案的,福臨能當皇帝,是多爾袞與兩黃旗妥協的結果,如果皇太極不是突然死掉,那麼這場爭論可能是不需要發生的——他指定豪格或多爾袞接班,八旗旗主是沒資格表示反對的。

皇太極沒有留下任何遺言,這就給了後人許多想像的空間, 《十葉野聞》記載:「相傳太宗暴斃,乃多爾袞賄內侍毒之。」

在這本書中,還記載了孝莊給多爾袞送藥,最後導致多爾袞英年早逝:「昔太宗嘗以此藥丸令服,故能精力過人。今見此丸,實與前狀無異,必有奇驗。」

多爾袞吃了孝莊替他招來的藥,一開始感覺還不錯,但是沒過多久,這位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就很不情願地去找他八哥皇太極去了。

努爾哈赤的八兒子十四兒子會不會在地下打起來,那就老頭子才要操心的事情,咱們不必去管,但是據《十葉野聞》記載,多爾袞早就知道孝莊要對付他:「宮中遊宴,則與太后同輦並載,忽一舟子躍而登,拔劍如虹,直刺九王。九王(多爾袞是老十四,不知為什麼有史料稱之為九王)大驚,側身閃避,劍鋒擊中侍衛,斃焉,去太后僅數尺。亭外武士急起持之,舟子始就擒,乃罷樂撤戲。自是九王始知有人圖己,不敢復與太后同遊……」

那個舟子是受誰人指使,估計連多爾袞也不敢深究,只好將殺手處死了事,可見清朝宮闈內鬥,也真是步步驚心。

按照野史傳聞的說法,是皇太極礙了多爾袞和孝莊的事,所以無疾而終,後來多爾袞擋了順治皇帝福臨的路,於是他也英年早逝了。

清朝官修正史都說皇太極是「無疾而終」,這種為尊者諱的記載,帶來了負面影響:一個半生戎馬的強壯漢子,怎麼年僅五十二歲就沒了?

史官不敢說皇帝有病,但是我們從《清史稿》中那充滿尊敬意味的描述中,就能發現問題:「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慄。」

大紅臉,不怕冷,甚至總是感覺燥熱,這似乎是高血壓或腦溢血發作前的典型症狀吧?

除了大紅臉不怕冷,皇太極還經常鼻子出血:「上急行,鼻衄不止,承以碗。」

鼻子出血也不治療,反而拿碗接著,也不知道皇太極咋想的。但是從他鼻子總出血這件事上來看,他的血壓高、血管脆,這是毋庸置疑的。

皇太極身體健碩,駿馬馱著他跑五十裡就得累趴下,這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殺豬菜吃多了:「此肉為二百餘年老汁白肉,滿洲所甚珍者。侍衛食賜餕時,不設匕箸,各解手刀批之。又不準用鹽醬之屬,而味獨完好,殆如古人所謂太牢、太羹者。」

不但清朝皇室喜歡吃白切肉,就是從北方出來的筆者,也是想起農家土豬的香醇美味,還是禁不住口水直流。

皇太極和他的前輩一樣每天殺豬菜白切肉吃得嘴角流油,無疑是一種不太養生的飲食習慣,不像後來的乾隆皇帝涮火鍋吃滿漢全席葷素搭配——有人一連幾天吃火鍋,能吃出低血糖來,所以愛吃火鍋的人不發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樣看來,皇太極之所以忽然無疾而終,就是吃出來的毛病,他很可能是肥肉吃得太多爆了血管。

但是筆者對醫學一竅不通,不知道皇太極是不是死於爆血管,所以最後還是要請問讀者諸君:清史說皇太極無疾而終,他真的沒病嗎?如果他死於意外,會不會是孝莊和多爾袞下的手?反正筆者是不信孝莊有此必要,因為那時候福臨還太小,皇太極早逝,對她好像也沒什麼好處吧?

