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斷交潮來臨,1.5億美元都買不來一句話,蔡英文徹底傻眼

2021-02-07 國科環宇

由於蔡英文一心推動「臺獨」,並積極配合美國打「臺灣牌」,大陸毫不手軟,已經使臺灣陷入「斷交潮」的尷尬之中。9月28日的聯合國大會上,臺「友邦」海地一反常態,罕見地沒有在發言中力挺臺灣,被質疑會否成為下一個與臺「斷交」的國家;同一天,宏都拉斯駐美大使的發言,也被指有威脅與臺「斷交」的意味。而更加諷刺的是,臺灣剛給其「友邦」海地1.5億美元的貸款,卻沒有得到海地的善意回應,對「友邦」一向慷慨大方的蔡英文估計也要哭了吧。


收下1.5億美元,海地卻沒有力挺臺灣


「過去四年都有在聯合國大會中替臺灣發言的海地,今年發言時則未提臺灣。」9月29日凌晨,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這樣寫道。


收下1.5億美元,海地卻沒有力挺臺灣


每年在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時是否提及臺灣,早已成為外界檢視臺灣「邦交」的指標。9月28日,聯合國大會總辯論進入第四天,當天共有圖瓦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海地3個臺「友邦」發言,但唯獨海地一反常態,罕見地沒有在發言中力挺臺灣。


諷刺的是,臺灣剛給其「友邦」海地1.5億美元的貸款。海地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5月底訪問臺灣,遭網友諷是「來要錢」,事後也證實,臺灣提供海地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的貸款,協助海地貸款建輸電網。


9月13日,臺灣地區外事部門表示,臺灣相關銀行正與海地政府進行貸款程序,希望「近期內就可動工」,同時強調,工程將由臺灣廠商承建。這表明,雖然項目進展一切順利,但海地方面此次卻未有善意回應。


截至9月28日,此次聯合國大會,目前已經有11個臺灣「友邦」發言,其中有8國替臺灣說話。但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海地都沒有在發言中提及臺灣。


作為對比,在2016年的聯合國大會上,當時還是臺灣「友邦」的巴拿馬、聖多美普林西比、多米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都沒有在聯大上替臺「發聲」,此後都先後與臺「斷交」。此次沒與挺臺表現的三國,是不是也即將成為下一個與臺「斷交」的「邦交國」呢?


臺當局嘴硬,與「友邦」已有充分溝通


臺灣地區外事部門表面上比較淡定,發言人李憲章回應稱,「我們向來都尊重『友邦』以他們認為最合適的方式,選擇替我們執言的場合跟時機」,他說,後續還會有幾項高級會議,因此,「我們和『友邦』在之前都已有充分溝通」。


至於「友邦」聯名致函給聯合國秘書長的進度,李憲章稱,目前還在繼續推動當中。主要考慮到「友邦」在聯大期間,各國相當忙碌;他們也要忙於接待他們的元首團、代表團及雙邊會談等,「外交部」必須配合「友邦」的行程,並給他們一點時間。


據臺媒稱,瓜地馬拉與宏都拉斯近年大多以個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的方式挺臺。瓜地馬拉總統莫拉萊斯和前兩年一樣,通篇演說沒有提到臺灣一個字。

但與此相比,宏都拉斯的舉動,才是真的讓臺灣當局的心懸到了嗓子眼。


宏都拉斯總統:臺"邦交國"或轉向大陸


為了替臺灣出氣,美國9月7日曾宣布召回3名分別駐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巴拿馬的大使,此後又取消與中美洲的國家安全會議,宣稱將減少援助,原因是這三個國家選擇與臺當局「斷交」,不再承認臺灣的地位,意圖藉此方式給臺灣其他「邦交國」施壓。


「中美洲正在發生變化,我想美國已經後知後覺了,」宏都拉斯總統埃爾南德斯9月24日受訪時說道。


埃爾南德斯認為美國削減對中美洲的支持,將阻礙其遏制非法移民的努力。他歡迎中國(大陸)在中美洲日益增長的外交存在,認為這對當地而言是一個「機遇」。


宏都拉斯是臺灣僅存的17個所謂「邦交國」之一,也是美國極力想要替臺灣維護的中美洲「邦交國」。為穩「邦交」,臺當局9月21日委託「對外貿易協會組」採購團,赴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採購海鮮,2018全年採購金額高達4600萬美元,上漲幅度可謂驚人。


但宏都拉斯總統顯然卻不領情,埃爾南德斯表示,「其他國家可能很快就會效仿薩爾瓦多和巴拿馬」。


宏都拉斯總統:臺"邦交國"或轉向大陸


埃爾南德斯對川普上臺後,美國縮減其對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這三國所承諾的投資感到遺憾。


