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古嶺下媽祖宮

2020-12-27 人文之友

古嶺下媽祖宮,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松港街道古嶺下村的村頭(東面),它背靠靈山峰,面向福寧灣,距縣城緊5千米之遙。

在古嶺下村北山麓的「八仙宮」內,曾供奉著媽祖神像,1999年一夜晚,林阿明道士夢見媽祖婆對他說:「要來村東向岐頭山鼻當土主。」此事被信眾餘佛龍得知後,經多方努力終於在選址於此地,並以文告知村中信眾:「此乃水陸交通便捷,環境靜謐,是為神居之所,神明願時常雲遊此地矣!」

為了媽祖宮能早日建成,餘佛龍將自己積攢的四千多元錢取出,用於備石料、砌地基,為建媽祖宮帶了一個好頭。他的善舉感動了周邊的信士,大家紛紛慷慨解囊,為建宮出資出力。經過兩年多的斷斷續續的施工,於2002年間竣工。

如今,一座金碧輝煌的媽祖宮,矗立在巖石之上,出面向港灣,漁民們的勞作場景盡收眼裡,清晨千帆盡發,漁民們駕著漁帆出海捕魚;每當夜幕降臨時,灣內漁帆點點,從船上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六六順」、「一路發」……漁民們在慶賀收網豐收的猜拳聲。漁民們每當出海勞作,總會到宮裡敬上一柱香,祈求阿婆的庇護。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嶺下天后宮成為漁民們的精神寄託。

古嶺下媽祖宮與松山天后聖母行宮只一水之隔,瀋海高速的後港大橋恰似一條巨龍在宮的左邊拱衛著,與唐代日本空海登陸霞浦的紀念亭只幾十米之遙,右邊與金碧輝煌的白馬明王宮僅一牆之隔,在宮的宮周邊的環境優美,水泥的硬化道路可直達宮前休閒廣場。當人們從該宮的左門進入,便是一個小天井,在大廳神龕的玻璃框內端坐著媽神像。神像前立有青面紅臉的千裡眼、順風耳護衛神,左邊為笑口常開的土地神。神龕頂部為草書「海國天柱」四個大字,左右聯句為:「風調浪靜民安樂,河清海晏世太平。」廳內擺放著木雕香案、供桌,天井中置放著香爐,真可謂是信眾朝拜聖地。

2011年3月23日媽祖神誕日,在古嶺下天后宮舉辦了有史以來媽祖海上走水活動,參加船隻達四十餘艘,整個活動場面壯觀,觀眾目不暇接,為了將這特有媽祖文化活動能及時得到傳播,縣電視臺前往做現場採訪報導。

如今在宮的右邊又建起一座白馬明王宮,這樣整個村莊擁有媽祖宮、白馬明王宮、文化宮,豐富民眾的多元文化。近年來,隨著公交公司開通直達古嶺站,拉近了與城區之間的距離,再加上周邊環境的美化,該宮一躍成為人們休閒、觀光遊覽的勝地。

