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還沒門票

2021-01-13 林清鹿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

我在泉州待得時間不長,可天后宮卻是一定要去的,因為它是媽祖祭祀文化中,極為光輝燦爛、厚重綿長的一個。

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196年,離媽祖第一次被官方認定相隔僅73年。

媽祖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她出生於莆田湄洲島一個清貧家庭,生下來時一聲不吭,不哭不叫,父母便給她起名「林默」。林默從小就展現了聰明敏捷的才智,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年紀輕輕便美名遠揚,28歲時因救助海上船員而遇難而死。

莆田人感恩她心懷蒼生的品德,出海遇到風浪時便會心中默念她的名字,以祈求保佑,並在莆田修建了媽祖祖廟。

公元1123年,宋徽宗賜莆田媽祖廟"順濟"廟號,寓意順風以濟,此時距離媽祖去世不過100多年。有了官方支持,往後的歲月裡,媽祖文化迅速在東南沿海地帶興起,並隨著福建人帶到了全世界。

媽祖可以說是中國地位最高的女人,從她去世到現在,先後被14個皇帝敕封了36次,名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再到「天上聖母」,一路扶搖直上。

康熙帝封她為三聖之一,編入國家祀典,與孔子、關羽同列,享受三跪九叩的最高禮節,2009年,媽祖信俗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到底有多少座媽祖廟呢?這根本統計不出來,有句俗語說得好:有海水處就有華人,有華人處就有媽祖廟。

泉州的天后宮,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天下媽祖廟的起源地之一。

一是足夠早,媽祖公元987年去世,不足200年天后宮便建立,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二是足夠大,泉州天后宮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媽祖廟,配製完善,裝潢奢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之後其他天后宮的風格。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泉州人「襟帶江湖,足跡遍天下」,祭祀習慣蔚然成風,泉州商人每到一處,必先建造會館,並從家鄉請來媽祖祀奉。明朝時鄭和七下西洋,所到之處盡傳媽祖文化,其中也少不了泉州船員的貢獻。

