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中暑報警26宗!深圳120提醒,高溫天氣謹防「中暑」

2020-12-24 瀟湘晨報

深圳天氣日趨炎熱,市民朋友一定要謹防 " 中暑 "。記者從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2020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11 日,深圳 120 共接中暑報警 26 宗。其中,6 月 10 日有 9 宗,6 月 11 日有 8 宗。

深圳市急救中心提示,高溫天氣進行戶外活動時,務必謹防謹防中暑,重症中暑還可能危及生命。據介紹,中暑是高溫環境下機體因熱平衡或水鹽代謝紊亂等引發的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血管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中暑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輕症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可以表現為這 3 種類型的混合型。其中 " 熱射病 " 對人的生命危害最大,死亡率超過 50%,其典型症狀是體溫超過 40 ℃。大腦在全身器官中產熱量最大,熱量消耗佔全身的 1/3。同時,腦細胞也非常嬌嫩,承受不起 40 ℃的高溫。一些經過搶救倖存下來的熱射病患者,有的長期處於植物人狀態。

深圳市急救中心提示,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天氣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如果高溫天氣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儘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動。

【來源:讀創】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重度中暑住進ICU 醫生提醒:高溫、高溼、不通風環境,更容易中暑
    ■天氣酷熱難耐,謹防中暑 記者 鄭志波 攝熱熱熱!最近持續高溫,市內醫院接診的中暑患者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人因此而住進了ICU。佘主任介紹,「進入三伏天后,如果在高溫、高溼而且不通風的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很容易導致中暑或引發熱射病。」佘主任介紹,根據臨床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射病的致死率高達40%—50%。
  • 天熱小心中暑,22歲小夥子爬山6小時突然昏迷進了ICU
    深圳連續高溫,烘烤模式下要謹防中暑,一旦中暑演變為熱射病,會危及生命。近日,深圳 22 歲的小劉(化名)在大熱天爬山 6 小時,快登頂時突然暈倒,被 120 急救車送到深圳大學總醫院救治,診斷為熱射病。小夥子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出現多器官損傷,幸虧得到了及時全面救治,轉危為安。
  • 爬山6小時,22歲小夥子突然昏迷進了ICU,高溫天氣千萬小心中暑
    深圳連續高溫,烘烤模式分分鐘讓人汗流浹背、隨時融化。有一種致命的疾病,正潛伏在高溫中伺機而動,那就是熱射病。一旦中暑演變為熱射病,會危及生命——熱死人,可真的不是開玩笑!近日,一位小夥子在大熱天爬山6小時,快登頂時突然暈倒,被送到深圳大學總醫院救治,診斷為熱射病。
  • 南京5天有55人因中暑求救120 多是中老年
    這兩天,氣溫升高,中暑病人也多了起來。記者從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從8月1日到8月5日下午三點,近5天時間裡,共有55人因中暑呼叫120。這些中暑病例都集中在上午11點到晚上7點,以中老年人等體質較弱者居多,中暑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接近80歲。
  • 警惕中暑!
    (資料配圖,圖文無關)醫生提醒 , 中暑是指由於高溫或長時間熱輻射作用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症候群 , 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頭痛、嘔吐、大汗、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 , 重症還可昏迷甚至死亡。中暑高發季,這些人要特別注意!「近期天氣炎熱,中暑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 海南一男子搬運西瓜中暑昏迷 7 天未醒 或成植物人
    >" 兒子在重症監護室治療 7 天了,直到現在還沒醒過來。"11 日傍晚,楊召伍表示,在高溫下活動或作業發生的熱射病,大多是勞力性熱射病。患者由於暴露在高溫高溼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甚至超過 40 ℃,其特點是發病急、病情進展快。
  • 深圳小夥高溫天爬山6小時後突然暈倒 出現多器官損傷住進ICU
    大洋網訊 近來天氣連續高溫,須謹防中暑甚至導致熱射病。記者從深大總醫院獲悉,一位深圳小夥近日在大熱天爬山6小時,快登頂時突然暈倒,被送到該院救治,診斷為熱射病。小夥子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出現多器官損傷,幸虧得到了及時全面救治,轉危為安並且避免了持續性的後遺症。
