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口碑要翻轉了嗎?都像《幸福社區》這樣拍,多好

2020-09-21 桃子愛追劇

前兩天,國內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開播,第一集播了不到二十分鐘,桃子已經哭溼了一張紙巾。

首播當天,伴隨著「肖寧申請出戰」一起登上熱搜的,還有另一個更為扎眼的詞條,叫做「最美逆行者污衊抗疫女性」,隨著劇繼續播,隔了兩天又出現了一個新詞條「最美逆行者馬上停播」。

按道理,這部劇打著央視出品的旗號,集結了眾多優秀演員,又是關於抗疫題材,應該感人肺腑才對,怎麼才剛剛上線就引起這麼多人的怒火呢?只能說,前兩個單元,導演用傲慢的男性視角看問題「功不可沒」。



看劇看得又生氣又想哭,一邊為抗疫人員的犧牲奉獻感動,一邊又生氣導演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這種複雜的心情,看完最新上線的《幸福社區》,瞬間緩和了許多。

《幸福社區》和前三個單元相比,無論是從敘事節奏、色彩、語言,還是置景、服化道,都迥異得像是完全不相干。作為一個湖北伢,《幸福社區》中的情節熟悉到讓我抑制不住恐懼和後怕。



不再利用「工具人」硬煽情,沒有華麗討巧的臺詞,而是刻畫了真實的群像,仿佛把疫情期間的社區抗疫情形搬到了熒幕上,讓所有經歷過的人產生共鳴。

這種「真實」,令我堅信《幸福社區》能讓《最美逆行者》口碑翻轉。



真實還原了恐懼之下的「千人千面」

比病毒傳播更快的,是來源於未知的恐懼,而被恐懼支配的人們,有人焦慮不安,有人無法理解,有人沒心沒肺不當回事兒,真的是千人千面

我還記得突然宣布封城那天,我媽一大早剛去買完菜回來,我們小區的門就被鎖上了。社區人員在門口放了幾張長桌,進來的每個人都要登記,不是小區居民不允許進入,當然,小區居民沒有許可也不允許外出。

小區裡的年輕人大多數在網上聽到了風聲,相對淡定,但有幾位老人家表現出了極強的對抗情緒,罵罵咧咧地質問為什麼要把人關在小區裡,拿居民的自由換功績。後來一言不合,老人們和小區保安起了爭執,保安不敢還手,被打得扛不住只好報了警。



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上門查體溫,早晚各一次,我們一家戴好口罩,把門打開一個小縫,把額頭湊過去,輪流讓工作人員量體溫。壓根不敢開門,社區人員也不讓,誰都擔心對方身上攜帶著病菌。

也有人家不開門的,社區人員執著地敲門,敲久了就聽見門裡大罵,然後兩方人馬就隔著門,一個罵一個講道理,有講通了開門的,也有講著講著急了眼直接對罵起來的。



《幸福社區》幾乎復刻了這個情節,封閉管理造成的不便、居民們的不滿,劇裡描述的矛盾、衝突、情緒,都非常貼合現實。

那一刻,我想應該不止我能真正感受到,原來在被迫封閉的那段日子裡,你我所經歷的故事,在不同城市不同小區,同樣的在上演。



真實刻畫了「最美逆行者」的「人」性


許多作品習慣於把英雄描繪得英勇無畏、視死如歸,但卻忘了,英雄不是「神」,而是活生生的人,你我擁有的弱點,英雄也擁有

《幸福社區》的護士鄒小溪,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英雄。

你以為她是自願留在武漢、留在被封閉的小區工作嗎?對不起,不是。她買好了票回家過年,卻因封城,火車停運,只好回到單位

社區吳醫生建議挨家挨戶給社區居民測量體溫,以防有人謊報、瞞報,埋下安全隱患,這樣的行為很高尚對不對?但是鄒小溪當場就發了脾氣,防護物資緊缺,這樣的走訪無疑是有極大風險的,她很生氣,「居民的命是命,我們的命就不是命嗎」?



