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到三國歸晉

2021-01-11 玲華學堂駒

有人說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莫非真得有輪迴嗎?

咱們都背過朝,代表夏、商、周、秦、漢三國,咱們就串一期,來看看歷史上它到底有沒有輪迴。

話說公元前二零七零年至公元前一千六百年,是我國的第一個朝代,夏朝開國領袖就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但實際上家天下的夏王朝是由大禹的兒子下棋開始的。

而夏王朝最後一位君主是誰呀?

對。

姐欸這就是個巧合呀,啟就是開啟的意思,而傑的諧音就是終結,你不覺得特別有意思嗎?

而這樣的巧合後頭還要清朝末年,鄉幹部劉邦在芒碭山揮劍斬蛇,諸報秦起,開始逐漸是羽翼豐滿,一路高歌猛進。

後楚懷王之月,率先入關的劉邦本應以秦王的身份統治整個故秦之力,以恢復秦統一前七國並立的局面。

那個時候龍椅還沒有坐,熱的是秦王子嬰帶著大臣們出城,是跪拜在劉邦面前,亦是投降。

秦朝滅亡,子嬰投降之後,諸將都見一殺之,以謝天下,而劉邦卻說: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

且人以福祥又殺之不祥啊,就寬恕了秦紫英,並給予了優厚的待遇。

而後時光荏苒,歲月如歌。

兩百年之後的大漢江山,出了一個投機鑽營的安漢公,他還作王莽,乃是漢元帝王皇后的侄子。

話說王莽的領導漢平帝駕崩之後,其便利了平地兩歲的玄孫廣寧侯子嬰為帝,並改名為孺子,世稱孺子嬰。

在公元八年時機成熟,往往逼迫子嬰讓位於他,改號維新。

這標誌著有二百一十年歷史的西漢王朝毀滅。

那麼講到這兒,你有沒有覺得有點耳熟啊?

劉邦曾芒碭山斬白蛇,振臂一呼建立漢朝,而今西漢又亡於莽。

啊蛇就是馬嘛,劉邦呢是從秦朝的子嬰處奪得江山,而王莽呢又從西漢的子嬰處奪得天下,而且這兩位名字一樣的紫櫻都得到了寬裕。

哎真的給人一種冥冥中以有天意的感覺。

好,那講到這兒呢,我們再來回頭倒著插播一條關於漢興於蛇而亡於忙的,很像神話傳說的故事。

前頭說了,劉邦不是率眾芒碭山要起義反抗暴秦嘛,半道上是遇到了一條大白蟒蛇攔住去路,別人都嚇得要死,可是劉邦不怕,是一劍將其斬為兩截。

傳說兩百年後,西漢傳到漢平帝,白蛇是於王莽,王莽篡了漢,西漢滅亡,但很快漢光武帝又滅了,王莽恢復了。

漢室建立的東漢,轉眼間強弩灰飛煙滅,東漢又被魏取代滅亡。

這時候不多不少,算一算剛好也就二百年,似乎正應了劉邦一刀將蟒蛇斬成兩段,成就了漢分東西差不多各一節的民間傳說。

那我也看到一些史料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哈,但我呢還是把它歸結為民間傳說或者神話,因為你像正史很多也不見得是真實發生的,司馬遷寫的史記還說劉邦是和金龍出生的,你能信嗎?

好,那歷史課本兒呢我們還學過,東漢滅亡之後,魏、蜀吳三個政權最終是又歸於一統,晉朝建立,真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也可是你知道嗎?

比起這件歷史大事件更。

更遙遠的春秋末期,還有一件截然相反地,開啟了戰國時代的三家分晉的故事。

當時老牌諸侯國晉國被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從此韓、趙、魏成為了中原大國,再加上原來的秦、齊、楚、燕四個大國,歷史上稱之為戰國七雄。

這次歷史事件也被稱作三家分晉,而三家分晉或者叫做三國分晉,沒想到歷經多年,竟然還是三國又歸了晉。

這個近呢還都是一個字兒啊,是不是覺得特別神奇呢?