相關焦點

  • 臺灣馬祖島天后宮主委費新民先生蒞臨霞浦竹江媽祖宮考察調研
    臺灣馬祖島和福建霞浦竹江島,一衣帶水。兩座島上的居民同宗、同源,共同信仰媽祖。致力於傳承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傳遞兩岸親情,是兩座島上居民的共同的心聲和願望。隨後,在霞浦縣對臺辦副主任華永超先生的率領下,費主委與鄭壽本副會長和高鵬飛董事長等一同前往竹江天后宮,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活動。當他步入竹江的兩個宮廟(前澳天后宮和後澳天后宮)時,被兩宮內的大小神像、雕刻、壁畫所吸引,他仔細察看了宮內現存的明代媽祖微雕木刻,清康熙年間木製香爐,乾隆年間大小神牌(二十世紀曾赴臺巡展),而兩宮裝飾流光異彩,濃豔相間,楚楚可人,氣勢恢宏所振憾!
  • 霞浦竹江後灣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60周年紀念日祭拜活動
    4月18日,霞浦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暨後灣天后宮理事長鄭壽本先生,攜本宮副理事長等理事在後灣天后宮廣場,舉行媽祖誕辰1060年紀念日祭拜活動。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祭拜活動的規模及相關活動內容,雖不如往年,但整個祭拜儀式的流程有序地進行著,但參與祭拜的人與人之間保持著一米左右的距離,在司儀王祖巖的引領下,宮裡嗚鍾擊鼓,兩尊媽祖金身從神龕上起駕到宮前廣場的祭臺上,在嗚炮聲中拉開祭拜的序幕,主祭鄭壽本董事長率全體副董事長向媽祖神像上香、向媽祖金身行「三獻禮」、「三跪九叩首
  • 福建霞浦「媽祖第一行宮」金身巡遊臺灣13縣市
    中新社福建寧德12月17日電 (記者 葉茂)「11天走下來,心裡只有感動、感恩,整個臺灣的媽祖信仰氛圍真的是太濃厚了。」剛剛從臺灣返回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的松山天后行宮媽祖金身巡臺護駕團團長陳杰17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 福建霞浦「媽祖第一行宮」與臺灣宮廟「雲端」共祭媽祖
    中新社寧德10月25日電 (記者 葉茂)25日,農曆九月初九,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舉行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秋祭活動,並連線臺灣宮廟共祭媽祖。當天的祭祀大典上,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董事會董事長陳梅月以主祭人的身份主持媽祖祭典,並代表海內外媽祖敬仰者以傳統的「三獻之禮」敬獻媽祖,祈求兩岸和平、社會和諧。與往年不同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祭典增加了網絡連線互動,通過網絡視頻與臺灣新港奉天宮、臺灣北港朝天宮連線,共同祭拜媽祖。
  • 【媽祖】霞霖媽祖宮的馬王爺和中軍爺
    霞霖宮媽祖廟  文/劉守政(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講師)  小岞前內澳口金沙灘上的霞霖媽祖宮,裡面供奉著三尊重要神明:媽祖、馬王爺、中軍爺。三神均神通廣大、有求必應。媽祖廟擴建工程即將完工時,剩餘一些建築材料,周坐就這些材料再建了一座中軍廟,並塑了神像。媽祖陪神中,原來並無中軍神,於是周坐祈請媽祖自選一位中軍。不想,周坐被選中,歸家不久即病故,到中軍殿當上了中軍爺。神像開光點眼之日,周夫人被請來燒香,一眼便認出神像乃是自己丈夫形象。霞霖媽祖宮的中軍爺,來小岞,也算榮返泉州,永遠護衛一方百姓。
  • 三月廿三|媽祖娘娘聖誕
    媽祖,又稱天妃娘娘、天上聖母,是以我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自宋代起,媽祖被航海、漁獵等行業視作護佑海事的神明,在宋、元、明、清時多次受到國家褒封,深受社會各界愛戴。如今,在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尼、日本等40多個國家都分布有媽祖廟或天后宮,媽祖早已成為海外華人的精神寄託。
  • 湄洲祖廟媽祖分靈澳大利亞雪梨天后宮
    徐國榮 攝   中新網福建湄洲島9月29日電 (林群華 鄭荔川)9月29日凌晨6點,湄洲媽祖分靈澳大利亞雪梨天后宮暨割香掬火儀式在媽祖故鄉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宮舉行。  澳大利亞雪梨天后宮代表一行遵循古制,沐手拈香,敬備五果六齋,在通贊的主持下,向祖廟正殿金身媽祖依次行三獻禮、割香鞠火禮。
  • 臺胞湄洲島拜媽祖:從「瘋狂行為」到成常客
    謝銘洋出生於臺北一個小漁村,村民世代信仰「海上保護神」媽祖。1981年初,村旁宮廟裡媽祖神像不翼而飛,讓村民們驚慌失措。「一天夜裡,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裡媽祖娘娘讓我到大陸湄洲島請回神尊。」  前來福建莆田湄洲島參加「第十四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的謝銘洋2日向記者回憶了這段有些「神奇」的經歷。
  • 【世界媽祖】《走進平海天后宮》之五
    從20世紀90年代起,平海天后宮走出去又引進來,先後接待許多臺灣信眾,1999年舉辦建宮千年紀念後,影響迅速擴大,媽祖信眾、臺胞和僑胞來進香,朝拜的日漸增多。自2004年接待曾吉連主任委員率領的臺南大天后宮訪問團後,兩宮往來和交流迅速發展,關係日益密切;兩宮還締結了「金蘭姐妹宮」之約,在兩宮理事會的大力推動下,平海天后宮與臺灣幾十座媽祖宮共同創立「靖海遊」及「陸上繞境巡遊」等文化交流活動;唱響了兩岸同胞共謁媽祖,同祭媽祖,共同弘揚媽祖文化,結親聯誼,構建和諧的臺海安寧,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為宗旨的主旋律!