天后宮最初叫「順濟廟」,與宋徽宗冊封的廟號相符,廟宇前曾建有順濟橋,是為刺桐城一景。明朝時改為天妃宮,清朝時改為天后宮,一直延續至今。

天后宮不收門票,可直接進入,門口工作人員和藹可親。山門很是壯觀,像一座豪華型牌樓,四根鏤空青石龍柱,燕尾脊伸展而捲曲,線條柔和優美,頗具閩南風格。

仔細看匾額是豎著的,要知道絕大部分匾額是橫放的,豎著匾額只有一種情況,便是皇帝冊封的。清朝規定,若寺廟封號是皇帝欽賜的,寺名可以直書,來彰顯地位特殊性。

山門後是一座戲臺,簷下掛滿了紅色燈籠,匾額上寫「宮宜長存」,下面為一幅八仙過海的彩繪。每逢重大節日,這戲臺上便會鶯聲燕語,唱響獨特的閩南戲曲。

廟內很安靜,古樸悠然,參天榕樹多在300年以上,長得枝繁葉茂。

由於天后宮的重要地位,這裡多次翻修和擴建,寢殿、梳妝樓、西廂房等設施應有盡有,歷朝歷代香火都極為旺盛,房屋多為明清木質建築,還保留有部分宋代構件,極為珍貴。

大殿恢弘壯觀,重簷歇山式屋頂,雕花漆繪木構鬥拱,屋脊之上龍鳳麒麟,神獸齊聚。大殿之上掛著「寰海鏡清」的牌匾,寓意著天下太平清淨,可見媽祖的慈悲善心。

屋簷下紋飾豐富多彩,既有幾何圖案又有花卉人物,如鳳凰牡丹等女性元素點綴其中,讓天后宮多了幾分柔和親切。

臨走之時夕陽西下,灑下滿地金光,房前屋下一片璀璨耀眼,我喜歡此時的天后宮,寧靜祥和,讓人不忍離去。

地址:福建泉州鯉城區南門天后路,不收門票。

交通:乘坐古城旅遊專線,到天后宮站下即可。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沒門票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 中國到底有多少座媽祖廟呢?這根本統計不出來,有句俗語說得好:有海水處就有華人,有華人處就有媽祖廟。
  • 福建臺灣的媽祖廟,中國有多少人信仰媽祖呢?
    媽祖本命林默,出生在福建,在潿洲島遇難,後人根據她的故事編了神話故事,從宋朝時候就開始信仰,經歷幾朝幾代,到了現代,信仰媽祖才繁榮了起來,也就是說,信媽祖始於宋,繁榮於現代,這也是中國唯一尊現代才重視的神仙。要說是媽祖是佛教嗎?也不能;說是道教嗎?也不是。那麼媽祖到底屬於哪一派的呢?至今無人能答。
  • 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位於鯉城區天后路1號,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也較大的一座媽祖廟,也是泉州比較重要的一個參觀點,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圖片來源:佑手愛天后宮又名媽祖,媽祖是我國海上的守護女神林默,其現存的建築群規模之大之美也是名列前茅的,觀之可以想像宋元時期泉州的海上貿易和運輸已經達到很繁盛的程度了。天后宮的山門很漂亮,山門兩側為東西厥建築。進入後,你會發現,天后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大殿壯觀,浮雕也顯得很漂亮,屋簷上的雕刻裝飾實在是美輪美奐。
  • 走進華東最大媽祖廟 感受兩岸情根深葉茂
    走進華東最大媽祖廟 感受兩岸情根深葉茂 圖為資料圖片 慧聚寺盛大的媽祖巡遊。 ,是目前大陸最大的閩臺傳統木結構建築形式的天后宮,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媽祖廟,其建築及神像布置均採用閩颱風格,行走其間,可以觀賞到兩岸宗教、藝術、人文、歷史、建築之菁華,更能深切感受到兩岸同宗同源的一份親情。
  • ...的殿堂——汕尾媽祖廟|鳳山媽祖廟|媽祖|汕尾|鳳山公園|天后宮
    全國最高媽祖石像所在地——鳳山媽祖廟鳳山媽祖廟位於汕尾市區東面的品清湖畔,是福建湄洲媽祖廟在廣東的分靈宮,廣東著名的媽祖廟和媽祖民俗活動中心。鳳山頂峰上塑有一座高達16.83m的全國最高的天后聖母石像,由中國現代雕塑大師李維祀教授設計,由468塊來自媽祖家鄉的優質花崗巖石雕刻而成,旁有石刻"天后聖母"四字,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冰心女士所題。
  • 海上女神的殿堂——汕尾媽祖廟
    、為其興建媽祖廟供奉香火,尤其在廣東、福建、臺灣、海南最為廣泛。鳳山頂峰上塑有一座高達16.83m的全國最高的天后聖母石像,由中國現代雕塑大師李維祀教授設計,由468塊來自媽祖家鄉的優質花崗巖石雕刻而成,旁有石刻"天后聖母"四字,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冰心女士所題。鳳山媽祖石像是中國大陸最大型的媽祖藝術石雕像之一,也是汕尾港的標誌。
  • 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媽祖廟
    在我國沿海和臺灣島眾多的媽祖廟當中,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香火最盛。因為這裡是媽祖神的故鄉。媽祖,原名叫林默娘,於宋朝建隆元年960農曆3月23日出生在湄洲。距媽祖廟僅500米的石頂村,北面有一座石崖上還鑽刻著「天妃故裡」四個大字;不遠處還有一塊一米多高的石碑,上書「天妃祖跡地名上林」。天妃是媽祖封號之一,上林是石頂村的原名。
  • 臺灣遊覽觀光名勝——媽祖廟
    全島有數百上千座大小廟宇,其中為數最多的是「媽祖廟」,現存的就將近四百座。媽祖廟供奉的是天上聖母,也叫媽祖神,是一位女性。她本是一個人,後來被神化了。媽祖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縣人,是宋代一位巡官林惟憋的第六個女兒,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九六零年)。據說她出生以後,一個月內不發啼聲,所以叫「默娘」。
  • 世界上3000多座媽祖廟的祖廟,湄洲島媽祖祖廟