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同位於中美洲北三角,這一地區常年政治動蕩、幫派暴力活動橫行,也是美國難民的最大來源地。2014年,經歷了兒童難民危機的美國,聯合三國成立「中美洲北三角繁榮聯盟計劃」,旨在幫助其發展經濟、改善治安,減少三國赴美移民。


不過,美國對該地區的援助卻持續減少,2015年12月18日,美國會參議兩院批准2016財年預算案,其中給予「中美洲北三角繁榮聯盟計劃」7.5億美元,較歐巴馬政府申請金額少2.5億美元。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稱2016年至2018年間,美國對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的援助總額下降了逾三分之一,達到1.95億美元。


除此以外,今年以來,美國政府又相繼宣布取消對國內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移民提供的臨時保護政策,數十萬來自這兩國的移民面臨被遣返的境地。這也對宏都拉斯國內經濟帶來影響。



9月28日,針對與臺灣「邦交」生變的傳聞,宏都拉斯駐美大使穆諾茲在臺北駐美代表處的活動上稱,根據他「目前」(at this time)掌握的信息,「沒有正式決定是否與臺灣斷交」,「我們會持續與臺灣人民,不僅僅是現在的政府合作」。


他意有所指地提到,「宏都拉斯告訴臺灣政府,最重要的是要讓宏都拉斯人民感受並看到與臺灣維持強健關係的真實好處」,因此雙方將持續朝這個方向合作。至於美國是否要求宏都拉斯不要與臺灣「斷交」,穆諾茲稱,他沒有這方面的信息,宏都拉斯是一個主權國家,可以自己決定與誰交朋友、做夥伴。


臺灣媒體注意到,洪駐美大使回應這個問題時,至少說了四次「目前」(at this time)。「美國之音」29日稱,穆諾茲在受訪時不斷提到宏都拉斯「目前」與臺灣有「外交關係」,引發在場媒體質疑,他是否在「暗示」未來洪臺「邦交」可能生變。

剛買的龍蝦還沒涼,「斷交」之聲就已經甚囂塵上,蔡英文和美國的臉該往哪擱呢?


下一波「斷交潮」,梵蒂岡或領銜


9月22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同梵蒂岡代表團團長、教廷與各國關係部副部長卡米萊利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籤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中梵雙方將繼續保持溝通,推動雙方關係改善進程繼續向前發展。


在協議籤署之後,梵蒂岡方面也發表了公告,稱該項臨時協議是一個循序漸進和相互靠近的成果,是經過漫長過程的慎重商討後籤署的,涉及教會生活極其重要的主教任命問題,並為更廣泛的雙方合作創造條件。「雙方的共同期望是該項協議能促進一個富有成果和遠見的雙邊對話,並能為在中國的天主教生活、中國人民的福祉及世界的和平做出積極的貢獻。」


下一波「斷交潮」,梵蒂岡或領銜


梵蒂岡城國的面積僅有0.44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也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為羅馬天主教的總部。


臺灣之所以能至今維持教廷這個邦交國,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大陸不允許梵蒂岡通過主教任命幹涉中國內政。如今雙方達成關鍵性的協議,雙方建交恐怕就是近期的事兒了。


近年來,梵蒂岡雖然希望與中國改善關係,但仍然與臺灣保持著「外交關係」。其實,教廷從1971年起就不再派駐大使到臺灣,對臺灣來說,教廷這個「邦交國」更多的也是象徵意義,除了給臺灣地區領導人多一個出訪地,梵蒂岡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替臺灣出頭的舉動。


而中美洲國家普遍信奉天主教,如果教廷與臺灣「斷交」,恐怕又將帶動新一波「斷交潮」。


花大價錢也沒用,蔡英文只能風中凌亂


上臺兩年,「斷交」五國,蔡英文的成績堪稱相當靚麗。為了保持「臺灣」這個籌碼的價值,美國更是不惜赤膊上陣,赤裸裸威脅相關國家不許「斷交」,幾乎成為國際笑柄。其實,如果美國能幫上忙,蔡英文就不會遭遇「斷交潮」了。而臺灣自己更是陷入了「金元外交」的怪圈當中,給「邦交國」的錢越多,就越擔心對方會「落跑」,於是便不斷主動加碼,但仍然不能放心,如此惡性循環,必然會使臺灣不堪重負。因為各國一旦選擇與大陸建交,所能得到的潛在利益,早已遠超臺灣所能給出的價碼;臺「邦交國」中,除了只能依附美國的鐵桿小弟之外,恐怕很多都想快速敲臺灣一筆竹槓,發發橫財,然後就奔大陸而去了。因此,蔡英文花大價錢也沒用,只不過是延緩「斷交」而已,由於近期傳出警訊的「邦交國」實在太多,蔡英文恐怕還得繼續在風中凌亂了。

