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成功沒有捷徑」,但在今天「速食文化」的氛圍裡,人人都希望能夠快快成功,最好不用付代價。但所羅門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一個清心的人看重跟神的關係過於一切,因為他知道一切的好處不在神以外;他專心仰賴耶和華,不靠自己的聰明,神就指引他當行的路。
今天很多人追求成功,無非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當他憑著血氣,「為自己」做每件事,心裡就充滿壓力。
但屬主的人所追求的不是成功,乃是主自己。歌羅西書3章24節,保羅說:「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因為追求的並非個人成就,因此所做的不在於別人的肯定,而是要榮耀基督。對基督徒來說,「成功」就不是個人野心的達成,而是主在我們身上旨意的成全。因為是祂從世界中揀選了我們,又分派我們去結果子。
在這個以「成功」取向的世界裡,人人想要表現自我。但主所看的不是我們所做的外在的表現,而是我們裡面有沒有一顆愛他的心?祂看我們忠於祂、愛祂、順服祂,比我們自覺成功還重要。你說:「為什麼成功要以基督為焦點呢?」因為萬有是「為祂造的」,祂是主,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祂裡面居住。
我們的「焦點」就決定了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成功和失敗。當我們無論作什麼,都是「為基督」做的。無論作什麼,是給祂作的。是因為愛主,從心靈深處為祂,主就喜悅。
今天服事主的人的一大「危機」,就是很容易讓「成功的欲望」取代了「單單為主」的心。「成功的欲望」會使人效法世界,用世界的辦法去達到,結果讓自己變得世俗化。
弟兄姐妹,我們是屬主的人,所追求的乃是主基督,不是個人的成功。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於「自我的成就」,而在能榮耀基督。主所要的是「忠心」、「良善」,而不是「成功」和「成果」。你說「成功」和「成果」難道不重要嗎?重要,但那是「追求神、靈命成熟、長進」的「副產品」。是因為「主興旺,我衰微」,始終與主相依相屬,自然會來到的。
孫大中主持「曠野嗎哪」節目,每天要寫很多稿件,我常常提醒自己一件事:「不要過勞,而要滿溢」,要倚靠主,讓主的恩典滿溢出來。因為主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祂應許,信祂的人,要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所以不是承受壓力,而是期待要經歷祂、享受祂。不是靠自己,而是靠聖靈;不是耗儘自己的「全力」,而是倚靠神,讓神展現祂的「全能」。
基督徒的「成功」就把心思意念放在基督的身上,是「照我們所有」的,做「最好的運用」。為主的緣故,竭力追求卓越並付出努力。神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旨意,祂也給每一個人很大的潛能、很多的恩賜。
「成功」就是成全了神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定的旨意;就是充分發揮神在放在我們裡面潛能,使用祂所給我們的恩賜,達到應當達到的最大可能,使神得榮耀,使人得造就。
雖然我們才能有限,但只要把我們能做的事,做得很好,就是神眼中的成功。美國老羅斯福總統說過:「很多成功的常人,並非奇才,他是只有與同輩共有的平凡才幹,卻能將它發展到非凡的程度。」神召我們,給我們不同的恩賜才幹,祂要我們在祂所託付的事上忠心。要我們不是去追求世人眼中所看為「成功」的生活,而是追求「超越自我」的生活。讓「今日」的我更勝「昨日」,使「明日」的我更勝「今天」。
一個聰明的人會定下想要超越自己的「目標」。無知的人,就存著僥倖的心理,只圖一時安逸,缺少「迎向挑戰的」的心。聰明的人為「成功」找方法,無知的人則為「失敗」找藉口。
聰明的人謙卑仰望從神而來的幫助,不因為一時的挫敗沮喪,而是有因信而有的樂觀,把失敗看作「暫時沒有成功」。經過反省,從失敗的經驗中累積智慧,失敗就成為「成功之母」,就成了日後邁向成功的階梯。
「失敗者」與「成功者」的區別,不是在於他們失敗的次數的多寡,而是在他們失敗後有不同的作為。
當人問起美國百貨大王沃納梅克,他的「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時,他說:「不要問我成功的秘訣,就是盡全力做你該做的事。」他說:「只要常問『我該做什麼?』常問『這是不是我該做的事?』就離成功不遠了。」他認為人能夠成功,是因為神造人,把人擺在適合他的地位;但人必須回到神面前,明白神所命定,要他去做的工。他感到決定一個人能不能「成功」的是他的品格。他對是非的分別,他「行善的意志」和他的「道德勇氣」,這些將決定他將會是怎樣的一個人。
百貨大王沃納梅克說:「當你能夠毫不動搖的信靠神的話,知道自己在神眼中的價值。知道你該做的是什麼,無論走在怎樣的路上,神的話會帶領你,你也默默跟隨。你的生活、良心跟神是合一的,你就走在成功的路上。」
德蕾莎修女說:「我不為成功而禱告,只求忠於我的主。」主耶穌像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祂遵行天父的旨意;這是祂行事的原理。無論做什麼,能「像主耶穌那樣」就是最大的成功。
弟兄姐妹,當你知道主要你作的,不因失敗而鬆懈、氣餒,而是不怠惰、一直努力。在生疏的地方繼續學習,在神的恩典中持續長大成熟,假以時日你就能成功。