    媽祖祖廟景區是去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旅遊的一個最重要的景點,媽祖祖廟景區比較大,位於湄洲島北部的山上,有新老兩個祖廟,其裝飾是非常的金壁輝煌,人氣非常的旺。有著「南國蓬萊」之稱的湄洲島,是第一次接觸媽祖文化,在湄洲島參觀了有2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
  • 上杭客家媽祖,唯黃坑天后宮媽祖廟歷史最為悠久,數百年傳頌不衰
    上杭客家人很早就有信仰媽祖的習俗,其中黃坑天后宮媽祖廟始建於道光九年(1829年),內設大雄聖母殿,供奉媽祖神像。當地村民崇尚媽祖女神救人於危難之中的濟世精神,數百年傳頌不衰。媽祖廟內常年香火不息,有理事會專人看守。
  • 傳承媽祖精神,挖掘保護媽祖文化!
    請添加媽祖珠珍文化公眾號 廟祖珍珠陽華 媽祖文化是全國非遺保護項目,大家都知道,媽祖通常指的是:美麗、善良、救苦救難助人為樂而後化身為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林默娘,也稱:天后聖母。不過在潮汕各地敬奉的三位護嬰女神卻另有傳說,而且也另有典故。
  • 【一島一品看廟島】媽祖文化品牌建設
    ,長島漁民祖祖輩輩敬稱「海神娘娘廟」,船隻在此避風休整,人們到廟上祈拜娘娘保佑一路風平浪靜,賜佑平安,無一不得到靈驗,幾百年來這裡香客不絕、香火繚繞,被喻為「北方第一海神宅院」。建設情況2020年,廟島保護發展服務中心按照「循序漸進,以點帶面,整體推進,長效運轉」的思路,立足廟島媽祖文化優勢資源,深入挖掘古今媽祖文化故事,以「媽祖聖地 圓夢廟島」為主題,將媽祖精神與新時代建設相融合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內供奉的女神
    媽祖廟在湄洲島北部的祖廟山上,為中外媽祖廟祖庭,千百年來,一直被媽祖信徒奉為「聖址」,香火興盛。 閩人在母家稱「媽祖」,因此又有人親切地呼其為「媽祖」。林默娘在海上救難行善的事跡,廣泛流傳於福建莆田地區。傳說她在年近三十歲時,駕一葉小舟,泛海而去,杳無音信。當地百姓懷念她,紛紛傳說她在湄洲嶼「羽化升仙」,建廟紀念,稱為媽祖廟。
  • 廣州供奉海瑞的廟,距今600多年,先有廟後有海瑞?
    中國古代社會以農耕為主,因此孕育了眾多的農耕文化,築城而居也成為了農耕文明的鮮明特徵。與之相伴相生的則是承擔著保護城池功能的城隍廟。雖然城隍廟很多,但是能夠像廣州的城隍廟一樣被叫做「都城隍廟」的卻很少,只有北京、南京、西安、武功、鳳陽等少數城市有這項權利。
  • 海口天后宮裡文物展,鎮廟之寶在這裡,媽祖其人
    前面介紹了海口騎樓老街中的天后宮,裡面有個天后宮文物展,很長知識,我們去看看。騎樓老街是海口的一座城市名片,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其實,騎樓老街是一個包括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的街區,巴洛克風格的騎樓建築的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讓人嘆為觀止。
  • 海南萬泉河邊「媽祖」廟,為何起名不叫媽祖,而是本土海洋女神呢
    「瓊海萬泉河嘉積水電站旁有座奇特的媽祖廟,那兒景色很美。」這天,我忙完博鰲項目,正準備回海口的時候,瓊海朋友跟我說道。他真是十分了解熱衷海南傳統文化的我,一句話就把我帶到了這座萬泉河畔的「媽祖廟」。雖尚未到早上9點,但前來上香祈福的人們絡繹不絕,有老人,有年輕人,也有父母帶著孩子。然而,讓我大感意外的是廟前牌匾刻的竟然是「南天聖娘廟」,而非朋友說的「媽祖廟」。在沉思片刻後,我想這個名喚「南天聖娘」的神靈,極有可能是「水尾聖娘」的另一種稱呼。她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南海女神,跟「媽祖」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福建泉州有最美天后宮,也是最大媽祖廟,你來過嗎?
    提到福建泉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泉州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靠前的位置。另外要說的是,泉州還有一座美麗的天后宮,也是最大的媽祖廟,不知道你來過沒有?
  • 全世界有5000座媽祖廟,媽祖祖廟就在莆田這座小島上
    福建莆田市區一直向東南方向到海邊的文甲碼頭,然後坐船十幾分鐘到達湄洲島,媽祖祖廟就在這座小島上。媽祖是福建望族林氏後裔,出生在北宋初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來往湄洲島的客船每小時一班。全世界媽祖的信眾近2億人,媽祖廟近5000座,遍布在20多個國家,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所有媽祖廟之祖。從湄洲島碼頭下船後步行大約10分鐘就是媽祖祖廟的大門,島上也有其他幾個景點,可以乘坐公交車,也有電瓶車可以坐,價格比較貴,時間充足的話建議租一輛自行車。
  • 「神界姐妹花 愛你麼麼噠」雲遊各地媽祖廟
    湄洲媽祖祖廟在世界媽祖文化現象當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是建設年代最久遠的媽祖廟,現存建築為1978年復興重建。據《莆田縣誌》記載,林默「羽化升天」的同年,雍熙四年(987)邑人立通賢靈女廟於湄洲島。這座通賢靈女廟即的湄洲媽祖祖廟,是歷史上最久遠祭祀媽祖林默的廟宇。
  • 媽祖、廣澤尊王、鄭成功、關帝……漂洋過海來「串門」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閩臺民間信仰,一脈傳承福建有什麼樣的神廟臺灣幾乎也有相同神廟兩岸民間信仰盛行,廟宇香火旺盛而兩岸廟宇裡供奉的神明也會相互「串門」那麼,它們搭乘什麼交通工具?「中遠之星」輪!「中遠之星」輪,主營海峽兩岸間客貨運輸及其他相關業務,是目前兩岸直航航線最大最豪華的客貨滾裝船。自2009年9月6日開航以來,它成為兩岸宗教往來交流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