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485名企業職工在崗讀大學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2020-12-23 湖南在線

株洲485名企業職工在崗讀大學

老總大學生 今年四十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張欽然

「多謝國家的好政策,公司又這麼關心,我終於圓了大學夢,而且工作生活也不耽誤。」6月29日,今年42歲的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陳貴屏開心地告訴記者。

當天,在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舉行了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第三次單獨招生新生開學典禮。來自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株洲或在株企業的485名在崗職工,正式開啟了大學學習生涯。

員工有需求 企業很支持

2019年第三次單獨招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高職擴招的號召,針對企業在崗職工等四類人員進行的單獨招生。報考工作啟動後,企業在崗職工報名踴躍。據了解,僅在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就有200多人報考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最後錄取了95名,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超過50歲,80後佔60%以上。

陳貴屏在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擔任營銷中心總經理多年,大專學營銷專業的他工作中發現,很多機械製造類專業知識有所欠缺,這讓他有些力不從心,「我也曾想過到大學讀相關專業,但人到中年現實問題很多,現在國家出了這麼好的政策,能在崗位上讀大學,我立刻就報考了。」陳貴屏說,他已被錄取到機電一體化專業,期待經過系統性的學習之後,自己的理論與實踐能力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中專畢業的該公司成本控制部部長漆木生,也很期待自己的大學學習生活,「我的工作是負責成本控制,如何控制成本並改進公司產品製造工藝流程,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來支撐。我相信三年過後,我不僅將收穫一個大學文憑,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能大幅度提高。」

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東來介紹,公司正處於創新發展時期,需要員工全面提高創新能力,「這批學生覆蓋管理部門、工程技術部門,還有一線車間,這樣成建制的大學教育,將幫助員工大大提升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對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意義重大。」

送教到企業 辦班在車間

為滿足學生學習工作兩不誤的需求,在辦學模式上,湖南鐵路科技職院採取了全新的「送教到企業、辦班在車間」方式,派出優質師資進企業、進車間,現場開展項目化教學和技術服務。

在實際辦學過程中,為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該學院與企業雙方將共同協商制定教學方案,明確教學標準規範和實施推進路徑;共同提供師資,打造「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共同管理學生,實行學校派出、企業派駐「雙班主任制」;共同評價學生,探索「多主體、多維度、多環節評價」的課程考核和學生評價方式。

學生是在崗員工,該學校在學制學分的設置上採取了更加靈活可行的方式,推行「彈性學制、學分銀行」,即,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學員正常上班上課的情況下,學生學制適當放寬,只要在一定年限內完成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同時,對學生在企業生產技術攻關、技術革新等方面的成績、成果或專利可測算認定學分;對學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參加技能競賽或技術比武獲獎,獲得專利、技改創新、創業項目等,可認定課程成績或免修課程。

「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習實踐的結合更緊密,更適合在崗員工的實際需求。」湖南鐵路科技職院黨委書記劉劍飛介紹,職業教育重在工學結合,學校將實訓現場設在生產崗位,教育引導學生問題在實訓現場提出、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在提升學生思維、動手能力的同時,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現場管理水平、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實現教學、生產「兩不誤、雙促進」的目的。

