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威尼斯如何處理黑死病?用四種方法保護了城市

2020-12-28 醬知兒

14世紀時,威尼斯出現了黑死病,這種瘟疫由老鼠傳播,而老鼠正是威尼斯發達的商業環境無可避免的副產品。中世紀每艘商船上都有老鼠,每座城市也有,自從人類開始定居並儲存糧食,老鼠就一直在我們周圍徘徊。

城市人口越多,環境越髒,老鼠也就越多。得益於河流和水道,中世紀的威尼斯比歐洲大多數城市要乾淨得多,由於沒有公共衛生設施,住在平原城市中的居民通常都把痰盂、汙水和其他垃圾往街上傾倒,但在威尼斯,街道就是水網河道,每天兩次漲潮就把垃圾衝洗乾淨了。這也是威尼斯沒有排汙措施,卻能容納十萬多居民的原因之一。不過,擁擠的威尼斯雖然能處理垃圾,但城市裡卻囤積了大量食物,狹窄的街道又提供了許多可躲藏的地方,這也就意味城裡存在大批活躍的老鼠

威尼斯

中世紀時,當一艘商船駛入港口,船員、貨物以及老鼠都能自由上下船隻。船上的老鼠很有探索欲望,當船隻駛入新港口時,它們通常會下船,在陸地上尋找新的家園。威尼斯人從來沒有注意過老鼠的問題,但情況在1348年發生了巨變,從卡法來的商船帶來了一批黑老鼠,這些老鼠身上帶有跳蚤,而跳蚤已經感染了鼠疫桿菌。這種細菌源於東方,隨著商人和軍隊傳到了黑海的卡法。很多威尼斯人在卡法做生意,他們無意中將老鼠帶回了故鄉,隨後這個城市率先受到黑死病的襲擊。

黑死病的泛濫

從商船跳上岸的老鼠,在威尼斯的狹窄街道上亂竄,它們一死,感染的跳蚤就從死亡的宿主身上跳到新的、活的宿主——人的身上。中世紀的衛生條件不佳,人身上有跳蚤是很平常的事,因此再多一兩隻也並不在意。然而,這些異域的致命跳蚤很快把黑死病傳給了人類。

黑死病導致的災難

黑死病無情而高效,當年沒有現代治療手段,不到一個星期,感染者就死了一多半,另外一些患者感染到肺部,他們一咳嗽,黑死病菌噴到空氣中被其他人吸入,導致黑死病迅速傳播。威尼斯有大量船隻、老鼠和居民,這為黑死病傳播形成了一個適宜的環境。黑死病來襲不到一年,威尼斯就失去了一半的人口,多達5萬人死亡,黑死病對人類一視同仁,不僅殺傷平民,還使得50多戶名門望族被滅門,那些活下來的人整日活在恐懼與困惑中,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引起了黑死病。一個未知的敵人,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中世紀的人根本不知道細菌,因此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沒有任何頭緒。許多威尼斯人都認為黑死病是由1348年1月的一場地震引起的。還有一些人懷疑是猶太人在井裡下毒,不過等到當地的猶太人被驅逐之後,黑死病也沒有結束,這種懷疑就很快消退了。

黑死病具有傳染性,會由人傳給其他人,於是一些人又想到了宗教。很多人推斷這場瘟疫是造物主對人類的懲罰,是對當時人們醉心於經商的不滿。

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

就在威尼斯人惶惶不可終日,懷疑一切的時候,黑死病馬不停蹄地散播到了整個歐洲。正如黑死病當年跟隨商人從卡法來到義大利,此時它又繼續沿著歐洲的貿易路線前進,從威尼斯、熱那亞傳到了中歐、西歐和北歐,甚至遠至冰島。在這場瘟疫肆虐的前十年中,歐洲喪失了一半的人口,數百萬人喪命。

很多人為了尋求安全感,投身於教會之中,然而他們很快發現,即便把錢捐贈給羅馬教廷,使得主教們穿上了綾羅綢緞、戴上了華貴的冠冕,然而黑死病仍舊在肆虐,憤怒的人們開始質疑教會的作用,因此引起了四面八方新的呼籲,要求宗教改革。不過威尼斯人卻沒有急著怪罪教會,或為黑死病的爆發尋找神秘的來源,他們務實地觀察黑死病的特點,總結出了四種應對方法。

消滅汙染源

也許因為威尼斯人大多經商,不像當時大多數保守的歐洲人,他們可是行過萬裡路,航跡遍三洲,見過世面的人。威尼斯商人見到黑死病摧毀了不少地方,不管是亞洲還是歐洲,無數繁華的城鎮人去樓空,聽不到任何雞鳴犬吠。在恐懼和擔憂的影響下,威尼斯人放棄了幻想,以極度務實的態度來回應瘟疫。

