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中: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022-01-13 元恆歸源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意思是說:最潔白的好像汙濁,最方正的沒有稜角,最大的器具最後完成,最大的音樂沒有聲響,最大的象沒有形象。也就是說,至美的樂音,至美的形象已經到了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反倒給人以無音、無形的感覺。

比如我們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樂》時,我們無需坐在現場看著音樂家演奏,跟著指揮家的節拍,我們只要閉上眼睛,憑著自己的閱歷,想著自己的親朋,就已經淚流滿面了。甚至有的時候,我們已經非常熟悉這個曲目了,即使沒有音樂,我們也會哼唱。

同樣,外國人聽到小提琴曲《梁祝》,或者歌曲《茉莉花》,無需解釋,就已經理解其中的情感了。再到後來,我們看到雄偉的建築,壯觀的風景,激動的人群,可能都把這些與我們曾經熟悉的音樂聯想起來,真正感受什麼是大音希聲。


老子又說:萬物皆有生於無,為了澄清這個道理,老子描述了「車轂」、「容器」、「房子」等自然「事例」:車輪用輻條連接,只有挖空才能載物;容器中空,才能盛物;房子內部空虛,才能住人。

同樣的道理,現代的很多東西也是如此結構,如笛子管空,才能發聲;吉他腹虛,才能共鳴;素紙留白,才有美圖;舞臺空曠,才有妙舞。所以為人處世也是如此,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

《道德經》最根本的思想有三個關鍵詞,一是自然,二是無為,三是道。當雷聲震耳時,即使刀斧鑿音鏗鏘,其聲也覺稀遠;當狂風肆虐時,即使大樹盤根錯節,其力也似微弱;當內心浮躁時,面對大海的洶湧澎湃,也會瞬間變得平靜。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個人的力量再強大,在大自然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人不能逆勢而為,而要學會無為而治,但並不是消極地無所事事,而是要積極地探尋萬事萬物內在的運行規律,掌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老子又說: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託於天下。後來北宋的政治家範仲淹在《嶽陽樓記》裡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周總理為天下之崛起而讀書,所以百姓信之;又以百姓的孩子為自己的孩子,所以人民愛之。

很多人因為勞累過度,不注意休息而過早離世,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要反思。萬事不可強求,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對個人來說,很多事情是不能如願的,常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志存遠而道艱難。

所以凡事要學會平靜,用平和的心態看人間萬象,聽花開的聲音。即使中秋不能賞月,不能團聚,也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中有愛,不懼千裡之外;胸中有月,不怕嫦娥不約;花香遍野不見君,君從阡陌翩翩來。昨夜風掃秋葉,滿地離殤;今晨雨勢磅礴,離人斷腸;我卻靜守故鄉,墨懸高堂,紅袖書香。

相關焦點

  • 道德經 |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小時了了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 道德經41章下:不要糾結成功來得太晚,因為大器晚成,大象無形
    接下來老子又說:質真若渝;大白若辱;真,通貞,郭店楚簡中就是這個貞潔的貞;渝,《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水變汙濁,引申義指不好的改變,如「矢志不渝,忠貞不渝;就是指不改變的意思,質真若渝,意思是純潔的品質有時候看起來好像變得汙濁了,這一句其實和大白若辱意思差不多,白,本意指的是潔白,引申義是昭彰,榮耀。
  •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原句:大白若辱;大方無隃;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一氣化三清釋義:《道德經》內容。最潔白的東西,好似染有汙垢;最方正的東西,好似沒有稜角;最大的器皿,往往最晚做成;最大的聲音,卻很難聽到聲響;最大的形態,往往沒有形狀;「道」就是這樣無聲無形,無法定義。(但是)只有「道」,多多施惠,而又成就萬象。《道德經》作為世界上譯本量僅次於《聖經》的著作,老子更被後人神化為太上老君,孔子都讚嘆其「猶龍邪」,所以他的「道」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 《道德經》中的「大音希聲」,是什麼含義?需要從四個方面解讀
    導語:老子在《道德經》的第四十一章,提出是:「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這段話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成為千百年來,大家爭論比較多的話題,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 老子教你做人,道德經中10個成語,做到了為人一定不差
    老子所做《道德經》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瑰寶,很多現代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大器晚成、功成弗居、虛懷若谷、大象無形等等。這些成語背後蘊含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下面是老子《道德經》中的10句話,包含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10個成語,如果我們做到了,為人一定不會差。
  • 如松 : 心如幽谷 大白若辱
    道德經四十一章是如此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 《道德經》10個經典名句,道盡人生真諦!
    《道德經》這部經典,雖然字數不多,但字字珠璣,句句經典,兩千年來,廣為流傳,經久不衰。今天挑選其中的10個名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簡釋:狂風不會刮上一個上午,暴雨也不會下上一個整天。來勢兇猛的事物,往往不能長久;在修行路上過於勇猛精進,往往也不能持久。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道不遠人 人體是讀懂《道德經》最簡易的模型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質真若渝⑤。大方無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⑦感悟:很多人把道講的神乎其神,所謂玄之又玄的東西才是道。大道至簡又怎麼解釋。道的真正核心意義是宇宙萬物一體,萬物平等,萬物互助的關係。
  •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子心目中的「美」,是指一種超驗的滿足,一種美學理想。是內在的、本質的、常住 的、精神的美。這種美能夠給人以恬靜、閒適的感受,使人心緒寧靜、安詳,並能洞照事物 的本質,窮究各種變化的色彩。是一種「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 「淡乎其無味」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至高無上的「大美」。即「大音希聲」、「大 象無形」。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點擊"無為文藝"免費訂閱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 道德經妙解合集(64集全)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選擇一部自己最愛的漫畫,並撰寫一篇安利文章遞送至鵝娘郵箱,我將從中選擇一篇優質文章,在騰訊動漫官方微信平臺「騰訊動漫官方」推送,並給予文章作者100QB獎勵!!投稿by:淺笑伊人落紅塵°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妖城司是用來監管那些生活中在人類中卻妄想傷害人類的壞妖靈的機構 ,而我們的男主唐卡就是這一機構裡的佼佼者。 但是,天妒英才,唐卡的道法雖強悍,但是卻遇煞劫。遇此劫者,必死無疑,無術可解。
  • 有關於老子的名言名句1
    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6、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7、智不自智,而後人莫與爭智。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9、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 老子《道德經》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讓人醍醐灌頂
    老子在《道德經》中結合自身對道的感悟,向世人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足以讓人醍醐灌頂。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條「天機」,勝讀十年書,人生無往不利。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011、動善時;這3個字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屬於「上善若水」所說的7個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