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娃上學途中,走在後面的爸媽忍不住蹦蹦跳跳;
女孩背著書包拉杆箱上學,陪同的媽媽時不時手舞足蹈;
男孩剛關上車門走進校門,爸爸扭頭就在車裡自嗨起來;
還有的家長,在孩子返校之後,開心地下館子慶祝;
這一幕幕毫不掩飾,詮釋了「有一種幸福叫孩子開學了」!
自從當了爸媽,多少次在深夜撫摸熟睡的小臉蛋,心生歉意,咬牙切齒對自己說:有空一定要多陪陪孩子。沒想到這個願望,在2020輕而易舉就實現了。
掐指一算,孩子宅在家裡都四個月了啊,引無數家長感慨:24小時陪伴孩子的滋味猶如吃了那老壇酸菜,除了酸爽還是酸爽!
孩子已然不再是孩子,而是被喚作「神獸」的新物種。被刺激出強烈求生欲的爸媽哀嚎:神獸再不歸山,我怕就要歸西……
截至5月10日,全國3個省份均明確了各級各類學校的開學時間。對於這屆爸媽,還有什麼比孩子返校複課更欣喜激動的呢?
◎ 聽聞神獸要開學,家長的心情隨著配文溢出屏幕,有的直言」喜極而泣」,連標點符號都透著歡呼雀躍,大有」普天同慶」之勢。/ 朋友圈截圖
PART.1
為什麼說現在的孩子是神獸?
神獸,原本是一種存在於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的兇猛生物,神力通天、難以管教,發起威來翻江倒海,扭轉乾坤。為什麼將之與可愛的孩子聯繫在一起?一切都源於爸媽帶娃的深切體會,是一種痛的領悟。
現在養孩子早已不像過去粗放、簡單,孩子從受精卵形成就開始花錢,出生後更是堪比一部「燒錢機器」。據調查,一線城市養孩子的成本超過200萬,娃兒們妥妥坐實了「四腳吞金獸」的稱號。
◎ 把一個孩子養到大學畢業,需要花費80-255萬元。(數據僅代表廣州部分家庭養娃情況)。/ 21世紀經濟報導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之後,爸媽突然明白過來,用錢能解決的事,其實那都不是個事兒。
朝夕相對,兩看生厭,和諧親子日常變成鬥智鬥勇的燒腦劇。比起養娃費錢,孩子花樣百出的作妖顯然更加讓廣大家長吃不消。戲稱自己的孩子為「神獸」,即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無可奈何的表現。
網上紛紛調侃,開學的時候父母有多激動,就暗示著親子共處的日子有多慘烈!
每天一睜開眼,就要扮演多重角色,老母親=廚子+保姆+故事機+打卡機+各科老師+網絡故障排除者,還不領工資。
◎ 在寒假時間一次又一次地「充值」後,廣州某小區兩位「神獸」在小區車庫掰斷14輛豪車車標,其中,一款豪車的車頭立標如若更換至少需要15萬元。/ 網絡圖片
說起神獸們在家的各種作妖,苦不堪言的家長們打開話匣子,猶如竹筒倒豆子——
「剛剛累斷老腰收拾好家裡的衛生,僅需幾分鐘,就被孩子弄成入室盜竊現場,枕頭衣服扔了一地,床上到處是玩具、摺紙,還有零食餅乾碎。」
「三個娃學電視上自製肥皂泡泡玩,剛買兩天的洗髮水、沐浴露全倒到水桶、臉盆,連牙膏也不放過,搞得渾身都是泡泡、溼噠噠,衛生間地板也滑得要命,差點摔死他們的老母親,我清理了快一個小時。」
「說女孩溫柔聽話的,實在是天大的誤解,樓下鄰居經常投訴孩子太吵。電視課堂,80%的時間她都沒認真看,屁股像扎針了一樣坐不住,一會躺到沙發上裝睡,一會擺弄玩具、咚咚拍球,一會摳腳咬手指,呵斥一下老實不過三分鐘,還狡辯說都會都懂了……」
……
「孩子在家時間太長,耐心都快磨完了!」85後全職媽媽李冰表示,這段時間宅家照顧兩隻神獸,天天搏鬥,追貓攆狗,每天都在暴躁的媽媽和講道理的媽媽之間徘徊。
「美股只熔斷過5次,我是天天熔斷」、「神獸在家的四個月,有一百次手撕他的衝動「……諸如此類的泣血控訴在育兒圈引發強烈共鳴。
畢竟,每一個父母的崩潰,沒有一隻神獸是無辜的!
