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聽力受損,我們只能屈服嗎?

2021-03-05 西莓AI生活

最近小編在網上偶獲一段魔音,據說35歲以後就聽不到了。小編剛開始是拒絕的,怎麼可能有這種聲音,於是抱著質疑的態度試聽了一下,「茲——茲——茲——」的電流聲不絕於耳,久久不散。鑑於小編芳齡23,只好拿著手機請今年36歲的上司聽,結果被狠狠的批了一頓,因為他什麼都聽不見,還以為我在戲弄他。小編信了,真神了,實乃魔音啊!

現在奉上這段音頻,讓大家測聽一下,看看你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人!

神奇之處大家見識到了,可是這是否有違科學呢?小編做了回好奇寶寶,到處查閱資料得到一些專業解釋,讓我們一起揭秘魔音何以如此神秘?

實際上,測齡魔音是一段高頻電流聲,至少在8000赫茲以上,一般來說,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範圍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可分為高頻、中頻、低頻三個頻帶。這段音頻至少在8000赫茲以上。之所以有的人能聽到而有的人聽不到,是因為人耳的靈敏性有所不同。當人年齡越來越大時,耳朵對高頻音就會越來越遲鈍,甚至完全聽不到。

同時,專家提醒廣大青少年,像這種高頻率的聲音已經達到人類聽力的極限,長期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另外專家們也補充道,即便是年輕人,長期受噪音侵擾,以及保持熬夜煲電話粥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早損傷自己的高頻聽力,所以聽得見的孩子們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從細節處保護聽力,我們才能長久聆聽世界的精彩,不要做「少壯太放縱,老大徒耳障」的事情哦!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呢?小編整理了幾點日常注意事項分享給大家:

1. 避免使用60分貝耳機半小時以上

儘量不要長時間使用耳機聽音樂,如果要戴耳機,請儘量使用對耳朵傷害最小的耳機聽音樂。此舉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減輕對內耳毛細胞和聽神經的損害。小編特地在網上搜索了下究竟有沒有能保護聽力的耳機呢,沒想到還真有:

來自寶島臺灣的TOPlay聽不累耳機,內側設計有導音管和OGS開放導音式結構,佩戴不用塞入耳道,通過耳廓反射聲音,耳內音壓得以自然釋放,不會在耳道內產生過度共鳴,從而降低對聽力絨毛的過度刺激,避免聽力受損而導致聽力提前老化。

  2.少煲「電話粥」

「煲電話粥」也是一個年輕人很喜歡但是很傷聽力的問題。打電話和聽耳機一樣,「煲」太久也會造成內耳損傷,半個小時以上的通話就易引起耳部的明顯不適,敏感的人可能會出現高頻聽力下降,因此建議通話內容簡短,如若必須,可用兩邊耳朵交互接聽。

  3.少泡吧

「泡吧」也是聽力殺手之一。酒吧內高強度的音樂長時間地輪番轟炸,會讓耳朵不堪重負。不僅可能造成噪音性聽力減退,有些聽力神經敏感的人群在酒吧「轟炸」過一次,就可能會引發神經性耳聾。因此為了聽力健康,酒吧等吵鬧的環境儘量少去。

  4.少加班熬夜,自我減壓

  加班熬夜、情緒不穩定、壓力大和精神緊張等也會造成神經性耳聾。工作節奏緊張、缺乏足夠的睡眠會引起耳鳴,精神長期緊張會引起前庭功能紊亂或者內耳積水,導致眩暈發生。因此建議上班族注意把握好生活節奏,飲食上清淡為主。

