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酷睿i7到底值不值得買?看完這篇大家應該就會明白了

2021-12-17 裝機帝

「農企努力啦,你悶別黑它;卡秒英特爾,U秒英偉達;不買它產品,腦子進水啦?你說他不行,你行你上啊!」

AMD用了幾年的時間把銳龍做成了「翻身龍」,很多的偽A飯都莫名其妙的開始搖旗吶喊,向intel豎指示威。呵呵!這些人真的是很可笑,前一秒橫眉冷對,下一秒投懷送抱,純粹一副Bitch嘴臉。

intel畢竟是No.1的存在,早就看慣了歇斯底裡or爾虞我詐,慢條斯理的擠著他的牙膏。第11代Core處理器裡唯獨少了i3,索性在Core i7-11700身上做足了功夫,可以說這一代11700配合B560將成為當仁不讓的主力戰將。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一套i7-11700和MSI B560 Tomahawk Wi-Fi的組合,希望能幫到大家。

為何說Core i7-11700會是電競領域的主力戰將呢?這代處理器的IPC有明顯成長,尤其在中階型號的單核算力又特別突出,i7-11700K 依然基於14nm製程,採用Cypress Cove CPU架構,基本頻率為2.5GHz,擁有英特爾加速Max技術,睿頻可達到4.9GHz,IPC最高提升19%,最高可達20通道PCIe 4.0。TDP 65W,搭配16MB共享L3高速緩存,內置銳炬Xe750顯卡。支持最大128GB 3200MHz高速雙通道內存。和MSI B560 Tomahawk Wi-Fi搭配的組合戰力可期。

微星主板產品線中擁有平價和犀利機能的非MAG系列莫屬了,它是用來突破傳統市場缺口的一個系列。微星的B560產品線裡,除了最入門的BAZOOKA其餘一律都是12+2+1的15相設計。基本上確保了在不超頻的前提下,能夠完美地提供11代酷睿的供電需求。

MAG B560 TOMAHAWK WIFI的散熱片面積頗大,兩個MOS散熱片是獨立分開的,沒有再透過額外的熱導管連在一起。儘管沒有導熱管,7W/mK 散熱墊仍然存在,機器運行時,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全金屬散熱片的溫度,有效地將元件的熱能傳達。

內存插槽是很常見的Daisy Chain。雖然插槽不像更高階的型號有銀色塗裝,底座仍然做了強化。記得要把內存條優先插在第二、四插槽上,配合11代酷睿處理器還能實現對內存的超頻。

SATA接頭是4+2的分散設計,4個做成正插,2個做成側插,好處是能夠分散線材的密度。M.2與第一個PCIe x16帶有鋼鐵裝甲強化,同時也是主機板上最快的兩個內部I/O。

為了保有純淨音質,主板上的音效元件及走線會被獨立出來,讓信號不被幹擾。使用的晶片是ALC897,可輸出7.1 聲道音效。板子邊緣還有一個6PIN的PCIe擴展輔助供電,用來供電給PCIe。系統風扇與LED燈效的針腳則是分組落在主機板的三個方位,方便走線。

intel這一代的Xe核顯性能加強了不少,沒有打算加裝獨顯的話,DisplayPort 與HDMI 都可輸出4K60Hz 的影像。後面板USB 的配置是1 個USB 3.2 Gen 2x2 Type C),4 個USB 3.2 Gen 1 Type A,再加上4 個USB 2.0,光靠後面板就能應付高速傳輸及鍵鼠等人機界面。

威剛D50重裝鎧甲RGB內存屬於威剛的高端龍耀系列,採用灰色的的主色調,10層PCB板設計,搭載了採用金屬拉絲工藝的金屬散熱馬甲,內存的上方採用了一個三角形的高透光霧面導光條。還搭載了10顆RGB燈珠,提供漸變的RGB效果,能夠輕鬆實現12種個性化燈效。還支持眾多品牌的主板神光同步。

內存頻率從3200MHz 起步,最高有4800MHz 規格可選,3200頻率時序CL16、3600頻率時序CL18、4133頻率時序CL19。支持XMP2.0一鍵超頻,最高可超頻至4800MHz。並且原生支持Intel和AMD平臺,提供多種容量可選,單條容量最高可達32GB,並且終身保固。

微星SPATIUM M480 1TB使用了群聯PS5018主控搭配美光96層B27B快閃記憶體的方案,無論在遊戲娛樂還是在辦公、設計應用中都能體現出性能優勢。實際測得順序讀取7000MB/s,順序寫入6800MB/s。

微星龍菱側透黑色遊戲辦公ATX中塔機箱,它是微星旗下最具性價比的一個版本,能夠支持ATX全尺寸主板,擁有300mm以上長度的顯卡尺寸,支持240冷排散熱,支持走背線。