相關焦點

  • 邊上班邊讀大學,畢業後可獲大專文憑,昨天,485名在崗職工成為大學生
    邊上班邊讀大學,畢業後可獲大專文憑,昨天,485名在崗職工成為大學生 來源:株洲晚報  發布時間:2020-06-30 10:36:10  作者:何春林、張欽然、朱熠鑫   昨天上午,46歲的周業影在公司參加了大學開學典禮。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大學,畢業後將獲得大專文憑。
  • 485名企業在崗工人昨成為大學新生
    株洲日報記者 胡文潔 通訊員/張欽然 株洲日報訊 6月29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第三次單獨招生新生開學典禮舉行,485人正式成為我市首批從企業在崗人員中招收的高職專科學生。
  • 湘潭:專項巡察優化營商環境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曾佰龍 通訊員 李丹 顏俊)12月21日,湖南瑞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湘潭高新區政務中心,送來寫著「為百姓排憂解難,做人民滿意公僕」的錦旗,為該中心的辦事速度「點讚」。這是湘潭市開展專項巡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 湖南龍驤集團與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項目洽談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5月8日訊(記者 陳詩雅)5月8日,湖南龍驤集團與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洽談會在新湖南大廈舉行。湖南龍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陽,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餘偉軍,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社務委員、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龔定名,湖南日報社編輯委員會委員、華聲在線網站常務副總編輯禹振華等參加了此次會議。
  • 送教到企業、辦班在車間,這所職校打通企業最後一公裡
    三湘都市報6月30日訊(通訊員 張欽然 朱熠鑫 記者 劉鎮東 黃京)「精準對接地方產業和企業的人才需求,與企業雙向發力、深度融合,直接為企業在崗人員打造職業教育的全新渠道和平臺!」
  • 湘潭高新區企業職工培訓中心首期技能培訓班開班
    湘潭在線5月20日訊(通訊員 趙宇 陳盛達)5月14日,湘潭高新區的華菱線纜企業職工培訓中心職業技能培訓班開班。此次培訓班是企業職工培訓中心首次開班。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在崗職工技能水平,擴大企業技能人才儲備,高新區自2019年以來共審批成立企業職工培訓中心6家,企業在崗職工培訓是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職工業餘時間,結合企業需求,開展定製型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經考試合格後,可獲取職業技能合格證書,同時享受政府職業技能補貼。
  • 40家湖南名企赴上海攬才,166人或將來湘就業
    華聲在線12月8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湯俏 實習生 龔正偉)近年來,湖南發展迅猛,越來越多湖湘名企走出「家門」攬才。今天,2020年湖南名企「入名校,攬英才」上海引才活動在上海舉行。
  • 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今天上午,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儀式暨株洲市職工大學服飾產教融合基地籤約活動舉行。市委副書記王洪斌表示,產教融合是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銜接、推動職教發展和產業升級互為支撐的有力舉措。希望產業學院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努力打造成為服飾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中心、職工培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師生實訓中心,進而推動服飾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現場,市職工大學還與市服飾產業聯合會籤訂建立服飾產教融合基地協議。
  • 我們身邊的好物業——中建物業 - 熱點資訊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活動將評出最美保安員、最美保潔員、最美項目經理、最美物業小區和十強物業服務企業五個獎項。  活動啟動以來,在我市物業行業中挖掘出了一批優秀的物業企業及個人。為了更好宣傳展示身邊物業人的高尚情操、勤勞品質。營造理解物業人、尊重物業人、關愛物業人的社會氛圍,華聲在線熱點欄目將推出「長沙市最美物業人」展示專欄,連續刊播他們的優秀事跡。
  • 湖南兩化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湖南兩化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大型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指標居中部第一華聲在線1月1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省工信廳近日發布了2020年度湖南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標杆企業名單,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威勝集團有限公司等
  • 馮家沒有「難念的經」 - 區縣動態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見習記者 周磊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嶽陽經開區康王鄉長石橋村馮家屋場,卻是另一番光景。1月5日,從黃茆山一路行至馮家屋場,樹茂山林翠,水綠人歡顏,恍如誤入水墨山水畫。「屋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位村民都出了力。」
  • 大學生設計湖南14市州卡通形象 長沙是女王/圖
    本報12月24日湘潭訊(記者 範典 通訊員 鄒平輝)長沙是女王,株洲是漢子,婁底則是身著一襲蓑衣的老爺爺……近日,湖南科技大學「豆沙包漫畫工作室」給全省14個市州分別設計了一個卡通形象。歷時兩個月徵集創意、設計人物之後,他們用各種呆萌、帥氣、可愛和深沉的形象展示了每個市州最直觀的特點。   卡通形象設計者柳正中介紹,第一套作品設計結束之後,已經收到各類反饋意見,工作室正在設計賀歲版卡通形象,相比目前的作品,賀歲版將更加精緻,也會加入更多的傳統元素。
  • 逥峰蜜柑「飛」往北上廣 - 要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 逥峰蜜柑熟透了。遠遠望去,蜜柑就像小小的燈籠。 10月30日的農博會上,「永州之野·逥峰蜜柑專場推介會」舉行。紅中泛黃的逥峰蜜柑一亮相,便掀起了一陣橙色「旋風」,吸引了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在內的全國各地果品商現場籤約採購,籤約金額達1.4億元。
  • 校地合作十年,科技成果爭相落地長沙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塨曾多次深入市(境)外技術轉移機構就技術轉移工作進行考察洽談。他說,湖南自貿試驗區的獲批給科技創新、技術轉移工作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希望下一步的校地合作更加緊密、靈活、精準、深入、有效,各高校突出自身優勢,結合長沙產業發展優勢,幫助掌握攻關一批「卡脖子」技術,共同助力長沙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 湖南推出600餘場次惠民活動
    華聲在線4月27日訊(記者 劉玉鋒 劉思佳 通訊員 周東平)「五一」將至,你是宅在家看「劇」,還是出門「放放風」?湖南省文旅廳推出各類藝術展演、公共文化服務、文博展覽、非遺展示等600餘場次線上線下活動,「五一」期間給市民及遊客提供多重選擇。
  • 湖南大學、湖南日報共同召開服務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作會議
    新湖南客戶端5月24日訊(通訊員 吳金龍 張承霖)近日,湖南大學與湖南日報籤署了《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的優勢資源為全省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靈活、便捷的高品質在線教育服務
  • 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史館「開門」、校史紀錄片「首發」
    華聲在線10月30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鎮東 黃京) 11月1日,湖南中醫藥大學即將迎來本科教育六十周年慶典,為進一步挖掘、傳承湖湘中醫精神,呈現學校歷史記憶,學校精心建造校史館、製作校史紀錄片,真實再現湖湘中醫歷史與精神,為學校本科教育6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 株洲:女裝產業綜合體封頂 服飾產業鏈新添「龍頭」
    華聲在線1月1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戴鵬)今天,株洲CCS歐韓時尚女裝城項目封頂,該市服飾產業鏈又添「龍頭」。株洲CCS歐韓時尚女裝城作為女裝產業綜合體,是該市產業建設重點項目之一,涵蓋快時尚、精工原創、品牌原創、設計師品牌等服飾業態,集納設計師工作室、國際研發中心等多元服飾配套。在5G數字經濟和網際網路直播時代背景下,該綜合體的建成,將為株洲女裝服飾產業升級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株洲服飾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市場群。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治理的湖南株洲「清水塘樣本」
    還百姓碧水藍天,讓產業轉型升級,湖南株洲舉全市之力完成清水塘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以「傷筋動骨」換來了產業「脫胎換骨」。但,很快又面臨另一個巨大課題:261家企業搬遷關停退出後,3萬多名企業職工和3萬多徵遷安置居民如何妥善安置?湖南株洲迎難而上,全力破題。
  • 湘江,打造綠色"黃金水道" - 頭條新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省河道採砂專項整治辦公室成立,「三禁一清」(即禁止淘金、禁止無證採砂、禁止在禁採區採砂及清理非法碼頭和採砂尾堆)在14個市州全面鋪開。  兩年前的株洲縣黃龍內港河道,可見百餘條非法淘金船,河道到處是砂石尾堆,河堤「傷痕」累累。經過不到一年整治,至2012年5月,黃龍內港河道118條非法淘金船全部上岸,此處100多年淘金史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