魔音出現的時候,我們抱著好玩的心態在測試,其實它從側面反映出我們聽力保護的強烈需求。聽力正常需要正確預防,聽力受損了則要及時的護理防止惡化。

相關焦點

  • 16歲少年通宵玩「王者榮耀」聽力受損老化像60歲老人
    張女士放心不下,帶著兒子到磐安當地醫院,一查,發現小毛雙耳聽力嚴重下降,母子兩人慌忙趕到杭州來看病。    詢問病史後,陳志凌主任為小毛做了檢查,他發現男孩的雙耳高頻聽力下降,已經存在聽覺損傷,他提醒男孩和媽媽,「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一定不能再熬夜玩遊戲了!」
  • 耳朵年齡聽力測試!看看你的耳朵聽力受損了沒
    如果高赫茲聽不到,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人類的耳朵內部有無數個毛細胞,這些毛細胞將所接收到的聲音頻率傳送至大腦,使我們能夠聽到聲音,隨著年齡的增長,耳朵內部毛細胞受損,人類的聽力便會下降,所以聽不到高頻的聲音是很正常的喔,那……你的耳領多少歲了呢?聽力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一旦受損就「找不回來」了。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了幾條保護聽力的建議。用手機、MP3等音頻設備時,可以調低音量。
  • 瑞爾英語|KET聽力考試高頻詞彙短語
    在KET聽力的時候,很多孩子遇到的難點就是抓不準關鍵詞,記不下筆記。其實聽力中的關鍵詞一般是和題幹中的問題關鍵詞相輔相成的。當你可以帶著題幹中的關鍵詞去聽聽力時,就能聽到與問題相關的內容,並記錄下來。下面就和瑞爾英語小編一起看看今天的KET聽力考試高頻詞彙短語。
  • 安心亞屢被指"耍大牌" 自揭原因:家暴聽力受損
    事實上,她曾多次因為沒聽到別人打招呼被外界直指為「耍大牌」,為了避免遭人誤會是想博取同情獨自隱忍負評,但真相卻是她兒時遭到父親家暴而聽力受損,至今仍尚未復原所致。安心亞自曝聽力受損事實上,她曾多次因為沒聽到別人打招呼被外界直指為「耍大牌」,為了避免遭人誤會是想博取同情獨自隱忍負評,但真相卻是她兒時遭到父親家暴而聽力受損,至今仍尚未復原所致。安心亞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常常因為聽不到別人打招呼,被外界批評為耍大牌,無奈自己是真的聽不到,而非刻意不回應,因此聽到這些負評還是會覺得很悶。
  • 人類的耳朵會因為太大聲受損,那聽不見的低頻聲音呢?
    就像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特定波長的光(可見光)一樣,我們的耳朵也有一個我們能聽到的範圍,人類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為20Hz~20000Hz。當一輛消防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或者當我們在音樂會上被推擠到揚聲器正前方時,這種噪音不僅令人心煩,還會損害我們的聽力。我們本能地避免這樣的情況,因為它們讓人不舒服,而且讓人很痛苦。
  • 小胖墩們又多了一宗罪:聽力受損!
    1磨牙磨牙或咬牙會對相關部位肌肉造成壓力,可能使它們發炎,還可能使人更容易患上一種名為顳下頜綜合症的毛病,導致張嘴困難或者劇烈頭痛,尤其是偏頭痛、耳朵痛或者耳鳴,以及聽力的短暫損傷。解決辦法是短時期地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或者睡覺時戴牙託讓上下牙分開。
  • 什麼是主動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損傷聽力嗎?
    我們更多地只能在交通工具中或者通勤路上去享受音樂,而降噪耳機便以其最大的可能性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相對安靜的、不需要一次次提高音量的聽音環境。什麼是主動降噪耳機?主動降噪損傷聽力嗎?通常,我們把聽到的聲音劃分為高頻、中頻、低頻幾個頻段。20~200Hz屬於低頻,200~4000Hz屬於中頻,4000~20000Hz屬於高頻。
  • 聽力「未老先衰」,你的耳朵還好嗎?
    原標題:聽力「未老先衰」,你的耳朵還好嗎? 儘管可以預防聽力損失的方法有不少,但大多數人沒有把聽力損失作為「優先事項」,這可能是因為聽力損失不會危及生命,是一種無形的殘疾,因而往往被忽視。   令醫學人士揪心的是,從門診到病房,來了不少中青年「失聰」患者。在娛樂場所暴露在巨大聲音裡以及「耳機少年」等現象都讓年輕人面臨「透支」聽力健康的風險,有的直接迎來永久性聽力損失,由此帶來的勞動力損失亟需引起重視。
  • 【國際聾人日】全球約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損失危險 你的音頻設備...
    央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春日枝頭燕雀的啁啾、夏夜的蟬鳴、秋蟲的低吟、隆冬時節呼嘯的風聲……這些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自然之聲,對聽力障礙者來說,卻是完全陌生的事物。  9月27日是國際聾人日。聽力損失及耳聾是全世界面臨的重大公共健康問題,位居全球疾病負擔排行榜前列。
  • 長期戴耳機的你,聽力還好嗎?