相關焦點

  • 清宮秘史 孝莊與多爾袞:愛情,還是政治?
    經常出現的一個畫面就是:昨天晚上你還是部落之主,今天就可能身首異處,滿族遭屠。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中,要想好好地生存並且壯大,就需要智慧了。孝莊的爺爺和老爸就是有智慧的人。他們很久之前就瞄上了日漸強大的後金,於是拼命依附,結為同盟,以求庇護。當年,作為同盟中弱勢的一方,為了鞏固這個關係,孝莊的姑姑就被嫁給了後金之主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
  • 滿清三個被野史歪曲的真相,其中兩個都跟孝莊太后有關
    第一個真相:清太宗並未死於暗殺網絡上流傳著清太宗皇太極被暗殺的故事,稱兇手正是前朝名將袁崇煥的屬下,說得有鼻子有眼。然而,在史料中我們根本找不到相關的記載。正史中皇太極的死因是「無疾而終」,原文是這樣的:「是夜,亥刻,上無疾,端坐而崩。」
  • 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真的有一腿?
    多爾袞與孝莊文皇后之間的感情戲被處理得盪氣迴腸,這當然不是實有其事。歷史上的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有關多爾袞和孝莊皇后之間的香豔故事,遍查史料,都是沒有。可是後世認為他們有故事的,卻不絕如縷。因為史料無記載,孝莊與多爾袞的故事便僅止於傳說。然而在我看來,他們的故事確有其事。史料雖然沒有寫,卻已是寫了。先看看孝莊皇后是個什麼樣的人?
  • 多爾袞和孝莊的真實關係
    太后下嫁指的就是孝莊下嫁多爾袞。多爾袞和孝莊兩人是否有私情,正史中沒有有記載,但在野史中卻一直流傳著兩人的緋聞。現在許多影視劇,利用這一點進行創作,演繹出一場浪漫悽絕的愛情故事,比如《山河戀》、《孝莊秘史》等。故事中的多爾袞和孝莊相識在皇太極之前,可惜最後孝莊卻被許配給了皇太極。誰知皇太極愛上了孝莊的姐姐海蘭珠,獨寵海蘭珠。孝莊感情受挫,而多爾袞一直默默愛著她,時刻照顧她。
  • 太后下嫁之謎,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
  • 皇太極11個兒子,多爾袞為何立排名第9的順治?他和孝莊有感情嗎
    天聰二年,太宗伐察哈爾多羅特部,破敵於敖穆楞,多爾袞有功,賜號墨爾根代青。---《清史稿》在女真族的傳統當中,父辭子繼和兄終弟及基本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說皇太極的兄弟和他的兒子都有平等繼承權。這麼一來就要看誰的勢力強大,誰就能成為未來的大清國皇帝。
  • 孝莊和多爾袞究竟有沒有過愛情?
    歷史上,孝莊有沒有可能和多爾袞發生愛情甚至結婚呢?咱們還是從孝莊來到盛京開始說起吧。這一個孝莊十三歲,和多爾袞同歲。一個是四貝勒皇太極的妾室,一個是可汗努爾哈赤的愛子。當時皇太極在積極地謀奪汗位,和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勢成水火中。儘管兩人年紀差不多,估計多爾袞也不會沒事跑到皇太極的內帳去跟他的小妾培養青梅竹馬。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多爾袞和孝莊真的是青梅竹馬嗎?
    、兩情相悅的情人,乃至還將順治皇帝的生父就說成是多爾袞,而在皇太極逝世以後,孝莊也非常終「下嫁」多爾袞,兩人這才得以「舊夢重圓」。  這一年,孝莊惟有12歲,而且在此以前,她從未脫離過科爾沁草原。  多爾袞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在赫圖阿拉出身,後來隨同著後金政權的首都遷到了盛京,多爾袞也跟從到此。
  • 歷史上孝莊與多爾袞的真實關係
    可是大玉兒跟皇太極並沒有感情,她還是深愛多爾袞,所以就有了後續的情感糾葛。但歷史的真相是,孝莊原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的女兒,她的姑姑哲哲在很早之前就嫁給了皇太極,因為一直沒有兒子,所以年僅13歲的布木布泰作為代孕替補嫁給了皇太極。那時候皇太極已經34歲了,一個34歲的大男人會貪圖一個孩子的美貌嗎?
  • 她才是多爾袞最愛的女人,《美人無淚》小玉兒的原型,不是孝莊
    ,我們知道在野史中稱孝莊太后為大玉兒,雖然沒有實在的根據,但是因為影視作品的傳播,大家都已經接受了大玉兒就是孝莊,在《美人無淚》中小玉兒扮演的是大玉兒的妹妹,多爾袞嫡福晉。,便隨皇太極出徵討伐蒙古察哈爾部,還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在皇太極死後,他以輔政王的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稱攝政王,被稱為皇父攝政王,在《美人無淚》的電視劇中,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多爾袞對大玉兒(孝莊)有親密關係。
  • 孝莊秘史:皇太極驟然離世,豪格與多爾袞為爭奪皇位,勢如水火!