最終決定堅守工作崗位的鄒小溪,在上門測量體溫時,遭遇了居民的不理解,有人躲在家裡不出聲,有人直接破口大罵,這樣的情形要沉著冷靜、笑罵隨他嗎?

小溪偏不,說話不客氣的,小溪就回嗆,不配合測體溫強行關門的,小溪就拽住門把手,情緒崩潰下,小溪會質問吳醫生,「他們害怕我們難道就不害怕嗎?



這就是真實的「人性」,恐懼之下,誰都會害怕,誰都想第一時間逃離到更安全的地方,誰都想先保護好自己,不想衝鋒陷陣,因為人人都怕死

《幸福社區》真實地刻畫了「逆行者」的心理博弈,沒有刻意捧高,也沒有故意「神」化。



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它,而「逆行者」,不是生來就懂得無私奉獻、無畏無懼的聖人,而是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為了肩上的責任和其他人的生命,克服害怕,強忍辛苦,負重前行

責任的驅使,讓這些普通人「逆流而上」,成為了照亮人們的光,也正是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普通人,才顧好了「大家」,戰勝了疫情。



真實呈現了母親的內疚和艱難


《幸福社區》裡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幾對母女線的設定。

鄒小溪的母親陸瑤是醫生,所以小溪從小就很討厭聽到電話響,因為一句「陸瑤大夫,有臺手術要你做」,小溪就沒有媽媽的陪伴了。



從小缺乏母親關愛的小溪,不能理解為何媽媽對病人這麼溫柔,對自己的關心卻如此的少,於是她叛逆地長大了,不好好讀書,別人讀醫科大學,她就去讀衛校,只因為「不想成為媽媽那樣的醫生」。

社區被封閉之後,鄒小溪機緣巧合下去照顧懷孕的許萌,體會到了一個女人要成為母親有多艱辛,而社區醫生吳暇對工作的負責和奮不顧身,也讓她理解了自己母親總把「治病救人」排在第一位,是因為自她們選擇「醫生」和「護士」這個職業起,就註定了要將沉甸甸的責任扛在肩上、刻在基因裡



吳暇也因為聽到小溪對母親的控訴,才後知後覺這些年疏於對女兒的照顧,讓她獨自一人成長,經歷了多少辛苦和委屈,而自己還沒來得及向女兒道歉,女兒已經身為人母,到了可以理解她的年紀。

正是這樣的立場身份轉換,讓這兩對母女緩和了多年的矛盾,解開了心結。



對許多職業女性的母親來說,很多時候無法同時兼顧事業和家庭,尤其一些特別忙碌的職業,媽媽們或許會疏於陪伴子女,這對母親和子女的關係,多少都會有影響。

有的電視劇會告訴你,世界上一種完美的妻子和母親叫「顧佳」,但《幸福社區》告訴你,也有一種不完美的母親,她們也許做得不夠好,但是她們真的盡力了



不可否認,《最美逆行者》前幾集的部分情節確實令人不舒服,但作為由一個個小單元組成的劇集,一竿子打翻一部劇,似乎也有失公平,至少從《幸福社區》來看,它是一部優秀的抗疫短劇,真實又溫馨,平凡又深刻。

希望《最美逆行者》後邊的劇集,也能保持《幸福社區》這樣的水準吧,明明真實描述小人物的故事就足夠感人,何必要為了所謂的「戲劇衝突」,胡亂編造內容,讓人寒心呢?

