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600年前席捲歐洲的大瘟疫

2020-12-28 小桑侃歷史

在公元1347至1353年,著名的黑死病席捲歐洲。其實在中世紀的時候,黑死病這個稱謂並不為人所用,人們普遍稱它為「大瘟疫」「大死亡」以及「世界瘟疫」。#瘟疫#

黑死病在短短的八年時間裡,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第一次提出黑死病這種說法的是16世紀瑞士丹麥的編年史作者。1823年這個概念被引入了英語世界,到了1832年的時候,德國學者海克爾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black death」的鼠疫論著,才使黑死病這個詞語在學術界流行起來。

海克爾

黑死病在歐洲肆虐的時候,人們為了治療疾病,開動腦筋,發明了許多挑戰生理極限的治療方法。

感染黑死病的人們

比如:殺貓。

中世紀的時候,西方人的思想還普遍被教會禁錮著,當黑死病出現的時候,人們認為這是魔鬼的懲罰。而貓在當時的西方人看來是邪惡的,所以為了除掉魔鬼帶來的疾病,所以貓成為了人們表達恐懼的替罪羊,許多貓被抓住殺掉了。可悲的是黑死病一部分傳播是由老鼠引起的,貓是老鼠的天敵,人們為了治病,反而大規模的殺貓,這就導致缺少天敵的老鼠引發了黑死病更快的傳播,可以說這是無知帶來的後果。

背黑鍋的除了貓以外,還有女性和猶太人,很多女性被指認是女巫,是惡魔的情婦,這導致她們被火刑。猶太人更冤,有人固執地認為,黑死病一定是源於猶太人,猶太人給他們下了毒,於是也發生了很多悲劇。

黑死病肆虐的城市

但是這種方法除了放任黑死病蔓延以外,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於是人們很快就想到了其他方法:「用小便洗澡」。

這種方法聽起來很神奇,但是在當時卻有很多醫生相信,這種方法是有效的。相對比其他那些奇葩的治療方式,用小便洗澡成本是最低的了。治病的藥可以自己生產,還有比這個更便宜更便捷的治療方法嗎?

很快人們就發現這種治療方法並沒什麼用,在提出疑問的時候,那些醫學者給出的答覆是」這是醫學,這是正確的,沒有效果是因為你們的方式不對,你們洗得太快了,尿液還沒有被身體吸收就幹了,你們要泡在裡面!「

這讓人們犯了難,有錢人可以去購買其他人的尿液,但是窮人買不起啊,一個人再怎麼能尿一天也尿不出來一泡澡桶來啊。於是這就有人想到了另一種方法,」既然我買不起尿液,我自己一天也沒有那麼高的產量,我為什麼不把這些尿液喝下去,這樣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呢「。而且這種方法的優勢顯而易見,你只需要一小部分的尿液就可以滿足你的胃了。

但是即便這樣又喝又洗,黑死病也是治不好的,那些堅定的理論知識者就站了出來」這是醫學,理論是不會錯的,尿液沒有用,一定是純度不夠,你們喝的水太多了,尿液裡面的乾貨太少了!「

乾貨太少?那什麼排洩物乾貨多呢?瞬間,人們想到了,也使用了,用法和用量都是一樣的。很顯然,這種方式也是沒用的。

有人會想,中世紀的歐洲人怎麼那麼愚昧無知呢。

其實不能這麼想,在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之前,人們是無法看到細菌的,人們並不知道疾病的起因到底是什麼,也無法對症下藥。而且尿液對於保護人體健康並不是全無作用。在一戰期間就有士兵用沾滿尿液的手帕捂住口鼻來抵擋毒氣的侵襲,這是蠻靠譜的,但是再靠譜的尿也無法治療黑死病,只能讓人們在不斷地努力下讓渾身充滿臭氣。

可能是為了躲避這種臭氣,這個時期有的醫生發明了鳥頭面具,這種面具的特點就是在口鼻處設計的特別尖,特別長得跟鳥喙一樣,在面具裡面填充的一種香料,通過這種香料可以阻擋外界以及自身的那種臭氣。這種面具在人們看來太過於恐怖了,以至於現在的電視劇以及遊戲裡面,會時常出現戴著鳥頭面具的人物,而這代表著死亡,恐怖和疾病。

鳥頭面具

中世紀的歐洲人除了上面這些,還發明了比如脫光了衣服用酒擦身體,服用礦石,用皮鞭抽打自己等等。難道說中世紀的人們真的沒有找到一種靠譜的方法來預防和治療黑死病嗎?還真的有一種方法,並延續使用到了現在,那就是「隔離」。

從歷史學家的角度來看,黑死病的蔓延帶來的不僅僅是死亡和悲劇,也在其他方面推動了醫學和科學的發展。因為在黑死病面前,無論是不是信仰神,人都會生病,都會感覺到痛苦,都會發處惡臭味然後死亡。這個現象大大撼動了中世紀時期歐洲人的信仰,許多人都開始思考宗教之外的解決之道。

今天,我們的醫學水平遠非中世紀可以比較了。那時候看起來非常奇葩的治療方法和治療理念,真的就沒有一個人相信以及還在使用了嗎?

