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印度的「斷氧門」麼?從8月7日至11日期間,印度北方邦一所公立醫院5天內有64名兒童死亡,目前死亡人數已上升至70人。當地政府極力否認大量兒童死亡與「缺氧」有直接聯繫,稱液態氧供應確曾受到擾亂,但醫院很快以氧氣瓶代替。一起來關注最新進展:
【頭條】
據《今日印度》8月15日報導,印度總理 Narendra Modi在印度獨立日的講話中,將公立醫院因「斷氧」而導致近70兒童死亡的慘劇稱作「自然災害」。
Narendra稱:「有時候,自然災害會對國家造成很大的挑戰,降雨利於國家的繁榮,但是由於全球的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有時候會帶來巨大的困擾。這幾天,全國的很多地方都發生了自然災害,就在幾天前,一家醫院裡無辜的孩子們死亡了,這個時期我們都籠罩在這樣悲傷的氣氛中,全國12.5億人都對他們表示同情。」(livemint、海外網)
【社會辦醫十裡秋風】
由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健康界傳媒、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社會辦醫分會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社會辦醫暨醫院管理高峰論壇」將於9月2日在北京召開,8月18日前報名可免費參會。點擊查看詳情
【鋒報】
關於印度「斷氧門」的報導就到這裡。近日,大英國協基金會以72項指標為基礎,對11個高收入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進行了評估。
該排行榜主要對各醫療體系五個關鍵領域(護理過程、普及程度、行政效率、公平和醫療保健結果)的表現進行評分,11個國家的排名如下:1.英國;2.澳大利亞;3.荷蘭;4.紐西蘭;5.挪威(並列第四);6.瑞典;7.瑞士(並列第六);8.德國;9.加拿大;10.法國;11.美國。(搜狐健康)
雖然英國醫療體系在排行榜穩坐第一,然而其壓力倍增卻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近些年,英國全科醫生數量的減少就給過度緊張的醫療服務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據《每日郵報》消息,英國衛生部長Jeremy Hunt近日表示,強制醫生工作4年的政策會加劇目前NHS的「用工荒」。因此,於去年10月頒布的「強制醫生工作政策」或被廢除。(搜狐健康)
除了全科醫生「用工荒」外,近期英國各醫院也面臨著各種挑戰:
英國衛生部門近日發出安全警報,稱耐藥性「超級病菌」耳道假絲酵母菌已在全英55家醫院蔓延。目前,已有200多名患者被發現攜帶該致命病菌或被感染。英國各大醫院已經接到指示,對所有感染該病菌的患者進行隔離,並對受感染區域進行深度清潔。(環球網)
除了「超級細菌」外,在英國各醫院搗亂的還有「軍團菌」:
英國當地媒體8月16日報導,經測試證實,目前英國皇家兒童醫院的兩個獨立區域已發現高度感染性細菌「軍團菌」,分別是兒童活動區以及神經肌肉疾病兒童使用的水療裝置區。據透露,此次細菌感染涉及數十個家庭超過30名患者。(Herald Sun)
無獨有偶,最近美國各州也都被一種恐怖病菌的陰影所籠罩。
上個月,美國新墨西哥州幾名病人被確診為罕見的黑死病。這種可怕的瘟疫,在中世紀曾奪走2500萬人的生命。
而8月14日,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亞利桑那州的跳蚤也被檢驗出黑死病陽性,攜帶黑死病病毒。此外,目前美國多處出現黑死病,包括: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納多州、新墨西哥州、 俄勒岡州。(Newsweek)
關注細菌感染之餘,美國新醫改進展又如何呢?如果川普廢除歐巴馬醫改,美國醫療系統會發生什麼?根據CBO報告,部分民眾在近幾年內將失去所有保險,而另一些人會面臨保費上漲,而保費上漲反過來又會提高聯邦赤字。(Rompe)
【開眼】
當提到外科手術止血,你會想到什麼?電刀?止血鉗?超聲刀?還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外科打結技術?
Science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介紹:哈佛大學科學家受到「鼻涕蟲」啟發,研製了一種新型止血材料。這種新材料可以迅速粘連止血。同時又保持極高的組織器官強度。也許今後外科醫生利用該新型止血材料,可以輕易完成嚴重外科創面的出血,使此前不能進行的手術或創傷修復成為可能。(丁香園)
睡一個好覺對我們來說有很多好處,而最近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者們又發現,深度睡眠對於動物大腦運動神經的發育以及運動技巧的學習十分重要:
在深度睡眠階段,大腦的慢波會強化與學習技巧有關的神經連接,而弱化與其無關的神經連接。這一現象類似於「提取主旨」,以掌握新學習到的技巧。(Nature)
【新招】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醫療機構不能有效保護患者信息,但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重視網絡安全在臨床醫學及醫療業務方面的地位。
美國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學會(HIMSS)最新研究發現,雖然信息安全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屢見報端,但受訪的126家IT龍頭企業中有60%表示,都聘有信息安全負責人。此外,受訪的醫療機構中,75%都有內部威脅管理方案,85%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風險評估,75%定期進行滲透測試。(健康界)
說到保護患者信息,下面這招也非常有用哦。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醫學中心已將其電子病歷系統轉移到由Epic託管的雲端,目的是把數據從傳統的數據中心轉移到一個更加優惠、可靠、安全的病歷存儲庫當中。因為,與傳統技術在本地伺服器或個人計算機上存儲和訪問數據相比,雲計算技術則可以在託管的共享環境中操作。(健康界)
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在歐洲醫院,你有20%的機率感染病毒。這主要是因為缺乏衛生環境。而最新研究似乎找到了這種問題的解決辦法:使用深度攝像機和計算機視覺系統追蹤醫院病房中的各種人員,並且在自動識別身份之後分配凝膠洗手劑。如果這項研究取得成功,那麼未來將會在更多的醫院推廣,或將改變醫院中的後天感染問題。(Newscientist)
【趣你的】
近日,美國醫學網站Medscape總結了12個醫學史上意外突破性發現,它們的問世得益於科研者敏銳的觀察能力,並極大程度上改變了醫學的進程。(Medscape)
【妹讀】
針對日前印度公立醫院「斷氧門」事件,總理Narendra Modi終於在獨立日發聲,然而卻是將其比作「自然災害」。如果是自然災害的話,那麼誰該為此事負責呢?
今天的讀報就到這裡,國際妹祝您有一個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