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2020-12-25 陳賢史話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

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

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3世紀以前,羅馬教會是基督教的早期形式,之所以叫羅馬教會,是因為它是基督徒在羅馬地區建立起來的教會。羅馬教會剛建立時,基督教並非是合法的,後來,羅馬帝國有一個叫君士坦丁的皇帝得到過羅馬教皇的幫助,才給了羅馬教會合法的地位,基督教開始在羅馬迅速發展。

拉斐爾畫作中的羅馬教皇

在長期的政治鬥爭中,羅馬教會開始與政治合夥,教會維護羅馬皇帝和貴族的統治,羅馬皇帝和貴族給羅馬教會土地和財產,於是基督教會的財產得以飛速增長。有了物質保障後,基督教的勢力發展更加迅速,加之後來羅馬東徵西戰,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基督教的勢力隨著羅馬的徵服,雄居歐洲,羅馬成為基督教的傳教中心,羅馬教廷成為天主教的中樞,基督教文化漸漸形成並佔據一切。

羅馬教會擴張後,羅馬教會便成為基督教的統稱。到11世紀,基督教發生了分裂,基督教自此後形成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三大體系,羅馬教會成為天主教的代名詞,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羅馬教會多是指天主教會。

羅馬教皇的勢力擴展後,歐洲獨立或半獨立的城邦、小國和貴族領地開始依羅馬教會,構成了一個維護自身利益的共同體,我們把這個共同體稱為教皇國。

請點擊輸入圖片羅馬與教皇國的權利爭奪描述

教皇國地位確立後,教會對共同體實行非常嚴厲的統治。教會主張禁慾,規定教士不能結婚,只有把生命中的一切獻給上帝,活著時才能得到上帝的庇護,死後才能上天堂,否則下地獄。

羅馬教會還控制了西歐的思想、文化、教育、政治等。最後,甚至連國王的任免都是羅馬教會說了算。羅馬教會的發展,充斥著很多血腥的成分:不信教的人,遭到了教會殘酷的對待,很多異教徒或無神論者,被教會用火燒死。與教士談戀愛的女子,會被當成女巫處以各種極刑。黑死病開始後,有的村裡認為瘟疫是女人帶來的,出現了把女人都殺完了的慘象。

獵巫運動

其次,歐洲的禁貓令,幹掉了鼠的天敵。

養貓的人,都知道貓喜歡把身體盤成一個環狀,然後舔屁股。貓的此舉本是清潔自己,但中世紀的教會主張禁慾,認為貓的這個行為非常的淫蕩,就像伊甸園裡誘惑夏娃墮落的那條蛇一樣邪惡,為了不讓人們在貓的引誘下和貓一樣放縱,

1233年,羅馬教皇發布了一條旨意,正式指控:黑貓,是惡魔的使者!

羅馬教會把養貓的女人指認為女巫,並暴打虐殺全國的貓,尤其是黑貓。貓沒了,相當於鼠沒有了天敵,最擅長繁殖的鼠四處流竄,黑死病的另一個名字便是鼠疫。歐洲的教會和民眾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對小生靈的屠殺行為,為災難的來臨,埋下了隱患。也許,是萬物有靈,慘死的黑貓在報復歐洲的教會和民眾;也許,是歐洲人在獵殺黑貓的時候,吃過病鼠的貓,把鼠疫傳給了人類;也許,是因為貓被大量屠殺,導致鼠滿為患,老鼠又把病毒傳染給了跳蚤,跳蚤又把病毒傳染給了人類……

中世紀的女巫和黑貓漫畫

有的災難其實是必然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的聯繫。可笑的是,中世紀的歐洲人並沒有認識到,自己對小黑貓的令人髮指的殘酷行徑是黑死病爆發的原因之一,羅馬教會認為黑死病是猶太人下毒造成的,挑起宗教紛爭和對猶太人的屠殺。

03黑死病之下的佛羅倫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誕生。

黑死病爆發後,無藥可醫,加上教會統治之下,沒有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死亡率達百分之百。西歐諸國屍橫遍野,餓殍滿街,十室九空,歐洲死亡人數過半。人們的眼裡充滿了絕望和恐懼,身邊的親人一個個的離去,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悲傷,可是教會不但沒有作為,還把很多善良的婦女當成女巫和邪惡的代表,把鼠疫的流行歸咎於這些婦女,並處以火刑。在絕望中,人們就像電影《黑死病》(2010)中的傳教士奧斯曼一樣,經歷了痛苦的精神折磨後,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深信的教會。