覺得似乎又輪迴了。

其實啊幾千年的歷史來說、科學來講啊,這都是小概率事件,沒有什麼特別的。

如果說那就是輪迴啊,也是一種螺旋狀地向前發展的趨勢。

我覺得這也是歷史好玩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三家分晉
    晉軍看主帥都如此奮不顧身,個個拼死向前,齊軍招架不住,大敗而歸。智瑤親手俘虜了齊國主帥顏庚。由此,沉寂多年的晉國,再次開始舉起中原霸主的旗號。公元前468年,智伯瑤出兵討伐鄭國。鄭國向齊國求救。智伯瑤撤兵回國,卻在臨行前派人將齊國主帥陳恆數落了一番,氣得陳恆暴跳如雷卻無可奈何。可見智伯瑤有多麼善於言辭。
  • 電視劇《三國歸晉》急尋「潘安」
    早報記者 駱俊澎 籌備5年之久、投資1.5億元的原創電視劇《三國歸晉》昨日開機。導演張蒲安率王姬、馮恩鶴、鮑國安、廖京生、高蘭村、王勁松、趙毅、許還山、李彩樺等演員亮相。該劇也是首次為《三國演義》拾遺補缺。老戲骨王學圻在該劇中出演司馬懿一角。《三國歸晉》展現從司馬懿臨死前至晉朝滅亡50餘年的歷史,講述「後三國」時期所發生的諸多往事。
  • 若沒有三家分晉,晉國能與秦國爭霸天下嗎?
    沒有三家分晉的話,秦國是無法與晉國爭奪天下的,除非晉國內部出現問題。晉國在戰國初年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執掌晉國的三位卿大夫韓虔、趙籍、魏斯一起瓜分了晉國的領土,分別建立了趙、魏、韓三國,這就是三家分晉的由來。
  • 五分鐘為你詳解「三國歸晉」的歷史進程!
    三國歸晉的進程其實也是一個漫長的過錯,從263年滅蜀漢到280年滅吳用了17年的時間才使得華夏一統,今天丸子就帶大家看看三國是怎樣一步步歸晉的。(一) 鄧艾、鍾會、諸葛緒滅蜀漢1.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西路鄧艾軍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軍斷姜維後路,東路鍾會軍主攻漢中。
  • 三國殺應變篇專屬擴展包晉勢力,終究是三國歸晉,新鬥地主將上線
    新武將拓展包(應變篇專屬武將拓展包晉勢力,之前說的賈充也是這裡的)。本期就來看看線下最新鬥地主,以及應變篇卡牌具體詳情。手殺更新一直很穩定,體驗服每個月都會上突破與新將,國戰更新權包與勢備篇,手殺活動場做得少,主攻鬥地主、軍爭、國戰。
  • 本來可以一家佔晉,為什麼最後成了三家分晉?智伯怎麼身死族滅?
    春秋末年時,晉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實權被韓、趙、魏、智、範、中行六大家把控。各有兵馬,相互攻打,最後僅存四家。分別是智伯瑤、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四家之中以智伯瑤實力最強,他也是唯一有實力做到一家佔晉的人。可為何最後變成了三家分晉,最強的他反被淘汰在歷史的塵埃中?當我們重新回到這段歷史中,會發現根本原因出在智伯瑤自己的身上。
  • 三家分晉是怎樣的一個過程?三家分晉後,晉國國君的結局又如何?
    所以,若細究起來,公元前403年之後,原先的晉國其實是分裂成了,晉、韓、趙、魏四國,此時晉國在位的國君是晉幽公的兒子晉烈公。 晉烈公之後,晉國又先後歷經了晉孝公和晉靜公,直到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正式瓜分了晉國公室最後的土地,並將晉靜公遷於屯留( 即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 ),同時廢晉靜公為庶人,就這樣,晉國才算正式滅亡。
  • 三家分晉,看曲沃小宗、晉獻公埋下了哪些伏筆?
    說起三家分晉,大部人都感到很遺憾。作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大國,如果沒有被瓜分,後來的秦國能走出函谷關嗎?這應該是大家的心聲,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我們能做的只是總結它失敗的原因了。傳承不正此事得從晉獻公開始說起,晉獻公的曾祖父是晉穆侯的小兒子,晉穆侯有兩個兒子,長子繼承了爵位是為晉文侯,小兒子被封到曲沃是為曲沃桓叔。按照周朝宗法制,嫡長子才是大宗,幼子是小宗,小宗是沒有繼承權。晉穆侯的小兒子被封到曲沃,由於曲沃地裡環境優越,適合農業發展,小宗實力增強很多。
  • 三家分晉,春秋之終戰國之始,七雄爭霸拉開序幕
    背景晉國本位春秋時期的中原霸主,國土面積連綿千裡,地大物博,然到了春秋末期,國君手中的權利也逐漸衰落,當時國家實權主要由韓、趙、魏、智、範、中行六家士大夫把持,國君也不過空有其位,手無實權。智伯瑤吩咐將士在晉水之畔挖掘河道直通晉陽城,並在河流上遊建起堤壩攔住晉水,天不佑趙,那時正是雨季,堤壩水漫,智伯瑤毀堤放水,大水決堤將晉陽淹沒,城內百姓恨極了智伯瑤,就算爬到房頂高山也死不投降。智伯瑤帶韓康子、魏桓子察看他的豐功偉績,更言現今才知水竟可滅國,二人表面順從內心不滿,晉水可淹趙,指不定哪天也會淹沒韓魏。
  • 三家分晉為什麼是春秋戰國分界線,其代表危險、縫隙和失控的開始
    三家分晉為什麼是春秋戰國分界線,其代表危險、縫隙和失控的開始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是三家分晉,這點在史學界幾乎沒有爭論,因為當公元前403年,作為中華大地上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周威烈王,連續籤發了三份委任狀之後,便已經表明了曾經的
