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術家的冷門小故事,這樣的藝術史也太有趣了

2021-01-09 騰訊網

巴勃羅·畢卡索

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家

幾乎無人不曉

但你們知道嗎?

畢卡索的名字可遠不止這幾個字

他的全名其實是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裡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裡尼達·路易斯.畢卡索。

emmmmm......長到令人害怕。(不過聽說西班牙人的名字都挺長的,小小的八卦一下,據說畢卡索交往過的女朋友數量堪比他名字的數量......)

《格爾尼卡》

還有一個有關畢卡索的小故事。那是在二戰期間,有一名生活在被納粹佔領的巴黎的德國軍官,在畢卡索的公寓中看到了《格爾尼卡》的照片,於是便問畢卡索:「這幅畫中的事是你做的麼?」畢卡索回答:「不,是你做的。」——《格爾尼卡》的主題是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被德國轟炸的景象。

除了畢卡索,還有很多關於藝術家的奇聞趣事,你有聽過嗎?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01

我是轉世來的!

薩爾瓦多·達利照

(卡爾·范·維奇滕1939年11月29日攝)

薩爾瓦多·達利,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認為自己是他死去兄弟的轉世。

他的每一幅畫中都有一個達利的肖像或剪影。他創作了超過1500幅畫作,其中許多都被認為是傑作,相當輕鬆地讓主流超現實主義運動保持活躍。

《記憶的永恆》

《蛻變的永恆的記憶》

02

時間膠囊

安迪·沃霍爾(1928-1987),美國藝術家、印刷家、電影攝影師,是視覺藝術運動波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

沃霍爾從1973年開始用紙箱裝物品,每當箱子滿的時候就將它封好,標上日期,然後放到倉庫裡。到他去世的時候,沃霍爾已經收藏了612個箱子,他把它們稱作「時間膠囊」。

安迪·沃霍爾留下的箱子們

這些箱子裡包含的物品有:好多假髮,木乃伊的腳,沒開封的各種口味的金寶湯罐頭(聽說沃霍爾非常喜歡這種罐頭,早餐裡少不了它),克拉克·蓋博的靴子等。

03

好氣啊!

威廉·莫裡斯,世界知名家具、壁紙花樣和布料花紋設計者兼畫家。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然而他卻被大家寵壞了,脾氣相當暴躁,成年之後也是如此。如果準備的方式沒能合他心意,他就會把他的晚餐扔出窗外。

威廉·莫裡斯設計紋樣

04

梵谷的伯樂們

文森特·梵谷有一個在出生時便離世的哥哥,名字也叫文森特·梵谷。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梵谷創作了大約900幅畫作。

《星空》

《向日葵》

他的弟弟提奧是他一生的知己,一直在精神和經濟上支持他的夢想。而在梵谷去世後,由於哀傷和久病,不到半年的時間,提奧也去世了,兩人合葬在一起。

之後提奧的妻子喬安娜得到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信件,並致力於讓他的作品得到應有的認可。

左:梵谷的弟弟提奧

右:提奧的妻子喬安娜

05

噫……

立體主義代表喬治·布拉克是第一個活著在羅浮宮展出作品的人

《曼陀鈴》

《艾斯塔克的房子》

06

當年差點兒去賣貨

克勞德·莫奈的父親不贊成他畫畫,因為他想讓他當雜貨商。

07

為硬幣折腰

據說荷蘭畫家倫勃朗是個吝嗇的人,他的學生們為了捉弄他在地板上畫了硬幣,結果他們的老師真的上當彎腰去撿了。

倫勃朗作品《夜巡》

08

拍照呢,嚴肅點兒,不許笑!

馬克·吐溫畫像

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畫像或照相時露出微笑被認為是激進的行為,甚至馬克·吐溫曾經寫道:「照片是最重要的文件,沒有什麼能比一個被永久捕捉的又傻又愚蠢的微笑更有破壞性的了。」

09

藝術家也有拖延症!

儘管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但達·文西為人所知的畫作卻並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頻繁的「災難性」實驗新技術以及——拖延症

10

為啥蒙娜麗莎的眉毛是禿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蒙娜麗莎沒有明顯的眉毛和睫毛。

2007年時,法國工程師帕斯卡爾·科特宣布對這幅畫進行的超高解析度掃描提供了證據,表明蒙娜麗莎最開始畫出來的時候是有眉毛和睫毛的,而且還挺清楚。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它們逐漸消失了,可能是由於過度的清潔。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藝術史嗎?