    孝莊秘史:皇太極驟然離世,豪格與多爾袞為爭奪皇位,勢如水火!文/開到荼蘼李小煜在公主結婚的喜宴上,皇太極突然中風離去。他的驟然離世,讓皇帝這個寶座空廢了很久。豪格跟多爾袞兩人開始爭奪皇位,兩人勢如水火!
  •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為何最後順治衝齡稱帝?
    清太宗皇太極公元1643年,皇太極突然間無疾而終,由於在他生前並沒有指定過接班人,新皇帝的人選一下子變的敏感起來,而最有競爭力的無疑是多爾袞和豪格,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皇位爭奪,甚至幾乎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但是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
  • 孝莊秘史:她與多爾袞發生了不可秒述的關係...
    ,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可是大玉兒跟皇太極並沒有感情,她還是深愛多爾袞,所以就有了後續的情感糾葛。歷史的真相是,孝莊原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的女兒,她的姑姑哲哲在很早之前就嫁給了皇太極,因為一直沒有兒子,所以年僅13歲的布木布泰作為代孕替補嫁給了皇太極。那時候皇太極已經34歲了,一個34歲的大男人會貪圖一個孩子的美貌嗎?
  • 解密清朝第一疑案:孝莊文皇后下嫁多爾袞
    關於這個問題,世人所持觀點無外乎有兩種:一種是孝莊皇太后下嫁給了多爾袞;一種是孝莊皇太后沒有下嫁多爾袞,但兩人之間有情愫。兩種說法究竟哪種更為可信呢?讓我們先把時間倒回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帝為已經死去128年、被追論生前謀逆,遭削爵的多爾袞恢復了「和碩睿親王」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皇家家譜)。多爾袞的是非功過最終得以蓋棺定論。
  • 寧靜痛哭扯出大清第一緋聞:孝莊真的愛過多爾袞嗎?
    人們傳說,孝莊入關後曾下嫁皇太極之弟、攝政王多爾袞,所以死後不敢和皇太極葬在一起,只能以不忍遠離兒孫為由,留在了清東陵。至今,300多年過去,人們談論最多的,仍然是圍繞在孝莊身上的緋聞。今天看來,孝莊與皇太極的婚姻本身就帶有不可思議的色彩。皇太極一生娶了15個后妃,孝莊是這龐大的妻妾隊伍中的一員。她
  • 孝莊太皇太后在歷史上的真實形象如何?與多爾袞真的有私情嗎?
    雙方為了鞏固這種政治聯盟關係,採取了盟誓聯姻的方式,努爾哈赤,代善,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多爾袞等人都娶過科爾沁部的公主,同樣後金的很多格格也嫁到科爾沁部,科爾沁貝勒寨桑同樣先後將自己的妹妹和女兒嫁給了後金貴族。公元1614年,十六歲的科爾沁部桑寨貝勒之女博爾濟吉特哲哲和二十二歲的愛新覺羅皇太極成婚。
  • 多爾袞與孝莊公主做了8年夫妻,為何沒有孕育一子?身體有點問題
    多爾袞則是繼清太祖、太宗之後,走上歷史舞臺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完成了清帝國一統天下的基業,迎娶了當時的孝莊皇后。忙於國事,志在天下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而皇太極是清太祖第八子,皇太極就是多爾袞的八哥。清太宗崇德八年清軍驅兵入關南下,戰果纍纍。
  • 皇太極死亡之謎終於揭開!專家:死因太尷尬,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皇太極是大清王朝的創始人,關於皇太極的死亡之謎在史學界頗有爭論,有關的清代官修史書幾乎都記載說皇太極死時是「無疾而終」。
  • 皇太極迎娶孝莊,真的是與孝莊將母儀天下的「預言」有關麼?
    而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此時已經有了揮師入關、與大明王朝爭奪天下想法的皇太極,既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汗位,同時也是為了順應「預言」所說,故而娶了「大玉兒」。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過這樣關於孝莊的「佔卜預言」麼,而皇太極為何要將小他二十一歲的孝莊納為側福晉,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介紹。
  • 多爾袞這麼牛,為何他的生母被人活活逼死?
    而且,就功勳來說,可以說如果沒有多爾袞,滿清就不可能那麼順利地拿下山海關,進而統治整個中國。那麼,有朋友就會問了——既然多爾袞這麼牛,為何還有人膽敢活活逼死他的母親呢?其實,對於這件事情,多爾袞是有苦難言——因為當年自己母親去世時,自己還是個十四歲的孩子,根本無力進行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