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三次瘟疫大流行來自中國?

2021-01-10 青年參考

  一場可怖的瘟疫降臨在美麗的佛羅倫斯。這座曾經繁榮的義大利城市一下變得十室九空,人心惶惶。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屍體運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墳地再也容納不下,只好在周圍掘一些又長又闊的深坑,把後來的屍體幾百個幾百個地葬下去,直到裝滿才用土封起來。而瘟疫還在一處處地蔓延開去……

  這是薄伽丘在他的代表作《十日談》中描述的發生於14世紀的一幕。這場突然爆發的黑死病奪走了歐洲近三分之一人口,而瘟疫的來源卻一直存有爭議。日前,一項國際性研究從遺傳學角度提出論證:黑死病源自中國。

  英國自然科學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日前發表研究報告,稱3次橫掃歐洲大陸、帶走數千萬生命的黑死病是經由絲綢之路,從中國傳播到西方的。這項研究由來自中、英、美、德、法、愛爾蘭和馬達加斯加的科學家合作,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與完成,它揭示了一種細菌引起瘟疫的詳細歷史信息。

  研究人員從全球採集了17種鼠疫耶氏菌,比對它們的基因組,並用高性能DNA分析系統篩選了286個鼠疫耶氏菌菌株,發現933種單核苷酸多態性(基因變異的結果,DNA雙螺旋結構上的鹼基就像積木一樣組成基因,基因變異就是「積木」發生變化,如調換位置、插入一個新的或拿走其中一個)。

  變異數據就像一個家族的人會有某種傳承下來的特徵,從同一個原始菌株變異出的菌株會有同樣的特徵。研究人員根據這一原理得出結論:鼠疫耶氏菌在中國或其附近發生變異,之後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到歐洲、南美洲、非洲和東南亞,並在某個國家或地區留下該地區特有的菌種「血統」,而這種「血統」可以通過各菌種特有的單核苷酸多態性進行追蹤。

  通過這種方法發現,目前全美存在的626個菌株來自同一原始菌種,馬達加斯加存在的82個菌株則來自另一菌種。研究人員製作了一幅譜系樹圖,標出從一個原始菌株開始隨著時間推移發生的變異。圖中顯示,約728年前有一個菌種分支大量變異,與黑死病爆發時間相近。

  黑死病是由鼠疫耶氏菌引起,主要是從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到人體,患者的皮膚會因皮下出血而變黑。14世紀的黑死病爆發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它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了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教會的地位。

  此外,鼠疫耶氏菌還引起了另外兩次大規模瘟疫。一次是爆發於6世紀拜佔庭帝國君主查士丁尼統治時期,持續了4個月,奪走君士坦丁堡近半人口的生命。還有一次爆發於19世紀後期的中國,當時瘟疫沿著從香港駛出的航線傳播,於1900年蔓延至美國舊金山。研究人員還表示,導致1409年非洲地區黑死病蔓延的菌株分布地區,與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吻合,推斷該菌株是由混入船隊中的老鼠傳入的。

  據報導,研究團隊中的病理學家表示,雖然瘟疫來自中國,不過這與當時的中國人口並無關聯,而是源自在中國土地上跑來跑去的老鼠等小動物。因為黑死病病菌對人類「沒興趣」,它們通常會尋找老鼠或土撥鼠等進行感染,讓人類感染並死去屬於「意外」。

  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孫力舟介紹,黑海之濱的克裡米亞半島上,曾有一個叫加法的被義大利商人控制的城市,它附近則是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而14世紀的黑死病源頭,就是金帳汗國和加法之間的一場戰爭。金帳汗國軍隊攻城不下,便將瘟疫患者的屍體用投石車丟入加法,將病菌帶入城中,之後加法的船隻又將病菌傳到西方。金帳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與元朝中央政府是附屬關係,其領導人雖與元朝統治者有親屬關係,但金帳汗國並不屬於中國,與中國本土也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

