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人生目標的兩個挑戰

2021-02-13 谷底傳音

有一天,一位父親和自己8歲的兒子聊理想——

兒子:爸爸,你小時候的理想是什麼?

父親:開始,想當科學家,後來,想當明星。

兒子:老爸,你那個是找工作呢吧!

父親:那你的理想是什麼?

兒子:我想穿越時空,看物種起源!


我覺得這段對話很美,不自覺地就會想起。我們每個人都無數次地想過這個的問題:這一生,我想要什麼?我想成為誰?

可如果真的去做個統計,能有多少人,可以給出完美的答案;又有多少人,將答案變成了現實。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曾說他四歲多就想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畫一輩子漫畫。四歲確實太嚴苛了,我覺得自己人到中年能想明白這件事,亦是莫大的幸運。

童年的我也和那位父親一樣,理想只是一種職業,曾想做一個記者,也想做一個律師,後來還想過好多種「職業」……結果是顯然的:我一個也沒有實現!長大後,更是兜兜轉轉,業餘時間做過形形色色的嘗試,背包旅行、司法考試、做咖啡、彈吉他、畫素描、甚至還曾準備過移民……

直到被死亡的問題當頭一棒(參見上篇文章:《假如,這輩子你只有1000塊錢……》),才發現,自己這麼多年連黃粱一夢都算不上,因為意識已然鬆散到連夢想都沒有。哲學的力量就在於此,它讓你可以真正「看」到;如能看到,後續的改變也將不可避免。

然而,尋找人生目標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兒,一不小心還會誤入迷途,我也仍在不斷探索的路上。這篇文章算是對過去探索的成果總結,也是我認為有可能對大家最有幫助的,即:尋找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會面臨的兩大挑戰。

異化

布洛尼·瓦爾是一位澳大利亞的臨終關懷護士,她對那些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病人進行了採訪,提問他們人生最遺憾的、希望有機會重來的事。當生命即將結束,很多人驀然回首,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還有多少夢想和目標沒有實現。臨終者的答案總是那樣的相似,而排在首位的則是:我希望能過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他人的期望生活。

我很好奇:為什麼要等到臨終,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是什麼,讓我們沒有在尚且健康的年紀作出正確的選擇。

我的答案是:異化

異化這一概念最早由黑格爾提出,後來,馬克思在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思想基礎上,在其著作《1844年經濟學手稿》中提出了自己的勞動異化理論。

異化,是指自然、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於人本質的改變和扭曲。是人的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本來勞動是人實現價值的手段, 是快樂的事情,勞動是客體,現在卻成了人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勞動,勞動成了主體, 本來是客體的存在卻反客為主,進而控制了主體;這就是異化。

例如:人們生產了手機,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對手機的控制,反過來被手機控制。再如:人們本來建造房子是為了居住,但現在,大量的人被房子控制了整個後半生。現代社會最大的一種異化,恐怕就是下圖了……人為了方便交易,創造了金錢;但金錢卻操控了無數人的一生!

對青年馬克思來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造成了五種異化

異化,指出了自我與世界之間的深層的、結構性的扭曲;在異化中,人喪失能動性,人的個性無法全面發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發展。(縱然,異化不可避免,甚至某些異化也是必要的)更甚者是,現代社會的不斷加速,讓異化在不斷加劇。人們越來越難以將行動和體驗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生活,我們與空間、時間、行動、體驗、物品、產品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我們與社會世界之間的關係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的我們,在更小的空間、更短的時間就可以連結到無數人和事,產生過去無法想像多的社會接觸,現代人已「過度飽和」。以前,我們有一個穩定的故鄉、有父母的老房子、有使用多年熟悉的家中物品、有持續親密往來的親戚朋友、有與戀人書信傳情的漫長等待……等等。所有這些,是對我們自己人生的描述,是對自我身份認同的素材,是一個人存在的背景。而現在,這種描述越來越難以精準、素材越來越頻繁更迭、背景越來越模糊難辨……人的本性、人的本質,在面臨嚴峻挑戰!回到「人生目標」這個問題,我認為,異化將很容易導致兩種結局——第一種:終其一生所追求的,只不過是一種被操控的結果;第二種:錯把「手段」當目標。(例如,將賺到多少錢或者做某一種職業當人生目標)

