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打造綠色"黃金水道" - 頭條新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2021-01-09 湖南在線

  湘江長沙段白沙洲水域約2公裡水域的挖砂船。 本報記者 劉尚文 攝

  本報記者 鄧晶璡 彭雅惠 柳德新

  通訊員 胡富君

  湘江,湖南的「黃金水道」。

  據省水運管理局預計,到2020年、2030年,湘江水路貨運量將分別達到2.7億噸、3.9億噸。川流不息的船舶帶來了人氣,積攢了財氣,也給湘江帶來了汙染。

  多年來非法採砂、野蠻採砂,對湘江生態環境破壞尤其嚴重。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蓄水通航後,湘江長株潭段水流速度減緩,水環境稀釋自淨能力相對降低。禁止採砂,防止船舶與碼頭貨物裝卸汙染,打造一條綠色「黃金水道」,迫在眉睫。

  湘江長株潭段

  明年全面禁止採砂

  10月15日,一艘停在湘潭市轄區河道內的「湘望城機0498」採砂船,引起了湘潭市水上安全綜合整治行動聯合行動小組的注意。

  行動小組成員立即上船檢查,發現這是一艘運砂船,但在利益驅動下,船主私自將其改裝成採砂船非法採砂。

  湘潭市海事局相關工作人員現場強制切割了船隻非法改裝部分,並暫扣該船,通知船主儘快接受調查處理。

  根據省「打非治違」和水上安全綜合整治行動的要求,近段時間以來,湘潭市加強了對轄區水域內採砂情況的整治。交通運輸、公安、水務等部門展開聯合行動,突擊巡航湘江湘潭段水域,現場查獲1艘非法採砂船。

  近年,建築用砂需求激增,砂石成了「搖錢樹」。低成本、高收益,大量非法採砂船和露天砂石碼頭以驚人速度冒出,湘江採砂一度呈現出野蠻、混亂景象。

  據省河道採砂專項整治辦公室統計,2011年,全省共有採砂船3701艘,其中過半是無證採砂船;有淘金船241艘,僅有1艘獲得了國土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有砂石場近3000個,無證砂石場過半數。這些採砂、採金船以及砂石場,1/3集中在湘江流域。

  省河道採砂專項整治辦公室副主任唐曉榮介紹,採砂船隨意攪動河道泥沙,會導致泥沙中沉積的有毒重金屬重新混入江水;篩分砂石後任意排汙也會引起水質惡化,不但破壞魚類生存環境,更影響城鎮居民飲水安全。

  「如果繼續挖砂,將嚴重影響河道水流的穩定性,給防洪安全帶來大隱患。」

  為保「母親河」一江清水,2011年11月,全省啟動河道採砂專項整治及規範化管理行動。省河道採砂專項整治辦公室成立,「三禁一清」(即禁止淘金、禁止無證採砂、禁止在禁採區採砂及清理非法碼頭和採砂尾堆)在14個市州全面鋪開。

  兩年前的株洲縣黃龍內港河道,可見百餘條非法淘金船,河道到處是砂石尾堆,河堤「傷痕」累累。經過不到一年整治,至2012年5月,黃龍內港河道118條非法淘金船全部上岸,此處100多年淘金史宣告結束。

  衡東縣湘江大橋上下遊非法砂場、衡陽石鼓區和雁峰區的非法砂場,基本整治到位。

  嶽陽市強制拆除了影響洞庭湖城陵磯(七裡山)水文站正常測報的違法砂場。

  目前,湘江河道採砂亂象得到基本遏制。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庫區目前存有採砂船28艘,較整治前減少233艘;尚有採砂碼頭101個,較整治前減少218個;長株潭3市城區河段和重要交通要道的採砂尾堆已基本清除。

  省水利廳廳長詹曉安表示,到2014年4月,湘江長株潭段將全面禁止採砂。省水利廳將加大整治力度,推進規範化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儘快完成專項整治及規範化管理驗收。

  對運輸船舶和港口碼頭

  進行汙染防治

  油漬、垃圾遍地,汙水隨意排放,這是湘江沿岸碼頭以前隨處可見的場景。

  「到今年年底,湘潭市全部11個港口碼頭,都將配置垃圾收集站點,所有船舶必須在指定錨地停泊。」10月22日,湘潭市海事局計劃基建科科長聶五洲向記者介紹,湘潭市將對所轄水域碼頭,進行垃圾處置整治,在年底完成船舶岸上垃圾收集系統的配置。

