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德陽消息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還在各地肆虐,這個冬天也因為疫情的持續顯得更加寒冷。在這段特別的日子裡,綿竹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迎來了一個胎齡31周,體重只有1.4kg的早產兒——「小七妞」(化名)。她雖然不是科室收治的最小最輕的早產兒,但治療的難度卻是首屈一指的。經過41天日夜守護,「小七妞」在12月16日終於從新生兒7床出院了,這也是她小名的由來。
2020年11月5日11點50分,綿竹市人民醫院手術室5號手術間,隨著一聲微弱的啼哭,「小七妞」出生了。一個顏色發紫,皮膚薄嫩的小生命被放在輻射暖臺上,四肢鬆軟,呼吸微弱。早就守護在此的新生兒搶救團隊立刻開始新生兒復甦,呼吸循環支持,以最快的速度轉運到新生兒病房,入住多功能暖箱。這種無縫的銜接,為維持患兒生命體徵、內環境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前期的救治中,「小七妞」病情危重反覆,難治性的呼吸窘迫症候群,全身嚴重的感染中毒表現,血液系統三系降低,內環境紊亂,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損傷等等症狀。根據病情需要,醫生給予了3次氣管內注入牛肺表面活性物質,呼吸機呼吸支持,積極的抗感染治療、全腸外靜脈營養、呼吸道管理、鳥巢式護理、微量餵養等等救治措施。全科上下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看護著這個脆弱的小生命,唯恐眨眼間她就會溜走。在此期間,醫護人員為「小七妞」的每一點進步歡呼雀躍,也為她的病情反覆黯然神傷。在「小七妞」的暖箱裡,醫護人員還為她做了一個可愛的手套氣球玩具,為她加油打氣。
「小七妞」的成長似乎格外漫長,1天……1周……終於滿一個月了,「小七妞」度過了呼吸關、感染關、黃疸關、出血關、餵養關,順利撤下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拔除輸液管道,實現了經口餵養,體重順利增長。12月10日,滿月「小七妞」各項指標也恢復正常,進入出院倒計時。好好吃奶長肉肉,是她接下來的任務。
「小七妞」的救治過程也遇到很多困難,比如沒有條件進行外出胸片,放射科的同事頂著寒夜來做床旁胸片。抽血標本需血量太多,檢驗科的同事就爭取用最少得血標本完成更多的檢查。輸血沒有小袋包裝血,輸血科的同事節假日也加班領取分裝血。在相關輔助科室同事們的全力支持下,克服了檢查不便、血製品短缺且浪費嚴重等一系列困難,規範及時的完成了很多檢查和治療。
疫情的寒冬已過,定會迎來春暖花開,「小七妞」體重已經2300g,長成個「胖」姑娘了,也迎來了屬於她的甜甜的母親懷抱。12月16日,「小七妞」順利出院了。「小七妞」的爸爸,一個高大魁梧的漢子,一個在女兒病危救治過程中日夜守護在新生兒門外的父親,眼中閃耀著淚光,媽媽更是親著「小七妞」的小臉蛋無語凝噎。(吳慶)