PART.2
神獸逼瘋一個又一個中年人
過往,神獸們白天大多待在幼兒園、學校活動,回家與爸媽的親子時光僅僅晚上外加周末假期,父母對神獸的調皮搗蛋尚覺活潑可愛。如今因為疫情,神獸24小時全天候在家,徹底逼瘋了一個又一個負重前行的中年人。
◎ 放寒假前,微博上某老師留言。/ 微博截圖
孩子是八九點鐘的太陽,精力正旺盛,卻悶在家中無處釋放。而步入中年的寶爸寶媽,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大,家庭事務多,身體悄然在走下坡路,精力遠不如年輕時候。
這種強烈的對比,正如喬通的漫畫筆下描繪的那樣:大人睡一宿充的那點電,像奧特曼一樣一會就放光;而小孩只要睡上一小會,就仿佛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華,醒來之後像狂犬疫苗失效了,上躥下跳,什麼都敢玩。
◎ 郭濤吐槽帶孩子精力跟不上,熱盼開學。/ 微博截圖
「我知道不能隨便打孩子,要跟他講道理,但是你講到第3遍的時候,他還在哇哇亂叫,巨大的聲浪蓋過你的,你整個人就崩潰了。」李冰嘆了一口氣說,上班是辛苦,但帶娃是另一種累。在崩潰的時候,就特別想做一些很暴力的事情,想砸了什麼東西發洩。
身處職場的爸媽們,既要為家裡的神獸傷神操心,又要忙於處理沒完沒了的工作、應付奇思妙想的各種領導、挑剔的客戶。
「在家辦公那段時間甭提有多狼狽,現在還好一點,但神獸還沒開學,老人管不住,每天回到家聽到的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吃完晚飯九點多還要輔導他功課,檢查作業,加上自己的工作,沒有十二點根本睡不了。」旋旋媽是某銀行的財務主管,34歲的她置身於平衡事業與生活的漩渦中,很羨慕那些有時間在群裡聊天的媽媽。
從春節至今,她每天都焦慮,對孩子發脾氣的次數是以前的三倍,睡眠也不好,半夜易醒,經常頭痛、胸悶、心慌,大姨媽也不準時了,臉上的黃褐斑又多了幾顆。
根據研究顯示,生氣、憤怒等不良情緒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容易造成血壓驟升,引發心梗、腦梗。對於媽媽們,因教育孩子容易生氣,還可能引發乳腺增生和分泌失調等疾病。
當父母的精力耗竭,情緒崩潰,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隨時可能傷及神獸。
3月30日,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組隊發布了疫情期間中小學生調研報告的小學篇。數據顯示,三成左右家長明確表示,在陪伴孩子學習過程,存在消極態度。28.2%的家長有打罵衝動,而不滿意的佔到22.1%,感到厭煩的佔7.3%。
而在4月1日公布的初中篇調研顯示,在陪伴孩子學習時,存在負面情緒的家長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未有16%的家長有打罵衝動,而不滿意的佔19%,感到厭煩的佔4.6%。
◎ 疫情以來,打罵孩子的家庭有所增加。/ 微博截圖
近期,寧波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徐憲斌副教授調查了來自長三角城市的2315位幼兒家長。數據顯示,近三成家長感受居家帶娃壓力,5.53%的家長反映親子衝突明顯增多。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接診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該院最近收治的意外傷害病例中,不乏因家庭親子衝突導致的兒童意外傷害,有孩子被家長打到顱內出血,也有孩子因家長危險使用刀具受傷搶救。
就在上個月(4月15日),遼寧葫蘆島一位年輕媽媽因十多歲的女兒上網課打遊戲,在說教無效之下,氣得拽孩子投海要「同歸於盡「,所幸被及時發現。
◎ 一位媽媽因網課氣到拉孩子投海。/ 視頻截圖
漫長的居家隔離時期,神獸在家鬧騰,因為管教孩子,也導致夫妻關係緊張。爸爸不管孩子不幫忙,甚至幫倒忙,哪個媽媽不曾想拋夫棄子;爸爸一管孩子就生氣,出手不知輕重,媽媽同樣很抓狂。
◎ 在家抗疫的日常。/ 網絡圖片
PART.3
開學,是父母唯一的救命稻草?
關於學生的上課與放假,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
Q:為什麼有寒暑假?
A:因為再不放假老師就要瘋了。
Q:那為什麼還要開學?
A:因為再不開學家長就要瘋了。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跟神獸的相處都需要一個緩衝的空間,適當保持距離,才能產生美。
◎ 孩子開學,爸媽朋友圈致謝學校老師把家長救活了。/ 朋友圈截圖
為什麼疫情期間的親子衝突頻率會增高?原因在於家長角色的增多,時空的轉變以及家長、孩子雙方的心理特點,都增加了疫情下親子關係的複雜性。
「應當正確看待疫情下看似嚴重的親子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表示,並非疫情來了,親子之間才出現這些矛盾,只不過是在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得到了激化。
情緒、行為是傷害親子關係的「終極殺手」。在專家看來,讀懂孩子、化解親子矛盾和衝突的關鍵技能,是有效的溝通。中山大學特聘副研究員曾光建議家長,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一要避免說教,二要重視傾聽而不馬上評判,三要注意管理自身的情緒。
◎ 醫生發圈提醒家長,不要打孩子!/ 朋友圈截圖
家長是家庭和孩子情緒的穩壓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學博士劉歡歡稱,媽媽的情緒穩定對家庭尤其重要。當家長的壓力大,出現睡不好,焦慮、抑鬱等問題,通過運動、聽音樂、找親朋好友傾訴等自我調節收效甚微,應該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進行心理幹預。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正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家長要學會從忙碌的育兒工作中抽身休息,分一點兒時間給自己。如果覺得內心壓抑得透不過氣了,一定要尋求專業幫助。
現在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不少家長都鬆了一口氣。但如果只是覺得終於熬過去了,而不總結和反思,那麼下一次面對類似危機時,可能會把曾犯過的錯誤在親子關係上重演。因此,在「後疫情時代」,要重視重塑親子關係。
◎ 各省區市各級各類學校返校時間表一覽。/ 人民網
中小學生家長是要解脫了,但是大部分幼兒園不知何時開學。目前,只有青海、海南、江蘇、山西這幾個少數省份公布了幼兒園的開園時間,其他省份依然未定。多數爸媽估計幼兒園怕是要下學期9月份了。
神獸宅在家,則繼續鬥智鬥勇!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家有「神獸」爸媽崩潰紀實.青春北京公眾號,2020-3-7.
[2].家長角色增多,與孩子共處時間增長——面對疫情如何重塑親子關係.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