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2020-12-22 騰訊網

提起泉州,大家會想到什麼?想必很多小夥伴會想到前兩天的泉州某酒店坍塌事件,這也使得泉州一夜成名,瞬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底蘊,泉州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城市GDP連續21年蟬聯第一,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內還有不少媽祖信徒,這不,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提起天后宮,許多小夥伴會一臉懵逼,但是對於泉州人民來說,這卻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支柱。眾所周知,媽祖被稱作「海上神女」,信徒眾多,即便在國外,也能看到許多關於媽祖的建築,尤其是在臺灣、福建等地,媽祖廟屢見不鮮,其中泉州天后宮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同時也是大陸媽祖廟中鮮有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據說當時規模較大,有正殿山門、兩廊、兩亭。如今在風雨的洗禮下,有的已經滿目瘡痍,盡顯滄桑感,但無論是從雕刻還是結構,依舊透露出精緻感。如今的戲馬臺是1990年重建而成,牌樓式造型,雕花漆繪木構鬥拱,富麗堂皇,盡顯大氣之美。戲臺與山門後簷相連,坐南朝北,雕脊畫枋,將泉州藝術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

天后正殿是規模最大的宮殿,雖然飽經風霜,卻依舊巋然不動,木質結構保存完好。殿內精緻無比,大到柱子小到門窗,無一不栩栩如生,尤其是門窗上的雕花,精緻無比,紋飾豐富多彩,讓人目不轉睛。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這裡都會如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以此來緬懷媽祖,除此之外,每年的元宵節,也是天后宮人滿為患的時候,這裡會舉行隆重的「乞龜」活動,熱鬧非凡,對於遠道而來的遊人來說,不失為一種雅趣。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泉州天后宮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這兩天發生在泉州的某酒店坍塌事件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也使得泉州一夜成名,引來眾多觀眾的目光。其實提到泉州,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很高的位置。除了經濟實力強悍,泉州更是一座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
  • 福建泉州有最美天后宮,也是最大媽祖廟,你來過嗎?
    提到福建泉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泉州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靠前的位置。另外要說的是,泉州還有一座美麗的天后宮,也是最大的媽祖廟,不知道你來過沒有?
  • 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位於鯉城區天后路1號,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也較大的一座媽祖廟,也是泉州比較重要的一個參觀點,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圖片來源:佑手愛天后宮又名媽祖,媽祖是我國海上的守護女神林默,其現存的建築群規模之大之美也是名列前茅的,觀之可以想像宋元時期泉州的海上貿易和運輸已經達到很繁盛的程度了。天后宮的山門很漂亮,山門兩側為東西厥建築。進入後,你會發現,天后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大殿壯觀,浮雕也顯得很漂亮,屋簷上的雕刻裝飾實在是美輪美奐。
  • 泉州最「正氣」廟宇,與開元寺、天后宮齊名
    稱為泉州通淮關嶽廟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又被稱為「關帝廟」,始建於明代,但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考究。如今現存的關嶽廟為民國時期重修而成,是福建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武廟。關嶽廟是祭祀孔子關羽的地方。據稱,泉州地區的關帝信仰始於明初,並在清朝達到高峰。在此背後,是統治者對以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的認可。為了匯聚儒釋道文化,理學者們推出了「忠、義、智、弟」等信條。通淮關嶽廟就在塗門街旁,廟前是一個下沉廣場,廣場上有石橋有香爐,面積雖下,氣勢卻盛。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其精緻的外觀,大量精美石雕、木雕和泥雕的巧妙結合,讓這座古色古香的廟宇甚是壯觀。
  • 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沒門票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 我在泉州待得時間不長,可天后宮卻是一定要去的,因為它是媽祖祭祀文化中,極為光輝燦爛、厚重綿長的一個。
  • 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還沒門票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我在泉州待得時間不長,可天后宮卻是一定要去的,因為它是媽祖祭祀文化中,極為光輝燦爛、厚重綿長的一個。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196年,離媽祖第一次被官方認定相隔僅73年。
  • 「神界姐妹花 愛你麼麼噠」雲遊各地媽祖廟