  • 船政天后宮舉辦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福州新聞網12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王曉霞 吳丹紅)16日,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船政天后宮舉行。這是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之一,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組成。位於馬尾的船政天后宮是世界唯一木質船政天后宮。
  • 湄洲媽祖廟受贈翡翠媽祖像 將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
    湄洲媽祖廟受贈翡翠媽祖像 將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 2011年12月10日 18: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福建:霞浦掠影,走進海帶之鄉
    正在旅館睡回籠覺,忽然被外面的鑼鼓聲中驚醒,一問老闆,原來是附近的松山媽祖廟有活動。松山毗鄰北岐,相傳是媽祖母親王氏夫人的家鄉,所以媽祖廟在這裡又被稱為「天后行宮」。媽祖是漁家的保護神,閩臺沿海普遍建廟膜拜,松山媽祖廟雖然不大,但在當地百姓眼裡,地位極高,列天下第二。
  • 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的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吳丹紅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7日電 (王曉霞 吳丹紅)作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的重要活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16日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環節組成。當天,冬雨淅淅瀝瀝,船政天后宮早早迎來了一眾香客,等待著一場盛大的儀式。
  • 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天后宮媽祖巡街祈福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6日電 (記者 張茜翼)6日上午,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的天后宮人聲鼎沸,百餘人的巡遊隊盛裝打扮列隊整齊簇擁著媽祖神像,從水巷口出發沿著老街進行媽祖巡街,為市民和遊客祈福。  媽祖文化在中國傳播已有上千年歷史,隨著華人足跡走向世界,媽祖信眾已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媽祖信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媽祖下南洋 重走海絲路
    「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大型媽祖文化活動,參與並見證此次盛會。                    隨後,湄洲媽祖在警車護送下前往吉隆坡天后宮,這是媽祖文化傳承千年來,湄洲媽祖首次巡安東南亞,首站吉隆坡的媽祖信眾傾注了最大的熱情,以最隆重的儀式迎接媽祖,舞龍、舞獅、鑼鼓隊等,盛大的場面吸引了不少馬來人和印度人,更多的是華人信眾熱情地參與進來,有手捧花束的年輕情侶,更有由家人推著輪椅的老婦人,「看祖姑,祈平安」,相信大家都是懷著同樣美好的期盼前來的。
  • 赤灣天后宮祭媽祖誕辰 場面壯觀[組圖]
    2013年5月2日,是民間信仰中的護航海神媽祖誕辰1053周年,深圳赤灣天后宮舉行了盛大的祭拜活動。圖為當天祭拜活動的現場。中國網圖片庫 鄧飛/攝2013年5月2日,是民間信仰中的護航海神媽祖誕辰1053周年,深圳赤灣天后宮舉行了盛大的祭拜活動。媽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出生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因林默救世濟人,澤被一方,被朝廷賜封,沿海人民尊其為海神,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立廟祭祀。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底蘊,泉州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城市GDP連續21年蟬聯第一,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內還有不少媽祖信徒,這不,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提起天后宮,許多小夥伴會一臉懵逼,但是對於泉州人民來說,這卻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支柱。
  • 【媽祖】媽祖信仰在臺灣
    這是臺灣大甲鎮瀾宮一年一度媽祖繞境遊的前奏。能容納幾萬人的偌大廣場,人山人海,舞臺左右延伸,臺上臺下互動沸騰,場面壯觀。 約三個小時的演出,大多是年輕人的歌舞節目,與「世代傳承」這個主題有關,年輕人的表演既表現青春活力,又有媽祖文化世代傳承的寓意。我們代表來自媽祖故鄉的嘉賓與全球幾百家媽祖宮廟代表一起在現場融入狂熱的「瘋媽祖」文化。
  • 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在一些特殊的節日裡,這裡更是人潮湧動,場面蔚為壯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媽祖廟的門票是免費的,來這裡旅遊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哦。
  • 中國第四大古城——重慶安居,遠離海洋卻建有祭拜媽祖的天后宮
    天后宮,或者媽祖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東南沿海的朋友而言,更是世世代代的信仰,全國叫得上名的天后宮不下100座,連海外很多國家都建有,天后宮或媽祖廟貢奉的均是媽祖林默,她是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