相關焦點

  • 「斷交潮「來了,蔡英文深夜對大陸放狠話,裝作不痛不癢,都是假象
    億美元,甚至更多」,但布吉納法索「不會為了錢而背叛臺灣」。結果被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直斥,500億美元的傳聞「我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可笑的是,2018年5月24日,有臺灣記者再度問及上述傳聞是否屬實,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仍然默認這是一條「真」新聞,他說:「這是一個公開的資訊……從這個公開的資訊當中可以理解,中國大陸……下了多少的功夫,這是一個公開的資訊……」
  • 蔡英文被告誡:做好準備,雪崩式「斷交」可能不會到此為止
    先批評這些「邦交國」見利忘義,其次期待「大哥」美澳能出來主持「正義」,最後也是最簡單的,就是歸罪於大陸「打壓」——面對接連而來的「斷交」,臺灣《聯合報》總結出臺當局的套路。這一次,蔡英文果然按的還是這個劇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0日說,習慣用金錢去「買」外交的人可能理解不了,原則是買不來的,信任也是買不來的。
  • 深度 | 臺灣陷「斷交」潮:朋友跑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和中國建交有很多臺灣給不了的好處,比如,每年都會有超過1.35億中國遊客到世界各地遊玩,建交之後,其中一部分就會選擇來到多米尼加。臺灣外交部的一位官員稱,中國為了促成此次建交,承諾了價值31億美元的貸款和投資,但中國方面表示並沒有此類前提條件。其實臺灣並沒有什麼立場對中國政府橫加指責,其挽留「建交」國家的方法同樣也是「砸錢」,也就是「支票外交」。
  • 蔡英文又做夢了,臺灣斷交潮再次來臨
    同日,「中國主教邀請羅馬教皇訪問中國」也成為西方媒體關注的熱點,而蔡英文邀教皇訪臺卻遭拒絕,種種跡象顯示,臺與梵蒂岡的「邦交」不穩,很可能又將面臨新一波「斷交潮」。臺灣想進國際刑警組織,對方終於回復了國際刑警組織第87屆大會將於11月18日至21日在阿聯杜拜召開。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之宏都拉斯
    被買來的老婆可以再度拿去拍賣。1941年,臺灣與宏都拉斯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1985年,宏都拉斯在臺北設立大使館。1997年,臺灣在宏都拉斯設立總領事館。從飯店到總統 都知道臺灣是中國臺灣2017年1月,蔡英文到訪宏都拉斯。
  • 臺灣「斷交潮」 下一個會是誰?丨海地篇
    莫伊茲和蔡英文的會晤結束後,沒有宣布任何消息。透露出的信息,你Get到了什麼?要知道,對於蔡英文來說,要維持所謂的「邦交」關係,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經常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去年5月,海地總統莫伊茲訪問臺灣,原本此行被臺灣寄予厚望是「送溫暖」,因為一個月內多米尼加與布吉納法索先後與臺「斷交」。
  • 蔡英文再這麼「作」下去,臺灣就要「零邦交」了
    蔡英文最近,不是有點煩,是很煩。家內家外兩記「悶棒」,換誰都坐立不安——(圖:蔡英文。)對蔡英文的此番境遇,大陸網友的評論,空前一致且高度精煉:自作孽,不可活。對索羅門群島的選擇,外交部和國臺辦的表態則意味深長:「習慣於『金錢買外交』的人可能理解不了,原則是買不來的,信任也是買不來的。」華春瑩17日說。
  • 大陸祭出最致命一招,蔡英文徹底慌了
    但這樣就能止住臺灣的「斷交潮?未必吧。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臺省「邦交國」的數量下降速度與臺獨勢力的活躍度呈正相關。然後,就在蔡英文上臺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友邦」數量就驟降,創下了歷史新低,只有20個。對此,民進黨大嘴議員王世堅還留下了一句「經典」笑話:臺灣如果一個「邦交國」都沒了,那臺灣不就「獨立」了嗎?
  • 5天2斷!臺當局又被吉里巴斯「斷交」,尷尬回應
    加上16日「斷交」的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成為5天來第2個同臺當局「斷交」的國家,也是蔡英文上任至今,與臺「斷交」的第7個「邦交國」(數量超過陳水扁任內的6個),至此臺當局「友邦」僅剩15個。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9月20日下午1時舉行記者會,宣布臺當局即日起與吉里巴斯「斷交」。現場有記者提到,究竟「邦交」斷幾個,臺當局才會改變「外交作為」?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丨巴拉圭