  • 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 東京79人因中暑死亡
    原標題: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 東京79人因中暑死亡 中新社東京8月18日電 (記者 呂少威)近期受高氣壓影響,日本多地出現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天氣,因中暑被緊急送往醫院甚至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
  • 老人高溫下中暑交警為其遮陽 遇到中暑怎麼辦
    夏天的天氣越來越熱了,所以關於中暑的消息報導也是越來越多了,而近日河北的一篇老人中暑的報導就在炎炎夏日為我們帶來了一份清涼之意,老人因為中暑暈倒在街頭,而他幸運的是正好遇到了巡邏的交警,並且交警在發現他暈倒後迅速的採取了措施,聯繫了他的家人和醫療中心,在等待的過程中,這位交警用大傘為老人遮陽的行為也獲得了網友們的點讚。
  • 高溫來襲,「熱死人」不是誇張,這份防治中暑指南請收好
    加長版「三伏天」來勢洶洶,夏季高溫的熱浪持續不斷,氣溫一路走上坡。近期,廣東多地出現高溫天氣,高溫預警更是持續生效中。高溫天氣,不少人仍堅持在戶外工作。有的人認為,中暑不過是口渴、頭暈,體溫高了些,只要休息一下就能好,其實不然。中暑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 哪些人容易中暑?高溫烈日,如何預防中暑?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 命、天地立心 矣。
  • 日本東京遭高溫天氣侵襲 8月已有103人因中暑死亡
    日本東京當局稱,受高溫天氣影響,在截至17日的4天內,大都市地區有24人死於中暑,使本月因中暑而死亡的人數增至103人。  法醫辦公室方面稱,死者年齡從50多歲到90多歲不等,死者當中,老年人佔多數。另據報導,一些中暑者死於夜晚,還有人死於室內,且一些人沒有使用空調。
  • 老人中暑進了重症監護室,醫生提醒:中暑高發季須做好防範
    三湘都市報7月28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徐術根 朱文青)長沙近日連續高溫。7月25日,家住天心區的王爺爺(化名),在家中突然出現意識障礙伴高熱,送往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救治,被診斷為「熱射病」。
  • 高溫來襲,如何預防中暑?
    40天超長待機的三伏天現已來了「桑拿形式」和「蒸烤形式」加上有必要戴的口罩這樣的溫度很簡單形成中暑高溫氣候怎麼防備中暑?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理功用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妨礙為首要體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間熱射病歸於重症中暑,逝世率較高。
  • 天氣太熱也會導致手機中暑?日本節目分享如何快速給手機降溫!
    最近日本連續高溫,出現了大量中暑送院就醫的事件,為此各大電視臺都製作了專題報導提醒大家謹防中暑。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因為天氣太熱,意外事件頻頻發生,比如開空調後導致室內與室外溫差過大,落地玻璃窗爆裂。此外日本媒體還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一樣東西,那就是手機。
  • 高溫之下,中暑了怎麼辦?
    夏去秋來,溫度卻並沒有降低,秋老虎依舊強悍,高溫環境下工作的朋友經常會中暑,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作業的環境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
  • 【東京本月超100人因中暑死亡】綜合日本朝日電視臺、TBS電視臺19...
    【東京本月超100人因中暑死亡】綜合日本朝日電視臺、TBS電視臺19日報導,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消息,本月10日至16日一周時間,全日本有12804人因中暑被送往醫院,這一數據比前一周翻了一倍。日本多地持續酷暑天氣,17日,靜岡縣浜松市最高氣溫達到41.1度,追平了日本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 中暑有什麼症狀?中暑怎麼辦?該怎麼預防中暑?
    進入夏季天氣變炎熱,中暑的人就會很多。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中暑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看文章了解一下吧~(網絡配圖)中暑的症狀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 別以為只有高溫天氣才會中暑,「冷中暑」你見過麼?
    我們大天朝這幾天高溫甚至超過36度,差點兒挑戰了人類的極限啊,大街上總會看到一些「袒胸露乳」的民眾,冷飲也成為夏季人們的防暑神器。不少人更是通過選擇空調屋,大杯冰淇凌來預防中暑,但是,這樣真的能預防中暑麼?
  • 日本暴雨後又迎高溫天氣 一天便有13人中暑身亡
    中新網7月22日電綜合報導,日本近期極端天氣不斷,繼西日本地區發生暴雨災害後,日本又迎來高溫熱浪天氣,21日有13人中暑身亡。日本首相安倍則於21日再度視察災區,他視察廣島縣吳市時就西日本暴雨災害向媒體表示,24日將指定為「極其嚴重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