這恐怕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丨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這些人骨大多來自於14世紀中葉——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在幾年時間內奪走約2500萬人(將近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一半),以至生靈塗炭,屍骨遍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殺傷力最大的瘟疫之一,黑死病在歐洲留下深深的印記。在維也納格拉本大街中央,在捷克克魯姆洛夫小鎮廣場,都矗立著黑死病紀念柱,銘刻那段至暗歷史。往事不堪回首。
  • 人性的卑劣,造成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慘痛後果
    一、在距今七百年前,公元1347至公元1353年,一場可怕的瘟疫席捲了整個歐洲,並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這個數字,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二、那麼,這場人間浩劫是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開始出現的呢?接下來,泛泛就為您細細道來……這場瘟疫首先是從義大利登陸,之後開始了風捲殘雲般的攻城略地。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古代歐洲遇到疫情是怎麼辦的?——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中世紀,對於歐洲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因為從1347至1353年的7年間,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硬生生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才為其人口的5%。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這些人骨大多來自於14世紀中葉——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在幾年時間內奪走約2500萬人(將近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一半),以至生靈塗炭,屍骨遍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殺傷力最大的瘟疫之一,黑死病在歐洲留下深深的印記。在維也納格拉本大街中央,在捷克克魯姆洛夫小鎮廣場,都矗立著黑死病紀念柱,銘刻那段至暗歷史。往事不堪回首。
  • 1347,死神降臨:黑死病時代的歐洲
    仔細翻看歐洲文明的發展歷程,在王侯將相、宗教戰爭與各種傳奇故事的字裡行間潛藏著一個隱蔽的魔鬼:瘟疫。無論是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的雅典瘟疫,還是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時代的大瘟疫,在知名度和歷史影響方面似乎都難以和席捲整個西歐、反覆折磨歐洲人數個世紀的黑死病相提並論。
  • 中世紀歐洲大瘟疫有多可怕?2500萬人死亡,威力比核武器還厲害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威力並不亞於核武器的殺傷力,當時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廣島和長崎時,死亡人數將近三十萬,相當於一百次核爆炸。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 人間煉獄:歐洲黑死病往事
    一個因瘟疫橫死街頭的窮人倒在路旁,有兩頭野豬出於動物本能過來嗅聞,用牙齒叼起衣物——沒過多久,豬便像被餵了毒藥一般抽搐起來,倒在病死的人旁邊。這場橫行於14世紀四五十年代,彼時被稱作「大瘟疫」「大死亡」的流行性淋巴腺鼠疫,在1347—1353年的6年間,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被後世記述者稱為「黑死病」。
  • 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一支促進歐洲歷史發展的「催化劑」
    前言:公元14世紀中期,一場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瘟疫「黑死病」在悄無聲息之間肆意席捲了整個歐洲。關於這場瘟疫,有不少學者至今仍認為它給當時人類所帶來的危害程度甚至不亞於一次大規模的現代核戰爭。此外,生活在那一時期的義大利詩人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在其代表作《十日談》當中是這樣描述那場可怕的瘟疫的:「腹股溝或腋窩會長出腫塊,有時會有雞蛋,甚至蘋果那麼大。接著,病症開始擴散,腫塊變成黑色或紫色的斑點——幾個大的或是許多小的,遍及全身……毫無疑問,死神真正鄰近。」
  • 末日與彼岸:黑死病與歐洲建築的兩種樣式
