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妹 | 這是怎麼了?黑死病在美國捲土重來 「超級病菌」在英國...

2021-01-18 健康界

大家還記得印度的「斷氧門」麼?從8月7日至11日期間,印度北方邦一所公立醫院5天內有64名兒童死亡,目前死亡人數已上升至70人。當地政府極力否認大量兒童死亡與「缺氧」有直接聯繫,稱液態氧供應確曾受到擾亂,但醫院很快以氧氣瓶代替。一起來關注最新進展:

【頭條】

據《今日印度》8月15日報導,印度總理 Narendra Modi在印度獨立日的講話中,將公立醫院因「斷氧」而導致近70兒童死亡的慘劇稱作「自然災害」。

Narendra稱:「有時候,自然災害會對國家造成很大的挑戰,降雨利於國家的繁榮,但是由於全球的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有時候會帶來巨大的困擾。這幾天,全國的很多地方都發生了自然災害,就在幾天前,一家醫院裡無辜的孩子們死亡了,這個時期我們都籠罩在這樣悲傷的氣氛中,全國12.5億人都對他們表示同情。」(livemint、海外網)

【社會辦醫十裡秋風】

由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健康界傳媒、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社會辦醫分會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社會辦醫暨醫院管理高峰論壇」將於9月2日在北京召開,8月18日前報名可免費參會。點擊查看詳情

【鋒報】

關於印度「斷氧門」的報導就到這裡。近日,大英國協基金會以72項指標為基礎,對11個高收入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進行了評估。

該排行榜主要對各醫療體系五個關鍵領域(護理過程、普及程度、行政效率、公平和醫療保健結果)的表現進行評分,11個國家的排名如下:1.英國;2.澳大利亞;3.荷蘭;4.紐西蘭;5.挪威(並列第四);6.瑞典;7.瑞士(並列第六);8.德國;9.加拿大;10.法國;11.美國。(搜狐健康)

雖然英國醫療體系在排行榜穩坐第一,然而其壓力倍增卻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近些年,英國全科醫生數量的減少就給過度緊張的醫療服務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據《每日郵報》消息,英國衛生部長Jeremy Hunt近日表示,強制醫生工作4年的政策會加劇目前NHS的「用工荒」。因此,於去年10月頒布的「強制醫生工作政策」或被廢除。(搜狐健康)

除了全科醫生「用工荒」外,近期英國各醫院也面臨著各種挑戰:

英國衛生部門近日發出安全警報,稱耐藥性「超級病菌」耳道假絲酵母菌已在全英55家醫院蔓延。目前,已有200多名患者被發現攜帶該致命病菌或被感染。英國各大醫院已經接到指示,對所有感染該病菌的患者進行隔離,並對受感染區域進行深度清潔。(環球網)

除了「超級細菌」外,在英國各醫院搗亂的還有「軍團菌」:

英國當地媒體8月16日報導,經測試證實,目前英國皇家兒童醫院的兩個獨立區域已發現高度感染性細菌「軍團菌」,分別是兒童活動區以及神經肌肉疾病兒童使用的水療裝置區。據透露,此次細菌感染涉及數十個家庭超過30名患者。(Herald Sun)

無獨有偶,最近美國各州也都被一種恐怖病菌的陰影所籠罩。

上個月,美國新墨西哥州幾名病人被確診為罕見的黑死病。這種可怕的瘟疫,在中世紀曾奪走2500萬人的生命。

而8月14日,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亞利桑那州的跳蚤也被檢驗出黑死病陽性,攜帶黑死病病毒。此外,目前美國多處出現黑死病,包括: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納多州、新墨西哥州、 俄勒岡州。(Newsweek)

關注細菌感染之餘,美國新醫改進展又如何呢?如果川普廢除歐巴馬醫改,美國醫療系統會發生什麼?根據CBO報告,部分民眾在近幾年內將失去所有保險,而另一些人會面臨保費上漲,而保費上漲反過來又會提高聯邦赤字。(Rompe)

【開眼】

當提到外科手術止血,你會想到什麼?電刀?止血鉗?超聲刀?還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外科打結技術?

Science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介紹:哈佛大學科學家受到「鼻涕蟲」啟發,研製了一種新型止血材料。這種新材料可以迅速粘連止血。同時又保持極高的組織器官強度。也許今後外科醫生利用該新型止血材料,可以輕易完成嚴重外科創面的出血,使此前不能進行的手術或創傷修復成為可能。(丁香園)

睡一個好覺對我們來說有很多好處,而最近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者們又發現,深度睡眠對於動物大腦運動神經的發育以及運動技巧的學習十分重要:

在深度睡眠階段,大腦的慢波會強化與學習技巧有關的神經連接,而弱化與其無關的神經連接。這一現象類似於「提取主旨」,以掌握新學習到的技巧。(Nature)

【新招】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醫療機構不能有效保護患者信息,但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重視網絡安全在臨床醫學及醫療業務方面的地位。

美國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學會(HIMSS)最新研究發現,雖然信息安全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屢見報端,但受訪的126家IT龍頭企業中有60%表示,都聘有信息安全負責人。此外,受訪的醫療機構中,75%都有內部威脅管理方案,85%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風險評估,75%定期進行滲透測試。(健康界)