電影《黑死病》劇照

黑死病爆發後,最為慘烈的是佛羅倫斯。短時間之內病死的人就有十多萬,昔日的美麗繁華不復存在,一開始,到處是新建的墳場,後來死於黑死病的人沒有了親人朋友,無人收屍,屍骨在野外到處都是,這樣的慘景,又使瘟疫無法遏制的傳播,慘不忍睹。佛羅倫斯是薄伽丘的家鄉,目睹這場災難,深受影響的薄伽丘以這場瘟疫為背景,花了五年的時間完成了現實主義文學巨著《十日談》,拉開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序幕。

《十日談》揭露了統治歐洲的天主教會的虛偽和貪婪,給了天主教會致命的一擊,它反映了在死亡籠罩之下,人們對於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在《十日談》裡,教會是虛偽無恥的,例如,恰潑萊託生前無惡不作,死後卻被人當作聖徒,被尊為「聖恰潑萊託」。薄伽丘通過自己的作品,和天主教會唱起了反調,歌頌愛情和人的情慾,宣揚人的價值,在他筆下,甚至連出軌的情慾都是美好的,鼓勵人們追求幸福。這部反封建反教會的著作,使教會對薄伽丘深惡痛絕,在薄伽丘死後,教會掘了他的墳墓。

《十日談》

在死神籠罩的黑暗中,薄伽丘的短篇小說集《十日談》為人們的心靈打開了一扇窗戶。」黑死病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也是全方位的。薄伽丘之外的其他作家、思想家、社會學家、畫家、無神論者、科學家、政治家等等,開始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對上帝的懷疑,傾訴自己對教會的不滿,肯定人的價值和對現世幸福的追求。他們藉助羅馬的古典文化,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促使人們的思想從羅馬教會的精神禁錮之下解放出來,這場運動提出的人文主義精神,驅散了歐洲的黑暗,帶給人們光明,影響深遠,直到現在仍散發著光芒。

參考文獻:

[1]樹林《淺談黑死病與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關係》《社科縱橫》 2011年10期

