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媒體報導,曾與布努埃爾、戈達爾等殿堂級導演有過多次合作的法國傳奇演員米歇爾·皮科利(Michel Piccoli),已於5月12日在法國厄爾省的裡斯爾河畔聖菲爾貝爾(Saint-Philbert-sur-Risle)與世長辭,享年94歲。
米歇爾·皮科利
米歇爾·皮科利1925年12月27日出生在巴黎十三區一個小康之家,父母都是專職音樂人,分別從事小提琴和鋼琴演出。但皮科利自幼就沒想過繼承父母的衣缽,而是獨愛表演,中學畢業後也入讀了專門的戲劇學院,可謂科班出身的硬底子演員。
20歲時,他就開始出演電影,早期代表作包括有大導演讓·雷諾瓦(Jean Renoir)的《法國康康舞》(1955)。不過,在銀幕生涯的起步階段,長相不算特別英俊的皮科利,大部分時候只能演一些配角,要不就是繼續在戲劇舞臺上發光發熱。對他來說,真正迎來自己電影事業的高峰期,還要等到人近中年之後。
受外形條件限制,年輕時的皮科利多出演配角。
長得有些「著急」的皮科利,不到四十歲,髮際線便已開始撤退,身材也開始微微發福,但反而就此拓寬了戲路。就這樣,演技本就紮實的他,不斷在銀幕上飾演各種或成熟儒雅,或陷入危機的小資產階級中年男人形象,電影事業就此迎來春天。
1963年,他在法國「新浪潮」名導戈達爾的代表作《蔑視》中,飾演男一號保羅。片中,保羅作為一名法國電影編劇,受到好萊塢製片大亨的邀請,將荷馬史詩《奧德賽》改寫成商業片劇本。保羅看中的是優厚的報酬,但內心卻對好萊塢充滿蔑視。但另一方面,在與製片大亨互動的過程中,保羅個性中的另一面漸漸暴露,又反過來成了由碧姬·巴鐸飾演的他的妻子的蔑視對象。最終,整個故事以悲劇收場。皮科利在後來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我演的這個角色,有99%來自導演戈達爾本人。」
皮科利(左)與碧姬·芭鐸在《蔑視》中。
四年後,皮科利又在西班牙導演布努埃爾的名作《白日美人》中飾演有意勾引凱薩琳·德納芙飾演的中產階級人妻的中年男人,同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終其一生,他與布努埃爾的合作多達七次,除《白日美人》 外,還有《朦朧的欲望》、《女僕日記》、《魂斷花園中》、《銀河》、《自由的幻影》、《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等片。
《白日美人》劇照
除了戈達爾與布努埃爾兩位赫赫有名的巨擘之外,一生共出演影視作品200多部的皮科利,還和讓-皮埃爾·梅爾維爾、雷內·克萊爾、雷內·克萊芒、雅克·裡維特、安哲羅普洛斯、奧利維拉、阿涅絲·瓦爾達、夏布洛爾、路易·馬勒、馬可·貝洛基奧、克勞德·勒盧什、雅克·德米、阿倫·雷乃、科斯塔-加夫拉斯、埃託爾·斯科拉、卡拉克斯等多位藝術風格鮮明的大導演有過合作,絕對是過去半個多世紀裡歐洲文藝片中出鏡率最高的面孔之一。
與此同時,皮科利也屢屢斬獲歐洲重要的電影獎項。1980年,他憑藉義大利導演貝洛基奧的《虛無飄渺》拿到坎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兩年之後,法國導演皮埃爾·格蘭尼亞-德弗利的《奇妙事件》帶給他一座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2011年,他在義大利導演南尼·莫雷蒂的《教皇誕生》中飾演年老的新晉教皇,榮獲義大利電影最高榮譽大衛獎和歐洲電影獎雙料影帝,也為時年86歲的皮科利的光影一生畫下了完美句點。
《虛無飄渺》劇照
《教皇誕生》劇照
對比與他差不多同時代的法蘭西知名男演員,米歇爾·皮科利沒有阿蘭·德隆的英俊臉龐,也欠缺貝爾蒙多的帥氣爽朗,但他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陰鬱內斂的氣質,這足以令其成為過去幾十年間法國男演員的又一面旗幟。
「演員是一種誇張的職業,但真正的好演員,可以做到極度謙虛。成功不是靠平庸的誇誇其談。我更青睞的是那些絕口不提自己的演員。」在自傳《我活在夢裡》(J'ai vécu dans mes rêves)中,皮科利如此寫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