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直新聞關注我們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
最近這段時間,一個個臺灣所謂的「友邦」紛紛「拋棄」臺灣。索羅門群島和臺灣「斷交」,吉里巴斯以出乎意料的「突襲」方式也宣布與臺當局斷絕關係。
自此,臺灣僅剩15個「邦交國」: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貝里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瓜地馬拉、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史瓦帝尼、梵蒂岡、諾魯、帛琉、吐瓦魯和馬紹爾群島。
直新聞為你逐個「擊破」,從歷史、地理到政治主張,我們來挖掘這些國家與臺秘辛,一起來猜猜,誰會是下一個與臺灣「斷交」的國家。
位於加勒比海海域的島國海地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在聯合國2018年發布的人類發展指數(HDI)排名中,海地位列第168名,屬於「低人類發展水平」,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2歲。
1956年,臺灣與海地建立公使級的「外交關係」,並在1960年將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1981年,海地代辦抵臺北設立大使館。
蔡英文今年在加勒比海地區為期九天的訪問行程裡,只在海地停留了4小時,然而海地現在是臺灣國土面積最大和國民人口最多的「盟友」。海地與臺灣之間有多年的「友好關係」,對此,莫伊茲和蔡英文一致稱讚,卻沒有傳出將加強雙邊合作的消息。
莫伊茲和蔡英文的會晤結束後,沒有宣布任何消息。透露出的信息,你Get到了什麼?
要知道,對於蔡英文來說,要維持所謂的「邦交」關係,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經常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去年5月,海地總統莫伊茲訪問臺灣,原本此行被臺灣寄予厚望是「送溫暖」,因為一個月內多米尼加與布吉納法索先後與臺「斷交」。
蔡英文萬萬沒想到,和海地總統一同到來的,還有一份願望清單,並在歡迎儀式上張口就問臺灣要援助:「海地外長上一次來訪,向我表達貴國有意願要協助海地發展。本人這一次來訪就是要跟你討論未來兩國發展合作的具體計劃。」
臺灣TVBS稱,頂著34度高溫主持歡迎儀式的蔡英文表情嚴肅,慢吞吞地念著講稿,心情似乎不太好。但蔡英文只能忍,因為海地總統在發言中提到:我本人非常期待我們的關係能發展到新的階段,成為戰略夥伴關係,以便關係能夠長久穩固。對於一個月內失去兩個「邦交國」的蔡英文來說,這種威脅殺傷力極大。
稍後在蔡英文準備的宴會上,海地總統再提臺灣援助,聲稱為了新的夥伴關係,希望能夠促進雙邊合作。
幾小時後,臺灣與海地籤署「聯合公報」,其中明文寫道:「雙方達成共識,建立新夥伴關係及新聯盟,同意成立高級工作小組,在納入臺灣及海地公私夥伴關係之資源下,在60天內共同規劃海地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吸引投資等領域之架構及新合作條件」。
外界揶揄,海地的「願望」是把這個人口超過千萬國家的發展「打包」甩給了臺灣。
其實,臺灣在2018年3月,就同意給海地1.5億美元貸款至今未能得以通過,原因是海地議會不批准。鑑於海地仍有治安問題,雙方想要加強臺灣對海地的私人投資,也受到嚴重的限制。
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駐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代表王向陽在9月初接受海地《新聞人報》採訪時表示,只要海地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政府願意同海地「建立正常的國家關係」,並加強與海地在政治、經貿、衛生、教育等多領域的合作。
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的官方網頁上全文轉載了這篇採訪的中文版本,王向陽在訪談中還指出,海地亟待發展,而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由於沒有建立外交關係,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發展受到「嚴重製約」。
對了,其實馬英九任內就不斷試圖用錢「安撫」海地了。2010年,臺灣援助海地投入1000萬美元,四項援助方案涵蓋公衛醫療、帳篷房屋、職業訓練就業輔導、以及海地孤兒認養,希望在捐錢給海地外,能協助長達5至10年的重建工作。當時海地好像挺滿意。
多年後,胃口不同了,蔡英文還能接得住嗎?
如需轉載, 請在後臺回復「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