困在小我之中

人生如下棋,千古不同局。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各不相同,所以這個世界才會如此精彩。正如羅素所說:須知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但是,不同的只是皮肉麵相,而能夠支撐起一個目標可以成為人生目標的,還有一個基本相同的核心骨架。

這個骨架就是:超越自我。把他人放進我們的願景之中,我們的目標不再只是為了自己為了小我,這樣的人生目標,是一種超我目標。

你也許會反駁:我只想做一個簡單的普通人,為自己過好這一生足矣,不行嗎?當然可以,你永遠都有選擇的自由。

不過,我還是強烈建議你可以檢核一下,自己的目標是否經受住了第一條(異化)的挑戰;然後再看看以下我給出的理由——

首先,「獨善其身」真的可能嗎?如果可能,其中的「善」又來自於哪裡呢?

人從哇哇墜地開始,世界對其而言不過是一片混沌,慢慢地,他/她開始可以辨認出自己的手和腳、奶瓶和被子、母親和父親,聽懂了別人對自己的呼喚,學會了語言。

就像盤古開天地一樣,語言在那片混沌之中拎出了意識和潛意識,自我開始慢慢被塑形,也開始學會理解並迎合照料者的喜好,順應外部的各種規則和約束。外在世界那些被象徵化的一切,文化、社會規範、語言秩序……等等,決定了一個人的存在必然不是孤立的;人,是需要相互認可的。我們的思想不會完全來源於自身,我們的欲望也必然指向他者。

為什麼要有目標?目標的本質又是什麼?

我認為,追求目標的本質是為了創建一種「精神秩序」,減少無序(即精神熵)。而追求人生目標,便是為了將整個人生調整到一種有序狀態——所有的意識、注意力、行為、關係、能力都依照該秩序而得到創建和發展;這樣一來,人將能夠達到最為高效的狀態,並獲得最極致的人生樂趣。

既然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一種精神秩序,那麼顯然,當自己處在一個更有秩序的世界中時,自己的秩序將更容易建立,也可以更好地發展。

人面臨著兩種任務:獨特化和整合,不同的社會形態其實就是在兩者極端之間的搖擺,而每個人追求超越自我的超我目標,則是對獨特化和整合最佳的平衡——個人追求與外在世界更複雜更深入的整合,但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通向整合,保有自己的獨特性。

最後,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超我目標:探索意識的真相,幫助更多的人實現意識進化。至於我選擇的生活方式、做的事、從事的職業,不論是心理諮詢,還是培訓,抑或是教練,都不過是為了服務於這個目標罷了。