微星MPG A550BN電源為ATX規格,額定功率為550W,通過了80 PLUS銅牌認證,主動式FPC,輸入電壓為100-240Vac,採用DC-DC電路設計、單路12V,降低了輸出電壓的的波紋變化,增加了電源的穩定性。搭配120mm低噪音風扇,降低噪音的同時,具備良好的散熱效果。

目前,RTX3060鎖算力版顯卡雖然對於無鎖的RTX3060便宜了不少,但是對於大多數人群來說,這個價位依然無法接受,這也證實了我之前說過的話,RTX3060鎖算力版目前至少需要四五千塊,今天分享這套intel十一代酷睿i7-11700搭配B560 TOMAHAWK配電腦配置清單方案,現在即便是搭配RTX3060鎖算力版,在性能上有無鎖版沒有任何區別,但是依舊很貴,所以先用Xe核顯應對即可,等到顯卡價位降下來,再進行替換。

相關焦點

  • 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第一時間解析:值不值得買?看完就明白
    作為同樣是手機品牌的榮耀進軍遊戲本市場,那這款產品賣點如何、值不值得買呢?相信這一篇文章就能看明白。這款筆記本的主要賣點是什麼?答案是創新性設計。在近幾年裡除了聯想、華碩、惠普等大品牌之外,很多新品牌也加入到了遊戲本的混戰當中。
  • Intel 酷睿i7 10700原盒裝 蘭州僅2099
    【中關村在線甘肅行情】Intel 酷睿i7 10700 CPU,近日在商家「蘭州萬華電腦有限公司」特價促銷,優惠價為2099元,好物好價,值得您入手!圖為:Intel 酷睿i7 10700高清實拍圖Intel 酷睿i7 10700主要參數解讀:
  • 九代酷睿+RTX20獨顯來臨前 現在買本值不值?
    每隔一段時間,CFan總能收到很多童鞋的留言,問「現在買本值不值?」特別是在新舊平臺交替的時節,類似問題更是集中爆發。
  • 寫在十代酷睿發布之前(i7和i9篇)
    前篇寫了十代酷睿的i3和i5篇,這次寫i7和i9篇。
  • 下一代至尊版酷睿i7/i5規格著實讓人看不懂
    如果遇上Intel良心發現的話,說不定買了第一代X299主板,後續新推的7nm至尊版i7都只需要升級主板BIOS即可獲得支持。  最怕就是Intel黑心起來,即使接口沒變,但硬不給你刷BIOS來支持新CPU。i7-5775c(5代酷睿)和8系主板、E3V5和C232主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 r7和i7有什麼區別?Intel更靠得住嗎?
    關於r7和i7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到背後的兩大CPU廠商"英特爾和銳龍",我們可以從兩大廠對於產品的設計理念的來回答r7和i7有什麼區別,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品牌。而基於英特爾酷睿平臺打造的遊戲本產品也能夠承擔專業遊戲PC的職能。酷睿平臺本身、尤其是酷睿H系列處理器,也成為了專業的遊戲硬體。這些演進使得如今的玩家能夠在遊戲本上輕鬆暢玩高畫質3A大作。
  • 《邪不壓正》到底值不值得看?看完這篇影評你就知道了
    四年磨一劍,姜文帶著《邪不壓正》來了,上映8天,票房4.6億,這個票房姜文導演應該是不滿意的。當然,同期有大熱的《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在這兩部影片的夾擊下,這個票房表現尚算可以。《邪不壓正》這個電影看完爽嗎?一個字:爽。燒腦嗎?不燒腦驚豔嗎?不驚豔有姜文特色嗎?很有姜文特色但如果你問值得去看嗎?這個等你看完龍叔這篇影評後,你就會有答案。整個影片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講李天然(彭于晏飾)復仇的故事。
  • 英特爾新CEO的「第一把火」:火速返聘退休3年的「酷睿i7之父」
    Nehalem直接催生了酷睿i7這個高端子品牌,隸屬於第一代酷睿家族。酷睿i7在桌面端,又分為高端的Bloomfield i7-900系列、主流的Lynnfiled i7-800系列兩部分,都是45nm工藝製造,4核心8線程,封裝接口分別為LGA1366、LGA1156。在它之後,就是更多人熟悉的二代酷睿Sandy Bridge。
  • intel十代酷睿桌面級CPU型號有哪些?十代酷睿桌面CPU型號曝光
    ,不過型號並不是很全面,相信不少裝機用戶開始期待十代處理器的來臨,那麼intel十代酷睿桌面級CPU型號有哪些?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intel十代酷睿桌面CPU型號曝光,來看看吧。intel十代酷睿桌面CPU型號曝光預計在2020年上市的十代酷睿處理器來勢洶洶,代號為Comet Lake-S彗星湖的十代酷睿最高規格去到了10核20線程,同時Intel首次把Turbro BOOST 3.0下放到消費平臺,還引入新的睿頻機制Thermal Velocity Boost,十代酷睿旗艦i9-10900K最高睿頻竟然可以達到5.3GHz