  此外,孫力舟還介紹,很多疾病的源頭傳說都在中國,其實不然,確切的說法應該是:中國保存了許多疾病出現的首次記錄,因為中國有記述歷史的傳統,並保存了大量相關文獻,現在許多國家的歷史還需從中國人的記錄中尋找線索。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多少次大瘟疫?亡者三分之二,我們已經足夠幸運
    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場瘟疫,不光是中國古代,國外歷史上也發生過幾起重大傳染病,比如14世紀歐洲爆發的黑死病,死亡人數大約在一千七百萬到兩千八百萬之間。中國歷史上的幾場大的瘟疫,史料記載中也是用「屍橫遍野」來形容的。瘟疫的特點就是來勢洶洶,發病快,致死率高,傳染性極強,有些病毒潛伏期還很長。
  • 瘟疫與人:歐洲鼠疫的大流行
    當18世紀駐外領事的報告允許我們相當準確地重構小亞細亞(Asia Minor)士麥那港(Smyrna,即今土耳其境內的伊茲密爾)的鼠疫史時,我們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它由商隊從內地帶來[即來自安納託利亞(Anatolian)高原或以外的大草原],並從繁忙的士麥那港經海路傳到別的港口。
  • 古代瘟疫大流行導致滅國的有哪些你知道?
    瘟疫,亦稱大流行,最常見的是鼠疫,又稱黑死病,有腺型、肺型和敗血症型三種,在人類歷史上有過三次跨洲際的傳染力。最早在《舊約聖經》中已出現類似鼠疫侵襲亞述軍的記載。
  • ——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而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才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為「黑死病」。 古畫作中對黑死病流行的描繪 這場大瘟疫是怎麼出現的?
  • 中國最大的瘟疫之一,三國時期的人都熬過去了,我們還怕什麼?!
    瘟疫總是戰勝不了人,自古以來便是如此,人們和細菌的病毒不是第一場,也不會是最後一場。三國時期就有這樣一場大瘟疫:漢末大瘟疫毋庸置疑是中國古代史上最駭人的疫情。漢末亂世導致人口從5000萬下降到1000多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瘟疫的肆虐。
  • 全球歷次大瘟疫:起源、影響、應對及啟示
    3.1 起源:源於美國,可能與豬或禽類有關  3.2 爆發:流行中發生變異,2年時間感染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死亡超過5000萬  3.3 戰疫歷程:戰爭利益被置於公共衛生之上,防疫措施不力、消息封鎖導致疫情擴大  4  霍亂:數小時即死亡,七次世界大流行  4.1 起源:印度是
  • 什麼是疾病「大流行」?盤點歷史上最致命的5次疫情和流行病
    流行 (epidemic)在某地區,如果某疾病的發病率較通常水平顯著升高,就可以認為疾病處於「流行」狀態。 大流行 (pandemic)當疾病迅速蔓延,短時間內跨越國界甚至洲界時,就可稱之為「大流行」。所以「全球大流行」描述的是一種疾病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
  • 全球瘟疫電影鑑賞 | 新冠全球大流行下看什麼?
    人類生存的威脅來自於美軍研製的致命病毒,也來自於美蘇的核大戰。本片用瘟疫末日隱喻人類對武器致命性的瘋狂追求將導致的自我毀滅,是對當時冷戰正酣的美蘇的批判。《復活之日》雖請來眾多好萊塢明星加盟,但其冷酷的反烏託邦視角和悲劇性敘事,和好萊塢式英雄主義災難片劃清了界限。另外,推薦全長156分鐘的版本,不推薦108分鐘的閹割版。
  • 自救也救人,古羅馬發生4次大瘟疫,基督教順勢而為贏得聲譽
    2020年的中國春節,一場疫情讓全中國舉國靜默,中國人是英勇和有擔當的,舉一國之力放棄一次節日的慶祝,全力抵禦疫情繼續蔓延。在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瘟疫曾經肆虐這片堅韌的國土,可是,瘟疫並不是哪個國家獨有,在古老的聖經故事裡,也常常出現瘟疫的可怕影子。
  • 「零號病人」:瘟疫大流行的超級背鍋俠
    新冠疫情給中國和世界造成了巨大破壞,其肆虐的勢頭仍在繼續,一些平日裡鮮少出現的流行病學概念也成了新聞熱詞,例如「零號病人」(Patient Zero)。他們分析了大約2000個來自紐約和舊金山的血樣,得到了8個完整的HIV基因組合。通過這些信息建立了愛滋病毒的演變族譜,研究人員推斷出了HIV傳入美國的時間為1970年左右,而非10年後的1980年。這項研究也分析了杜加斯的血樣,結果顯示他所攜帶的病毒並不是美國現存HIV的遺傳學「祖先」。
  • 十大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