尋找人生目標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沒有絕對的終點;探索本身,也是一種秩序。

<END>

相關焦點

  • 8問尋找人生目標
    我是否從事工作以外的的事,而這些事有是我所喜歡的,像畫畫、寫作、或是任何創作藝術?如果你不是在做你喜歡做的事,找尋原因,為什麼你沒有做,然後把它們融入你的生活。問題二:我身邊是不是我在乎的人?這一問題在你尋找人生目標時是很重要的,看看你身邊的人。你的朋友、家人、同事都應該支持你尋找人生真正目標。
  • 人生意義還是生活目標?
    我們或許會用不同的心境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或許會想著自己到底是什麼,想要什麼,也或許會一直在尋找什麼會燃起自己的熱情,什麼又是自己會求索的。乍看之下這兩件事情沒什麼區別,但又有一點不太一樣。前者問著自己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什麼是有意義的;而後著則是問著自己生活的目標是什麼。
  • 「兩個大局」:信心 機遇 挑戰
    「兩個大局」是重大戰略判斷,胸懷「兩個大局」是寬闊戰略視野,而統籌「兩個大局」,則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當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面前,主動應對風險挑戰、著力破解複雜局面的宏偉戰略實踐。
  • 如何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熱愛也許是答案
    1-尋找一種「熱愛」的感覺去尋找熱愛並不僅僅是因為熱愛能讓我們發揮最大的潛能實現目標,更是因為這種狀態是我們可以取得內心平靜的方式,熱愛其實就是幸福的同義詞。尋找熱愛其實並非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這世界上唯一永恆不變的事情就是萬事萬物都處在永恆的變化之中,人生一如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的能力心態資源會發生變化,於是那些能讓我們感到熱愛的事情也會不一樣,因此我們不能寄希望於上天,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將我們會熱愛的事情送到眼前,而是要自己去學會尋找熱愛的能力。
  • 人生,一定要有目標
    人生就像在大海中前行,我們一定要有個目標,不然,雖然一直在前行,但是也可能一直在同一個地方打轉。 很多人是沒有目標地活著的,所以他們才會費勁心力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假設人生已經有了目標,每一天都是為了目標而努力的活著,這樣的人生就已經有了意義的。
  • 人生有了目標,剩下的就交給鍥而不捨的努力
    感覺人生漫長,簡直就是無聊,想要放棄生命,終究還是沒有勇氣,於是苟延殘喘,消極度日。這種想法是消極的人生態度,在於迷茫,人生就沒有坐標,只是那麼多的不得已而為之。人生來就要有追求,追求並不是空洞的突發奇想,而是隨著生活閱歷,逐步成長和完善的目標,一旦有了目標,就會朝著目標前行,感覺人生充滿無限的活力。光有目標是不夠的,很快就會讓目標吞噬人生,目標是需要不斷努力去實現,每天都努力向著目標前進一點,目標將會越來越清晰,朝著目標的心會更加的堅定。
  • 勇士追逐者的身份,是全新的挑戰,勇士的目標是什麼?
    勇士追逐者的身份,是全新的挑戰,勇士的目標是什麼?目前肯定的一點,這個賽季,奪冠依舊是勇士的主要目標,但是因為湯普森受傷,勇士會制定一個最低目標,但是奪冠,依舊是勇士的目標,只是這個目標,並不是衡量勇士這個賽季成功與否的唯一衡量標準,目前來看,他們最新的目標應該是進入季後賽,因為目前很多人質疑他們能夠進入季後賽!
  • 【創業思維】如何用OKR實現一個有挑戰的目標(三)
    也就是說我做這件事的價值與意義,以及做成這件事是要我們尋找到各種關鍵方法和路徑,以及界定成功與否的結果都包含在OKR當中了。 首先,大家主動提出來一個有挑戰的目標,明確路徑以及關鍵結果;然後分享,保證過程中信息透明,溝通暢通;最後,專注在這個目標上,一起協作完成。 因此,一個好的OKR,應該有四個特徵:
  • 人生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無頭蒼蠅四處打轉
    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標至關重要,要想清楚這件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雖然信仰並非幫助人們做出決定的唯一來源。但如若沒有目標,人生會變得空洞無物。如何分配你的時間、精力和才華,最終決定了你的人生戰略。有很多事情在爭奪我們的資源:想與妻子建立雙方都滿意的關係、培養優秀的孩子、為社區做貢獻、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為教會做貢獻等。
  • 人生沒有目標,唯有意義