  • 7代酷睿i7-7700K評測:可能是Intel史上最無懸念的換代
    此時的Tick-Tock節奏已是名存實亡,隨後Intel無奈宣布Tick-Tock實在走不動,需要進一步的「優化」。而今日評測的主角就是隸屬於14nm時代中「優化」這一步的Core i7-7700K!1月4日凌晨1點正式解禁放出!
  • 1999元酷睿M芯WIN10酷比魔方i7手寫版外觀篇
    1999元酷睿M芯WIN10酷比魔方i7手寫版外觀篇開學季,酷睿M芯WIN10酷比魔方i7手寫版官方價1999元,好評送價值299元電磁手寫筆,相當於
  • 遊戲不卡網戰最強!5GHz的標壓十代酷睿酷斃了
    5GHz的運算頻率曾是筆記本處理器能力的一道門檻——但自從第十代智能英特爾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的到來,這一切都成為了過去!性能躍升不卡頓 十代標壓酷睿來了!主頻  「頻率越高,速度越快」這是大家對多數電子和機械設備的直觀印象,而這一點在電腦上也是尤為重要的。
  • Intel十代酷睿i5-10600K評測 勝過i7的中端神U
    今天則是為大家帶來i5系列中的主打型號i5-10600K的詳細測評內容。在第十代桌面酷睿家族中,英特爾首次開放了i5系列處理器的超線程能力,因此酷睿i5-10600K也擁有了6核12線程的規格,要知道這可是第八代旗艦i7-8700K的級別。
  • Intel 11代酷睿三款i9/i7齊現身:基準頻率3.5GHz
    Intel Rocket Lake 11代桌面酷睿將在下個月發布、3月份上市,近期也是密集曝料,型號、規格、性能都接連不斷,基本上就差頻率、價格了。  奇怪的是,新品的工程樣品現在也是滿天飛,各種被爆出,不知道這次怎麼管理的。
  • 酷睿i3-9350K竟然是隱藏的絕世高手 Intel偷偷加了buff
    Intel使用酷睿i7/i5/i3品牌區分處理器定位及性能已經有近10年歷史了,大家對這三大品牌的處理器已經有固定認識了,比如提到酷睿i7就知道是高端型號,主打高端遊戲及多任務應用,酷睿i5則是適合主流遊戲玩家。
  • 第七代酷睿i7-7700k 對攝影師的幫助有多大
    所以,在拿到採用Intel最新酷睿i77700k的電腦之後,我們打算對這臺電腦進行「嚴酷」使用,來體驗Intel最新的酷睿i7 7700k在性能上的表現究竟如何。從處理時間來看,i7 7700k對50張5000萬像素的照片堆棧處理過程時長不超過5分鐘,處理過程中i7 7700k運行頻率並不高,也不會佔用太多i7 7700K的資源。
  • 買筆記本電腦還得認準酷睿i7-10750H系列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買筆記本電腦要看什麼?有人說要品牌,有人說要看內存,有人說看配置,還有一些「顏狗」說產品的外觀也很重要。這些都沒錯,但是買筆記本電腦其實也不一定非要如此麻煩,在確定品牌的前提下,一款符合需求的CPU處理器最重要。
  • 不超頻夠用了!intel良心升級十代酷睿盒裝CPU散熱器
    對於高端用戶來說盒裝CPU自帶的散熱器基本沒有什麼價值,因為他們都會在拿到手之後直接換成規格更高的多銅管風冷或者水冷,但是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在不超頻的情況下盒裝CPU自帶的散熱器還是完全夠用的。
  • 酷睿i7-10700K處理器天梯榜評測:朋友你的9900K掉價了
    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除了頂級的10核20線程的酷睿i9之外,其他的規格是不是很眼熟呢?8核16線程的酷睿i7不就是第九代酷睿i9嗎,6核12線程的酷睿i5就是第八代的酷睿i7,而4核8線程的酷睿i3就是第七代以及之前的酷睿i7,所以不少人都笑稱自己手上酷睿i9/i7都降級了。
  • 華碩a豆到底值不值得買?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華碩A豆沒有,這個品牌反正我是經常打交道,經常有朋友問我,3500元以內的筆記本到底應該怎麼選,一般低於這個價位的筆記本電腦,我都會向大家推薦這款產品,那就是華碩A豆筆記本。這樣一款有顏值、有實力的產品,不僅能夠獲得年輕群體的喜愛,連半隻腳已經踏進中年的筆者也覺得這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筆記本新品。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3500元以內!華碩a豆到底值不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