相關焦點

  • 社區小人物的抗疫故事,《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
    最近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正在熱播,全劇由《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七個故事單元組成,每個故事均根據此次全民抗疫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改編而成。
  • 肖戰飾的蔡丁母子鬥嘴,像不像你和你媽?《最美逆行者》幸福社區
    前言:你知道,抗疫片《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裡,當其他家庭在恐懼、不安, 在鬧矛盾,為什麼肖戰飾演的蔡丁和蔡母的日常鬥嘴卻能讓大家印象深刻,還有些小歡樂嗎?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01 居家隔離下可愛有趣的蔡小家在央視頻道CCTV-1,播出的《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裡,給大家分別展現了在「幸福小區」裡,幾個不同家庭的抗疫縮影。
  • 《最美逆行者》播出過半,口碑收視反差強烈,這是一部好劇嗎?
    ,一個單元兩集,分別是《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單元,每個單元也都請了不同的明星來演繹,有實力派小生、有老戲骨,明星的演技也很精湛,並沒有拉胯,看劇的觀眾也能從中得到感動。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將播,肖戰剪短髮,劇集意義重大
    2020年,是咱們國人收穫感動最多的一年,雖然疫情來的非常兇猛,但咱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支持和響應國家號召,就算是大過年,大家也都是互相不串親戚,咱們的醫護工作者,更是逆流而上,全國各地紛紛奔赴武漢抗疫救援,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咱們中國人就抑制住了疫情,而到了現在,咱們已經全面復工復產,為了重現疫情時咱們國人團結抗疫的感人畫面,《最美逆行者》這部抗疫劇開拍了。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
    《最美逆行者》開播已經有幾天了,到今天已經播放了《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和《幸福社區》幾個單元。在昨天晚上播出的《幸福社區》中,確實是能夠找到一定的親切感。其實生活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就遇到過,讓他不出去,他偏要出去,不讓出去,他還跟你吵,跟你鬧。再比如:徐嬌演的護士,我覺得她的護士那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反應,從最開始的怕死,到最後慢慢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然後開始體諒自己的母親。沒有誰生來就是偉大的,都是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慢慢成長過來的。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肖戰飾的蔡丁母子鬥嘴,像不像你和你媽?
    前言:你知道,抗疫片《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裡,當其他家庭在恐懼、不安, 在鬧矛盾,為什麼肖戰飾演的蔡丁和蔡母的日常鬥嘴卻能讓大家印象深刻,還有些小歡樂嗎?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01 居家隔離下可愛有趣的蔡小家在央視頻道CCTV
  • 抗疫題材劇《最美逆行者》定檔CCTV,肖戰參演幸福社區
    這讓觀眾們等得花兒都謝了,而就在今日肖戰出演的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定檔CCTV,這部劇將於本月17日登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播出。這對肖戰迷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據透露,《最美逆行者》主要是由七個單元故事組成的一部電視劇,每個單元裡的故事根據此次全民抗疫的感人事跡改編,其中肖戰參演了《幸福社區》,化身小人物演繹疫情期間的小故事。
  • 最美逆行者第四單元:幸福社區
    題記:首部抗疫劇《最美逆行者》已在CCTV1晚8點黃金檔正式播出,第四單元《幸福社區》今晚上線。因為這場戰「疫」,每一個家庭成員又何嘗不是生死之交呢第四單元《幸福社區》,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小的命運共同體,一個社區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共同體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點亮幸福之燈的社區工作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第四單元《幸福社區》,以社區工作者為主線串聯、多條線索交織,為大家還原2020疫情期間,武漢一個社區的抗疫故事。相比第三單元《婆媳戰疫》,容量更大、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多、各種家庭人物間的矛盾更突出。