他們雖然也祈禱,但認為要徹底解決黑死病問題,還得通過觀察。威尼斯人發現,黑死病的死者本身也能傳播瘟疫,於是城市管理者就命巡邏船每天在城內水道裡漫遊,船夫高呼「死屍!」,提醒人們通報看到的屍體。管理者徵用了很多運輸船,一批一批將死屍運走,分別送到威尼斯周圍幾座無人荒島上,在島上挖一個大坑,將死者埋入其中。這樣的做法,儘可能地將汙染源清除乾淨,使得威尼斯的整體衛生水平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層次,至少在這個城市,黑死病不如一開始那麼猛烈了。

防疫面具

1350年,黑死病在威尼斯已經肆虐了兩年,由於及時處理了死屍,瘟疫的烈度逐漸消退,倖存的威尼斯人開始面臨新的問題:作為一個靠水手和商船建立起的海洋城邦,黑死病導致人口下降,勞動力不足,如果不想辦法解決,恐怕威尼斯會就此沉淪。於是威尼斯總督敞開大門,積極吸納外來人口,不斷有新人口遷入威尼斯,這就會帶來另一個問題:新來的人會不會又帶來黑死病?

鳥嘴面具

由於不能拒絕新生勞動力,所以威尼斯人盡力去尋找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後來威尼斯人設計了一種「鳥嘴」防疫面具:用帽兜蓋住頭,再戴上一個帶有又長又彎鼻子的面具。這種面具當初是為了保護醫生免受瘟疫感染而設計出來的,在面具的鼻腔內塞入草藥,以此杜絕醫生和黑死病患者共處一室時的空氣汙染。

後來這種面具傳入民間,雖然已不再用到草藥,但起碼多少還是可以保護佩戴者免受空氣中的病菌感染。當然,由於使用不便,很多人乾脆就用一塊手帕掩住口鼻,或多或少也有一些防禦作用。防疫面具的出現和使用手帕的習慣,雖然無法根除黑死病,但至少讓人們意識到了空氣中的危險,開始注意個人衛生,客觀上延緩了瘟疫的傳播。

設置隔離區

威尼斯人提高了衛生意識,然而,黑死病如幽靈一般,還是飄蕩在城市上空,連總督喬瓦尼莫塞尼格(Giovanni Mocenigo)都因黑死病而死。

喬瓦尼莫塞尼格

由於總督身亡,威尼斯開始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措施,由國庫出資在老拉撒路小島上蓋了一座新醫院,並且城邦議會通過一項新法令,要求將那些出現症狀的人送到島上,至少滯留40天。當時人們的看法是,要是這些人能活到第40天,就表示他們沒有染上瘟疫,或者逃過了瘟疫。不過實行起來時,很少有人能從這座隔離島上安全歸來。因此,這座小島仿佛「絕望之地」,無數人沒有離開那裡,最終被埋在了島上的大墳坑中,然而,這些犧牲卻給威尼斯帶來了安全

2004年的一項考古挖掘,就在此地發現了上千具骨骸。威尼斯老拉撒路小島的絕望四十天(quaranta),最終演變成了英語中的「檢疫」(quarantine)一詞。老拉撒路小島是一個面對威尼斯居民的隔離區,但威尼斯是個大港口,為了杜絕外來傳染源,當地人又設置了一個隔離碼頭。

老拉撒路小島

設置隔離碼頭

老拉撒路小島的檢疫似乎挺管用,因此威尼斯政府後來擴大了隔離範圍,在另一座更大些的島上興建了宿舍、貨倉和卸貨碼頭。從此,所有商船不能直接駛入威尼斯,必須先停泊在這個島,此島也被稱為「新拉撒路小島」。

船隻靠岸後,將貨物搬入倉庫,然後船員和乘客住進分配的宿舍。新拉撒路小島就像老拉撒路小島一樣,也是個隔離檢疫島。管理者將住客分成三類,一類是顯然已經患病的;第二類是情況不明者;第三類是顯然健康無恙的。不管是水手、乘客還是島上的管理者,想要離開小島,必須待上40天,這是一段難熬的時間。

時至今日,島上的古代建築還存在,那些房子可以容納4000人、200匹馬,以及數量龐大的貨物。建築物的牆壁上,到處可見奇奇怪怪的塗鴉,這些都是從前那些被隔離檢查的人因心情沮喪、無聊、害怕,畫在牆上的發洩作品。不過,只要40天一過,安然無恙的人就能連同貨物一併獲準進入威尼斯。迎接他們的將是繁華的城市生活。