  據省水運管理局總工程師許足懷介紹,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於2012年10月正式蓄水通航後,湘江長株潭段水流速度減緩,水環境稀釋自淨能力相對降低。如何防治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庫區汙染,迫在眉睫。

  蓄水通航當月,省政府便出臺了《關於加強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庫區管理的通告》,要求對運輸船舶和港口碼頭進行汙染防治。

  《通告》要求,2014年1月1日起,禁止單殼油船、化學品船進入庫區。運載危險化學品和有毒有害物資的船舶也將嚴禁非法進入庫區。

  庫區還將建立水上運輸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到2013年12月前,庫區沿線各港口均設立垃圾、油汙水、生活汙水回收站點。在長株潭3市還將分別建立水上汙染防治應急救援基地,確保庫區不發生較大以上船舶汙染事故,確保船舶垃圾、油汙水及生活汙水庫區內零排放,確保港口碼頭不影響庫區水體安全。

  長株潭3市加大了對港口碼頭的整治力度。

  今年,長沙市6個大型封閉式、規範化砂場已建成,目前已進入試運營階段。

  10月18日,記者在今年建成運營的銅官鎮砂石基地看到,佔地400畝的鋼結構標準廠房,宛如一個現代化工廠,砂石運送、篩分、排汙、堆放都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雖然10條砂石中轉生產線同時運行,但整個砂場仍整齊乾淨,運砂車輛在專用車道井然有序地進出,完全見不到以前砂石場「小、亂、散、髒」面貌。

  這樣的標準規範碼頭,今後將在湘江沿岸全面推廣。據介紹,到2014年,將完成對湘潭市河西老碼頭,株洲市湘霞、白祁廟、建霞等主城區老舊碼頭的遷移或改造,徹底解決庫區老舊碼頭對湘江的汙染;逐步搬遷城市一級飲用水源地區域設置的臨時碼頭和泵船,改造提升散貨碼頭,從源頭上控制對水體的汙染。

  船舶垃圾、含油廢水

  禁止排入湘江

  10月中旬,在長沙新港的船舶基地,一艘載重100噸的「湘長沙工0003」號工程船,正在為港口的停泊船舶進行一項必不可少的「清潔服務」。

  記者看到,這艘工程船先用真空油泵,將船舶的含油艙水、廢油抽吸到回收船的沉澱倉櫃和油桶,接著將船上垃圾等白色汙染物分類收集打包。

  「廢油送往廢油廠提煉成燃料用油,被打包的垃圾最終被送往港口和就近垃圾站進行處理,」長沙市振湘船舶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喻湘介紹,該公司通過回收船舶廢油和清理船舶垃圾,可從源頭上有效控制和減少船舶向湘江排放汙染物,每年可回收廢油和清理垃圾近百噸。

  「以前,有些船員環保意識不強,將船舶含油艙水、生活垃圾等直接排入江中,」湖南遠洋船舶公司一名船員介紹,現在所有船舶都要求配置專用垃圾容器,船舶靠岸後,機艙油汙水和垃圾必須定點收集。如果船舶的汙染物去向不明,還會被處罰。

  喻湘對此更深有感觸:「多年前,除貨櫃班輪外,其他船舶無垃圾可收。」這意味著船舶汙染物很可能排入了江中。

  2006年1月1日,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汙染內河水域環境管理規定》實施,湖南省、各市州地方海事局加大了內河船舶防汙整治力度。

  省水運管理局今年出臺《關於加強湘江長沙樞紐庫區船舶防汙染工作的通知》,對船舶汙染物和廢油有了更為明細的要求。在湘江長沙樞紐庫區航行的船舶,必須配置油汙水櫃及生活汙水櫃,禁止向庫區排放生活汙水和油汙水;對船舶垃圾要配置垃圾儲存容器,或者實行袋裝,以滿足航行過程存儲船舶垃圾的需要;進入庫區的船舶必須及時向船舶汙染物接收單位,送交船舶垃圾及油汙水。