說到保護患者信息,下面這招也非常有用哦。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醫學中心已將其電子病歷系統轉移到由Epic託管的雲端,目的是把數據從傳統的數據中心轉移到一個更加優惠、可靠、安全的病歷存儲庫當中。因為,與傳統技術在本地伺服器或個人計算機上存儲和訪問數據相比,雲計算技術則可以在託管的共享環境中操作。(健康界)

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在歐洲醫院,你有20%的機率感染病毒。這主要是因為缺乏衛生環境。而最新研究似乎找到了這種問題的解決辦法:使用深度攝像機和計算機視覺系統追蹤醫院病房中的各種人員,並且在自動識別身份之後分配凝膠洗手劑。如果這項研究取得成功,那麼未來將會在更多的醫院推廣,或將改變醫院中的後天感染問題。(Newscientist)

【趣你的】

近日,美國醫學網站Medscape總結了12個醫學史上意外突破性發現,它們的問世得益於科研者敏銳的觀察能力,並極大程度上改變了醫學的進程。(Medscape)

【妹讀】

針對日前印度公立醫院「斷氧門」事件,總理Narendra Modi終於在獨立日發聲,然而卻是將其比作「自然災害」。如果是自然災害的話,那麼誰該為此事負責呢?

今天的讀報就到這裡,國際妹祝您有一個愉快的夜晚。

相關焦點

  • 從鳥嘴醫生到抗生素,人類如何戰勝黑死病?
    黑死病,即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瘟疫之一。14世紀肆虐整個歐亞大陸,造成大約7500萬至2億人死亡。一般認為黑死病起源於中亞,由蒙古軍隊西徵,順著絲綢之路傳播到克裡米亞。再由老鼠身上的跳蚤攜帶,從地中海沿岸的熱那亞、威尼斯傳播到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直到整個歐洲。
  • 以黑死病為轉折農奴權利得到發展:中世紀晚期英國平等社會的開端
    這就直接造成了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出現了勞動力短缺,農奴在此時就站在了有利的一方,自此他們的主體權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農奴也就迎來一段黃金時期。亨利·斯坦利·貝爾特就曾在《英國莊園生活》中介紹到莊園習慣法這一法律的形成:「農奴作出的一次次的『判決』的確是形成莊園慣例的決定性因素。」
  • 文化客廳NO.50丨黑死病後,中世紀英國農民叛亂
    在歐洲的中世紀有一場大瘟疫,就是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大流行,這場災難直接導致2500萬歐洲人喪命。在這場疫情之後嚴苛的勞工法律以及英法百年戰爭造成的沉重稅負,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裹挾教士與城鎮居民揭竿而起,向英格蘭王國的權力中心——倫敦進發。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1381年英格蘭農民起義。
  • 冠狀病毒封鎖期間「黑死病醫生」恐嚇兒童和他們的父母
    這卻讓人引起尖叫,「太恐怖了」。在過去的兩周裡,一名身上穿著長長的黑色長袍、鬥篷,以及明顯的尖帽和鳥嘴面具的人一直在英國一個田園般的村莊裡閒逛。據當地居民說「嚇死了,這對小孩子來說太可怕了,這太不正常了,不是嗎」而在當地已經有足夠多的投訴湧來,以至於警方正在積極地尋找這個人,讓他低調一些。黑死病爆發了幾個世紀,導致當時歐洲人數死去三分之一。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老鼠被譽為人類的天敵,這主要是由於老鼠不僅偷吃糧食,而且繁殖能力驚人,能攜帶多種致命病毒,給人類造成前所未有的損失。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
  • 1347,死神降臨:黑死病時代的歐洲
    就黑死病對於歐洲歷史的影響來說,如何評價也許都不會過分,英文詞中大寫的瘟疫「The Plague」就可以直接指代「黑死病」。這一場災難從14世紀中期開始在歐洲蔓延,使整個西歐世界都陷入到無邊無際的死亡氣息當中。根據學術界的估算,在大約兩百年的時間裡,瘟疫屢次侵襲歐洲,幾代人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懼當中。在這段時間裡,大約有超過一半的歐洲人口在瘟疫中喪生。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這首英國童謠《Roses》,相當於英國版《丟手絹》,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唱完最後一句就行屈膝禮。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運屍車用鮮花蓋在屍體上遮掩屍臭,燒屍的灰燼漂浮在空氣中。
  • 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最近武漢這事鬧得慌,大家都憋在家裡,沒事做便在淘寶等各種購物平臺上瞎看,這一看不得了,有人發現了這個:這個啥玩意啊?於是便有人問司馬老師。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從病菌到毒物,人類如何化險為夷,將致命武器轉變為救命解藥
    就在羅馬人休養生息之時,1348年,鼠疫再次橫掃歐洲,一時談「黑死病」色變。這場鼠疫歷經幾世紀又來到了中國,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引發了一場大災難。雖然現在的我們已經控制了鼠疫這種病菌,但病菌也在進化,為尋求更好更舒適更長久的宿主而不斷進化。
  • 美國疫情不戴口罩,黑死病大流行不洗澡
    中國人隔岸觀火很難理解美國在如今疫情下的一些魔幻行為,本文希望從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的大流行裡尋找一二啟發。 黑死病的起因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蒙古軍隊把帶有黑死病的患者屍體,用弩機拋射入卡法城內,導致城內居民染上黑死病。