    就像前兩次大流行一樣,第三次大流行起源於印度,並蔓延到亞洲、歐洲、北美和非洲。1854年(最糟糕的一年),霍亂在英國造成23,000人死亡。這些受害者中大約有10 000人來自倫敦。在第三次霍亂大流行期間,約有100萬人喪生。許多死亡來自俄羅斯、芝加哥、東京、西班牙、委內瑞拉和巴西。受汙染水被認為是霍亂的原因。英國醫生約翰·斯諾追蹤了倫敦的病例,並確定汙染的水是疾病傳播的原因。
  •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哀鴻遍野,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 哀鴻遍野, 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1.雅典鼠疫(公元前430- 427年) 公元前430年至公元前427年,雅典發生了一場大瘟疫,幾乎損失了一半的人口,雅典飽受摧殘。
  • 永恆的瘢痕——人類歷史上的致命瘟疫
    於是,一場遍及整個地中海區域的超級瘟疫出現了:在埃及出現疫情的同年,瘟疫就傳播到羅馬,然後公元542年春季君士坦丁堡瘟疫大流行,隨之地中海沿岸各城市也陸續感染瘟疫,然後公元543年義大利成為疫區,隨後,瘟疫隨著正在進行的羅馬波斯戰爭傳播到伊朗高原。簡而言之,除了極少地區倖免於難,歐洲世界幾乎所有的古代城市都遭到了大瘟疫的荼毒。
  • 傳染病大流行和全球化的演變
    中世紀晚期(1300年)以來,隨著歐亞大陸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經濟交往的加深和人員流動的頻繁,一些傳染病從地方性疾病轉而在歐亞大陸乃至世界範圍內傳播,造成了一次次大瘟疫,這些大瘟疫也改變了歷史,其中特別引起關注的是「黑死病」、梅毒和「西班牙流感」等,而「黑死病」和「西班牙流感」更是因為巨大的人口損失。
  • 從戰爭與瘟疫,來回顧抗生素的發展史
    大亂之後必有大疫,重症大疫出良醫。 在中國最早的史料記載中,《周禮·天官·冢宰》有這樣一句話:「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癘疾意思為疫病、流行性傳染病,即麻風病。 《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記載「五疫之至,皆向易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氣。」在對瘟疫的了解上,古人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指出了流行季節和傳染趨勢。
  • 人類大瘟疫:歷史的經驗與教訓
    歷史上,瘟疫和戰爭一樣頻繁發生,而瘟疫和戰爭總是讓人措手不及。」 加繆虛構了1948年阿爾及利亞西北部港口城市奧蘭暴發瘟疫的情景。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顯示他的觀察一如既往地切中要害。
  • 瘟疫時代 | 愛在瘟疫蔓延時:文學電影中的瘟疫
    這些普通疫病的種種審美特性,和瘟疫無關。       「瘟疫是另一個大開大闔的崇高美學場域,它所觸及的,乃是更宏偉及險峻的人性,社會及歷史的課題。」透過張望瘟疫,「瘟疫文學」也就張望到了這些更寬廣而深幽的課題。而電影,這一與文學緊密相連的戲劇形式,也因此衍生出相應的「瘟疫電影」。
  • 玩遊戲了解流行病?單機遊戲「瘟疫公司」多國暢銷
    英國遊戲公司Ndemic Creations發售的一款策略模擬遊戲「瘟疫公司」(Plague Inc)近日在中國、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熱銷,活躍玩家激增。目前這款遊戲已經登上App Store中國區付費遊戲榜單的首位。應用市場數據平臺AppAnnie24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付費遊戲中,「瘟疫公司」排名第六。
  • 只有中醫的古代,國人是怎麼對抗瘟疫的
    鄧拓先生的《中國救荒史》中統計的中國歷代瘟疫發生次數是周代 1 次,秦漢13 次,魏晉 17 次,隋唐 17 次,兩宋 32 次,元代 20 次,明代 64 次,清代 74次。(來源:幻想狂劉先生/微博)《中國古代疫病流行年表》統計的數字則比此數大的多(明代176次、清代197次),但總體來說,瘟疫發生的次數隨時間推移越來越頻繁,明清兩代是發生瘟疫次數最多的時期。
  • 瘟疫史上誕生的藝術
    卡法城內,人們慶祝著戰爭即將勝利,卻迎來城外敵軍投石機的攻擊——投進城牆的不是石頭,而是一具具得瘟疫而死的屍體。這些病死的屍體卻造成了歐洲的一場大災難。因為部分死者死後受到老鼠的啃食,屍體上攜帶鼠疫病毒,飛入卡法之後,鼠疫就慢慢開始傳播。而卡法城有大量熱那亞商人,經常往來歐亞之間進行貿易,於是鼠疫開始傳入歐洲。而歐洲人也因為這件事情,將中國人視為「黃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