  現在,出江航行的船舶,每個單程航次均必須送交一次船舶垃圾,省內航行船舶每月送交船舶垃圾不少於兩次;航行於庫區船舶,每月送交油汙水不少於1次。

  根據要求,從2014年1月1日起,禁止未配置油汙水櫃、生活汙水櫃及垃圾箱的各類船舶進入湘江綜合樞紐庫區。

  個案

  銅官砂場,變乾淨了

  本報記者 彭雅惠 鄧晶璡

  10月17日的午後,在望城區銅官鎮經營砂石場的胡建文,隨手在辦公桌上一拂,再把手攤開給記者看:「乾淨得很,已經幾天沒搞衛生了。」

  透過辦公室窗戶望去,不到10米遠,就是銅官鎮砂石基地。一年前,這個砂石場還是塵土飛揚、泥濘不堪。

  多年來,散落在長株潭湘江沿岸的地攤式砂場,大部分為野蠻挖砂、露天作業,大量含重金屬的廢水直排湘江。銅官鎮居民仍然記得,以前的露天砂場到處是揚塵,過路行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變化發生在2012年初。長沙市對河道及砂石場進行專項整治,沿江百餘家地攤式砂石場被徹底清理。望城區政府按照長沙市的統一規劃,分別在銅官和喬口建設了兩處新型砂石基地。

  登高俯瞰銅官新的砂石基地,近300畝地坪上,一座全鋼結構的標準廠房拔地而起,外形與其他現代化廠房無異。除留有供運砂車輛進出的通道外,廠房被圍擋得嚴嚴實實,可有效防止塵土和噪音汙染。

  負責經營管理銅官砂石基地的望湘砂石公司負責人介紹,湘江長株潭段禁止採砂,基地只經營砂石中轉業務。每天,來自湘陰、益陽等河段的運砂船,在江邊將砂石卸載到全封閉的運輸履帶上,砂石在封閉環境裡完成衝洗篩分,產生的廢水廢渣排進專業沉澱池。

  「封閉作業」的銅官砂石基地,既滿足了長沙地區1/3的砂石需求,又從源頭上杜絕了對湘江的汙染。

  手記

  碼頭多了還是少了

  鄧晶璡

  傳統港口碼頭在進行貨物裝卸時,物料撒漏、汙水排放,容易對湘江產生汙染。

  為整治碼頭汙染,我省將在明年完成對湘潭、株洲等主城區舊碼頭的搬遷或改造,以徹底解決湘江綜合樞紐庫區舊碼頭對江水的汙染。

  而在拆遷、改造部分老碼頭的同時,如何讓湘江的碼頭能滿足湘江水運發展的需求,成為水運管理部門必須解決的矛盾。

  有水運部門人員反映,我省水運在現有貨運結構中,佔比仍然較低,碼頭吞吐量與我省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在修建湘江沿岸風光帶時,拆遷了多處碼頭。隨著我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以及水運物流的發展,現有碼頭數量明顯不夠,需要新建碼頭。

  湘江沿線的碼頭,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

  現有湘江沿線碼頭以貨櫃碼頭、礦石碼頭和散貨碼頭為主,而適應我國未來港口發展需求的專業化、大型化碼頭卻遠遠不足。

  逐步搬遷部分舊碼頭,並不意味著要削減湘江水運的規模,關鍵是要對現有港口進行結構優化。

  那些造成湘江汙染的舊碼頭,有的搬遷,有的則應提質改造。如,可在現有碼頭增設防汙配置,還可增加泊位滿足運力需求。

  沿江已建和在建的港口,必須進行環保專項檢查,沒有達到環保要求的應限期整改;限期未達要求,則應勒令停業整頓。

  碼頭的數量,不在於多還是少。而應按照湘江港口總體規劃和實際需求進行逐步建設,嚴格按港口法和環保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同步建設相應的環保工程。

  微博互動

  @湖南環保何建軍:母親河挖沙問題不能有效解決,水生態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河流,應該是一條生態流動的河,而不僅僅是有清澈河水的河!

  @叫我寂寞君:河道非法採砂對魚類的洄遊、產卵都有影響,還改變了河床原有的淺灘、漫坡,產生了許多漩渦,表層土壤被衝掉,大量的表層植被遭破壞,影響水質!求禁止!

  @阿拉蕾阿蕾:我的家就在湘江岸旁,無論是兒時還是現在,湘江總是一條引人注目的風景線。小時候父親帶我去湘江遊泳,大家熱熱鬧鬧的,景象很是生動。一江水,留住記憶,伴我成長。看著江岸的天空霧靄重重,江水深邃、渾濁,聽著採砂船馬達轟鳴,兒時風景不再,求治理加快!