  • 可以讀書丨《槍炮、病菌與鋼鐵》瘟疫的歷史,與人類文明進程同步
    曾於1998年獲得普立茲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提出,以西班牙人為代表的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後,他們用槍炮、病菌、鋼鐵(技術、文化、傳染病)徵服了殖民地,這也是奠定了現代世界格局。霍亂這一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疾病,最早就發生在歐亞大陸——從印度次大陸傳到歐洲,經由歐洲才傳到美洲大陸。彼得·勃魯蓋爾《死神的勝利》,1562年除了霍亂,黑死病(鼠疫)、天花等等,也是人類曾經的噩夢。
  • 英國《獨立報》列了八個更「worse」的年份!
    仔細想來,似乎大多數並不怎麼好:發生在歐洲的諸多恐怖襲擊事件,巴西寨卡病毒肆虐,中東的難民危機,伊斯坦堡的未遂政變,英國退歐以及隨後卡梅倫和德蕾莎·梅伊的交接,美國夏洛特的槍殺黑人引發如潮抗議,奧蘭多同志酒吧遭襲,阿勒頗爭奪戰,巴西沙佩科恩足球俱樂部遭遇不幸的墜機事件……哦,對了,還有目前難以定論會給世界帶來什麼的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英國
  • 國際妹 | 2050年「超級細菌」將致全球1000萬人死亡
    這為早發現阿爾茨海默症並阻止病情發展打開了新大門。英國阿爾茨海默症研究學者Carol Routledge博士說:「在出現任何症狀前,痴呆病可在大腦中存在長達20年,這是在病情惡化前進行幹預的重要機會。」(Fox News)
  • 用AI抵禦隱形殺手「超級病菌」!莫納什大學研製人工智慧診斷系統
    編譯 | 林卓瑋編輯 | 江心白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據外媒ZDNet報導,莫納什大學和澳洲阿爾弗萊德醫學院(The Alfred)在共同開發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診斷系統,以改善超級病菌的診斷據莫納什大學數字健康專業的教授Christopher Bain的說法,每年有70萬人因感染超級病菌而死亡,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1000萬人死於以前可治癒的疾病。什麼是超級病菌?超級病菌其實不是一個病菌的名稱,而是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普通微生物或細菌受到對應藥物刺激後,可以進化成為超級病菌,並產生強大的抗藥性。
  • 黑死病與烏鴉面具
    以下—今天要說的是黑死病醫生 (Plague Doctor) 的烏鴉面具。大家可能對歐洲的黑死病了解很少,更不知道啥是黑死病醫生。不過大部分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看到過黑死病醫生的烏鴉面具。這就要從Miasma Theory說起。當時的歐洲主要有兩種醫學理論,一種是蓋倫派(Galen, not Garen from League of Legends, be civilized!!),蓋倫派的醫學家主張人體裡面有四種不同的體液,當這些液體失去平衡之後,人就會生病。
  • 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一支促進歐洲歷史發展的「催化劑」
    前言:公元14世紀中期,一場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瘟疫「黑死病」在悄無聲息之間肆意席捲了整個歐洲。關於這場瘟疫,有不少學者至今仍認為它給當時人類所帶來的危害程度甚至不亞於一次大規模的現代核戰爭。如據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伯恩斯等人所寫的《世界文明史》一書中推算,此次「黑死病」對整個歐洲的襲擊,在加上諸如戰爭、饑饉等其他相關因素的綜合考量,整個西歐的人口總量在公元1300年至1450年之間至少減少了一半,甚至於「很可能減少了三分之二」。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丨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這首英國童謠《Roses》,相當於英國版《丟手絹》,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唱完最後一句就行屈膝禮。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運屍車用鮮花蓋在屍體上遮掩屍臭,燒屍的灰燼漂浮在空氣中。
  • 中世紀的威尼斯如何處理黑死病?用四種方法保護了城市
    威尼斯有大量船隻、老鼠和居民,這為黑死病傳播形成了一個適宜的環境。黑死病來襲不到一年,威尼斯就失去了一半的人口,多達5萬人死亡,黑死病對人類一視同仁,不僅殺傷平民,還使得50多戶名門望族被滅門,那些活下來的人整日活在恐懼與困惑中,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引起了黑死病。一個未知的敵人,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 「英國萌妹」這十年
    2009年前後,一個跟著日本動畫歌曲跳舞的英國女孩,火遍了整個網際網路。蕾貝卡·弗林特在英國曼島長大。從很小的年紀開始,她就開始以貝齊·庫爾(Beckii Cruel)的化名陸續在視頻網站上面發布自己的舞蹈和各種生活中的小日常。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她的視頻在萬裡之外的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甚至讓她得到了去日本成為一個偶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