威尼斯防治黑死病的意義

通過消滅汙染源、發明防疫面具、設置隔離區、設置隔離碼頭,威尼斯逐步降低了黑死病對城市的威脅,保住了無數市民的生命。

從這段歷史中,我們能看出威尼斯人的大智慧:在面對瘟疫時,他們並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通過觀察現象,逐步分析原因,一方面切斷汙染源,一方面提高個人衛生習慣同時,還設立了面向城市內部和針對外來者的隔離區,正是多管齊下的方法,讓威尼斯這座歐洲最早爆發黑死病的城市,不僅沒有因瘟疫失去活力,反而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也算是因禍得福。黑死病的災難過後,重新恢復繁榮的威尼斯最終也成為了文藝復興的策源地之一。中世紀的威尼斯處理黑死病的思路和方法,對現代人類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仍然具有借鑑意義。

參考文獻:

《黑死病歷史》(History of Plague)

《Venice:A documentary history》 David Chambers

《An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William Langer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鳥人裝」,卻能在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的歐洲保護醫生,厲害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災難中,去了解一下當時的醫生為了救人和自救,他們究竟用什麼辦法自保呢?01中世紀歐洲黑死病這場災難於1347年9月抵達歐洲第一站——墨西拿,11月經過水路傳播繼續蔓延到熱那亞和法國的馬賽,1348年1月攻破威尼斯和比薩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後來又有人認為是水源不夠潔淨才導致了瘟疫橫行,所以中世紀的貴族們從不直接飲用淡水,相反卻用葡萄酒來作為日常飲品。非但如此,洗澡在這時候也成為禁忌,因為人們覺得洗澡會導致皮膚毛孔增大,病毒極有可能趁虛而入。因此,即便是貴為國王的路易十四在一生中也只洗過三次澡,於是為了遮掩身上難聞的臭味,歐洲人格外鍾情於各種香水,而西方的香水業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蓬勃起來。
  • 鳥嘴醫生面具恐怖圖片,黑死病改變歐洲歷史
    14世紀40年代開始黑死病在歐洲肆虐,這場瘟疫給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估計中世紀的歐洲約有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黑死病」之名就是當時歐洲人對它的稱呼,因為患者的皮膚會因為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也象徵著憂鬱、哀傷與恐懼。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在這樣大規模的"死亡鬥爭"中,政府毫無頭緒的處理方式讓人民的生命得不到保障,各的政權的公信力岌岌可危。為了挽救公民性命,也為了穩固政權,即使明知效果不大,當時的統治者仍然緊急召集了一批醫生奔赴疫區治療黑死病。
  • 中世紀黑死病,人間煉獄數千萬人死亡,這個小村莊卻永留青史
    跳蚤,燎原的邪火「黑死病」(the Black Death)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場起源於1348年夏季的恐怖疾病就是鼠疫病,中世紀人們稱之為「大死亡」或者「大瘟疫」,一直到後來,「黑死病」才用來特指這場慘痛的鼠疫。
  • 文化客廳NO.50丨黑死病後,中世紀英國農民叛亂
    新京報·文化客廳在疫期特別策劃了一系列線上活動,將邀請編輯、學者等嘉賓組建微信社群,在線上用語音的形式繼續給各位讀者分享智識盛筵。或許,他們未必都能為疫情提供良策;但也許可以讓我們安頓下來重新考量,我們周圍那些習以為常的人或事務。
  • 從鳥嘴醫生到抗生素,人類如何戰勝黑死病?
    黑死病,即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瘟疫之一。14世紀肆虐整個歐亞大陸,造成大約7500萬至2億人死亡。一般認為黑死病起源於中亞,由蒙古軍隊西徵,順著絲綢之路傳播到克裡米亞。再由老鼠身上的跳蚤攜帶,從地中海沿岸的熱那亞、威尼斯傳播到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直到整個歐洲。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這個就是中世紀鳥嘴醫生的裝備。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中世紀鳥嘴醫生:他們到底是什麼來頭?他們曾是離死神最近的人!
    當時處理黑死病的醫生很多都不是專業的,當時也沒有口罩防護服等專業防護手段,就用皮革製成鳥嘴,可是這些奇奇怪怪的人卻成為了離死神最近的人,他們到底什麼來頭?歐洲上空的陰霾1374年,黑死病席捲歐洲,這場傳染性極強的病帶走了英國五分之一的種田農民,傳染的範圍從英國的倫敦直至義大利的威尼斯,範圍內的每個城市預計因病去世的人達到10萬人以上。
  • 在黑死病流行的歐洲中世紀,醫生當時怎樣防護的?「鳥人裝」