  @阿薩斯卡特:建議嚴格劃分區域,哪裡可採,哪裡禁採,什麼時候能採,什麼時候不行,做好總量評估、開採權拍賣。把河道採砂問題想清楚、規劃好,還要講明白、嚴懲處!將生態影響降到最低。

  @青蛙寒冰:航電樞紐蓄水後,湘江河道水流速度減緩,水體對汙染物的自淨降解能力下降,水環境容量相對減弱,所以必須嚴管排入湘江的汙水、廢水淨化處理,科學規劃湘江上的航運、旅遊、採砂活動。

  @菌叔叔:希望有關部門不要只在城市的沿江風光帶做文章,做形象工程。對於沿江汙染重的企業應該徹底整頓或者關停。不要應付式地處置一下,之後又死灰復燃。最後總結一句話:「治汙要實事求是,以保護環境出發,而不是單純為了政績為了檢查。」

  (以上內容來自新浪湖南網友 本報記者 黃曉輝 整理)

  ●參與方式:您若看到湘江流域的汙染現象,或有參與環保行動、保護湘江的意見建議,均可通過人民微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平臺,以「#保護湘江#+內容+@湖南日報」形式進行發布,我們將擇優在本報刊登。

相關焦點

  • 湖南龍驤集團與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項目洽談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5月8日訊(記者 陳詩雅)5月8日,湖南龍驤集團與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洽談會在新湖南大廈舉行。湖南龍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陽,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餘偉軍,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社務委員、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龔定名,湖南日報社編輯委員會委員、華聲在線網站常務副總編輯禹振華等參加了此次會議。
  • 長沙添世界級文旅新地標 湘江歡樂城正式開園
    華聲在線7月1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晗 張頤佳)今天上午,我省首個世界級大型綜合旅遊產業項目——湘江歡樂城開門迎客,長沙新添一個世界級文旅新地標。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宣布項目開園。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出席。
  • 湘潭:專項巡察優化營商環境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曾佰龍 通訊員 李丹 顏俊)12月21日,湖南瑞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湘潭高新區政務中心,送來寫著「為百姓排憂解難,做人民滿意公僕」的錦旗,為該中心的辦事速度「點讚」。這是湘潭市開展專項巡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 逥峰蜜柑「飛」往北上廣 - 要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 逥峰蜜柑熟透了。遠遠望去,蜜柑就像小小的燈籠。 10月30日的農博會上,「永州之野·逥峰蜜柑專場推介會」舉行。紅中泛黃的逥峰蜜柑一亮相,便掀起了一陣橙色「旋風」,吸引了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在內的全國各地果品商現場籤約採購,籤約金額達1.4億元。
  • 湖南湘江樹圖區塊鏈創新中心落戶長沙 助力城市數字治理,為智能...
    華聲在線8月19日訊 今天,湖南湘江樹圖區塊鏈創新中心暨區塊鏈底層技術及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正式入駐嶽麓山大學科技城。接下來,創新中心將依託大學城的科研優勢、創新優勢、人才優勢與平臺優勢,加快區塊鏈這一新興信息技術在湖南的布局,培養區塊鏈技術及應用人才,推動湖南、長沙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無限的未來空間。
  • 馮家沒有「難念的經」 - 區縣動態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見習記者 周磊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嶽陽經開區康王鄉長石橋村馮家屋場,卻是另一番光景。1月5日,從黃茆山一路行至馮家屋場,樹茂山林翠,水綠人歡顏,恍如誤入水墨山水畫。「屋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位村民都出了力。」
  • 湘江歡樂城今日開園 長沙新添世界級文旅新地標
    (圖片均為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華聲在線7月11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通訊員 劉武)「我宣布,湘江歡樂城,正式開園!」7月11日上午,隨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的一聲令下,湖南首個世界級大型綜合旅遊產業項目——湘江歡樂城在星城長沙正式宣布「綻放」,歡樂雪域、歡樂水寨、歡樂天街、桐溪湖、歡樂廣場等多個旅遊項目一同開門迎客。
  • 為了每一個普通而閃亮的日子 - 湘江副刊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我們期待廣大作家以文學持久而深沉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挖掘出更多湖南脫貧攻堅的感人事跡,展現出人們意氣風發奔小康的奮鬥精神。 為了每一個普通卻閃亮的日子,我們都被夢想輕輕喚醒。 為歷史作證 講好脫貧攻堅湖南故事 「孩子上學,大人勞作,老人曬著太陽,婦女們嘮著家常,新的一天如期開始。」
  • 株洲485名企業職工在崗讀大學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株洲485名企業職工在崗讀大學 老總大學生 今年四十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張欽然 「多謝國家的好政策,公司又這麼關心,我終於圓了大學夢,而且工作生活也不耽誤。」 當天,在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舉行了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第三次單獨招生新生開學典禮。來自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株洲或在株企業的485名在崗職工,正式開啟了大學學習生涯。