    在古代歐洲,鼠疫這個稱謂並沒有現代醫學上的意義,而是作為恐懼、死亡、饑荒等災難的代名詞,統稱為瘟疫。在神話和宗教文本中,瘟疫並非定位為一種在自然發生的流行性傳染病,而是時常作為神懲罰人間罪惡的一種手段。作為一種死亡感知,瘟疫與罪惡、懲罰和世界末日併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意識,在進入社會各個層面的同時,也加入了歐洲建築藝術形態的構建。
  • 鳥嘴醫生面具恐怖圖片,黑死病改變歐洲歷史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之一,這種起源於喜馬拉雅山區的傳染病給歐洲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黑死病又叫鼠疫,它的第一次大規模爆發是在6實際中葉的拜佔庭帝國,史稱查士丁尼大瘟疫。據估計查士丁尼大瘟疫至少奪去2500萬人的生命,相當於當時全球13%的人口,讓歐洲的人口減少50%,花了兩個多世紀的時間才逐漸恢復。歐洲人口的減少,是阿拉伯人成功徵服歐洲的原因之一。查士丁尼大瘟疫只是一個開始,更加可怕的瘟疫侵襲還在後面。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七個世紀前的歐洲,一場大瘟疫肆虐在人類誕生直至不斷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疾病和死亡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遭遇的經歷,而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早期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局限,使得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始終處於一個非常有限的地步。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這種情況持續到14世紀的時候終於發生質變,在對抗蒙古大軍一線的歐洲士兵開始有部分人員出現發熱、頭疼、淋巴腫大,繼而全身發黑的症狀。更要命的是該病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人群當中蔓延,等到人們意識到瘟疫已經到來之時,已然錯過了最佳防治期,於是困擾歐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發。
  • 義大利:因瘟疫而誕生的標誌性建築,威尼斯聖瑪利亞大教堂
    聖瑪利亞大教堂位於威尼斯大運河口,是威尼斯乃至義大利的地標性建築之一。這座羅馬天主教堂建於1631年是為了紀念抵抗歐洲黑死病瘟疫而修建的。當年這場瘟疫殺死了近三分之一的威尼託人。在遊覽威尼斯的過程中這座巴洛克式的圓頂建築是無法忽視的存在。
  • 中世紀帶走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到底是哪種病毒?
    這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在短時間內席捲了全世界,展現出了極強的傳染性和殺傷力。在積極防治病毒的同時,人們想起了淡出大眾視野其實還沒有太久的非典,想起了曾讓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結束的西班牙流感,也想起了天花、瘧疾、霍亂、鼠疫等歷史上曾經降臨人間,帶來無數死亡和痛苦的瘟疫。又因為自古到今的瘟疫很多都是以老鼠作為載體,所以鼠疫在眾多瘟疫中可以說知名度、殺傷力都數一數二。
  • 讀威廉·麥克尼爾的《瘟疫與人》的一點思考
    他引用了很多的具體事例,試圖探討瘟疫是如何在世界各地肆虐的,進而引發人們對瘟疫與文明的關係的思考。14世紀,元朝的蒙古大軍遠徵歐洲,他們將黑死病(鼠疫)帶到了歐洲大陸。歐洲人沒有對此病的免疫力,於是一場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就爆發了。造成了佔歐州總人口數的1/3死亡。
  • 史上三次瘟疫大流行來自中國?
    而瘟疫還在一處處地蔓延開去……  這是薄伽丘在他的代表作《十日談》中描述的發生於14世紀的一幕。這場突然爆發的黑死病奪走了歐洲近三分之一人口,而瘟疫的來源卻一直存有爭議。日前,一項國際性研究從遺傳學角度提出論證:黑死病源自中國。  英國自然科學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日前發表研究報告,稱3次橫掃歐洲大陸、帶走數千萬生命的黑死病是經由絲綢之路,從中國傳播到西方的。
  • 瘟疫與人:歐洲鼠疫的大流行
    倘若我們把查士丁尼時代鼠疫首次以毀滅性姿態現身歐洲之後的歷史,同1346年被歐洲稱為「黑死病」的鼠疫暴發之後的歷史相比較,上述這點就相當明顯了。隨後幾年,隨著受感染的老鼠、跳蚤和人無意識地把桿菌傳播到新的齧齒群落,它就向西沿著大草原擴張,其間,有時也因人類活動而加速。在1346年前不久,齧齒動物的地方病傳染圈開始達到其自然極限。不過,重構以上事件總體上似乎是不可能的。在中國的文獻記錄中,並未顯示1331年之前有何異常,而在那一年,河北的一場瘟疫據說殺死了9/10的人口。
  • 全球歷次大瘟疫:起源、影響、應對及啟示
    目錄  1  黑死病:橫掃歐洲的瘟疫之王  1.1 起源:早期為地方病,因戰爭和商貿往來而大流行  1.2 爆發:肆虐400年,歐洲人口死亡30%-50%,引發宗教信仰危機及社會勞動力短缺  1.3 戰疫歷程:從蒙昧和天譴走向理性和科學,催生隔離、檢疫等公共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