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出超黏膠帶:能直接粘合受損內臟器官

2021-01-17 快科技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成功研製出了一種醫用膠帶,它可以粘在器官等潮溼表面上,更重要的是,在不再需要的時候,它還可以被安全地移除掉。去年,該團隊已經開發了一種能夠替代縫合線的新方法。這種雙面膠帶可以用來修補器官的切口或傷口,幾秒鐘就能起作用,它還可以用於將可植入醫療設備附著在組織上。

由於普通的粘合劑不能很好地粘在潮溼的表面上,所以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粘合劑。據了解,這是由一種叫做聚丙烯酸的材料製成,內含一種叫做NHS酯的化學基團。

這個想法是,材料本身會吸收多餘的液體並跟組織形成溫和的氫鍵,然後酯類會幫助跟組織表面的蛋白質形成更強的結合。

這些物質被混合到生理鹽水中,然後就可以噴到身體的繃帶上。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利用不同濃度的兩種藥物進行了實驗,他們將其噴灑在繃帶樣本上,據悉,繃帶被貼在豬的心臟、肺和腸道等器官上。

最終證明這種做法有效,無論膠粘劑已經塗了多長時間,在所有情況下,它都能很容易地被去除掉。該過程大概需要花費五分鐘時間。

相關焦點

  • 醫學方面有新進展,超黏膠帶能直接粘合在內臟器官,讓手術更安全
    現在一般都會採用縫合技術,這對於一些內臟器官難免會有損壞。所以需要新的技術來讓人們達到更好的手術效果。近期科學家的新發現,給未來手術患者帶來希望。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他們組成了一個科學團隊針對醫療方面,傷口癒合手段,做了全新的嘗試,而且他們也獲得了全面成功。
  • 超黏外科膠帶可為器官打補丁並能無損傷脫落
    據外媒報導, 近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成功研製出了一種醫用膠帶,它可以粘在器官等潮溼表面上,更重要的是,在不再需要的時候,它還可以被安全地移除掉。 去年,該團隊已經開發了一種能夠替代縫合線的新方法。
  • 最強膠帶誕生:能直接粘合器官 撕掉後效果更絕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成功研製出了一種醫用膠帶,它可以粘在器官等潮溼表面上,更重要的是,在不再需要的時候,它還可以被安全地移除掉。去年,該團隊已經開發了一種能夠替代縫合線的新方法。這種雙面膠帶可以用來修補器官的切口或傷口,幾秒鐘就能起作用,它還可以用於將可植入醫療設備附著在組織上。
  • 天大團隊設計「兩面神」黏附水凝膠可一貼修復內臟器官——速黏接...
    本站訊(記者劉曉豔 通訊員崔春燕)近日,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兩面神」黏附水凝膠,該凝膠的兩面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黏附特性,一面可以牢固地黏附在體內的受損組織以替代手術縫合線,另一面不具黏合性,可以有效防止組織間發生黏連,並且在體內14天內可實現完全降解。
  • 「兩面神」黏附水凝膠 一貼修復內臟器官
    醫療界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曦)近日,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兩面神」黏附水凝膠,該凝膠的兩面表現出截然相反的黏附特性,一面可以牢固地黏附在體內的受損組織以替代手術縫合線,另一面不具黏合性,可以有效防止組織間發生黏連,並且在體內14天內可實現完全降解
  • 扯塊膠帶補內臟,錯了還能重新粘?丨一周科技
    本周好消息:我們離用膠帶輕鬆粘好內臟損傷的未來更近了一點;本周壞消息:北極圈高溫記錄又刷新了。 宇宙圖景由德俄兩國天文學家聯合研製的eROSITA天文望遠鏡首次在X射線波段拍攝了宇宙高清全景圖,呈現了包括活動星系核、超新星遺蹟和黑洞在內的多種宇宙X射線源[1]。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咽鼓管唾液腺真的是新器官嗎?
    為什麼是新器官?我們以現在所熟知的唾液腺分為三種:一個在舌頭下,一個在下顎下,還有一個在臉頰後部的下顎的後面。除此之外,咽喉和口腔黏膜散布著上千個極小的唾液腺。而新發現的咽鼓管唾液腺是認知三種唾液腺之外的又一個唾液腺。早在上月22號,英國《放射療法與腫瘤學》雜誌中刊登了一個標題為《管狀唾液腺:一種潛在的有放療危險的新器官》,確實不是無中生有。
  • 帶狀皰疹本就疼痛難忍,對器官的傷害也不可小看,內臟或難倖免
    帶狀皰疹主要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入侵而導致的急性感染皮膚病,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如果在突髮帶狀皰疹時及時採取措施,可以控制住病情,但任其自由發展而不治療,就會給身體的其他器官帶來傷害,尤其是以下這幾個部位比較常見。
  • 生活中經常遇到黏糊糊的膠帶膠水痕跡,教你輕鬆處理
    剛剛搬家之後,因為有很多柜子什麼的,都是用透明膠帶做固定,所以發現撕掉了之後,有很多的地方,都發現了黏黏的東西,讓人覺得很不舒服。特別是在用了水清洗後,發現還是洗不掉之後,就覺得頭很大。那麼這些黏糊糊的膠水膠帶的痕跡,到底能不能輕鬆除掉呢,答案其實是可以的,前提是不是用水,而是要用別的東西,別的液體容積。如果你家黏糊糊的地方面積很小,一點點的話,用橡皮擦是最好的選擇。橡皮擦的原理是摩擦,靠著不斷地摩擦,把黏糊糊的東西去掉。但可能要用力,輕輕地用橡皮擦,可能不頂用,所以,這個適用於小面積。
  • 襄陽透明膠帶 透明膠帶的殘膠不去除會很影響美觀,那麼應該怎麼...