12月29日 周日15:00

DADA 2019年終會員活動

【60分鐘帶你讀懂西方藝術史】

藝術脫口秀

即將到來

相關焦點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更有意思的是,講故事的高手意公子,把這些問題用淺白風趣的語言,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藝術故事。你會發現,讀完了書裡的故事,你也就掌握了西方極簡藝術史,真的是一舉多得,事辦功倍呢。現在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這本書有意思的書吧。
  • 《大話西方藝術史》:輕鬆入門西方藝術史,有趣、好玩又實用
    我們一直認為,"藝術"高不可攀,離我們生活很遠、很抽象難懂,但是意公子的這本《大話西方藝術史》通俗易懂、言語有趣,讓我們對西方藝術有了初步的了解,讓我們領略到了不同的美,離西方的藝術更進了一步。作者在《大話西方藝術史》這本書中,也給了我們答案。意公子在《大話西方藝術史》書中說: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是藝術。雕塑《拉奧孔》將人的情緒表達到了極致。帕特農神廟,修建時是經過規整的,經過矯正後,達到了最佳的觀賞效果。
  • 《紅色》:藝術家看見自身,評論家看見藝術史
    它來到倫敦,成為泰特收藏品的故事,和創作它的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本人一樣充滿傳奇性。泰特現代美術館羅斯科廳1958年,羅斯科收到著名軟飲公司西格拉姆(Seagram)的邀請,要他為他們新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廈中的四季餐廳的正廳進行設計與作畫。在三個月的時間裡,羅斯科完成了三個系列總共將近四十幅全都是褐紅色或深棕色的畫作。
  • 書單|這5本書,淺白輕鬆有趣地讀懂西方藝術史
    所以,作為小白的我們還是需要學一點藝術史的,不要太精通,但一定要知道個大概。你也不想每次看到一幅畫或一個雕塑,就完全愣在那裡了,這樣你是會沒有女朋友的.你也不想辛辛苦苦去逛一趟美術館或博物館,面對自家娃的三連問,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樣你會在娃面前相當沒面子的。
  • 《大話西方藝術史》:句句有梗的極簡藝術史,短時間提升審美品位
    所以我們需要一本入門級別的書籍帶我們欣賞藝術,《大話西方藝術史》就是這樣一本普及西方藝術史的書籍,作者是「意公子」瀟涵。意公子始終堅持「讓藝術更輕鬆有趣」的信念,自從創辦自媒體「意外藝術」8年來,她一直堅持用「讓人聽得懂的話」,為大眾講述新奇有趣的藝術故事。她主講的藝術類脫口秀《藝術很難嗎》等節目,全網播放量達到32億。
  • 改變藝術史的15對藝術家伴侶【3】
    原標題:【海外】改變藝術史的15對藝術家伴侶   弗朗索瓦茲·吉洛和巴勃羅·畢卡索(Fran oise Gilot,Pablo Picasso)   1943年,已經63歲的畢卡索與小他40歲的年輕藝術系學生弗朗索瓦茲·吉洛成為情人關係,並在之後的10年相處時間裡,共同開創了與畢卡索以往稜角分明的藝術風格不同的立體派作品。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對藝術家而言,難道還有比這個問題更神秘、更有趣的嗎?」《猴子》馬爾克通過色彩表達情緒,他的畫面色彩強烈,用色大膽,富有表現力。用色上受到麥克繪畫生動絢麗的色彩啟發。帶有田園牧歌似的愉悅氣氛。這些畫以富有表現主義色彩的對比鮮明飽滿的顏色,紅色、黃色、藍色、白色和紫色的動物們為主題,生活在色彩斑斕而抽象的自然風景中。
  • 認識這123張名片,你就讀完了一小本現代藝術史
    EPF致力於給年輕的藝術家提供平臺,幫助他們出版自己的第一個作品。他們的出版對象主要以瑞士藝術家為主,也有少數國際藝術家。單從內容上來看,這些由EPF出版的書籍都有點「小眾」。MeyersprichtvonGratiskaffee最近,EPF出版了一本名為的書,走的也是不太尋常的路子。
  • 一套藝術史「學霸的筆記本」,圖解700年西方藝術
    你上學的時候的班級裡有沒有這樣一位學霸?他/她記的筆記可以說是清晰、全面,幾乎所有人都搶著借閱。尤其複習考試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筆記本在手就不發愁了。 甚至到了現在,當我們學習藝術史的時候也不禁暢想:如果有這樣一本劃重點的筆記本該多好啊!
  • 除了貢布裡希,還有哪些西方藝術史入門書值得一讀
    《藝術的故事》是一本適於入門的好書,我卻更青睞那些教材。說起來,導論教材的閱讀門檻其實與面向大眾的普及讀本相當,更具學術性又兼顧可讀性,且在系統性和嚴謹性上遠勝於後者。而那個讓《藝術的故事》如此成功的秘訣,同樣也融入了導論教材中。什麼秘訣呢?貢布裡希採用了一個比過往理論更具有解釋力的觀點來講述藝術史。
  • 讀者推薦冷門好書|不要再推薦書了,小破屋放不下了