    那麼,在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時間裡,在瘟疫肆虐的那些時間中,當時的醫生,又是如何防護的呢?歷史上最著名也最可怕的傳染病,莫過於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黑死病。當時黑死病對整個歐洲的影響都特別大,很多人一旦得了黑死病,一開始只是發燒,逐漸嚴重之後很可能突然就去世,根本防不勝防。可是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是他們的天職,為了在救人的同時還保護到自己,「鳥人裝」被發明出來了。
  • 黑死病與烏鴉面具
    之前經常直接把英文的原文放上來,但是可讀性真是太差了,最多當作自己存檔用一用。看看我的公眾號和google drive誰的存活時間長,嘻嘻。以下—今天要說的是黑死病醫生 (Plague Doctor) 的烏鴉面具。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運屍車用鮮花蓋在屍體上遮掩屍臭,燒屍的灰燼漂浮在空氣中。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庫特納霍拉有一座著名的「人骨教堂」,裡面的燭臺、吊燈等裝飾品全部由人骨的不同部位拼湊而成,見者頭皮發麻。在歐洲,類似的「人骨教堂」不值得驚訝,多個城市都有。
  • 中世紀的地中海如何應對瘟疫?鳥嘴面罩和檢疫島
    據說,面具當初是為了保護醫生免受感染而設計出來的。之所以有又長又彎的鼻子,是因為「鼻腔」裡被塞入了當時人相信認為可防疫病的「草藥」,比如龍涎香、薄荷或薰衣草,因為當時人們相信毒氣導致疫病,「好」的空氣會有阻隔效果。
  • 黑死病:600年前席捲歐洲的大瘟疫
    黑死病肆虐的城市但是這種方法除了放任黑死病蔓延以外,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於是人們很快就想到了其他方法:「用小便洗澡」。這種方法聽起來很神奇,但是在當時卻有很多醫生相信,這種方法是有效的。相對比其他那些奇葩的治療方式,用小便洗澡成本是最低的了。治病的藥可以自己生產,還有比這個更便宜更便捷的治療方法嗎?
  • 黑死病與鳥嘴面具
    中世紀,鼠疫曾肆虐歐洲,使其人口嚴重銳減,某些地區減員率甚至超過了60%,黑死病所之處簡直寸草不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二十歲。1347年至1722年之間,鼠疫的不斷爆發導致中世紀的社會秩序幾近奔潰,由於教會在鼠疫流行中的處理無力,神權逐漸失去影響力,民間研究醫學的人開始增加,古希臘蓋倫派醫學在這一階段走向衰亡,因為蓋倫派醫生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血液,黑膽汁,黃膽汁,黏液,當這四種液體比例失調時,人就會得病。在當時的環境,外科手術成了最重要的醫療方式,但也並不是有辦法去治療這種疾病。
  • 以黑死病為轉折農奴權利得到發展:中世紀晚期英國平等社會的開端
    但是隨著農奴們對於自己不公命運的抗爭,農奴的主體權利逐漸增強,加上在中世紀晚期封建統治處於風燭殘年之中,而大型疫病黑死病又持著黑色鐮刀而來,歐洲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數以百萬計的勞動力失去了生命。這一法律的形成極大地保護了農奴的主體權利,它較為明確了規定了領主和農奴之間的職責和義務的範圍,避免了不確定因素,把農奴從領主的極端行為中拯救出來。而莊園法庭就是執行莊園習慣法的主要場所,因此它在農奴反制領主的抗爭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
  • 1347,死神降臨:黑死病時代的歐洲
    1347年以來爆發的黑死病,更是被視為中世紀晚期社會治理與意識形態走向最終崩潰的重要標誌。黑死病的創傷記憶《格林童話》本是格林兄弟收集的德意志地區自中世以來的若干民間傳說,由於黑死病在歐洲肆虐時間特別長、造成的危害特別大,在民眾中形成了創傷性記憶。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鼠疫肆虐,影響了西歐的發展方向上文所提到的這場在西歐中世紀大陸瘋狂肆虐的病毒災難,便是黑死病。或許有些讀者對於黑死病不太了解,但我要是說出他在中國的名字,想必大家便可以恍然大悟。沒錯,這場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曾經起到過巨大影響作用的黑死病,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鼠疫。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丨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運屍車用鮮花蓋在屍體上遮掩屍臭,燒屍的灰燼漂浮在空氣中。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庫特納霍拉有一座著名的「人骨教堂」,裡面的燭臺、吊燈等裝飾品全部由人骨的不同部位拼湊而成,見者頭皮發麻。在歐洲,類似的「人骨教堂」不值得驚訝,多個城市都有。
  • ——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措施不可謂不嚴,然而,水手不準上岸,船上的老鼠卻通行無阻地爬上了威尼斯的土地! 黑死病(鼠疫)的傳播途徑 這場瘟疫的發生簡史 在幾百年前的中世紀,因為交通極為不便,實際上人員流動是遠遠比不上現在的,那麼這樣大規模大範圍的疫情又是如何發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