    媽祖重點宮廟(大陸)一覽賢良港天后祖祠賢良港天后祖祠是海峽女神媽祖的誕生地,媽祖羽化後,鄉人建祠紀念。 祖祠始建於宋代,原為林氏宗祠,在媽祖(987)升天后,開始祭祀媽祖,遂成為最早媽祖廟之一,與湄洲島媽祖祖廟遙遙相望。
  • 泉州天后宮,過橋求平安,乞龜討彩頭
    正月初二,再來天后宮,泉州天后宮是我國現存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遠,規格最高最大的廟宇,泉州天后宮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許多臺灣、東南亞的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出去的。媽祖信仰在人類的海洋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 龍巖市現存最大的媽祖廟-赤水天后宮,與莆田湄洲媽祖一脈相承
    宏偉壯麗的赤水天后宮地處龍門鎮赤水村東北,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佔地面積2080平方米,是龍巖市境內現存最大的媽祖廟。赤水天后宮坐北朝南,是一座抬梁木構架三層樓閣式重簷歇山頂古建築,通高約15米。
  • 到福建泉州旅行,不要錯過中國保存完好的媽祖廟,人文愛好者必打卡
    ,泉州人也開始供奉媽祖並且修建了不少天后宮。而泉州因為往來人員眾多,因此修建的天后宮也成為了東南沿海地區規格最高、面積最大的一座天后宮。 當時的天后宮不僅僅只是民間的信仰,也是官方的一個祭祀場地,宋元時期春秋兩季「祭海、祈風」都會在這裡舉辦,以祈求國內外的商船平安,讓泉州的海上貿易可以更久遠和繁盛。
  • 年度最大規模宗教活動開場 福建澳門媽祖廟共襄盛舉
    歷時9天8夜、橫跨4縣市、往返約340公裡,臺灣臺中市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活動24日晚拉開帷幕,預計將吸引超過一百萬名信眾參加,是臺灣年度最大規模宗教活動。福建圍頭灣天后宮、澳門天后宮等多地媽祖宮廟派人觀摩、交流,共襄盛舉。  24日傍晚,鎮瀾宮廣場已是人聲鼎沸。精彩的「炮炸寒單爺」吸引不少民眾圍觀。
  • 海口天后宮裡文物展,鎮廟之寶在這裡,媽祖其人
    天后宮又稱天妃廟、天后廟,始建於元代,原名環海坊,距今約有7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紳士商人多次捐募款擴建和修繕天后宮,供養香火,祭祀拜謁,是那時海南島上頗具宏偉規模的一座媽祖廟。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后宮,經過2013年的全面修繕,煥然一新,莊嚴大氣。
  • 泉州有個鎮海宮,民間籌資300萬修建,供奉的英雄很少見
    泉州是閩南佛都,宗教文化繽紛多彩,這裡有中國最多的廟宇,供奉著最為琳琅滿目的神人。在泉州洛江一個鎮海宮裡,我就又認識到了一位英雄,平日裡絕對見不到他,恐怕也只有在泉州,一個寬容開放的城市,才會供奉著不同的英雄。這個鎮海宮,位於大名鼎鼎的洛陽橋西端,兩者相距不遠。
  • 海口騎樓老街裡的天后宮,兩座廟宇做鄰居,誰是古廟?
    從中山橫街就可以看到寫有「天后宮」三個字的牌坊,天后宮門前有銅像栩栩如生,一位背著嬰兒,領著男孩,目送遠處的丈夫出海謀生。海南人經常從這裡出海,向媽祖祈求消災賜福,使這座廟宇香火興盛不衰。海口天后宮位於中山路中段最顯著的位置,大家都稱她為老海口保護神,是海南規模最大的媽祖廟,也是海口的最重要的標誌性與象徵性建築群之一,每天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人氣很旺。天后宮又稱天妃廟、天后廟,始建於元代,距今約有700多年的歷史。
  • 天津源頭:天后宮
    天津成為近代北方最大的工商城市和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今年正好160年。其實天津的歷史可不止於此,早在大明永樂二年(1404年),就開始以鼓樓為中心設衛建城了。作為拱衛京師的重要軍事重鎮,得名「天津衛」,算起來距今已有616年了。可要論起天津市區內年代最早的古蹟,那得算在古文化街上的天后宮了,就是天津人說的娘娘廟。
  • 海口騎樓的天后宮裡,藏著一個小展館,想了解媽祖知識絕不能錯過
    但在騎樓老街的中心位置,有一個與騎樓老街融為一體,被譽為老海口的守護神,香火火鼎盛,海南規模最大,並已有700多年歷史的天后宮(又稱為媽祖廟,天妃廟,天后廟等等),非常值得一去。如果你想在湊熱鬧或者的同時了解一些關於媽祖的相關知識,那天后宮裡面有個迷你的小展館會非常適合你,進去只要十分鐘,你便能了解到為何中國沿海地區的人民對媽祖的信仰如此熱忱,也會讓你一直以來對天后宮的所有疑惑一併消除。
  • 深圳赤灣天后宮「辭沙」祭祀延續500年(圖)
    如今的天后宮綠樹成蔭,藍瓦朱牆,靜中有動,給前來覲拜者創造了肅穆、吉祥、福祉的新天地,而流傳500年的辭沙祭祀活動也是在這一聖地一代一代地延續著。  赤灣「舟船成市,車騎如海」  媽祖,是人們對海上女神的親暱稱呼,是中國沿海和諸島普遍崇拜的濟難安航海神。
  • 【媽祖】媽祖諺語漫談
    以下就談談各地一些與媽祖信仰有關的諺語所反映出的文化內涵。  一、反映媽祖廟與地方歷史的關係  不少地方諺語反映出媽祖信仰傳播地的歷史和文化。如天津是北方地區媽祖文化的中心,素有「南有湄洲媽祖廟,北有天津天后宮」之說。天津的「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民間諺語,就充分說明媽祖文化在天津城市發展史上的所佔重要地位。
  • 澄海樟林古港天后宮舉行老廟修繕落成儀式
    11月14日,汕頭市澄海樟林古港天后宮舉行老廟修繕落成儀式。當天,活動現場熱鬧,人潮湧動,3000多名媽祖信眾前來參加此次活動。據了解,當天又恰逢是媽娘杜紹輝72歲的生日,當地媽祖信眾們自發在天后宮一起為這位無私奉獻的古希老媽祖人慶壽。由於歷史久遠及人為破壞等原因,廟宇殘破嚴重後來由媽娘杜紹輝自發起,帶領當地廣大媽祖信眾和功德主們用時七個月的時間恢復了主殿的修復工程,並恢復了左右廂房、長廊、鐘鼓樓、戲臺及梳妝樓、伯公殿和紀念堂。
  • 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地區最大媽祖廟,來廣東旅遊一定不能錯過
    建於明代的天妃廟是南沙天后宮的前身,乾隆年間重修後改名"元君古廟"。抗戰時期被炸毀後,上世紀末期霍英東先生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緊鄰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