    看到這條新聞,作為一個偽球迷,我隱約記得巴拉圭足球隊的實力是非常強勁的,在四次世界盃中都打入了16強。1537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在1811年5月14日宣布獨立。駐巴拉圭「大使」俞大㵢提到,政府對巴拉圭有5年的「我的家園計畫」,5年之內要蓋4500戶平民住宅,這是小型的造鎮計畫;逐年撥款,5年是7100萬美元。
  • 「臺獨分子」末日來臨,斷交、背叛、侮辱,都砸向了蔡英文!
    據報導,AIT內湖新館將於6月12日舉行落成典禮,屆時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等都將出席。四、又一邦交國與臺灣斷交24日,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突然宣布與臺灣「斷交」,令蔡英文當局措手不及。截止目前,臺灣「友邦」已降至18個!臺獨分子讓臺灣離零邦交又近了一步。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之加勒比海盜來了
    龔薩福在致辭中表示,希望設立獎學金,讓更多聖文森特的學子來臺念書。蔡英文肯定了這一提議。對臺當局來說,獎學金只是小意思,據報導,聖文森特耗資2億7千美元修建的新機場,臺當局也出了不少力。 而臺灣媒體對這個名字特長的國家也是有點偏愛的。
  • 布吉納法索「斷交」震撼臺灣 蔡英文惱羞成怒攻擊大陸
    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昨天突然宣布與臺灣「斷交」,這已是蔡英文上臺兩年來的第四個,當晚,上臺不到3個月的臺「外長」吳釗燮引咎辭職。
  • 遭遇"斷交潮",蔡英文氣急敗壞卻又自我安慰:表現還不錯...
    聲稱對大陸「不會再忍讓」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仍然氣急敗壞,5月25日就布吉納法索與臺「斷交」一事繼續發起言語攻勢,稱大陸「對臺灣的『外交』打壓,幾乎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弔詭的是,誰都能看出蔡英文惱羞成怒,但本來要辭職的臺灣「外長」吳釗燮25日卻稱,蔡英文認為過去這段時間「『外交』表現還算不錯」,所以他不用走人了。島內網民因此怒批臺當局「厚顏無恥」。25日,蔡英文與一個代表團會面時就「斷交」事件大打悲情牌。
  • 45億!蔡英文病急亂投醫,再遭打臉
    一個月「斷交」兩國,蔡英文面子很難看,後果也很嚴重。曾痛批大陸「金錢外交」的蔡英文,不惜自己動手打臉,在被海地總統下最後通牒限期兩月提供援助的情況下,神速做出了回應。5月29日,海地總統莫伊茲訪臺後,蔡英文當局同意援助45億臺幣,供海地建設電力系統,引起臺灣各界質疑,網友嘲諷「臺灣都缺電了,還在灑錢」,並質問「如果『斷交』可以把電廠搬回來嗎?」
  • 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斷交」,臺灣真的要「獨」了——孤獨的「獨」
    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還承認,「斷交」前,對方曾提出「天文數字」的援助請求,臺灣無法承擔。媒體報導,這個「天文數字」數額高達2億美元(約合64億新臺幣)。侯清山今早在臺立法機構接受質詢儘管李大維避免談及具體細節,但他的副手侯清山今早在臺立法機構明確承認,聖普當時提出了高達2.1億美元的經濟援助請求。但臺方採用緩兵之計,並未正面答應或拒絕。
  • 怕再被分手....海地向臺灣要錢 蔡英文硬著頭皮認了
    蔡英文在府前廣場以隆重軍禮歡迎海地總統摩依士的來訪海地總統摩依士帶了30人的代表團到臺灣,他說是來討論未來合作計劃,並提出建設海地的7大主軸。蔡英文自認這是在「斷交潮」後,海地「送暖」,雙方將建立新夥伴關係及新聯盟,「同意在60天內共同規劃海地經濟發展、基礎建設及吸引投資等領域之架構及新合作條件」。
  • 臺當局45億金援海地電網 被罵:「斷交」後再搬回來嗎?
    有網友嘲諷「臺灣都缺電了,還在撒錢」,並質問「如果『斷交』可以把電廠搬回來嗎?」
  • 蔡英文團夥被所羅門「斷交」,今天還在派人送錢
    蔡英文團夥非常「肯奉獻」,為了和所羅門保持友邦關係,蔡團夥向支持與其「斷交」的所羅門議員承諾:如果轉向,每人將額外獲得100萬美元
  • 「斷交」記者會上,蔡英文笑了...
    不過蔡英文就此在蔡辦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時,臉上還掛著笑容,像是未受到「斷交」影響,引發島內網友批評。蔡英文召開記者會的直播截圖 來源:李富城臉書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2日報導,蔡英文2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針對「斷交」一事進行說明,聲稱「面對打壓,我們過去不曾低頭,現在,我們也應團結一致,而將克服重重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