    這樣兩個截然不同的靈魂,碰撞了一陣子,決定互相合作,二十二幫喬伊回到地球,喬伊幫助二十二永遠留在「生之所處」。在他倆處於「忘我之境」,計劃快成功時,因意外兩個靈魂都回到了地球,只是二十二附身於喬伊,喬伊只能委身於一隻貓。靈魂互換的老梗之所以是老梗,自然是因為身份錯位後能有極多的笑點出現。
  • 目標的訣竅:尋找目標與現實之間的未知!把未知變成路線圖及計劃
    一個目標,就實現目標的結果來說,這個結果,要能煽動自己,要能燃燒自己的荷爾蒙;一個目標,要遠大,要有長遠的追求,實現它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才會讓你雄心壯志,想去把它實現。一個目標,不管它的結果多能煽動自己,不管它多遠大,如果不把它變成一張路線圖及一個詳細的計劃,那麼再遠大的目標及其實現目標再美好的結果,最終也會淪為一個不切實際的空想。一個目標,就在你朝向它移動的過程之中,會面臨著一些障礙,這些障礙會阻礙你朝著目標移動,就一個目標來說,它實現後的結果讓你心動,前提是你要能實現目標,但實現一個目標首先得有一個實現目標的路線圖。
  • 目標,決定人生高度,有目標的人生,如同開掛
    現在的你是否感到人生迷茫,前途黑暗,不知何去何從?你是否疑惑為什麼自己無論怎麼努力,也沒有能實現自己心中想要的結果,無法超越你身邊的優秀的人?你沒有成功、沒有出類拔萃,是有原因的,因為你沒有抓住一個關鍵而重要的東西——目標。
  • 挑戰不可能 尋找Mr.A——冠道達人挑戰賽開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27日訊 日前,「尋找Mr.A——冠道達人挑戰賽」在北京站拉開了全國冠道(AVANCIER)試駕熱潮的序幕。為讓更多消費者能深刻體驗到冠道(AVANCIER)的尖端魅力,廣汽本田特發起了此次輻射全國範圍的深度試駕體驗活動,後續還將在上海、成都、武漢、廣州等地展開。
  • 人生沒有目標,怎麼辦?只需八步就能真正制定你的目標
    我們一起在人生旅途中打怪升級吧!昨天我跟大家分享了 PDCA 高效工作法的好處,轉動小 PDCA,形成大 PDCA,改變人生!很多小夥伴就問,要怎麼才能制定目標?那麼咱們今天就來講講,PDCA 工作法到底是如何制定目標!其實 PDCA 工作法制定目標講究這麼一個原則:制定計劃既要小心謹慎又需要大膽嘗試!
  • 有目標的句子,有目標的人生才有方向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向,沒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實現了叫故事,目標失敗叫事故。如果沒有目標,不管你走多遠,都是流浪。如果有了目標,不管多遠,你終歸能夠到達。人,要有一個美好的夢。夢想成真需要達成很多目標。如果沒有目標,那就是行屍走肉。
  • 人生不可以沒有目標
    人生不可以沒有目標目標就像火炬。它可以燃燒每個人的潛能,把你引向夢想的天空。目標就像指南針,指引你走向人生的方向;目標就像一個標誌,當你迷失方向時,它指向你的方向;目標就像一盞照亮你生活的燈;羅曼·羅蘭說:"生活中最可怕的敵人是沒有明確的目標。事實上,目標是你追求的夢想,目標是對成功的期望。如果你失去了你的目標,你就失去了你的方向和一切。你有沒有想過給自己列一張清單,列出你尚未找到的人生目標或目標?
  • 人生的最高目標
    還記得星爺在《鹿鼎記》裡說過:我年紀輕輕就達到了人生最高峰,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達到人生頂峰的特徵 在西方,把達到人生最高目標,稱為自我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裡沒有這個詞。 研究自我實現,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學家,當屬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
  • 365天嘗試524份食譜,《茱莉與茱莉亞》被美食改變人生的兩個女人
    影片講述了兩個不同年代的兩個女人,在迷茫的時候通過烹飪美食找到了樂趣,並改變了人生。熱愛生活的人是樂觀的,喜歡迎接挑戰的。不管是失意還是得意,成功還是失敗,悲傷還是快樂,生活的各種滋味他們都樂於去品嘗,而這些體驗也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豐富更立體。
  • 小影科技韓晟:不斷迎接挑戰,這是人生最大樂趣
    兩次辭職 兩次選擇他的人生關鍵詞是「迎接挑戰」 2000年,從上海交大畢業的他成了中國電信的一員可以說,正是這兩次辭職,成就了今天的韓晟,也成就了今天的小影,也讓這世界多了一份色彩。2012年6月,韓晟和兩位合伙人創立了小影科技。
  • 你人生的目標是什麼?
    在追求目標的時候,我們常常表彰那些執著的人,很多時候我們在表彰的時候卻忘記了最終的目標,而只是在表彰路徑。我們表彰通過艱苦奮鬥最終創業成功的人,我們表彰通過自己辛苦努力而獲得事業晉升的人,我們表揚通過努力考上好大學的人……我們很少想到,他們達到這些的目的是什麼呢,他們達到自己的最終目標了嗎?其實,最終大家都是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個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