  • 最美逆行者收視逆襲,幸福社區群像故事,肖戰不應該被差異化對待
    《最美逆行者》開拍之初,肖戰的加入就引發很大的爭議,很多人甚至到總編劇郭靖宇社交平臺下留言進行施壓。而對於喜愛肖戰的粉絲來說,《最美逆行者》可以說是肖戰螢屏復出首秀,大家都奔走相告,不放過每一幀預告片,坐等肖戰出場。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首播,致敬女性
    9月20日晚間,央視一套播出電視劇《最美逆行者》的《幸福社區》單元。這個單元劇的重點應該是致敬女性,尤其是致敬女性在抗疫工作當中無私奉獻的那種母性精神。而這個單元劇當中,史可呈現的社區醫生形象,最為感人。
  • 星推薦採訪肖戰談及《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拍攝幕後感人細節
    9月20日下午6點23分,著名青年演員肖戰登上中央八套星推薦欄目,接受採訪,深入探討了自己在拍攝《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的幕後故事。星推薦 肖戰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在節目中肖戰說道:其實一開始我拿到劇本的時候
  • 第四單元上架後,《最美逆行者》口碑順利回暖
    9月中旬《最美逆行者》如期播出,目前已經更新至第四個單元《幸福社區》,作品原本是想通過每兩集一個小故事反應抗擊疫情期間的一些故事,在帶給觀眾正能量的同時,普及一些有關疫情的知識。有觀眾表示抗疫中女性主動的比比皆是,為什麼偏要用這樣的方式凸顯李文麗這個角色?導演其實是想以李文麗這樣的身份,凸顯女性在抗疫中主動請纓的行為,在無數反對聲中站出來,才可以稱之為「逆行者」,只不過這一幕在大環境中卻被某些人看出了一些「歧視女性」的意味?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蔡丁和媽媽鬥嘴,肖戰與徐嬌眉目傳情
    9月20日晚,《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首播。從醫護工作者到社區工作者,從公交司機到普通送餐人,每一個辛勤付出的工作者都是最美逆行者。而在《幸福社區》篇章,更是透過社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揭開了一個個家庭與社區工作者之間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最為基層的普通百姓疫情期間的溫暖人心的點點滴滴。
  • 《最美逆行者》幸福社區:有一種感同身受,叫「親身經歷」
    然而,20號晚上看《最美逆行者》「幸福社區」這個單元時,卻刷新了對這個觀點的認知。原來有一種感同身受,叫「親身經歷」。不知不覺,《最美逆行者》已經播放到第四個單元了。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義工、平凡的送餐人、公交司機……每一個人都在這場「逆行」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感受到在逆境面前,團結的力量能克服一切阻礙。20號終於播放到萬眾期待的《幸福社區》單元。《幸福社區》描述的是疫情期間,武漢封城時,一個普通社區的工作者和居民之間發生的故事。
  • 首部抗疫劇《最美逆行者》的口碑是如何崩塌的?
    文|七號(珞思影視研究組)首部抗疫劇《最美逆行者》,你看了嗎?這部劇集結了陳數、王志飛、薩日娜、史可、徐嬌、闞清子、牛駿峰、馬天宇、韓雪、肖戰等演員,用《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
  • 《最美逆行者》幸福來敲門 社區故事彰顯大愛無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黃金時間持續熱播中。今晚,由張萌執導,田良良、陳晨擔任編劇,史可、徐嬌、闞清子領銜主演,連奕名、王瀾、何明翰、張坤、梅洋、孟阿賽、李朝平主演,肖戰、金靖特別出演的最新單元《幸福社區》即將與觀眾見面。
  • 肖戰攜手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社區群眾共同抗疫!
    昨天,央視一套熱播的最美逆行者,播出到第四單元幸福社區,主要描述的是社區醫護人員和社區群眾共同抗疫,戰勝疫情得故事。其中,肖戰特別出演社區中的一個大學生,除了與母親鮮活地日常相處,他還主動幫社區群眾解決買菜難問題。活靈活現展示了一個疫情中勇於擔當的大學生形象,母子的相處也讓眾多網友感慨是我本人啦!
  • 《最美逆行者》:幸福的蔡丁
    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在央視一套晚八點檔熱播,最新更新的這個單元名為《幸福社區》。《幸福社區》講述的是疫情期間,幸福小區因為出現了兩個確診病例而被封了小區,大家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溫暖的故事。小家見大家,這只是我國全民抗疫的冰山一角,可見我國在這次疫情面前能取得勝利,是必然趨勢。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即將播出,肖戰來啦?!
    隨著最美逆行者在央視1套的熱搜,今晚即將迎來幸福社區單元的劇集,其中主演人員有史可、肖戰等。顧名思義,該單元是講述幸福社區的群眾如何度過難關另外,最美逆行者將在海外各國同步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