    造成聽力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易忽略的還是隱藏在我們身邊的無形殺手——噪聲。 根據美國CDC的調查報告顯示,24%的成年人受此困擾,其中70歲以下的人群至少有6%的人群有噪聲引起的聽力下降;可能有17%的青少年(12-19歲)存在噪聲性聽力下降。說明這種情況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
  • 英語四六級聽力取得高分,不可能?!
    感覺前幾年英語白學了!但是聽力主要是:做對而非聽懂!沒有題目只有選項的聽力,如何做對?1.快速閱讀選項,選出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再讀選項時,劃出關鍵詞,在聽聽力是看是否有讀到。同時應該注意選項之間的關係,是否有對立的,或與其他三項完全無關的。根據每道題的幾個選項,推測題目的主題和內容2.聽聽力過程中,大多數人方式可能是邊聽聽力,邊看選項,但是能反映過來嗎?大腦一邊要快速翻譯聽力,一邊在選項裡查找??
  • 失去聽力還能繼續做百大DJ嗎?
    大聲問:「你們愛去Party嗎?」 然後粉絲尖聲大叫:「是的,我也愛Party!」此前由於經常暴露在強烈刺激的聲音環境裡,他的聽力嚴重受損,以至於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Frankie聾了 自此,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臉懵逼 聽力障礙的Frankie搞砸了原本屬於他的演出,妻子也對他虛情假意隨時準備離他而去,就連都醫生勸他放棄治療。
  • 助聽器、人工耳蝸和耳機,聊聊關於聽力的3大電子設備
    這些我們已然聽慣、不甚上心的自然之聲,對聽力障礙者來說卻是他們難以企及的鮮活世界。 今天,是國際聾人日。 04 問:如果財力有限,可以只在一側耳朵植入人工耳蝸嗎? 答:早期的人工耳蝸植入都是針對單側耳,而對側耳沒有任何幹預措施。
  • 邊工作邊聽音樂真的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嗎?
    但,長期聽歌會對聽力造成負面影響嗎?每天聽歌一小時以上真的會導致聽力減退嗎?耳蝸上的毛細胞從小我們就知道,人類能聽到的聲音範圍很窄,只有 20Hz 到 2 萬 Hz(赫茲),而且這個算是正常人的極限,很多人就算很年輕的時候都只能聽到 1 萬 5 千 Hz。
  • 覺得自己聽力一天不如一天?會是耳機惹得禍嗎
    但是確實在老一輩眼裡長時間戴著耳機確實是會導致聽力下降的。就比如說你在家裡戴著耳機玩遊戲呢,這時被家裡的老人看見了,他們一定會讓你把耳機摘下來,然後說長時間戴耳機對耳朵不好之類的。在了解長時間佩戴耳機會不會聾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耳朵的工作原理。
  • 2017年6月大學英語六級聽力常考詞彙(5)
    英語六級聽力成為許多同學心中揮不去的陰霾,距離2017年6月大學英語六級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聽不懂成為大家英語聽力的一大難題。下面新東方網英語六級頻道整理了大學英語六級聽力常考詞彙,希望對大家的聽力練習有所幫助!
  • 每天戴著耳機,該如何保護聽力?
    有這麼多的聲音在我們的耳朵裡,不會出什麼問題嗎?為此,我們就要先來了解下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失。 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失是由於高強度噪聲損壞了人的內耳而引起的。長時間聽音量超過85分貝的聲音會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從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來講,各國建議日常噪音水平應該低於85分貝,允許工作人員連續接受8小時85分貝的聲音。
  • 知道演奏你的樂器多長時間內不會傷聽力嗎?
    英國專業的聽力保護及定製耳機品牌ACS創辦人安迪.西雅克先生 (Andy Shiach) 年輕時是位樂手,1976年因為演練時的一次意外造成聽力受損而斷送了音樂生涯。在修養期間去進修聽覺學,並在1981年開始以聽覺師執業,致力於聽力損傷治療、 聽力保護概念的教育與推廣,因此獲得英國皇家的授勳。
  • 聽力測試視頻網上爆紅,醫生這麼說
    記者發現該視頻在視頻軟體中部分頻率聲音音軌幾乎沒有波形也就是說原本就幾乎無聲「隨著年齡增加,高頻聽力是會相應下降,但並非線性下降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手機音頻輸出一般就是在8000~15000Hz左右。所以這個視頻與其說是在比聽力,不如說是在比手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趙宇科普,這樣的視頻聽力測試並不嚴謹,真正的聽力測試需要在專業環境下進行。
  • 聽力測試視頻網上爆紅,但醫生說……
    紅星新聞發現該視頻在視頻軟體中部分頻率聲音音軌幾乎沒有波形也就是說原本就幾乎無聲「隨著年齡增加,高頻聽力是會相應下降,但並非線性下降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手機音頻輸出一般就是在8000~15000Hz左右。所以這個視頻與其說是在比聽力,不如說是在比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