  • 與其說是三家分晉,不如說是三家分智氏,為何晉最大武裝會失敗
    但最終三家聯手擊敗他,致仕家族才剛剛覆滅,三家分晉已成定局。為什麼池一家最終以實力上的絕對優勢走向滅亡?顯然,這與晉國卿大夫的鬥爭形勢有一定的關係。在發展的過程中,支氏家族只能通過不斷兼併其他家族來緩慢擴張,從而導致晉國卿大夫家族勢力範圍的複雜化。比如晉朝三司出現後,仔細看三國疆域,會發現三國疆域參差不齊,甚至有大量飛地,簡直就是你我與你現實版的混合體。
  • 為什麼會有三家分晉,晉國國君為何不能阻止,後來國君去了哪裡
    這是因為晉國最早不叫晉國,叫唐國,當時流行以國號為姓,所以姬叔虞就被稱為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姬燮即位為國君後,把唐國改為晉國,所以就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從唐叔虞被封為國君開始,到晉國末代國君晉靜公被廢為止,晉國在周朝一共存在了657年,晉靜公是在公元前376年被韓、趙、魏三家給瓜分了,然後晉靜公也被廢為庶人,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晉國這個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會被韓、趙、魏三家給瓜分了呢?
  • 三家分晉後,為什麼韓國實力最弱,是因為分配不均嗎?
    在三家分晉之後,魏國跟趙國都留下了濃厚的一筆,而只有韓國卻是從前期到後期一直比較弱小,在戰國七雄甚至都是墊底的存在。  那麼為什麼韓國成為三國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是因為分配不均嗎?    不知道對於三家分晉,韓國實力最弱的原因還有什麼看法?
  • 從「三家分晉」到「三家歸晉」,這是歷史的輪迴麼?
    在我國歷史上,晉國有好多個,比如春秋時代的晉國,三國後面的晉朝,還有五代時期的後晉,等等等等,而最有意思的,當屬春秋的晉國和兩晉(即東西晉)的晉朝了。我這樣說不是沒有理由的,當我們仔細對比這兩個晉國,我們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這個現象是那麼的巧合,以至於我們會不由得聯想到禪理裡面的輪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請接著往下看。
  • 《易中天品三國》易中天品三國完結撒花
    2017.8.27 打卡1.易中天品三國完結撒花,看了小半年吧。筆記:1)諸葛亮:國士 2)曹操:可愛的奸雄 3)袁紹:反應巨慢,從頭黑到尾 4)除大主公外單獨成傳:諸葛亮和陸遜(伯言命苦)5)戰國三家分晉,東漢末三國歸晉。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圓。
  • 三分天下終歸晉!《三國殺名將傳》全新晉陣營開放
    三分天下終歸晉!《三國殺名將傳》全新晉陣營開放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7-09 分享到: 由三國殺官方出品的三國卡牌王者之作
  • 三國歸晉究竟為何,原來這個舉動就結束了,厲害了!
    很多人看完三國之後還是會有一些疑惑,因為覺得整個書籍裡面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最後三國確實歸了晉呢?很多人都覺得本來是一個三國鼎立的狀態,那麼可能這個狀態會持續很久,為什麼最後卻因為一些感覺影響不是很大的事,卻讓整個格局發生了變動。
  • 春秋時期的三家分晉,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了基礎,是真的嗎?
    到了周朝末期,由於周王室勢力衰微失去了統治權,各諸侯爭霸天下大亂,史學家又把這一時期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三國分晉」就發生在春秋末期,也就是說「三家分晉」這件事是春秋時代走進戰國時代標誌性事件,預示著天下由「春秋五霸」演變成了「戰國七雄」。
  • 韓趙魏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原國君去哪裡了?結局又怎麼樣了呢?
    但如果要問起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原國君去哪裡了,結局又如何,或許就沒有多少朋友清楚了。誠然,這個問題不是那麼重要,但作為我國歷史上一個重大分界點,我們這些歷史愛好者們,總該是要有一些了解的。這裡感謝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性粉絲提問,接下來,筆者會跟大家一起簡單地了解下,三家分晉的前世今生(有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 希望雲安全、360、金山三家分晉誰主沉浮
    當希望雲檢測到1個惡意軟體時,點擊【添加白名單】按鈕,會將檢測到的惡意軟體添加到「白名單管理器」列表;點擊【隔離文件】按鈕,會將文件被移動到「隔離查看器」列表;當希望雲檢測到惡意軟體個數多於1個時,所示檢測到的惡意軟體,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