    梁漱溟 [美]艾愷 著 @G.Y.J:2018年歲末年關,我在看白巖松的演講《對白:這個世界會好嗎》時,聽他講了這樣一則故事: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親梁濟正準備出門,遇到漱溟,二人談起關於歐戰的一則新聞,「世界會好嗎?」梁濟問道。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比一天往好裡去的。」
  • 丁亞雷丨影視史學:藝術史的另一種視角
    今天我們對中世紀之後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最早的了解,可能都是從這部歷史著作中得來的。在長期的藝術史研究中,《名人傳》的文本一直被認為是真實可靠的資料源。但這是不是真如瓦薩裡所說,《名人傳》完全就是一部「實錄敘事」呢?很顯然情況並不是這樣。其中有歷史學家很明確的主體意識。這個通過《名人傳》的三篇序言就可以很明白的看出來。當然,在著述中,瓦薩裡文學性的語言就更是隨處可見了。
  •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為孩子量身定製的藝術史
    、博士生導師寧強攜新書《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做客天府書展。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是寧強為孩子們量身定製的一套藝術史書籍。書中精選從遠古到當代100件最為經典、最有代表性、最有趣的藝術作品,以故事性的講述方法,通俗易懂的全方位呈現了我國6000年藝術史面貌。
  • 10000年中國藝術史
    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這套《10000年中國藝術史》(上下冊)。這是一套百科全書式的中國藝術入門讀本!看過這套書的小夥伴,一定會驚嘆中國傳統藝術之美,也一定會讀懂中國美學!  說到中國藝術,很多人會想到那些讓人醉心的書畫作品,這部讓小編愛不釋手的《10000年中國藝術史》不僅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書畫作品,
  • 藝術紀錄片推薦 | 燦爛輝煌的《三色藝術史》
    金色,藍色,白色,不僅僅是三種顏色,更賦予了藝術家無盡的靈感。藝術家運用這三種顏色,喚起我們的情感,改變我們的行為,甚至影響歷史進程。三種顏色寫就的藝術史,精彩紛呈。在古埃及,金色是時間與太陽的載體,是生命輪迴的介質;在古羅馬,宗教的神秘感用金色加以強調。在現代,金色的首飾成為身份的象徵。藝術家用金色強調信念,傳遞故事,給予生命。
  • 法國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給孩子腦洞大開的藝術史啟蒙
    去年大火的《如果國寶會說話》100集紀錄片,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文物故事,帶來極富想像力的文物新體驗,可以說是一部《中國藝術通識》。其實關於西方藝術史,也有一部類似的高分紀錄片,它就是法國版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奇趣美術館》。
  • 9個關於公共廁所讓大多數人並不太了解的有趣知識
    人們對於公共廁所的普遍印象,就是極其的髒亂差,每一次都會讓自己的心裡很不舒服,確實,有一些公共廁所的確是這樣,不過,公共廁所也有一些十分有趣的現象,是很多人都沒有注意過的,例如,為什麼公共廁所的門總是向內打開?以及為什麼說吹乾機上面的細菌很多?
  • 【睡前故事—成語猜猜猜】小福成為藝術家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睡前故事的時間啦。今天我們依然為你們準備了有趣的故事和燒腦的成語競猜遊戲。
  • 《藝術的故事》:沒有藝術這回事,只有藝術家而已
    《藝術的故事》《藝術的故事》是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全文的筆調平實簡單、敘事清晰。這部經典著作拉近了藝術和生活的距離,也是一本藝術掃盲史。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我們了解藝術的故事、讓我們細細的品味世界藝術的發展,以及l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該書被譽為「藝術史中的聖經」, 是不可不讀的一部經典著作。把它放在床頭每晚多兩頁,就像小時候大人給你講故事一樣。
  • The Artrip 發現|電影中的女性藝術家
    說到電影中的女性藝術家,你也許會想到2019年備受關注的法國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故事發生在1760年的法國,年輕女畫家瑪莉安受邀來到一座小島,為即將結婚的富家小姐埃洛伊茲完成肖像畫。本期Artrip就要向大家推薦四部關於女性藝術家的電影。在介紹之前,我們不妨先通過作品來了解一下這幾位藝術家。這些不同風格、媒介的作品分別來自哪位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