  • 今天送TA什麼,我們都幫你探過了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5月19日,在位於長沙市湘江中路附近的梵尼花房,一位市民正在選購鮮花。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卜嵐 鮮花銷量增長2-3倍,價格每束漲幅約30元 5月19日,在位於湘江中路的梵尼花房,門店負責人文女士正忙著整理「520」的訂單。三湘都市報記者看到,門店內單枝包裝的紅玫瑰、整束包裝的玫瑰花束、璀璨的「藍色妖姬」已經擺滿了花店。
  • 華聲在線滾動丨今天,最高禮遇,致敬抗疫英雄!
    華聲在線滾動丨今天,最高禮遇,致敬抗疫英雄!現在,受表彰人員正從駐地出發,即將接受湖南人民的禮讚。新湖南·華聲在線為您帶來滾動播報,敬請關注!
  • MV丨守望漢江 - 視頻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 祖國為我們護航,一路將灑滿陽光 —————————————— 指導單位 長沙市委網信辦 長沙市新媒體協會 聯合製作 湖南應急廣播
  • - 資訊廣場 - 華聲在線
    2021-01-07 15:00:34 [來源:華聲在線] [責編:李慧] 2021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已接近尾聲,我校計算機部和英旅部選派的參賽選手喜獲1金5銀3銅的好成績!特向全校師生報喜!
  • 踐行韶山初心精神,創新黨性教育品牌——華聲紅色教育學院舉行揭牌...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陳實 張又心) 五月的韶山沖,萬木碧綠蔥蘢,激情奔放似海。5月18 日,湖南日報報業集團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華聲紅色教育學院在韶山市紅色記憶城正式揭牌開學。湖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張志初,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社務委員、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龔定名,中共韶山市委副書記胡亞湘,湖南日報社編委、華聲在線新聞網站常務副總編輯禹振華,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本召,湘南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陳瑩花出席揭牌儀式。儀式由朱本召主持,禹振華致辭,張志初發表講話,龔定名、胡亞湘共同為學院揭牌。
  • 【湘江瀏陽河變鴛鴦鍋】7月11日,湖南長沙攝影師謝明航拍湘江時,拍...
    【湘江瀏陽河變鴛鴦鍋】7月11日,湖南長沙攝影師謝明航拍湘江時,拍到了「涇渭分明」的場景,湘江瀏陽河交匯處涇渭分明,呈現出一邊清、一邊黃的狀態。7月10日瀏陽降暴雨出現山洪,11日瀏陽河是黃色的,湘江是清的。2019年7月10日,謝明曾拍到過類似場景,兩河顏色正好相反。
  • 91歲鄭小瑛與9歲琴童同臺,展現湖南交響樂新生力量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8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李佳蔚)今晚,「湘」約劇場「最好的未來」——湖南青少年交響樂團成立5周年音樂會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91歲高齡的新中國首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又一次來到長沙,執棒此次音樂會,帶領約300名小演奏員向觀眾展示湖南交響樂的新生力量。
  • 住建部明確湖南為綠色建造試點
    華聲在線1月1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淦璋 通訊員 黃婕)記者今天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住建部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開展綠色建造試點工作的函》,決定在湖南省、廣東省深圳市、江蘇省常州市開展綠色建造試點,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和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 致敬2020 「字」敬榜樣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2020湖南(長沙)年度字暨年度公益新聞事件(人物)發布活動舉行 致敬2020 「字」敬榜樣 長沙晚報1月6日訊 (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筆寫春秋,「字」敬榜樣。1月6日,「致敬2020」字述湖湘2020湖南(長沙)年度字暨年度公益新聞事件(人物)發布活動在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舉行。一個個民心所向的漢字,將人們帶回到波瀾壯闊的2020年,展示了長沙人民團結一心、奮發拼搏、敢為人先的精神。 抗擊疫情 「抗」字當選年度榜首字
  • 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戶湖南湘江新區
    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3月19日下午,湖南湘江新區「大幹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競賽再掀高潮,首次以視頻連線與現場籤約相結合的形式舉行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共視頻籤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4個,現場籤約重大產業項目9個,投資總額達到1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