[2] 薄伽丘.十日談 [M ]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文:陳賢

相關焦點

  • 黑死病:600年前席捲歐洲的大瘟疫
    在公元1347至1353年,著名的黑死病席捲歐洲。其實在中世紀的時候,黑死病這個稱謂並不為人所用,人們普遍稱它為「大瘟疫」「大死亡」以及「世界瘟疫」。於是這就有人想到了另一種方法,」既然我買不起尿液,我自己一天也沒有那麼高的產量,我為什麼不把這些尿液喝下去,這樣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呢「。而且這種方法的優勢顯而易見,你只需要一小部分的尿液就可以滿足你的胃了。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丨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這首英國童謠《Roses》,相當於英國版《丟手絹》,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唱完最後一句就行屈膝禮。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運屍車用鮮花蓋在屍體上遮掩屍臭,燒屍的灰燼漂浮在空氣中。
  • 古代歐洲遇到疫情是怎麼辦的?——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中世紀,對於歐洲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因為從1347至1353年的7年間,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硬生生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才為其人口的5%。
  • 人性的卑劣,造成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慘痛後果
    一、在距今七百年前,公元1347至公元1353年,一場可怕的瘟疫席捲了整個歐洲,並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這個數字,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二、那麼,這場人間浩劫是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開始出現的呢?接下來,泛泛就為您細細道來……這場瘟疫首先是從義大利登陸,之後開始了風捲殘雲般的攻城略地。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這種情況持續到14世紀的時候終於發生質變,在對抗蒙古大軍一線的歐洲士兵開始有部分人員出現發熱、頭疼、淋巴腫大,繼而全身發黑的症狀。更要命的是該病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人群當中蔓延,等到人們意識到瘟疫已經到來之時,已然錯過了最佳防治期,於是困擾歐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發。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這首英國童謠《Roses》,相當於英國版《丟手絹》,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唱完最後一句就行屈膝禮。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運屍車用鮮花蓋在屍體上遮掩屍臭,燒屍的灰燼漂浮在空氣中。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七個世紀前的歐洲,一場大瘟疫肆虐在人類誕生直至不斷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疾病和死亡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遭遇的經歷,而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早期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局限,使得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始終處於一個非常有限的地步。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這個就是中世紀鳥嘴醫生的裝備。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鳥嘴醫生面具恐怖圖片,黑死病改變歐洲歷史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不少恐怖電影中都有鳥嘴面具的恐怖形象出現,那麼這一形象為什麼如此深入人心呢?這就要談及中世紀時期歐洲的黑死病歷史了,鳥嘴面具就是那個時期被發明出來的,來和小編看看吧。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1347,死神降臨:黑死病時代的歐洲
    仔細翻看歐洲文明的發展歷程,在王侯將相、宗教戰爭與各種傳奇故事的字裡行間潛藏著一個隱蔽的魔鬼:瘟疫。無論是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的雅典瘟疫,還是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時代的大瘟疫,在知名度和歷史影響方面似乎都難以和席捲整個西歐、反覆折磨歐洲人數個世紀的黑死病相提並論。
  • 中世紀黑死病,人間煉獄數千萬人死亡,這個小村莊卻永留青史
    《出埃及記》之中記載了埃及曾經出現過的十大瘟疫;雅典鼠疫不僅帶走了雅典城邦三分之一的人口,還帶走了政治家伯裡克利的性命;2世紀羅馬帝國的瘟疫,連當時的國王馬可都沒有倖免……然而,沒有一場瘟疫的慘狀,比得上14世紀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根據不完全統計,1348年—1350年僅僅三年之內,歐洲就有3千萬人死於黑死病。
  • 中世紀的威尼斯如何處理黑死病?用四種方法保護了城市
    14世紀時,威尼斯出現了黑死病,這種瘟疫由老鼠傳播,而老鼠正是威尼斯發達的商業環境無可避免的副產品。中世紀每艘商船上都有老鼠,每座城市也有,自從人類開始定居並儲存糧食,老鼠就一直在我們周圍徘徊。城市人口越多,環境越髒,老鼠也就越多。
  • 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一支促進歐洲歷史發展的「催化劑」
    前言:公元14世紀中期,一場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瘟疫「黑死病」在悄無聲息之間肆意席捲了整個歐洲。關於這場瘟疫,有不少學者至今仍認為它給當時人類所帶來的危害程度甚至不亞於一次大規模的現代核戰爭。此外,生活在那一時期的義大利詩人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在其代表作《十日談》當中是這樣描述那場可怕的瘟疫的:「腹股溝或腋窩會長出腫塊,有時會有雞蛋,甚至蘋果那麼大。接著,病症開始擴散,腫塊變成黑色或紫色的斑點——幾個大的或是許多小的,遍及全身……毫無疑問,死神真正鄰近。」
  • 在黑死病流行的歐洲中世紀,醫生當時怎樣防護的?「鳥人裝」
    再加上一開始儲備的緊張,醫生和護士都儘量穿得久一點。最直觀的還要數口罩的佩戴,鏡頭中廣大醫護人員在摘下口罩時,那清晰的印痕,以及因為長時間擠壓而出現紅點,無不引起我們的敬佩。但我們也要看到,即使是醫療條件發達的現在,我們的防護措施依然有所不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那麼,在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時間裡,在瘟疫肆虐的那些時間中,當時的醫生,又是如何防護的呢?
  • 中世紀歐洲大瘟疫有多可怕?2500萬人死亡,威力比核武器還厲害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威力並不亞於核武器的殺傷力,當時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廣島和長崎時,死亡人數將近三十萬,相當於一百次核爆炸。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 人間煉獄:歐洲黑死病往事
    一個因瘟疫橫死街頭的窮人倒在路旁,有兩頭野豬出於動物本能過來嗅聞,用牙齒叼起衣物——沒過多久,豬便像被餵了毒藥一般抽搐起來,倒在病死的人旁邊。這場橫行於14世紀四五十年代,彼時被稱作「大瘟疫」「大死亡」的流行性淋巴腺鼠疫,在1347—1353年的6年間,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被後世記述者稱為「黑死病」。
  • 末日與彼岸:黑死病與歐洲建築的兩種樣式
    在古代歐洲,鼠疫這個稱謂並沒有現代醫學上的意義,而是作為恐懼、死亡、饑荒等災難的代名詞,統稱為瘟疫。在神話和宗教文本中,瘟疫並非定位為一種在自然發生的流行性傳染病,而是時常作為神懲罰人間罪惡的一種手段。作為一種死亡感知,瘟疫與罪惡、懲罰和世界末日併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意識,在進入社會各個層面的同時,也加入了歐洲建築藝術形態的構建。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前言當我們翻看有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影視文學作品時,總能在其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物品,那就是鳥嘴面具。在很多劇作中,鳥嘴面具就是代表邪惡的符號,是為人所不喜的,但是追根溯源,鳥嘴面具在誕生之初卻是善良和奉獻的化身。
  • 中世紀的地中海如何應對瘟疫?鳥嘴面罩和檢疫島
    中世紀歐洲的瘟疫醫生 圖源 Steno Museum 威尼斯的鳥嘴面具,來源於中世紀瘟疫醫生的鳥嘴面罩中世紀的地中海歐洲如何設置檢疫區/島?其實,歐洲從中世紀以來就有了在海邊、海島設置檢疫隔離區的傳統,只不過如今的隔離環境和中世紀相比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