    低壓聚乙烯、高壓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都屬於低表面活性物質,在加工成品過程中,一般採用熱壓粘合、黏合劑粘合等方式。要獲得很高的粘合強度,除合理選擇膠黏劑和適當接頭設計外,如何正確處理被粘材料表面是一個極重要的問題。
  • 印度發現全球首例「鏡像人」 內臟器官全部逆位
    印度發現全球首例「鏡像人」  內臟器官全部左右逆位  深圳特區報訊 據英國媒體2月9日報導,印度一名男子日前被診斷為「內臟逆位」,他的全部內臟器官幾乎都是左右倒置的。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作「鏡像人」,儘管此前曾有患者被確診,但醫生稱這名內臟全部錯位的「鏡像人」很可能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活病例」。  現年64歲的希夫納尼原本要在孟買一家醫院接受外科手術以切除腎臟腫瘤,可主治醫生在給他做術前檢查時卻發現,他胸部和腹部的大部分器官和很多血管都長在了與正常人相反的位置上,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 內臟器官反著長的「鏡面人」,就像來自鏡中世界的複製人
    儘管沃克以前從未在解剖實驗室中見過這樣的器官逆位,事實上在整個醫學史中,本特利的特殊情況並非個例,這種情況現在被稱為「內臟逆位(Situs inversus)」。內臟器官的正常排列被稱為內臟正位(situs solitus.),而內臟逆位,顧名思義,主要特徵是內臟器官的排列是正常解剖的鏡像,因而內臟逆位患者也被形象地稱為「鏡面人」。
  • 為什麼徒手撕膠帶很難?
    ……但是如果你也曾在烹飪時用過明膠,就會知道動物膠能在熱水中溶解。除非保持絕對乾燥,否則由動物膠黏結而成的家具很容易散架。這似乎是一個很大的缺陷,但埃及是個非常乾燥的地方,所以他們成功了。不過,除了它顯而易見的價值外,當時還沒有歐洲人發現它的直接經濟用途,直到英國科學家約瑟夫 · 普利斯特裡(Joseph Priestley)發現這種物質能很好地從紙上擦去鉛筆的筆跡,於是用它製成了橡皮擦,這也是「橡膠」一詞的由來。
  • 陽氣受損內臟易下垂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同時也是陽氣最易受損的時候。多位知名專家分享了一套固護陽氣的實用方法。陽氣強弱決定生存能力何為陽氣?山東德州市中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李林林說,陽氣是我們身體裡一切生命跡象的推動力,好比太陽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來源。
  • 內臟器官反著長的「鏡面人」,離奇得就像來自鏡中世界的複製人
    內臟器官的正常排列被稱為內臟正位(situs solitus.),而內臟逆位,顧名思義,主要特徵是內臟器官的排列是正常解剖的鏡像,因而內臟逆位患者也被形象地稱為「鏡面人」。 「鏡面人」就像是上帝開的一個「善意的玩笑」,這種發育畸形只是造成了內臟位置的改變,並沒有造成器官和功能的缺失,也沒改變器官間的相互關係,因此並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 不過在中世紀,如果一位「鏡面人」死後被發現這種「反常規」的內臟排布,八成會被烙上女巫或惡魔的標籤。
  • 用膠帶把香蕉黏在牆上,竟以12萬美元
    (圖/翻攝自artist news)2019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Miami Beach)日前出售一件藝術品,不過令人訝異的是這件藝術品不是什麼曠世巨作,也並非歷史悠久的珍藏品,竟然只是一個用封箱膠帶將一根普通香蕉黏在牆壁上的「傑作」,且售價竟高達12萬美元,還有一件作品目前則已經拉抬到15萬美元。
  • 科學家發現新器官 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
    3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個研究團隊已識別出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器官,它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他們發現,曾被認為遍布全身的密集結締組織實際上是充滿流體的間質(interstitium)網絡,並發揮著「減震器」的作用。
  • 科學家首次詳細分析細菌DNA在人體內臟中分布情況
    科學家首次詳細分析細菌DNA在人體內臟中分布情況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20-03-11 07:53
  • 新的器官?科學家在人的喉嚨深處,發現一個未知新器官
    人類對自身解剖結構的研究歷史已有數千年,時至今日,科學家似乎已經對人體解剖學了解得非常透徹。數十個器官、數百塊骨頭和結締組織連接在一起,組成了複雜的人體。然而,儘管經過了多個世紀的仔細研究,人類的身體依然能讓科學家感到驚訝。
  • 日本科學家開發紙質微針貼片 可自我監測血糖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一些微針貼片,也有一些廉價的一次性紙質生物醫學檢測包。日本科學家現在已經將兩者結合起來,利用紙質微針貼片測量血糖水平 。這使得聚合物流入紙張的孔隙中,與紙張粘合在一起。 聚合物/紙張組合從模具中取出後,其微針在溶液中冷卻。這使得針頭上充滿了數以千計的微小孔隙,通過毛細管作用吸入液體。最後,使用雙面膠帶,將一張膠敏紙貼在底紙上。當將得到的貼片在含有溶解葡萄糖的瓊脂糖凝膠上進行測試時,針頭上的孔隙成功地吸入了液體,這些液體通過底紙向上流動,並進入葡萄糖敏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