曾國藩說:「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只要你恆常存著「討神喜悅的心」,要把最好的獻給祂;「脫穎而出」,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你會好比「放在囊袋裡的鐵錐」,遲早要「穿透囊袋,破囊而出」。
我們曉得鐵錐的末端是尖的,你把一個尖的鐵錐放在口袋裡,它的末端早晚會戳破口袋露出來,你要藏它也藏不住。美國知名的籃球教練約翰‧伍登講過一句話,他說:「成功是進步的副產品。」
伍登教練分享自己成功的秘訣有三個:第一、勤讀好書,尤其是聖經。第二、每一天都竭盡所能,為主而活。第三、殷勤禱告尋求主的指引,並每天為所得到的祝福,向神感恩。
他說:「我們的身、心和情緒要受紀律的訓練,不是等待成功從天上掉下來。」他對他的球員說:「你若沒有準備,就是在為失敗作準備。」當你沒有為比賽「好好作準備」,你只能期望跟你比賽的對手也沒有準備,否則失敗就是必然的。自己沒有好好準備,然後禱告祈求神讓你成功、讓你贏,等同於「試探神」。
孫大中非常認同伍登教練所說的,所以看重準備,看重在神的恩典中的盡力。今天神留我們在地上,給我們時間,就是要我們成長。要我們天天進步,藉助過去的經歷,能更能正確的透視人生,更懂得約束自己的心,並且培養更多屬靈的好習慣。
美國基督徒管理學大師約翰‧麥斯威爾說:「當你操練成長的紀律,每天一點一點地盡到本分,你裡面的盼望就一點一點點地增強。」當你成長時,就是把你的未來變成行動。他說:「當你養成『成長的習慣』,這個過程就可以持續下去。」成長就使你的「盼望」變成「現實」。
弟兄姐妹,你不「長大」怎麼會「偉大」呢?你要徵服的不是「困難」而是「自己」。你要克服的不是「環境」,而是裡面「使你不願成長」的心,那個怠惰的靈。「習慣」是成功的關鍵,你不要對它心軟,讓自己好逸惡勞。要養成好習慣,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自然就容易成功。
「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唯一的差別,在於擁有「不一樣的習慣」。不要體貼自己,而要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認定神,知道所屬所事奉的是神,當將最好的獻給祂。只要凡事盡心盡力,把結果交給神。你說:「我盡力了,可是失敗了,怎麼辦呢?」
弟兄姐妹,在基督裡的成功固然是成功,失敗也是成功;在基督以外的失敗固然是失敗,成功也是失敗。
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失敗,成就神旨意中最大的成功。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軟弱,彰顯出神心意中最大的能力。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羞辱,卻成了最大的榮耀。
真正的成功不是我達到了「自己想要」的,而是明白主要我做什麼,為祂的緣故捨棄己、喪掉自己,並且在祂的旨意中得到豐盛的生命和真正的自由。
在神眼中,「為真理受苦」遠遠勝過「因虛假而獲得的成功」。你以神的旨意做為自己心志,以神的應許作為自己的產業,以「遵行神的旨意,做成祂的工」,做為自己活在世上追求的目標和價值,時時親近主、與主密契。無論結果如何,都是成功;因為主與你同在、喜悅你。主若許可你經歷一些失敗、挫折,是要你學習在患難中依靠祂再站起來。所羅門說:「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箴言24章16節)
馬可不因為在宣教上曾經有過不光彩的記錄就退縮。而是仰望主,不斷的從主那裡得到支持、盼望和力量,最後得到保羅的讚賞和推薦。
但沒有神同在的成功,「雖勝猶敗」,雖然成功,最終也是失敗。底馬活躍一時,最後因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保羅往帖撒羅尼迦去了。
成功的背後,全是因為慈愛的神在敦促、供給和保護。要謹防因為成功而來的得意,和失敗而來的沮喪。專心順服主,效法祂;不是渴望成功帶給你更大的權力,而是效法主作眾人的僕人,能服事更多的人,叫人從我們這裡,源源不絕得著好處。
「主啊,我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你的恩才成的。你使人貧窮,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貴。你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著榮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屬於你,你將世界立在其上。求主給我們一顆清潔的心,專心跟隨你,叫我們轉眼不看虛假,而是在你的道中生活;不是去追求虛假的成功,而是渴慕你真實的同在。我們把自己的成長交託在恩主手中,願主用你的道引導我們、塑造我們,用你的恩手扶持我們,使我們能走在你眼中通往成功的路上。禱告祈求奉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
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
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詩128:5--6】
以上靈修信息出自https://r.729ly.net/ 良友電臺,版權屬良友電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